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8试驾体验今天起记录一下准备换车经历吧。 前景:一辆2012款的新福克斯开了有11年16万公里,虽然目前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主要是上下班开,来回60公里的样子,但是有了小孩后,周末出去玩空间略小,如果再带上大人就很拥挤了,所以想着换个车 大概的需求规划:肉身在杭州,房子也买在了杭州,主要是上下班开,高架等城市道路为主,偶尔回余姚老家估计有130公里的高速,杭州的堵车是很常见,所以油耗是要考虑的。由于家里没有固定车位,没有家充电的条件,电车半个小时的充电时间好像也是不能承受。所以,考虑混动,虽然身边朋友都说电车不要买,但我还是想试试,毕竟这么多电车已经投入使用。 之前听余姚的朋友说他们那边有个汽车厂快要投产了,9月9号那天看到余姚发布的消息,领克08上市了。后来仔细看了一下,08还是比较符合我需求设想。看了价格明细,错了小定,相当于亏了3000,心情不太美丽。 怕周末人多,试驾排队,预约了9月14日晚上7点的试驾,滨江龙湖天街,下班过去,问了领克店里没有盒饭,自己在龙湖天街随便吃了点,这里要吐槽一下,这么大一个店面,饭点竟然不提供盒饭,也无所谓了,盒饭也不好吃,是吧。到地后在商场内找了一圈没有看到领克,蔚来,理想,岚图这几个有比较大的展位。后来发现领克09角落有个小姑娘在玩手机,过去问了,小姑娘是领克的客服,很热情的带我过去,那天下雨还给我撑了一把伞。原来领克的直营店门是朝商场外面的,地方很大,展车就2辆,很空荡荡。 试驾小哥接我去试驾了,先给我详细介绍车辆的情况,然后我来开,滨江三桥绕了一圈,车已经没有电了,基本是纯油开。作为一个油车12年的温柔型司机,一个四驱肯定体验不错的。特意在隧道里关了音乐,噪音还能接受。HUB这个高级功能第一次用,没有怎么明白,开了一会儿按摩,不太习惯,叫了一声“hi,领克,关掉主驾座椅按摩”,就关闭了。方向盘比我原来的车轻很多。 反正已经错过了小定,大客户优惠也享受不了,问了政府补贴08也不能享受,因为08好像叫直营代理模式,发票是总店宁波的,具体也搞不懂,反正不能享受政府汽车消费补贴。想到这里感觉好像亏了不是,要不再等等个半年1年的再说。 比较有意向的是120Pro,120halo,差7000,感觉好像不值得又担心后续升级新功能享受不了。马上杭州亚运会出行也限制了,再说吧。
#提车日记【决定】 平时工作较忙,故休息时喜欢带家人出去玩玩。随着两个小孩越来越大,家里的小SUV已无法满足全家人出行,下定决心,买7座! 【选择】 刚萌生买7座想法时,想的是GL8,但很快便打消了这个想法,GL8适合公司接待,平时家庭开着有点像司机; 后来比较成熟的想法是塞纳/格瑞维亚,跑遍了城市里的一汽/广汽丰田,周边城市4S店电话也打了很多,改装店也谈了几家,做了大量的攻略(塞纳与格瑞维亚对比、性能对比、价格对比、改装升级方案……),不过更倾向于塞纳,开始想丐版大改升级方案,后来又想高配小改方案,最后想着只要4S店降价达到心理预期就直接买下(差点就下订了),无奈塞纳玩模式不肯降价,最终无缘。(攻略如车友感兴趣可以私聊哈) 过程中也简单看了理想L8、L9,增程式确实很棒,但想着家庭使用,电车还是有点怕…… 偶然间看到XT6,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外观霸气又稳重,关键是真七座打动了我(空间下文详细介绍),与塞纳各有优缺点,但各方面达到了我毫不犹豫下订的点,在风尚与豪华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豪华,这应该就是缘分吧! 【价格】 下单前也跑遍了凯迪拉克4S店,懂车帝论坛也做了功课(感谢车友分享),心理有了预期价格范围,最终按心理预期与4S店达成一致(有绑定条款) 1、落地价:37万+,绑定条件:a贷款27万,5年期年息4.2%,满两年可无责提前还款;b每年在4S店续保(前三年免三者险) 赠送项:电踏、贴膜、全包脚垫、后备箱垫、镀晶、新车养护、空气净化、雨伞、水杯、钥匙包、终身保养。(赠送项后文有避坑点) 2、续8年质保:1.14万(个人建议买上,美系车毕竟不如日系耐造) 3、贴膜:0.45万,威固前档顶级VK70,侧后档常规K15。