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5.0升级初体验1: 升级后LCC明显偏左,尤其是在有鱼骨线的道路上。完全是压着左侧鱼骨线行驶。 2: 刹车策略迟钝,拥堵路段前车拉开距离又减去停下情况下,车辆提速过快,刹车点过于迟疑,经常出现快速提速后立刻重刹情况! 3: 在带红绿灯的限速70道路上,红绿灯识别过晚。屡次在距离路口不到100米时都还保持高速行驶,然后开始重刹。 4:代客泊车功能鸡肋。转弯贴墙转,遇减速带就点刹。甚至出现突然像墙上打盘子情况。 5: CNOA可使用范围极小。坐标成都,自从更新5.0后至今仅有高新区天府2街附近能使用CNOA! 6:系统卡顿。 EID固定导致导航靠副驾侧,看不清楚就算了,时常还出现卡顿导致导航信息显示不及时。
#银河L6提车作业这个价位原本没什么好吐槽的,买个练手车,但是在成都嘉和品信店选车到提车可谓曲折。 一:每次和销售约好时间,基本要等至少一个小时才接待,谈价格期间4S店催着10月底签完合同,我多次表示不着急,他们说11月没有厂家置换补贴我选择签合同。10.29号签完合同,一天后厂家降价补贴6000。 二:品信店承诺发提车视频送京东卡(我记得说的是1300),后续只看到300京东卡,销售说5个平台我只发了视频没发图片,表示厂家审核他没办法不解决。 三:我要露营桌椅和油卡,刚交完定金坐上车经理打来电话说露营套装和油卡没了,强烈要求才给一张油卡,桌椅换成了大运会盲盒(几十块手办和一个潮流箱)…… 四:品牌降价看不懂,现在买不仅有盲定的权益和赠品,价格也跳水。幸好我已经脱敏了,看到再怎么降也没感觉。 使用方面:轮胎路面反映明显,隔音一般;发动机介入有明显震感,声音很大;续航很虚,125KM满电跑60公里就开始30%强制保电;亏电情况下时速踩到60声音大,有顿挫感提速慢情况;系统更新后续航计算很神奇,油的续航1086KM,跑了40公里掉到964KM。 最后小槽点:买车前车辆出入品信店最多可以解锁8个小时,买完后洗车找前台开票爱答不理,让她顺便解个锁,她说只能解15分钟。洗完车艾特销售解锁无回应,在门口折腾十几分钟遇到店员才出去,虽然知道交完钱就不是人了,但是看着膈应人!
#用车心得由于长期往返成渝两地,高速跑的比较多,所以正好这次回到成都就约了首次保养,并没有到建议的15000公里。 也给大家汇报一下车的使用情况,给还在观望的朋友们一点小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 保养分享 先说保养,厂家建议是一年或15000公里做保养,我是6月份提的车,半年就差不多快15000公里了,还是算跑的比较多的,首保为店里赠送,包括一些常规检查,机油机滤的更换,不让进车间,然后换的时候给发了个视频,看了下好像是壳牌的0w-20,重新刷了车机系统(为何重新刷机后面会解释),所有项目都是免费。 🗒 真实感受 之前的提车作业就已经夸过这辆车的机械素质了,驾驶感受各方面的,如今首保后,我的观念是不变的,开着真的是很舒服,不管是城市道路还是高速,都会带给你很稳的感觉!当然,从来都是底盘做得好,销量一定好不了,这些东西一直都不是广大消费者们想关注并且了解的东西,所以24款增加了不少多媒体配置,但是唯一吸引我的,应该只有双腔空悬了,当然,座椅也更舒服了这点还是有吸引力,23款的座椅能说的就是支撑性确实好,那就销量上见分晓吧… 🔎 槽点反馈 这应该是广大准车主和在观望的朋友最想了解的了,都说要了解一辆车,不是了解这辆车的优点,而是要了解车的缺点是不是你很在意的,你不能接受的,伴侣也一样!先从网上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说起。 1,最重要的就是前视摄像头电热丝在23款EMP上减配的问题了,也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并且我也在高速上遇到过报警情况,到目前厂家也还没有拿出一个比较能让广大车主满意的解决方案,相信厂家是在研发,在商讨,但时间也不短了,这并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情况,我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也在等着厂家拿出一个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毕竟这是一个涉及到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的重要问题! 