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案例改方向盘,也是纠结了很久的事情,来来回回很长时间,还是把方向盘改了,这次改的是锻造碳的方向盘,给各位车友分享一下碳纤维方向盘的使用体验。 一、换方向盘的初衷 碳纤维市场,实际上已经很成熟了,所谓万物皆可包,顾名思义,国内汽车行业大部分碳纤维以装饰为主,以“湿碳”最为常见,这种工艺几乎都是用树脂等材料做好形状,在表面包覆一层碳纤维布或碳纤维颗粒,再刷漆,因此价格相对“干碳”低廉,且质感比“水转印”更佳,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个人认为碳纤方向盘除了“好看”以外,一无是处,但众所周知,03+原厂是alcantara的方向盘,运动的外观,超棒的手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好打理,极易“包浆”,很不幸,鄙人就是一个容易出手汗的人,方向盘在一年多的摧残下,包浆都包到可以当古玩了(就不放图了,怕恶心到大家🤢),而碳纤维方向盘,相较之下,更好打理,平时湿巾一擦,妥妥的铮亮,所以再三考虑下,还是定制了一套方向盘,由于想着与众不同一点,且在灯光下看着更好看,放弃了斜纹碳,选择了锻造碳。 二、碳纤维方向盘优缺点 1.优点:当然还是有的,主要以下几点 ①由于比原厂更加运动的造型,方向盘更加粗壮,手感个人觉得比原厂更佳。 ②由于方向盘比原厂光滑,且辅以打孔真皮,更容易打理和清洁。 ③外观仁者见仁,个人人为更加好看。 2.缺点:不得不吐槽一下 ①还是对手汗星人不太友好,虽然更好打理,但碳纤维方向盘表面光滑,一但出汗,会让方向盘变得很滑,这点,各位要三思。 ②因为皮质方向盘受热均匀,即便户外暴晒,进入车内后,方向盘不会烫手,碳纤维方向盘由于表面涂了一层树脂,导致受热不均,夏天烫手,冬天冻手,想入的朋友同样三思。 好啦,分享完毕,最近改装也到了一个阶段,下次会在有空的时候写一篇改装小结,供各位车友参考,当然没人看的话,就不不费时间了~散会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2023年8月21日提车至今目前已行驶超过1万多公里简单谈谈对该车的使用感受希望对打算购买此车的车主作为参考。 一、选车体验: 当初购买50时也对比了一下两田(本人不喜欢美系和德系所以未关注同价位产品)行也的整体做工及安全配置确实要比两田做的要好,但是对比国产某些品牌细节上还有进步空间,相比两田同为日系车企个人觉得马自达的车子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对比其他品牌买该车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马自达全系没有颗粒捕捉器看看投诉排行榜上前几名都是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这点我觉得马自达在车辆研发上已经走再了市场前沿。 二、用车体验: 目前车辆行驶1W+多公里总体来看基本符合我个人的用车需求,2.5自吸发动机不会带给你什么激情澎湃的动力,它给你的是舒适动力持续输出的线性感,这一点带涡轮车是给不了你这种感受的。亲测动力这块140迈以后,还是有上升空间的,车子整体底盘扎实没有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胎噪风噪还可以接受毕竟日系车中20几万的车也就那样没有谁比谁强多少 整体目前看来还算满意,后期改装了音响和四门隔音及前轮隔音等噪音方面多少会有所下降(也可能心里作用) 三、关于油耗 首保前油耗一直在10.3~12.0之间,4500多公里首保后油耗一直维持在10个左右。去年十一前后跑了趟高速全程760多公里,表显油耗最低8.7个。 四、待改进 1、车机系统确实难用不是网络连接故障就是卡机掉线希望后期可以通过升级得到改善。 2、虽说后板悬是进口货但是也真是硬后排乘坐舒适度不如两田。 3、再就是雨刷下面隔板(也可能是装配问题)松动有点不像该车上的配件松松垮垮的车辆装配这块还需要提高改进。 以上是个人对该车的使用期间的个人感受不喜欢勿喷。如果就你想买一款家用省心,颜值高,偶尔需要那么点动力的日系SUV我推荐马自达。