放弃4S店免费膜 4、车衣:0.88万,保镖BOP风狂者,全车车衣(含前后灯,门把手,双层防磕碰门边条,防剐蹭门槛条、B柱)+送内饰膜+7年车衣免费保养 5、尾箱垫:268元,4S店送的垃圾,放弃 6、车罩:153元,平时很少用,出差长时间停车时使用 7、车牌框:30元 8、钥匙套:100元,买了一个,4S店送了一个 9、利息:2.1万,考虑2年后提前还款 温馨提示:砍价固然爽,但买的没卖的精,我都怀疑我车是调来的展厅车,验车时要仔细,外观有几条不明显的小划痕,抛光后去除了,但向4S店要了几个漆面。赠送的脚垫和贴膜有点垃圾,最好约定好品牌和样式。 【空间】 相比塞纳,内部宽度和深度略小,但在SUV里,空间绝对能打,真三排无疑。我182CM、180斤,第一排、第二排都按我的座椅习惯调整后,第三排我还能坐进去,虽然腿有点小挤,但是能接受范围。 关于6座和7座之争,各有优缺点,看个人情况。我选的七座,家里二宝,两小孩坐第三排搓搓有余,但平时大多数情况还是不会满载的,所以多数情况是做成大五座,或第三排放倒一个变六座。 【油耗】 目前开了1450KM,跑了几次高速,平均油耗9.7左右,最省时开到7.2。 【驾乘感受】 凯迪拉克经典前后灯,有较高辨识度,比较帅气。 整体感觉非常稳,虽然车身长重量大,但驾驶感比较轻盈,踩油门感觉还挺实,轻踩即可上高速。 虽提速一般,能接受,毕竟十五年老司机了也过了玩速度的年纪。 车辆稳定性、避震、隔音还不错。 车道偏离方向盘阻力功能、碰撞预警座椅震动功能较灵活实用,提升安全性。 带家人做了次短途自驾游,空间够大、座椅舒适、视野宽阔,反馈驾乘舒适性还是不错的。 四驱功能暂未使用,待雨雪天气尝试下。听说车友还介绍了疯狗模式,有待论证。 【不足】 刹车有点弱,有点刹不住的感觉,慢慢适应吧,实在不行后面换刹盘。 中控屏有点不相称,与现在动辄十几寸大屏相比显得小气了。 脚感踢电尾门有点不灵敏,经常踢了半天没反应。 据说车漆薄有待验证。 行车记录仪无声音。停车无哨兵模式。 现在提车二十多天了,对于自己在塞纳与XT6间的选择不后悔。整体感觉比较满意,既满足了空间需求,又不失面子,期待后期与XT6的长期磨合与适应。请了一串灵山大佛车挂,开启新的驾驶旅程。 请xt6圈主推荐加精
#用车感受1.电桩选择:我这次开车回家,去和来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充电方式。去的时候,因为是过年,第一次开这么长的高速,而且还带着孩子,相对来说不确定性更多一点,所以在之前就做好了攻略。而且几乎是直接放弃在高速服务区充电,做的攻略都是下高速充的。只有最后半次,是在服务区补了一点就走了。既然没做充电的规划,所以服务区我们也没怎么下去,即使下去了也没去看充电桩人多不多。反正感觉就是每个服务区人都很多,下去方便方便就走也挺好。但是回来就不一样了,因为孩子留在爸妈家里了,也开了一次有经验了,时间也不赶,一路上的充电桩也心里有数了,所以就几乎都是在高速服务区充的,只有一次是下去充电,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拥堵。所以其实,如果不是过年过节,高速人不多,也不堵,你也不赶时间的情况下,高速服务区充也是可以的,而且大多数充电桩速度都不慢的。 2.电桩寻找:在寻找充电桩这件事情上,大众app真的不错的,不过还是要结合高德一起用,因为有时候路径计算会有些许偏差,会给你选到一些看上去很近,但实际还有些距离的充电桩。我一般是现在大众app上看最近的可以用卡的有哪几个,然后再在高德地图上把对应充电桩找到,再点进去看详细。这里有个小bug,在充电桩的占用显示上,这两个app好像都不大准确。举例来说就是,大众显示0/4(一共4个桩0个可用),高德会显示3/4,而到了那里发现2/4。页就是说,大家不要被APP显示的可用充电桩误导了,看上去说没空桩了,但其实等你开过去就有了,也有可能看上去是有很多空的,但等你过去就没了。这种情况还是挺常见的,毕竟一是有时间差,二是据说两个app对空桩的定义好像不一样,反正无论如何,找到位置就开过去看看,一脚电门的事,说不定就更好有呢! 3.电桩比较:这一路上,我基本把各个品牌的充电桩都试了,除了特斯拉超充。除却高速车多电桩使用频繁因素,以及电桩新旧因素以外,基本对各品牌的充电速度还是有个比较的。 普遍来说:蔚来≈凯迈斯>特来电≈国网>星星>小桔,而从整体的布局上来说,国网最多,基本所有服务区都是国网的电桩。而且还有一个大概标准,就是6公里/分钟,大于这个速度都算是快的。我在蔚来速度达到了9公里/分钟以上,是我对充电桩的一点总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感觉呢?还请大家一起品评哈!