2,就是很多车主反映刹车绵软不跟脚的问题,这一点我反而觉得并不是多大问题,开了十几年车了,虽然还不能算是老司机,但是我的思路就是,当你拿到一辆新的车,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刹车,再去感受车的宽度,长度,转向,09这辆车,将近2.5吨,如果刹车调教得非常敏感的话,相信驾驶感受,乘坐感受都一定不会太好!刹车软就踩深点,使点劲,害怕把刹车踩断咋的?!连一辆车都控制不了还开什么车!当然,有意向的朋友,除了观望,最重要的是要试驾,试驾,试驾!试驾又不要钱!! 3,车机,系统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1.2的时候说实话,我还真没遇到过什么问题,升级1.2.2之后,出现过一次倒车全车360不启用,雷达不报警的情况,所以在首保的时候重新刷了一下系统,到目前为止没有再出现过这种情况,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保养之前,重庆驾车到成都的高速上,出现过熄火断电的情况,当时意识到可能是遇到了群里面其他车主朋友说的失速的情况,不过刹车是没问题的,而且当时高速车也不多,在应急车道上停了一下,然后重新启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再出现过此情况,这个在保养的时候,4s店里查到了故障记录,但是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也是只有在后面的驾驶使用过程中持续关注!至于车机使用的流畅性,8155这么强的芯片,搞流畅应该不是什么好难的问题吧…,但是现在…启动之后也还要等一等才能操作… 4,就是关于前车雷达的问题,前段时间在一个地库出车的时候,怼到了一个水泥墩子,幸好出库车速不快,前保险杠撞掉一块漆,但是当时雷达是没有报警的,这点我是比较不理解的,水泥墩子高度是超过了保险杠的,如果是雷达的盲区,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低速自动打开360的功能。 5,领克09的这个用户逻辑我觉得是很不错的,不像传统车只有座椅的存储,领克APP登录之后,你个人的所有习惯全部自动调整,不光是座椅,还有外后视镜,甚至车机app都会调整为你个人的使用习惯,这点挺不错的,不过可能现在的新能源车都是类似的功能,还是要点个赞,但是!登陆app是不是可以优化一下,在4G网络下都不能顺利登陆,二维码都刷不出来! 期盼,大概率不好实现的哨兵模式,是最期待的,毕竟车有这么大。其他的遥控进出,自动倒车入库这些我反而还不是很需要! 写在最后 槽点还是说的比较多,但是也是希望09能越来越好,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持,你买我推荐,我买我真买,的态度!还在观望的朋友,我建议你们,先了解,再试驾(这点很重要),了解这辆车的缺陷是不是自己能够接受,没有任何一辆车是完美的!
#2023懂车帝冬测一、换车理由。 上一个车是台09年的黄色1.4MT波罗2箱车,开了10年,跑了20万KM。基本上还是非常耐操的,从来都是当越野车开,去过四川的很多地方,甘孜阿坝海雪山草地九寨沟红原若尔盖阿坝县等等都去过。 进入2021年,一直想换个车,但是我一直都是考虑的电车,没考虑油车,因为成都对电车非常友好。不限行,停车有优惠,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二、对比车型。不拉不踩,只说前期交过定金的是小鹏P5,元PLUS,试驾过海豚,大概3KM。 三、选择ID3的理由。 一是当初看来价格比较合理,我的预算是15万吧,那个时候ID3的价格就在区间。二是我想过要把电车开到10年或者20万KM,至少节约的汽油钱要值回车价,所以对用料、电池比较在意。 1、 三电(30%的选择权重)。我觉得三电是优点,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我选择ID的重要原因。 