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购车经历: 本人70后,标准理工男,坐标北京,家里有2辆油车,1台轿车1台SUV。去年7月卖了12年车龄的轿车腾出来一个油标。考虑到每周上班限号1天而且坐公交也不太方便,准备再购1辆车,因此从去年8月就开始各种看车、试车。那时候,正好赶上了国内新能源车的热潮,各个厂家纷纷推出新车,智驾也越来越成熟。新购车主要用于通勤,从自己近20年的用车经验来看,车的性价比一定要高,除非有经常换车的打算。再加上自己对两箱车一直情有独钟,因此第一目标是好开好停的两厢车,油车或者电车都可以。按时间顺序,先后试了本田飞度、比亚迪海鸥、海豚、元PLUS、大众ID3、MG4 EV、奥迪Q4 etron、宝马i3、特斯拉Y和新3、理想L7、蔚来ES6、小鹏G6、G9、银河E8、极氪X和007、高尔夫Rline等。 通过不断的试驾,让我这个老油车车主对电车有了不断的了解和理解。对于有几款车的几次降价,也因为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始终没有出手,比如元PLUS换代老款降价清库存、ID3的大幅降价和活动、MG4 EV的降价、小鹏G6的大降价、极氪X的降价、特斯拉Y和3的降价等等。到了2024年,各种厂家的降价相对消停了许多,我在看高尔夫Rline时,ID3再次进入我的视野。本来对高尔夫RLINE的做工和尺寸都很满意,但在试驾过程中,觉得动力完全没有达到预期,即便自己对动力的要求也不高。这时候,又想到了ID3,再次去做了试驾,才发现这么多试驾过的车中ID3是最符合我预期的。考虑到2024款即将推出,老款有优惠,因此当天就购买了库存1个月多的ID3,离子灰。低配选装7500的包,做了车贷1年后还清,全款12.5万,安装了4S赠送的膜和行车记录仪。 用车体验和建议: 驾驶和乘坐:很有德系车的风范,方向盘很稳也比较精准,缺点是圈数有点多。底盘是ID3的一大亮点,很有韧性。另外隔音也比较好,实际体感比极氪007要好,特别是后排。后排空间够用,但靠背有些直,喜欢大沙发的可以会感觉不舒服,但我家LD比较喜欢这种乘坐感。 充电:如果在外面的充电桩充电,建议从大众APP里推荐的充电站里选。感觉ID3还是比较挑充电桩,比如蔚来的充电桩,充完之后出现了无法正常拔枪。 电耗:冬季的电耗确实有点高,开了暖风轻松突破20 kwh /100km,搞得我都不太敢开暖风。过了冬季,又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10、11的能耗很容易开出来,完全低于厂家的13。我一般主要用经济模式,堵车换成B档,经常超车就换成运动档。B档还是很实用,可以弥补ID3刹车前、中段偏弱。由于ID3用的是三元锂,不建议把电充满。充满了也不利于动能回收,充电过满,可存电量少。最大可以回收的动能要看正面小显示器左边的绿色条长度,越长可存储的回收电能越多。 车机:carplay确实很好用,车机的导航其实也还可以。Carlife和carplay相比有点惨不忍睹。记得一定要把设置里使用车机流量的“小地球”关掉,否则默认情况如果连了carplay或者carlife就会使用赠送的3G流量。听音乐的流量是免费的,一般都够用。 洗车:如果去自动洗车房洗车,千万把雨刷自动感应关闭,否则会毁坏雨刷器。(这都是惨痛的亲身经历啊) 关于ID3的技术特点: 在购车之前,我整理了一些ID3的特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忙。 1. 后轮为什么采用鼓刹? ID3的后轮鼓刹是很多人诟病的一点,说大众不地道,减配太厉害。用鼓刹的真实原因是:大众的MEB平台,其鼓刹比通常的鼓刹更大。鼓刹与碟刹比其拖滞力较小,可以减少摩擦力增加续航,也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维护成本较碟刹更低,刹车效果也不错,更适合电车。ID系列和奥迪ETRON系列都是鼓刹。ID3后轮已经没有足够空间,无法更换碟刹。 2. 为何没有前备箱? MEB平台包括ID3把空调进风放在前备箱位置,方便更换空滤。空调:内外循环都经过空滤,让人比较放心。 3. 如何关闭ESP? 雪天对于后驱车来说就是噩梦。ID3的ESP可以手动关闭。打开前备箱,手动拔黄色的保险就可以关闭ESP。 4. 关于ID3的用料和底盘 B站上有不少拆车的视频,ID3的底盘和悬架用料相当厚道,可以说是这个级别里独一份的存在。不少车评人也买了ID3,高转青年栗子、车手罗开罗、五星体育然哥,他们的测评很全面。 我计算了一下:ID3车重1760kg用的是52.8度的三元锂,元PLUS车重1690kg用的是60.48度的磷酸铁锂,ID3比元PLUS重了70kg。然后单看电池,ID3的三元锂能量密度更高,而且电池也小一些,因此电池比元PLUS轻了63kg。如果把两车的电池都拿掉,ID3净重居然比元PLUS多出133kg,可见两者用
