#星纪元ET新车点评星纪元ET上市了,一台完全足够家用的水桶车 奇瑞仍然维持着在圈内一贯的作风,“给的多” 讲几个优秀的点 【全球化平台架构】 新能源车时代,技术内核是平台开发,平台架构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正向研发实力。 这款倾注了奇瑞全球顶级资源打造的E0X平台,有物理平台架构和电子电器架构组成的软硬件架构,相当于一个模子里要兼容高拓展、高带宽、高效电驱、高安全电池系统、安全及轻量化、驾控及舒适的需求。 平台开发的流程时长都是以五年八年计算的,但是一款优质的平台往往可以长期有效地缩减车企开发新车型的时间,提升整车开发效率。 E0X平台在设计之初就是朝着面向全球化平台来打造的,奇瑞这几年出海都非常成功,这几年国产新能源的技术出海慢慢变成常态,这款平台后续肯定少不了在海外发挥的机会。 【核心配置堆料】 增程版3个SKU,纯电版5个SKU,核心配置差异主要在高压平台、电池容量、电机数量、智驾硬件数量、音响个数(详细见整理的配置表) 增程版全系只有后驱,这是我唯一觉得配置不足的地方,在SUV零百4.5s~7.1s横行的新能源时代,7.8s虽然不是顶尖,但是对于带娃带老人家用来说,肯定是非常足够的。 增程的入门版只有简单的LCC/ACC辅助驾驶基本功能,Pro版和Pro+才有高速智驾功能,增程版均没有激光雷达,所以不支持城区智驾,看得出来增程版就是用来拉低中大型SUV入门价格的。 所以增程版整体核心配置上比纯电版少了一个电机和城区智驾,但舒适性配置和其他几款SKU差异不太大,且增程Pro和Pro+版在权益期还免费赠送CDC+空气弹簧,20万~22万级能有这样的配置,竞争力相当强悍,合资SUV在市场上更难了。 纯电版才有后驱和四驱可选,一台中大型SUV的零百最快能干到3.8s,在业界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Pro城市智驾、Max、Ultra这3款才有城区智驾,但是这三款的核心差异仅仅在电机和100公里续航上,每一款的边际效应差距很小。 而另外两款纯电SKU整体续航和辅助驾驶水平和增程没啥区别,且续航还不如增程,实际跑下来考虑折损仅有500-600公里的话,我认为会有很强的焦虑感。 综上分析,虽然看得出来星纪元ET想主推纯电版,但是纯电版的高端版本边际效益不高,反向凸显了增程版的性价比。假如这个平台给到华为来赋能,纯电顶配版可能就非常有价值了,所以这么看,星纪元ET到底还是缺了点什么[笑cry][笑cry]
#蔚来2024款车型一,坐标,武汉蔚来交付中心(东西湖); 二,价格,bass后25.6,展车12000优惠,叠加置换。配置加了nomi和舒享; 三,交付流程 1,约的中午1点,我们12点半就到了,在东西湖,离家近 30公里; 2,虽然早到,交付体验师杨强很快开始为我们办理相关手续。这个点赞! 首先是外观检查,再确认无误后,一起上车开通车辆权 限,再帮我们详细讲解车辆的各项设置,讲的很详细,坦白说,比之前特斯拉的交付人员有耐心的多。 最后是上牌,这个我要详细说一下。 我提前一天结清了尾款,购买了保险,这时就程序简单了很多。 另外,上牌点,就在大厅,不用去车管所,也不像特斯拉那样需要自行开到隔壁的上牌中心。我想可能是车辆检测、照相的前置工作已经提前做了,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流程。 3,总之,从开始到结束,我们只花了1小时20分钟。 四,合影留念 上次特斯拉my,我一个人提的,这次带上老婆一起分享喜悦。人生苦短,开心高兴的事不多,虽然这是第六次提车 了,但买新车终归是件值得纪念回忆的事! 五,开车回家 车子只买了交强,哪怕几十年、几十万公里数的老司机,我依然有点不适应,车总体比特斯拉提速快,舒适感强,智能化水平更好; 75度电池,我开的比较温柔,开出了平均14的能耗,这下我更有信心了! #蔚来es6#提车啦#武汉