#用车感受1.续航里程:这是我们电车一族开长途最担心的,也是最不容易把控的。常规情况下,电车的续航里程是你电池的总电量除以你车上显示的每公里耗电量换算得出的,所以它既是一个理论数值,也是一个大概数值。也就是说,你平时使用习惯对续航里程是有影响的,其实我觉得天气因素、空调因素、车载重等对续航的影响更大。这次回家前都是在城市里开,所以续航里程还行,充满电可以跑454公里,等我回来的时候,由于开过一次高速了,电池耗电量上去了,在江西充满电只能跑385公里了,少了整整70公里,影响还是有的。 2.充电间隔:这次我从上海到江西,全程一共950公里左右。如果在平时,按照车显的续航里程数,300公里左右充一次,估计充个2次就差不多了。但是过年路上车多,堵在路上如果电量不足那心里绝对急死,而且天冷温度低,电池活力度本来就不足,我实际测试过,在电量在50%以下之后,电量减少的速度比之前要快。这感觉大概就像是原本1度电可以跑5公里左右,但是到了在50%以下,高速上1度电只能跑3公里左右。举个例子:好比你里程300公里,开了200公里到服务区,本来应该有100公里剩余,实际只有50不到的剩余。所以充电间隔不能满打满格算的,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我基本上是在250公里左右就要充一次,给自己留100公里左右的余地,以应对突发状况。 还有一点就是充电在80%之后,速度会变慢,你会看到充电速率从每分钟6、7公里,掉到每分钟3公里。这时候就考验的你的耐心了,尤其是看到前方马上要开始拥堵的时候,你肯定直接不充走人了。这就意味着在你100%从家出门之后,路上即使充电也就80%-90%左右,那相应的续航里程也要下来。所以,个人认为第一次充以250公里为限比较好,后面几次以200公里为佳,多给自己点余地嘛! 3.行前规划:这一点不得不夸高德,你只要设置好充电间隔,它会自动帮你定位充电桩。但是有一点要记住,出门前作为司机对一路上哪里要停下来做到心里有数是必要的,我属于第一次电车出远门,所以之前做了详细的规划,一路上也在根据道路的拥堵情况进行修正。这里要注意一点,当你看到前方路段拥堵10公里以上,不要侥幸,还是下去充一充。我们就吃过亏。没进这段路的时候地图显示拥堵7公里15分钟,结果一进去,地图马上改口要堵50分钟…看着电一格格往下掉,我就问你焦不焦虑。除非把空调关了,无论冷热都屏住…
#新能源车主晒续航大众ID.6 Crozz是一款全新的纯电动SUV,是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该车型的年款是2022年,其官方续航里程为601公里,是一款拥有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下面将对其车辆续航、用车场景等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 车辆续航:大众ID.6 Crozz的官方续航里程为601公里,是一款拥有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不过,实际续航里程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驾驶模式、路况、气温等。在日常使用中,通常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能够满足一天的通勤和城市驾驶需求。百公里电耗在18-20度电。 2. 用车场景 * 日常通勤 * 在日常通勤中,大众ID.6 Crozz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的路况和距离。例如,如果通勤距离较短,可以选择经济驾驶模式,以降低电耗,延长续航里程。如果通勤路况较差,如拥堵路段,可以选择单电机驱动模式,以更好地应对路况。此外,充电习惯也非常重要。如果通勤距离较短,可以在晚上充电,以充分利用夜间电价和电网空闲时段,降低充电成本。 * 长途出行 * 在长途出行中,大众ID.6 Crozz需要合理规划充电时间和路线,以确保行驶顺利。例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可以选择高速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加速性能和更佳的稳定性。此外,需要注意高速行驶的电耗较高,需要及时规划充电,以充分利用充电站。在规划路线时,可以选择经过充电站的路线,以确保充电效率和行驶安全。 高速电耗在22度左右,保持110公里的ACC巡航。