#辣评新车猎装SUV算是近比较火的车型了,同类车型有极氪的001,阿维塔11,小鹏G6,智己LS6等车型,竞品很多,很大的竞争压力。 作为比亚迪首款猎装SUV的比亚迪宋L,究竟表现,能不能大杀四方呐?最近试驾了宋L 662km卓越型(两驱顶配),谈下我的看法: 1.从定价上看 宋L优势很明显,22.98万的指导价,相比同样刚上市的新款极氪001后驱26.9万,价格便宜了近4万。 2.从外观上看 外观这东西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作为猎装车型,我个人觉得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后边的尾翼,我真是太爱了。重新设计的前脸也很霸气,侧面看也很运动,还配备了无边框车门,无敌了。 3.从配置上看 最近比较热门的800v充电,没有,电池是自家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容量为87.04kWh,87度电池中规中举吧,对比刚上市的小米SU7标准版73度那可算慷慨多了。另外像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都有哦。这里着重说下座椅按摩,上了一天班累的要死,开车到家,坐在车里按摩10分钟,简直不要太舒服。 在智驾方面做到了L2级智能驾驶,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都有了,自动泊车也有,但是并不好用。没有carplay,但是自带的车机也基本够用了,高德导航可以投屏在仪表屏上,看导航很方便,另外UHD这些也都是带的(前几天试驾了个30万的红旗EH7,它的UHD 开着我晕车,但是宋L我就不会)。其他像360全景、记录仪、透明底盘、车载ETC这些都有就不一一说了。音响是12个扬声器的丹拿音响,效果比较不错。总之国产新能源在配置内饰这方面,从没输过。 4.从动力上看 这辆两驱顶配车型,拥有313Ps马力,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6.9秒,这个我感觉有点弱鸡,21.59万的小米入门版都有5.28秒,17.99的深蓝S7还有6.7秒呢,这个动力在同级别没什么竞争力可言。 5.从底盘上看 因为是参与的懂车帝活动,所以宋L我开了大概有100公里,高速、市区路都跑了,底盘给我的感觉像在坐船,后驱版本没有四驱的云辇模式,不能自己调节舒适还是运动。但很明显这辆后驱车型的底盘调教是偏舒适的,但是感觉有点过于舒适了,而且在市区一些小路,路面不那么平整时,确实如网上所说的低频共振,试驾这个车一定要坐后排亲自感受一下,前排和后排两种感觉,我坐后排体验了10公里烂路,简直了,屁股下边一直咚咚咚的,细碎的滤震太差了。另外这台车的车身高度比极氪001还低,底盘也不是很高,但是转弯的支撑性表现也很一般,我觉得比亚迪很有必要加强一下底盘的功力啊。 6.其他方面 空间上,拥有2930mm的轴距,乘坐体验还是很宽松的,我170的矮子乐身高,头顶2拳,腿部3拳,哈哈哈。隔音怎么说呢,对比单层玻璃的车肯定是要好的,但同为双层夹胶玻璃的车型,表现一般,可能和无边框车门也有一些关系吧。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写的,后面我会再写一篇具体的试驾感受。详细版稍后更新,总之我感觉作为20万级别的车型,对比最近其他新车配置,比亚迪的表现我觉得中规中举,我感觉选比亚迪宋L的车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比亚迪这个品牌吧,如果把宋L换成其他品牌,我觉得在20万这个价位,竞争力实在一般,尤其底盘和动力,我个人是接受不了。当然这是我个人感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懂车帝众测听说有人在黑极氪007 电耗高?都没车是吧,那咱就看看懂车帝上的车主实测数据。图1是后驱选装100度电池版本的续航,平均值是574㎞。图2 是四驱选装100度电池版本的续航,平均值是581㎞。 顺带提一下极氪007的四驱系统工作原理。车辆可以根据加速模式、车速、路况、加速踏板深度等信息智能切换后驱和四驱模式。车辆高速行驶或驾驶员深踩加速踏板时,切换为四驱模式; ♦️当车辆处于舒适或标准模式,且行驶路段为城市道路时为后驱模式; ♦️车辆处于运动、雪地等特殊模式时,车辆处于四驱模式。 正是由于电动四驱系统的存在,导致007四驱的续航也可以比肩后驱版本。 📕还是我之前提到的续航公式,低风阻造型+低滚阻小轮毂+轻车身=好的高速续航,这些对于极氪007都是拿手好戏,就问续航怎么崩?说了这么多,还不信?来车友圈,圈里的车主们陪你测续航 ✅到最后,考虑到最近小米su7 的火爆,直接点燃了轿车市场,我这里分享一下买车下决策时的三要素。(虽然我只盲订过两台新能源车,可能是运气好至今还没踩过坑,但还是希望可以帮到准备看车买车的朋友) 1⃣️喜欢(车型设计,尺寸大小,品牌等):老话讲得好,千金难买我喜欢。当然这里讲的喜欢并不是让大家找一见钟情的感觉,只凭喜欢就去下单。毕竟买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在对比权衡过后,选自己喜欢的,肯定是没错的。 2⃣️预算(全款or其他金融方案):这个无须多言,多大脚穿多大鞋。 3⃣️配置(应用场景是否覆盖):锦上添花固然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买新能源车,多试驾,多体验,多听车主怎么说。 综上所述,极氪007给你拉到的配置是目前这个价位绝无仅有的(我对这个言论负责)。欢迎大家去店里试一试,也欢迎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极氪007的日常。
