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来了!嘿?,刚试了下这个新出的23.38.9.1版本,感觉还不错,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体验?: 界面变化?:“标准”、“舒适”模式,从“READY”右边搬到下面去了。感觉现在看着更顺眼,更有感觉?。 导航小心眼?:如果你的路线有限行,现在它会在开始的时候提醒你。这个对我们开车的人来说,简直太贴心!? 行程预览加强?:现在行程预览里能看到更多信息,比如进度,路况。我觉得这样挺好,至少知道自己走到哪儿了?。 避开收费站功能终于管用了?:之前这功能说实话有点摆设,现在终于能用了。试了下,真的能绕开收费站,省钱省心?。 大家也试试看,有什么新发现可以一起分享交流哦~ 比如,你们最喜欢新版本的哪个功能?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小彩蛋?在评论里告诉我吧!?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让更多朋友看到这些实用的小贴士!期待你们的回复和分享!??
#用车心得嘿?,刚试了下这个新出的23.38.9.1版本,感觉还不错,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体验?: 界面变化?:“标准”、“舒适”模式,从“READY”右边搬到下面去了。感觉现在看着更顺眼,更有感觉?。 导航小心眼?:如果你的路线有限行,现在它会在开始的时候提醒你。这个对我们开车的人来说,简直太贴心!? 行程预览加强?:现在行程预览里能看到更多信息,比如进度,路况。我觉得这样挺好,至少知道自己走到哪儿了?。 避开收费站功能终于管用了?:之前这功能说实话有点摆设,现在终于能用了。试了下,真的能绕开收费站,省钱省心?。 大家也试试看,有什么新发现可以一起分享交流哦~ 比如,你们最喜欢新版本的哪个功能?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小彩蛋?在评论里告诉我吧!?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让更多朋友看到这些实用的小贴士!期待你们的回复和分享!??
#用车心得本人正品凯迪车主一枚,小小ct5尊贵。入手两年多,单从内饰谈谈凯迪的品质。如图第一个是主驾,二三是后排几乎没人坐,四五是副驾平时也很少有人坐。两年不到的时候就已经鼓起来一个小包,真皮座椅嘛,有些变形很正常也没太在意,现在开了不到两年半这个鼓包已经无法形容的大了,给了反馈他们的态度就是正常现象,我不太清楚上汽关于这个品牌的实验标准是什么,但是一个在内饰圈干了七年的从业人员来说,真人模拟上下车五千次,假人模拟进出和扭转耐久实验是业内都会做的,这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的话,我没有听说任何一家OEM会接受座椅厂这样提交实验报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合实验标准的东西OEM的RD都不认可,到了客户端就会告诉你是正常现象。可真真是搞笑了,厂家还扬言可以对标车型,吉利 领克 大众 奔驰 我座椅内饰都做过,高低温耐久,扭转脉冲,模拟进出。所有实验出现这种只有不合格,试验不通过重新整改,不知道凯迪的标准是低于业内还是根本没有标准,原计划打算过了两三年家里孩子大了换个xt6开开,目前来看你作为二线也是活该,甚至这种品控二线也不配。立贴为证,下一辆车再碰这怨种品牌,出门天天爆胎。入手的有这种问题的可以了解一下其他汽车厂对于座椅这一块是实验要求,没买的就当看个热闹了解一下,入场需谨慎,多了不说其他大问题暂时没有,没啥可黑的。不在乎细节依然可以入。目前三万公里小小异响不足为惧,外观问题的处理态度真垃圾
#用车心得【十万公里电池衰减观察】完结篇,摘录下十万公里用车报告的内容,有留言大佬说得对,慢充没啥改善。 11月11日,从15%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4.629度,反算满电72.8度; 11月13日,从24%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5.527度,反算满电68.98度; 11月19日,从20%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9.544度,反算满电70.78度。 比较下慢充之前的数据: 10月8日,从8%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7.585度,反算满电70.225度; 10月22日,从21%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7.522度,反算满电68.87度; 10月25日,从15%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3.368度,反算满电71.157度。 结论就是并没有什么改善,还是一模一样。不过从数据看,0%到20%的电量比较实在,20%以上就比较虚,这可能是这个电池soc的特征吧。另外每一次快充对电量的反应,数字波动还是比较大的,猜测是充电电量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左右,这里我们消费者反正只能算到目前这个地步。 那么在之后我去进行了10万公里的保养,我要求厂家能给我测一下电池的衰减度。店里面给我的回复是健康度95%,这个数值明显不符合我的用车数据。于是我进一步问了下,这个健康度到底代表什么,是不是衰减度?回答说不是的,这个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衰减度要专门的仪器测,目前店里还测不了,可以帮忙先问问总部。 所以以上就是三年十万公里对于电池衰减的观察和数据统计,综合来看剩余电量应该是在85%到90%之间(这是乐观的测算,因为快充应该也是有热损耗的,不是显示多少就充进去多少)。按照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31484-2015,以实验充放电速率循环1000次,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这个实验充放电速率比我们日常用车的速度是快的多的。那么1000次按照满电跑400公里来算,就是40万公里不低于80%,当然这里没有考虑进去日历衰减(时间)。我10万公里可能离得还比较远,但是电池已经衰减到90%以下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撑不到40万公里就可能掉到80%以下呢? 这个是不一定的,电池的衰减并不是线性的过程,有可能是先快速衰减到一个值,然后在这个值上稳定很久。可能我10万公里衰减了这么多,但是到20万公里还是这么多。另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电池soc计算的复杂程度,其实soc都是估算出来的,难免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情况下电池的真实状况。 所以我的实际体验数据,仅供大家参考,不是绝对的标准。另外提醒大家,这个1000次循环80%以上仅仅是国家推荐性标准,严格来说是没有强制力的。小鹏的质保政策是电池衰减到70%才会触发质保,这个使用的周期应该说还是会更长的。 至于如何评价这个电池的表现,我只能说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是我理解这个结论,好坏我不好评价,我只是客观把我体验的数据展示给大家,大家自行评判。
车文频道:蔚来换电,有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