#用车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闲 掐指一算,从元月18日算起,小Y回家整一个月了,期间除了跑了一趟开封之外,基本上全部都是在市区通勤行驶。由于上下班路程太近,往返加起来不到10公里,再加上郑州的冬天还没有过去,早上晚上温度普遍都在7度甚至5度以下,开了空调后能耗普遍偏高,一般都在25到30之间打转转。 虽然买电动车的的主要动因一个是不想开油车了,想换种驾驶方式;一个是自己主要是城区活动,没有太多的长途驾驶的需求。但是吧,一想到驾驶电车出远门还是有种心痒痒的感觉,另外比较关键的还是想今年夏天如果可以的话,准备驾驶小Y到威海的乳山海边一行。可是对于电车的高速真实续航里程以及高速路上的充电设施确实也是心里没底。 恰巧周末,朋友力邀到三门峡一游,略一思索,正合我意。一个是现在天还算冷,到三门峡泡泡温泉,带孩子看看地坑院,多一些见识,领略一下前辈们的智慧算是不错的选择,另一个是看看天冷的情况下的续航情况,为夏天去更远的海边做一个对比。 让我们进入正题。 周五晚上把小Y在家里的充电桩喂的满满的,续航里程充到了100%,共510KM。 周六上午12点,孩子课外班放学后出发,周六河南省内的温度在15度左右,在郑州城区跑的时候,开了冷风,21度2档风,表显耗电基本在19左右。上了高速,空调转24度1档风,速度控制在100-110之间,表显电耗升到了23左右,总体感觉有些高。大概下午4点左右,到达三门峡西火车站,此时总共跑了260KM左右,续航里程还剩下60KM,当时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虚的,因为这样算下来满打满算可能也就6折的样子,这就有点吓人了。到了三门峡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找到充电站充电,本来还担心充电站不好找,当我打开导航的那一刻,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地图上到处可见充电站,就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不亚于郑州,找了一个就近的充电站,车子充上电,我和孩子坐上朋友的车就奔向了向往已久的温泉酒店。 当天晚上夜宿三门峡龙都温泉大酒店,带着孩子一起第一次在温泉泳池里游泳,泡真正的温泉,真是太舒服了,可惜就是忘拍照了。入夜后,在朋友的陪同下,到三门峡比较有名的回民饭店“独一处”就餐,吃了有名的传奇水煎包,返程的时候,孩子还在跟我说:“爸爸,昨天吃的水煎包太好吃了,我现在都还在回味那个问道”。哈哈,不得不说,小孩子就是天真无邪。 第二天,直奔此行第二个目的地,陕州地坑院,带孩子领略历史上的豫西风土人情。看到地坑院后,不知道孩子有没有感触,反正我是感触很大。地坑院的建成日期基本上在19世纪末期,大部分在2012年才搬迁完毕,详细的记录了当地的发展历史。 看完地坑院后,我们与朋友告别,踏上了返回郑州的路程。返回的路程与来时相同,基本上在260KM上下,气温与周日基本相同,开了24度空调2档冷风。中途经停了三门峡、渑池、巩义服务区,一个是休息一下,另一个是就是看看充电桩的情况,去的时候忘记看了。。。。就三个服务区的情况而言,还是不错的,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基本上在6到10个充电位之间,充电的车也不多,都有空余的位置,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当前不是节假日,大家没有出来。4点左右返回家中的时候,续航里程竟然还有160KM多,电耗全程平均控制在20以内的样子。当时有点想不太明白,因为回来的时的驾驶速度其实是要比去的时候快的,去的时候基本就是单踏板模式,返程用了一段SPORT模式,结果续航里程反倒增加了。后来想想,是不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从郑州到三门峡一直是上坡,而从三门峡返程基本上是下坡,相对来说比较省电。总体来说就返程的电耗我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说说体会吧,这次行程应该给了我驾驶小Y奔向更远的远方的信心,让我感受到了纯电汽车也是可以跑长途的,虽然仍然存在所谓的里程焦虑,但只要提前规划好行程,一切都不是问题。 车友们,请相信你们手中的纯电座驾,带着他们奔向心中的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