#CR-V提车作业关于六代CRV一个月1500公里用车体验 作为H家族的新成员,从静态到动态体验六代CRV一个月1500公里(父母代步),其基本符合一个五口家庭对城市或短长途的定位,CRV这常青树全球效率之高也是本田集团对其用户群定位准确。外观在我提车篇章已经阐述了一些看法,从次时代的NSX祖传U型大嘴,到沿用数代传承至今的直线尾灯,这些标志性的可以说用了很多年,现在更加精细化了,在路上基本都能认得出是本田家的车,外观各有各的喜好我也不再多说。 内部静态:这代CRV已经完全融入2020后本田新时代的内饰特点,标志性的年轻化家族设计元素,可以说把前几代小康家庭标准的油腻风,一下跳脱成为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现代主义极简风,与新一代飞度、雅阁、思域等全球车型统一化,或者说是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内饰了。在一些看似皮质层面采用了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和搪塑材料,可以说本田在内饰用料方面确实很本田(把塑料做的感觉不是塑料),在非满级配置的情况下,也给改装店提供了“本田不改不如推下海”提升个性化和驾乘品质的进化之路,毕竟通过自己微调也是有一份成就感。 乘坐方面:乘坐空间肯定是同级别最能打的,前后排座椅厚度足够,原厂皮质稍微偏硬(织布座椅就偏软),皮质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性一般(织布座椅尚可),如果买了皮质配置的打算长期跑200公里以上长途最好买个座椅靠枕,对腰不好的朋友有点考验。后排在购买CRV之前已经看了很多合资品牌的后排父母都不满意,CRV五座也有后排前后轴可调和16级靠背角度是最能打动父母的点,前排调到老父亲175的驾驶位坐姿后,我175坐在后排还有两拳有余,纵向距离比家里的RDX还长,在冠道这中大型SUV之下,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的多功能用车需求了。 驾驶体验:地球梦1.5T+L-CVT的组合已经快10年了,起步足够给力,市区提速不马虎,高速也是很容易开到135+,但问题也来了,虽然是源自思域的底盘车型,但是悬架支撑和操控方面,本田把CRV调成了另一种风格。高速上方向盘指向性有点模糊,没有自适应方向盘转向助力单元,方向盘力度偏重一点,底盘偏软的调教也导致速度超过100~120后驾驶员不会愿意有多余的大动作,通过以上的体验也侧向证实本田在方方面面都希望驾驶者把CRV作为有点小激情的工具车来使用,并非鬼火战车。4摄像头的L2.5级别Honda SENSING可用性很高,较老车型的L2.0级别有质的飞跃,加减速、车道保持、跟车距离的算法更加合理,大大降低驾驶员跑长途的精力消耗。 隔音提升:新CRV的隔音也上了新的高度,125的时速基本只有优科豪马的胎噪很明显,风噪控制算是本田历届紧凑级车型的巅峰了(比不过别人比老一代好也是进步),作为老本田家族成员也给车友们排雷建议:本田隔音最有效就是换米其林轮胎,其它的加隔音棉和做底盘装甲作用收效甚微,还会徒增车内共振,老车企在设计之初已经把车内音频共振算到最合理区间了,车型出厂后不同配置在不同频率之间的音频基本都是最和谐状态,非BOSE音响的配置可以加中音喇叭或者改下音响,音质效果提升明显。反正最有效的提升总结:换轮胎,换轮胎,换轮胎。 用车成本:因为车子也是给老家父母代步使用,用车环境定位目标是全国最高油价省份的海南,92#油在9元/升上下,所以初期考虑混动车型,混动预计4~5个油,燃油版大概6~7个油,一个月预计1000公里,短期几年内基本无法拉开差价的使用成本(老司机的黄金右脚窍门不是新手们能比的,建议喜欢龟速或者风琴油门的新手能上混动上混动),燃油版保值率也相对稳定,。当然如果你是追求更高品质驾乘体验还是上混动更好,毕竟混动提供省油省钱的前提下还有安静和大功率电机加速快等无法量化的提升空间。 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小六子日常疑问解析🚘 车辆情况 传祺M6二排地板不平,饱受诟病,特别影响乘坐体验,作为紧凑型MPV销冠,厂商属实该改进下。 。📚 改装心得 本人一直探索,现找到可以替换原盖板的完美方案 ,为不想动手的车友提供帮助。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承重性强板材,外包裹黑色绒布,外形美观、质量可靠。 2、改装后做到静音、平坦、不漏白、不遮挡空调出风口。 3、备胎保留,只需要替换原盖板。 苦于前期自己一直想改却买不到成品,现自己动手制作为车友提供便利。