#我与007的日常1,提车前传。我不知道大家决定买一辆车需要经过多久的思考,但是我知道我大概只需要10分钟,再说的浪漫点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我跟007的缘分用网恋见面一见钟情来形容不为过。在24年年初的时候通过dy偶尔看到过一次极氪007,当时看图片觉得好丑的车,完全没有现在其他品牌的电车犀利的外观,之后很快就忘了这个事情,再后来年初的时候1月多吧,在深圳玩试驾了焕新版model3,试驾感受就是油门响应太迅速导致我一起步就磕后脑勺,整个试驾完后脑勺都是疼的销售说是不习惯电车很正常,适应一下就好了,我觉得不太行随后没事情想着试驾一下同价位别的车,于是随便一搜便搜到了极氪的店就在旁边(好神奇的缘分),然后就顺便过去了一趟,一进店就看见了一辆蓝色007带灯幕,围着转了一圈觉得实车真的好圆润挺好看的!没有网上图片那么丑,然后一坐进驾驶位,35.5英寸的HUD直接震惊我,对于刚试驾的m3来说,007的内饰真的很喜欢了,m3白色内饰还要加钱,这里不要加钱还有那么大的HUD里面有商场行人和旁边001的sr模型,第一时间就觉的震撼!比m3不知道好到哪里了!然后就立马跟销售约了试驾,试驾的智驾版,驾驶质感也比m3好很多,操控可能比m3差点?但是我真的觉得区别不是很大,加速很线性,动能回收也很线性,整个试驾过程都是那么丝滑,试驾完就跟我妈打电话说,我要买车了。 但是毕竟20多万的大件商品,和家里面初步沟通,同意买车,那接下来就是继续考察了,再次约了007的试驾,是在广州。和同事约着周末吃完饭便分头行动,一个人去正佳广场约了试驾,试驾带我的是个姐姐,喜欢驾驶的一位销售,带我试驾后驱智驾版说看不出来我开车的快乐,然后主动带我试了四驱版,油门踩下去的一瞬间,血液上头我想没人能拒绝3.5s加速的车,于是我目标便从后驱智驾版转为了四驱版。(现在想想还是挺感谢销售的,当时不知道后驱智驾版和四驱的区别,她讲的挺详细,我刚开始以为HUD那些sr模型只有后驱智驾版有,结果是科技包!也就是说都是有的,四驱版多个cdc悬挂操控更舒服!现在后驱增强版出了也觉得不算特别被背刺。。。) 2,提车篇。说了那么多废话,直接说提车流程,我是1月22号大定,用了5000优惠,然后26号选配置锁单,没想着年前提车,家是河南的2k公里开电车回去装逼不太现实,最后节后3月4号提的车。最后选了四驱版银色75kwh,啥也没选装,保险没走店里的花费5600,最后落地价23,预算就是23这价位很符合我预期。选4驱纯属觉得开的爽,都说第一辆车应该选自己喜欢的,我觉得没错,单纯就是喜欢。 用车成本,公司充电不要钱,7kw的桩,可以说是没有成本开就完事了,出过几次门,快充1度电1块出头一点,一般只需要充80%,花费十几分钟,太快了,在车里坐一会就充一二百公里花三四十块钱太省钱了! 3,用车篇。因为是四驱,刚提车的时候天气还比较冷,也有可能是车是新的,能耗一直在20-23,续航350左右,有点低。现在天气回暖,日常通勤我四驱能耗能踩到13左右!(车友群后驱能踩到10以下,买个车都是为了推车的是吧)我就是黄金右脚,哈哈哈虽然开四驱是为了爽,但是又踩出极限能耗,也好爽啊。我日常用车,加速舒适,悬挂舒适,真的开着好爽(没有四驱之魂的东西!)cdc舒适能过滤掉大部分小坑小洼,如履平地!对于日常用车来说完全够用了,运动模式对于回归日常的我来说太快了,只有偶尔在没有车的快速路上才敢狂飙一下。日常用车,不在意能耗的话能耗一般在16.3。这要算下来75续航在460。我觉得还可以吧。 4,智能驾驶。出过几次远门,一开始不敢用NZP,觉得还是不靠谱。一开始用变道确认,自己观察变道的情况,发现NZP变道还是挺保守的,前方没车后方没车才变道,后来就把确认给关了,开始他自己变道和下匝道!很好用,开高速省了很多事情!坏处就是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话开长途很容易犯困,这个还是有点危险的。还有NZP如果我踩的超过了限速,比如限速80,我踩到90,那么我只要松电门松的大点那么车子会像急刹一样瞬间减速一下,很大的制动力,像是抱死刹车了一样很难受,这点lcc也有希望下次ota升级优化一下,前方没车你可以缓慢降速啊,急刹真的很影响体验。 日常堵车lcc,体验感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跟车速度上,前方车一般都走出2个车身位了结果自己车还没动,很容易被身后的人滴,别旁边的车插队,都堵车了速度都是个位数,你就不能ota优化一下跟车灵敏度?其他的还好吧。 5,OTA篇及意见。赶快上代客泊车,意见就是极氪你真的把老车主当个人行不?都是真金白银支持你的,为了销量可以理解,但是背刺车主的时候给点关怀,花不了你们多少钱,我们会帮你们宣传推荐,不比你们花几个亿打广告来的好!?真的有点鼠目寸光,口碑好了全是自来水,现在老车主都一身怨气,车是好车,车企不是好人