电池是宁德时代大单体的三元锂,质量毋容置疑,加上看了一个拆解电池包的视频,模组化的设计,坏了那块换那块,这个其实是我很看重的,意味着,就算有单体坏了,我可能只需要花1,2000换单体而已。 电机嘛,扁线电机,大众的做工不会相比我前面选的竞品差到哪里去。 电控吧,是英飞凌的IGBT,算是老牌佳品,我是学计算机的,对英飞凌还是有所耳闻。效率不是最高但是胜在稳定可靠。这点可以参考抖音一个拆解电控的视频,做工、电路板厚度,完爆竞品。 2、 底盘和操控(25%的选择权重)。这个必须一起说了。后置后驱五连杆,这也是我选择ID的重要因素。我开车略微激进,以前开Polo经常是拉到3000转换挡,从不知道积碳为何物。ID3的底盘非常的整,紧凑,市区行驶简直完美。后驱操控起来很方便,转弯半径很小。有一点,就是下雨天,要慢点,后驱绝对是容易打滑的。 3、 安全配置(30%的选择权重)。电车的结构一定要扎实,这点可以参考懂车帝“”的三车对比拆解视频,高强度高、超高强度钢材的使用。对电池包的保护。这些是购买电车必须要重点考虑的。 4、 内饰及其他(15%)。ID3的内饰相比国产同价位,算是比较拉胯的吧,软性内饰太少了,各种硬邦邦,和我polo有啥区别?希望厂家能改进。 四、对争议点的看法。 1. 鼓刹。能刹住的就是好刹车,这点可以看懂车帝各种测试,刹停距离完爆同价位所有车吧。不要考虑热衰减,又不是货车,电车的拖拽咋可能有衰减嘛。我在西双版纳长下坡后充电,摸鼓刹,基本不发热。多虑了。但是从美观和中国客户心理来说,大众这是败笔,绝对的! 2. 电池。811的三元锂,绝对是很多人难以释怀的。这点其实不需太担心,除非是重大车祸,概率很低,不要精神内耗。坚持浅充浅放,我觉得811三元锂能让你开到20万KM。 3. 能耗。我对能耗基本不太关心,ID3有两套空调系统,一套专门给电池用的,这点是我比较喜欢的,保护好电池,给车主快速调温,最重要。市区通勤,用完就充电呗,1KM能差2分钱不?1.7吨的车身,加上215的轮胎,2套空调系统,你觉得能和竞品一个能耗? 一点感想。
#用车心得叠翠流金,绝美如画,随着初冬的到来,成都不管市区还是郊区的银杏都迎来了高光时刻,周末暖阳回归,开着车车绿色出行,去拍拍银杏悠闲过过周末。 虽然已入冬天XC40 纯电的动力性能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衰减,重要的是行驶在拥有电车加速优势的同时,它也没有丢掉燃油车的那份驾驶乐趣,细腻的转向,无论是循迹性还是回馈手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且平顺的动力输出,开起来就会让我感觉它真的很沃尔沃。底盘调教也让人印象深刻,舒适和远动型兼备,在经过减速带的时候,他将这个颠簸处理得非常完善,在高速行驶当中的变线,或者是匝道过弯,整个动作是一气呵成,行云水的感觉。这些山路以前我开油车 40也跑过,关键是,它让我觉得这山路爬坡,过调头弯,比40油车更轻盈好操控这是怎么肥四。这些弯坡度至少 40 度,轻轻松松毫无压力哎。 沃尔沃XC40 纯电版车型就非常适合年轻人,雷神之锤大灯,维京之斧动感尾灯,都是沃尓沃经典的设计,还提供了悬浮式撞色车顶设计,还有车尾专属的L0G0。行业罕见的LED 像素大灯,内置84 颗独立 LED 照明模块,还可以智能识别前方多台车辆避免前方司机视线受阳。前风挡上方还有视觉摄像头,全车多颗毫米波雷达,还配备领航辅助系统,沃尔沃XC40 纯电版车身长度 4440 毫米,轴距2702 毫米,且年身的比例来看偏宽和高,所以让这合 XC40 看起来还是挺品大的,竞然和很多超跑一样,配备了前后异号轮胎,前车235/50 尺19,后轮 225/45/R19,而旦还是耐倍力 Pzero 性能胎。哪怕是合紧奏型SUV。世能做到如此用心。 这台是 XC40 纯电四驱高性能版,搭载 78 度宁德时代电池包,满电拥有 500 公里的官方续航和 408 匹动力输出,开了这些山路,XC40 电车,驾驶感很好,以前喜欢开 40 油车跑山路,以后近郊的山路就开电车炫了!都说山路更费电,这趟跑下来市区+高速+山路一共 189KM用了 42%的电,表现还是不错了。如果非要说哪里不对,就是起步时不时有吱吱吱吱的响声,听得很是难受,虽然不影响使用。有车友说可能是手刹当下没弹开,确实是开起来就好了。但是,有没什么办法改善?