#SL03用车心得1.选车心路 首先说一下我的用车需求,工作地离我老家130公里,为了周末方便回家,能常回家看看父母和亲朋好友,考虑买台车,这是第一要素。然后其次我比较爱玩,喜欢户外运动和聚会,之前都是通过打车或者高铁的方式来出行,有许多的不便,时间上不能自由支配,这是第二要素。最后还想通过买台车看能不能脱单,毕竟已经寡了七年了哈哈哈。 2.选车过程: 由于我的工作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接触,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趋势,而且智能,驾乘体验也很好。目前来说纯电车有里程焦虑,因此混动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我的买车预算是在20万左右,通过身边买车的朋友推荐和建议,我锁定了三台车,比亚迪海豹dmi、比亚迪汉dmi和深蓝SL03。最先去看的是汉,汉的外形比较成熟稳重,空间也足够大,海豹的外形比较年轻化,但是这两款车的交付日期都得一个月后,时间有点长,最后才去看的深蓝SL03,一进去4s店就被它吸引了,改款后的轮穀,流线型车身,无边框车门完全踩到我心坎上,外形方面是完全过关的。接着就进行了试驾,下车座椅礼让功能、座椅加热通风、头枕蓝牙导航、AR-HUD这些配置大大提升了我的行驶体验。 和销售沟通后直接定下了内白外白200max,白色内饰真的太高级了!真的很让人爱不释手,她不是那种纯白色,是有一些米白色感觉,给人一种高级美感。 3.价格分享 我是在信阳4s店购买的,价格是官降1万,因为我是分期,所以有贴息8000,店铺又给的现金优惠,因为我是3月8号去的店里看车,所以以138888作为落地价成交。分期两年后提前还,没有违约金。我是贷款十万,加上两年利息是9600。一共差不多14w8。这个价格在我的心里预期之内。再加上销售的态度也很好,所以直接敲定了。 4.提车体验 大概半个多月就提车了,提车过程比较顺利,交付小哥服务态度特别的好。首先进行了验车,验完车进行尾款支付,买保险,接着当天进行临牌办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我是分期,贷款批复需要时间,中午店里也管饭,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去市里吃饭,吃完饭交付小哥开车来接的我们去店内提车。 交车仪式 : 交付小哥精心的布置了交付场景,送了一束花,在店内和车拍了照,气球、礼炮这些都有。最后说一下送的赠品有遮阳帘和贴膜、消防器。 5.用车分享 目前为止开了300公里,也不多。首先说一下优点,提速快,底盘稳,超车的时候别提有多爽了!IACC在高速车不多的情况下用过,还可以,试了一下发动机介入,感觉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就是在介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点小震动。空间大,前后排的人反馈都坐的挺舒服的。不得不说智能化,提车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要一台智能化的车。车机、辅助驾驶、360全景、语音,无一不戳中买点。我的车是3.27出厂,没有网上说的杂七杂八的问题,因此开的很舒心,最大跑过560公里的高速,2天内折返。油耗,感受,加速,安全确实是值得的。 把增程车开成纯电是什么体验,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做到了,油开了不到10%,基本是用电在开。