#懂车帝众测【车型背景】 官方的参数配置如下: 荣威RX5/NGP,排量1.5T/188马力L4,最大功率138(188PS)最大扭矩300,变速箱是湿式7速双离合,车辆装备质量1670KG,综合油耗6.3~7.3L/100km。 【实际情况】 以上都是官方的,这些信息大家基本都可以官网有迹可循。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荣威RX5/NGP标注为92号汽油,油箱容量为55L。在过去的一年里92号汽油价格区间也就在7~9元/L这个区间内(本人坐标上海,只加注中石化的油)没有写的很详细的原因是,我属于比较大条的那种人,一年间油价的涨跌幅度也就是一杯“星巴克”美式而已。 我的用车就是从上海的市中心也就是南京路到上海的北面美兰湖,行驶距离单程30公里。车辆的油耗表显基本也就是每公里的7~9L/100km之间。 最后简单描述下工况:上下班基本也就一个人用车,车上基本没有什么重载。若朋友熟悉我途径这条路的话,这一路径是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北京东路——四川路到海宁路上北横通道——南北高架——S20——沪太路——美兰湖),前半段典型城市拥堵高速路,特别是下班返程阶段,南北高架路段从汶水路到天目立交这一段路的堵车情况算是空前绝后的。而从S20至沪太路属于郊外环快速路相对通行是十分畅通的。整个通勤过程拥堵和畅通各占50%,应该说荣威RX5三代在这样的一个上下班的通勤距离上的油耗是可以得到认可的。
#辣评新车猎装SUV算是近比较火的车型了,同类车型有极氪的001,阿维塔11,小鹏G6,智己LS6等车型,竞品很多,很大的竞争压力。 作为比亚迪首款猎装SUV的比亚迪宋L,究竟表现,能不能大杀四方呐?最近试驾了宋L 662km卓越型(两驱顶配),谈下我的看法: 1.从定价上看 宋L优势很明显,22.98万的指导价,相比同样刚上市的新款极氪001后驱26.9万,价格便宜了近4万。 2.从外观上看 外观这东西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作为猎装车型,我个人觉得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后边的尾翼,我真是太爱了。重新设计的前脸也很霸气,侧面看也很运动,还配备了无边框车门,无敌了。 3.从配置上看 最近比较热门的800v充电,没有,电池是自家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容量为87.04kWh,87度电池中规中举吧,对比刚上市的小米SU7标准版73度那可算慷慨多了。另外像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都有哦。这里着重说下座椅按摩,上了一天班累的要死,开车到家,坐在车里按摩10分钟,简直不要太舒服。 在智驾方面做到了L2级智能驾驶,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都有了,自动泊车也有,但是并不好用。没有carplay,但是自带的车机也基本够用了,高德导航可以投屏在仪表屏上,看导航很方便,另外UHD这些也都是带的(前几天试驾了个30万的红旗EH7,它的UHD 开着我晕车,但是宋L我就不会)。其他像360全景、记录仪、透明底盘、车载ETC这些都有就不一一说了。音响是12个扬声器的丹拿音响,效果比较不错。总之国产新能源在配置内饰这方面,从没输过。 4.