#最美改装总有那么多人吐槽电车,说新能源就是个笑话,我2017年就买了电车,说实话开过了电车就再也回不去了,电机在起步时的扭矩油车很难追,以至于家里的卡宴,揽运,都是插混,外放电的功能好像也只有国产车可以,进口车要也能外放电就这功能简直了,以前出去露营就发愁水和电,路虎揽运后备箱不算大,车载冰箱餐具桌椅这些就几乎把后备箱装满了,水袋得放在后排,座椅上还得放电小二,那么大一坨也才一度电,那点儿电出去只能给电子设备充电,后来买了房车也还得带着发电机,不然进山里不踏实,现在有了猛龙,还有强制保电功能简直香的要命,3.5千瓦外放电叠加28度电的电池包,我感觉再解决水的问题,我可以在外面住半个月。 写了五篇长帖,可能太长了浏览量只有几千,今天写个精炼版的户外洗热水澡的教程,野外洗个热水澡只有经常露营或者钓鱼佬知道到底有多香。我是车尾装了个拓展油壶,有些车友为了好看,我是瞄上这俩20升的油壶了,这用来装水节约车内空间,有车友觉得备胎没了没安全感,别忘了猛龙带小书包那个版本本来也没备胎,我路虎也没备胎,城市周边越野真用不上备胎,那么多保险交着留着救援不用等给保险公司省钱呢吗? 除了车尾门拓展油壶有点贵其次就是车尾的淋浴帐篷了,如果预算不够的话,几十块钱买个速开淋浴帐也行,重点是买一根电热棒,一个12V水泵,还有两根水管一个带开关花洒头,全算下来也就一百多,如果你没改后备箱12V点烟器取电可以买个气泵用正压出水的方案就是把水泵换成调压气泵就行了。不懂的细节去我主页找详细帖,就这样的猛龙,外放电水烧到45℃简直就是露营的绝配,当你看着星空听着虫鸣,洗着45℃的热水澡,然后在回帐篷里睡觉,就俩字,真TM爽!爱露营的爱钓鱼的作业抄起来吧
#小米SU7起售价21.59万小米su7起步定价21.59万,挣钱不挣钱?答案是铁定亏钱。 在su7发布会后,雷军接受专访表示,小米研究过特斯拉,并得出特斯拉model 3的盈亏点是22.3万,这是行业最高水平。(所以特斯拉model3起售价在24.59万,这样能保持至少10%以上的毛利率)。 雷军说,su7要做到哪里都比model3好才有可能胜出…而这背后不堆积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小米su7的盈亏点绝对高于22.3万… 小米su7起步价比特斯拉起步价低了整整3万元,这意味着小米su7基础版就是卖一台亏一台… 这正好印证了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那句话,“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亏损严重,车企成本居高不下,批量小产品多,市场竞争激烈。在70多个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中,只有4、5个盈利。” 小米真正盈利车型是顶配版本,也就是max版本…如果顶配卖的多,小米的营收多,毛利也最大…但能不能盈利,也非常不好说。 这完全看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 有人说小米为何不推出9.9万的车型?我只能回答,如今国内智能电动车的供应链直接决定了小米想造台好车,就不可能低于20万… 雷军说过,100度电池,三元锂,宁德时代这三个关键词加在一起就意味着十几万的成本。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夸张?如果是用的宁德时代麒麟5c电池,那成本确实高…细数搭载麒麟5C电池的车型包含:极氪001,理想mega ,小米su7等等…这些车型卖多少钱,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这就能解释为何小米发布会上,雷军要带货各种周边(我印象中,雷军带货了16种周边),因为卖车真的不赚钱,靠周边倒是可以弥补这种损失。 即使强如雷军,也不能把一台好的智能电动车bom 成本控制在20万以为。雷军是手机圈里的内卷王,凭一己之力干掉了众多山寨手机品牌。进入造车圈,他肯定想过复制当年手机的神话,颠覆汽车圈。但他也只能把价格定在21.59万…雷军尽力了,车确实不赚钱,但又必须要做。 雷军在造车之初也是信心满满。因为小米是全球第六大芯片采购商,一个月的芯片采购量就有1200万枚。汽车芯片荒的时候,许多车企老板都是通过雷军去找芯片。这意味着雷军的造车优势之一其实包含芯片在内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时势造英雄,新能源时代就是一场大浪淘沙,能够剩下的都是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