目前电耗做到了8分钱的效果,快充比慢充多充了200度的样子。油耗大概是4毛8,有点出乎意料了。不过好在不常用油跑。综合下来是1毛2的样子,和身边2位比亚迪车主问了下,2毛﹣3毛的样子,深蓝大电池确实比较占优,如果能把电池管理做的更好一点,冬天续航更多就好了。 接下来说一下缺点: ①语音识别功能反应有点慢 ②AR-HUD默认自动亮度,但是车机上没有自动亮度调节的按钮,使用体验就是有时候AR-HUD 亮度会突然变低 ③AR-HUD虚像距不够远,视线切换会增加眼睛疲惫感和行驶安全隐患 ④AR-HUD导航和地面不贴合 6.好物分享 我暂时还没有改装,因为原车真的太好看了!内饰买了20件车垫,包括杯垫和中控垫,开门的地方贴纸也要安排上,防止下车把车踢脏了。白色的缺点走高速真的很痛苦,下车车前全是虫子尸体,所以去虫胶剂一定要安排上!作为轻微洁癖者,当然后排的防踢垫也要安排了。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助到你,在选择上可以给予你帮助,车作为消耗品,不要执着价格,喜欢就马上拿下,喜欢很重要,开心更重要,愿大家一路平安。
#我的改装案例首先欢迎各位大佬们点能进来。 5t的避震众所周知是够跳的,坐在前面开车还行,在后面走个起伏大点的路面都要飞起来了,还有在过一些坎坷的路面车厢整体也摇摇的,然后超车的时候总感觉车屁股很随性有点差,打小了变不到位,打多了要反打一小下修正😕。想找一套合适的避震,想法要求是改了之后比原厂舒适多一点但不损失原厂的操控,最好是比原厂操控还能增加一点。市面是大多避震都了解很多了,rss、dwd的dss+、tein的换避震筒芯不换原厂簧,这三套了解比较多其他的了解一般。 我自己平时没事也爱研究一下改装方面的知识,但是簧的软硬度和避震筒芯的阻尼值怎么搭配一直没搞明白😹。 第一套就是原厂的簧搭配tein的筒芯,我看网上也有不少人装的这套,都说舒服很多,但如果装了舒服了但操控不如原厂的话可以pass掉;然后这套就是安全问题,避震最好就要整套来嘛,而且这套没有什么安全方面的权威性,但是感觉原厂的簧这么粗,k值又大的应该是没问题的。 第二套就是rss,这个不用多说了,在舒适度和操控的两个提升上面应该比原厂好的,堆料也不错艾巴赫簧+福斯阻尼油。但终归没参考性啊,网上大多数都是商家案例,有说偏操控的,有说舒适的,也可能是调教问题,但rss我记得就是操控取向买点呀🤔。所以非常期待改过的大佬们能分享实际使用体验😻。 第三套就是DWD的DSS+,DWD听说是专门为et5和5t出的DSS+,然后舒适度和操控也是比原厂要好,但这个也是听商家案例说的,不能人云亦云,所以用过的大佬们实际使用体验对我来说很重要🤩😻。这套的话性价比就高一点,5k2左右包安装和二调。但DWD口碑在之前很不友好,不过佛山有家叫“Space+”的,抖音上有很多次5t的案例,他自己也说改了挺多套的DSS+。如果车友们实际体验不错,也很适合5t的话也是愿意试一试的,如果一般般可能最后就考虑rss吧。 最后像BC的BR呀和AGT的就不细说了,有改过的大佬们也非常欢迎你们的改装体验!! 最后可能有有些人会说觉得一个破电瓶能有什么操控,我只能说仁者见仁吧,少说多做,走更多路开更多车嘛🤨。et5/5t我觉得操控就是比大部分车操控要好,特别是开了sport或sport+简直嘎嘎带感。买车之前是先试了新三系和带MRC的ct5,ct5试了一小段车多也没怎么踩说不清楚和5t的区别;新三系就要批评了🤨为舒适性妥协不是一星半点,没开sport操控还不如我家的老速腾🧐(三系车友别骂我😉),不过后排还是非常OK的很适合家用,有偶尔激烈驾驶需求的车友提了之后再去改改就无敌。ps:还是怀念老三系啊,特别是328,一个字无敌哈哈哈哈哈。最后回到5t,可能开惯了前段扭矩和输出就大的车,我就喜欢这种一开始就高扭矩高输出的驾驶感觉,让我在想超车的时候不用拖泥带水,刚好5t动力输出不会有任何延迟(sport+)一脚下去不用等那零点几秒甚至一秒的延迟,所以5t的操控我真挺喜欢的,还有方向盘右侧有个可以让右拇指陷进去的设计真的YYDS。 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能看完小弟的拙笔!!祝君生活愉快😀