从动力上看 这辆两驱顶配车型,拥有313Ps马力,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6.9秒,这个我感觉有点弱鸡,21.59万的小米入门版都有5.28秒,17.99的深蓝S7还有6.7秒呢,这个动力在同级别没什么竞争力可言。 5.从底盘上看 因为是参与的懂车帝活动,所以宋L我开了大概有100公里,高速、市区路都跑了,底盘给我的感觉像在坐船,后驱版本没有四驱的云辇模式,不能自己调节舒适还是运动。但很明显这辆后驱车型的底盘调教是偏舒适的,但是感觉有点过于舒适了,而且在市区一些小路,路面不那么平整时,确实如网上所说的低频共振,试驾这个车一定要坐后排亲自感受一下,前排和后排两种感觉,我坐后排体验了10公里烂路,简直了,屁股下边一直咚咚咚的,细碎的滤震太差了。另外这台车的车身高度比极氪001还低,底盘也不是很高,但是转弯的支撑性表现也很一般,我觉得比亚迪很有必要加强一下底盘的功力啊。 6.其他方面 空间上,拥有2930mm的轴距,乘坐体验还是很宽松的,我170的矮子乐身高,头顶2拳,腿部3拳,哈哈哈。隔音怎么说呢,对比单层玻璃的车肯定是要好的,但同为双层夹胶玻璃的车型,表现一般,可能和无边框车门也有一些关系吧。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写的,后面我会再写一篇具体的试驾感受。详细版稍后更新,总之我感觉作为20万级别的车型,对比最近其他新车配置,比亚迪的表现我觉得中规中举,我感觉选比亚迪宋L的车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比亚迪这个品牌吧,如果把宋L换成其他品牌,我觉得在20万这个价位,竞争力实在一般,尤其底盘和动力,我个人是接受不了。当然这是我个人感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辣评新车伴随着各种呼声,小米也交作业了,一瞬间全网各大平台包括央视都在为其助力,那么小米汽车究竟有什么优势,哪一款值得购买呢 一 优势 我认为小米汽车有而别家车企没有的三大优势如下 1 米家生态 他可以和小米手机进行丝滑无卡顿互联,在车机上即可显示手机界面以及手机上所有可以显示的东西,如果不用还可以将手机页面关闭,手机和车机可以相互控制。其次还可以控制几乎任何小米的产品设备,极大的增加了便捷性。 2 加速能力 看顶配四驱版的价格在30w,但零百加速达到2.78s,在30w进3s的车好像屈指可数。(我水平有限,目前还想不到,好像除了小米最便宜进3s的车就是路特斯和极氪FR)。 3 知名度高 小米作为手机大厂,还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创造,因此拥有的客户目标群体大,潜在用户也多。个人觉得在营销宣传上比其他的车企省不少力气。 二 配置选择 1 如果注重运动完全可以选择顶配,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本,最大马力673匹,最大扭矩838N/m,最高车速265km/h,百公里加速时间2.78s。30w的价格,保时捷的外观,强悍的运动性能,以及cltc工况下800km的续航。同时配有空气悬挂、电动尾翼、56寸的HUD、25个扬声器。在注重性能的同时也有高科技配置和较长的续航,将运动和科技结合到了一起,给喜欢开性能车的人多了一种选择。 2 如果日常家用,完全可以选择低配,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指导价在21.59w。这款家用最有性价比,cltc续航达到7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28s,家用足够了,个人觉得家用车8s以内都算比较快的了。同时一些辅助驾驶配置也都有,比如说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上坡辅助。个人还是觉得最有用的就是全速自适应巡航,跑高速极其方便,对于其他在城市用的辅助配置,相比起来还是更相信个人开车时的感觉。 3 对于中配超长续航高阶智驾pro版,指导价在24.59w,个人觉得是性价比最低的。