#奥迪Q7提车打卡之前写帖子了,但不系统全面,删了重新发一下 🙋🏻♂️ 情况介绍 买车很意外,随口一说而已老婆就答应了,从商量买车到交定金一共用时六小时(其中三小时是和4S磨价格)选车也不纠结,之前买的Q5技术型,7年跑了5.7万公里,省心好用,目前退役到老爸手里代步了对奥迪品牌和质量是百分百认可的!最终等了十五天提车! PS:【X5和GLE都看了,也试驾了,X5新款没档把,大连屏也不喜欢,22款确实挺好,不过没新车就pass了!GLE各方面都还行,但有个问题真不是百万级车该出现的,中控对缝做工不行,轻压会有松动感和咯吱咯吱感觉、焊接点粗糙】 💰 费用明细 购车是四川成都,按揭报价是553000(利息一个月1600,两年可还清,无手续费等额外费用)全款报价608000(需要购买12000精品)!我自己额外增配了电吸门(增加高级感)大B&O(音质有提升但不多) ✏️ 新车初体验 车拿回来后,家里爸妈和老婆都很满意,由于平时家里乘坐人数少,所以第三排就放倒作为备用了,二排最靠后,空间是很大的,乘坐舒适度也很好。由于本人在西藏工作,所以提车后第三天就开车出发318了,全程2000多公里,刚好给大家分享一下长途、越野路况、冰雪路旷、高速、爬坡下坡、急转弯的使用心得(318的沿线路况除了沙地其他基本都覆盖了) 高速给我的感受就一个字:稳!相比之前的Q5,高速提速超车更平顺,动力储备更强,平稳性更高,舒适度很好(高速用的舒适模式,开动态或者全路况模式会感觉地盘和轮胎会传递路感,舒适模式下路感和减速带颠簸感减少明显),提速快且平稳,Q5急加速会感觉突然一下子的推背感,能明显感觉发动机舱咆哮一下而Q7却稳如老狗,健步如飞动力随叫随到 越野、砂石路,豆腐块水泥路!这种路面我全路况模式和舒适模式都开过,给我的感觉是偏硬,舒适度都不是很好(当然路面也确实不行,318有些地方在改,太烂了路面)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杠杠滴! 冰雪湿滑路面给我感觉就无敌了(林芝、然乌湖、东达山都有积雪路面和暗冰路面),抖音名言: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本来我带了防滑链的,但在过第一段冰雪路面的时候我没用,直接无压力通过,后面遇到冰雪路面我就直接舍弃了防滑链,完完全全没有打滑,空转,方向盘偏,踩刹车滑的迹象(有一点,暗冰路面,大货车压实那种冰,我踩急刹车的时候,刹车会有抖动感传到脚上。我也不知道是在打滑还是啥意思,但是车身始终是很平稳的) 陡坡使用情况也是相当的好,怒江72拐长下坡毫无压力,翻其他山的时候,上坡甚至感觉不到任何吃力(我Q5之前长坡陡坡加速能明显觉得发动机声音变大和顿挫感,也有可能是我没开过V6V8车子,55Q7的动力我都感觉都要起飞了) 吐槽:马牌轮胎不行啊!还没我Q5蝎子胎感觉好!压个小螺丝钉都能直接陷进去(不是扎进去,是陷进去)一趟318下来,右后轮胎漏气两次,搞得我补两次,一次蘑菇钉补,一次补丁补!暂时用着吧,后面等老婆批准了四个轮胎全换成蝎子胎 吐槽:还有就是自动大灯灵明度不行,太阳都出来了!雾灯也不自动关,非得太阳照在车里或者车头它才关!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