#奔达摩托晒单有礼在选购摩托车时,我审慎考虑了几款热门车型。首当其冲的是雅马哈 YZF-R3,尽管它的操控和动力表现出色,但价格稍昂,外观设计略显平淡。 接着是本田CBR250R,虽然价格适中、品牌信誉良好,但动力稍显不足,我更向往更强劲的驾驶体验。另一方面,豪爵Tr300作为我的梦中情车,表现稳定可靠,但售价高出我的预算范围,而且改装花费较大,让我不得不放弃。 最终,我心动于灰石250的独特魅力。它在动力和价格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动力强劲的引擎、出色的性能表现,配以相对亲民的价格,让我不由得为之倾心。再加上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融合了运动感与个性,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 试驾后,灰石250真正让我心动的不仅是其出色的性能和操控,更是那种驾驶时的无与伦比的乐趣。它的动力输出平稳而强劲,作为新手我并没有感觉到大家所说的肉的感觉。悬挂和转向的灵活性也给我带来了超乎想象的驾驶体验。 此外,灰石250的燃油经济性也相当不俗,让我在使用中感受到了经济实惠与便捷。 总体而言,购买灰石250是我做出的明智选择。它不仅在性能和价格上完美匹配我的需求,更在外观设计和驾驶体验上给我带来了无尽惊喜和满足。我对我的选择感到十分满意,相信灰石250将成为我长期的摩托伙伴。【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一起来玩JDM 前言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价值?有时候多出去走走,或许会发现答案!从策划Get tour泰国行,到实现它仅仅用了短暂的三个月时间。横跨两个陌生的国家,或许对我们,对我们的爱车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内的改装文化一直处于一...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作为坦克300第一批车主,对Bronco的出现一直很关注,最初只有进口车,2.0t,2.3t和2.7t可选,天津港这边基本上60w起步,曾经去看过这台进口车,跟牧马人一样,原汁原味的越野范,内饰简单,机械感强,上方硬顶可拆卸,做个敞篷很拉风很有feel。 1.从外观来说:Bronco相对坦克300线条更加的硬朗,肌肉感很强,尤其是前脸部分,感觉比坦克300要厚一些,立体感要强一些,尤其是烈马的大灯,许多坦克300车主可能都更换了。外观上,从目前在售的车型来说,好看程度:铁骑02版本>烈马Bronco>坦克300普通版本。 2.从越野性能来说:两台车的改装潜力都差不多,从硬件上来看,国产烈马2.3t发动机,275ps马力,虽然比进口烈马的马力要阉割了一些,但是比坦克300的2.0t的227ps马力要好一些,比坦克330的3.0t360ps马力差了不少。Bronco的接近角要大一些,爬坡爬石头的通过性要好一些,但离去角Bronco要小一点,在下陡坡时可能会存在卡后保险杠的情况。针对越野性能:坦克330>烈马>坦克300,当然这是针对越野玩家,随便玩玩的选哪个都够。 3.从舒适度上来讲:因为坦克300把越野车推广到寻常百姓家,现在也越来越多方盒子造型的车,许多买越野车的人或许一年两年都不会去体验一下越野,哪怕是轻度的,所以舒适感对于选车也很重要。从目前的官图来看,国产烈马相对进口内饰已经做了软包内饰,同时保留了许多实体按键和旋钮,而坦克300的内饰相对来说豪华高级一些,中控屏虽然没有现在新能源车那么流畅好玩,但基本需要的语音交互,多媒体,看电视都能实现,对于居家使用更加友好一些。 所以,对于选买的建议,如果你是单纯的喜欢外形,大多在城市开,追求时尚舒适,建议选择坦克300,如果你是越野爱好者,对丰富的娱乐功能不是那么感冒,喜欢Bronco的可拆卸车顶,喜欢传统的驾驶感和原汁原味的越野车,建议选择Bronco,如果二者兼顾,那坦克330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这个价位,或者再高一些,也暂时找不到比坦克330更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