Cltc续航830公里,但实际使用可能就比低配多不到一百公里。其次是辅助驾驶的硬件提高了,但是辅助驾驶的功能不变,如果想要高阶辅助驾驶需要选装,这就有点难受了。 三 总结 总的来说现在电车续航有限,充电时间也受充电桩的影响,无法发挥400/800V的全部潜力,更适合家里有一台油车或者增程/插混的新能源车而增购的车型。这款车更适合喜欢运动,有着年轻化心态,有很多小米设备的人。对于高阶的驾驶有追求的可以看看小鹏,虽然销量少一些,但22.99w就配有双激光雷达和双orin—x(但是续航低,车身长度少20分米,有长处就有不足嘛),毕竟小米的高阶驾驶还需要选装,价格在1.8w——2.6w之间。如果想要小毛病少一些,产品成熟度高一些的,追求运动可以选极氪,追求品牌可以选比亚迪。个人觉得小米可能短期不愁卖,但是如果想长期发展,还需要继续研发更成熟的产品以及完善售后保障体系。
#辣评新车2024款长安启源A07真香版 2024款长安启源A07真香版属于纯电版本,先前已经对2023款增程版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真实试乘试驾(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2024款在外观方面基本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仅仅是续航、配置和价格上进行了调整,这次主要聊聊个人对于不同版本选择的看法。 首先对于长安启源A07,外观和内饰的颜值都是很在线的,属于年轻潮流范儿,时下比较装13格的无框车门,贯穿灯条等等,车辆的空间方面也是很不错的,毕竟属于中大型轿车。 一、纯电动车型选择—710版本更香 纯电车型续航上面有515和710两种,仔细对比会发现两种续航版本车型电池容量、电池供应商和电机参数都不一样,515和710版本续航相差接近200公里,电池容量差别在20度左右,电机总马力相差40匹左右。对于奔着纯电车的人来说,个人觉得其实710版本更具有性价比,因为电车最值得比拼的就是续航,200公里的续航能够减少更多的时间成本,对于后续电池衰减之后,也更有优势。 二、增程和纯电车型选择—纯电版本更香 增程版本虽然也有不到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但对于长期持有来说,纯电车型的维护上会更加经济实惠,并且710或515的续航甚至打八折后的续航,在日常的使用场景下都是妥妥的续航富余。同时2024款纯电版本相比2023款,妥妥的降价增配,不知道起源A07这一波操作,老车主作何感想。
#人人写点评最近看不少人在咱星越L圈里问智擎, 简单写几句介绍一下现在这个车的情况 不占用大家过多时间: 写在最前面!智擎是雷神的升级款。目前上市3个半月,变速箱的隐患仍未解除,大家可以关注!但除非真喜欢,不要下单当小白鼠!!!等我们这帮小白鼠先给大家试个毒 🚘 车辆信息 一、动力: 1.5t+3挡DHT的组合,起步不快,加速平稳。高速不慢,60-100-120再加速都试过,超车一点不迟钝。 二、明显变化: 相比于雷神,发动机变成四缸,轮毂变成20,变速箱某芯片挪到变速箱外面(好消息如果失速不会拆变速箱了,坏消息:还有可能失速不过目前没出现) 三、配置 雷达数: 超声波12+毫米波5个(DCD写的星河和天宫) 摄像头: 6个车外+1个车内(解释同上) 按说安全配置足够,但变速箱一下打脸 📝 详细点评 1.油耗: 首先,缸多一个,轮毂大一寸,所以整体油耗比雷神要高! 冬季北方油耗平均7个(最高我跑过13个油) 目前进入春季油耗平均在5个左右。(智擎圈内多数反馈) 2.价格: 目前,现金优惠1.5-2个,置换新能源1.8个,其他1个 落地16.5(最低)-18w不等(没置换) 最后,目前3个月,各位车友从1000km到1.2w公里都有跑到的,暂时没有失速现象。(智擎有自己的小车圈,智擎车主有问题的,请尽量不要在星越L圈发帖影响燃油油版的影响) 更详细信息请移步智擎圈观看 最后友情提示:混动车型谨慎对待!!! (都是一家的轻骂帮大家解除一下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