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归来:你会用吗麻烦问一下有没有跑顺风车的车主?分享我一下经验?或者有没有好的建议? 新车在家睡大觉, 买了快一个月就开了三次。(上班路程就3公里左右,而且骑车就十五分钟左右,开车要经过汉口火车站,开车堵车情况下半个小时都到不了)完全打消了我开车上下班的念头!还要交停车费(不要问我为什么还要买车?不是因为其它,就是我爸总在说村里的小伙伴们如何如何,都买了车,我又如何如何,难道我还不如别人?就想买个车要面子) 怕停放过久有问题,多跑跑想磨合磨合,把新车油耗降低点,所以想一个星期左右回趟老家(80公里),过路费30 。 你说单独跑吧太亏!所以想顺路拉人平摊油费?问一问现在跑顺风车(跨市区)能不能搞? 而且我是选走高速好,还是不走高速好?
提问#顺风车归来:你会用吗有没有跑顺风车的车主?要注意那些事? 麻烦问一下有没有跑顺风车的车主?分享一下经验?或者有没有好的建议? 新车在家睡大觉, 买了快一个月就开了三次。(上班路程就3公里左右,而且骑车就十五分钟左右,开车要经过汉口火车站,开车堵车情况下半个小时都到不了)完全打消了我开车上下班的念头!还要交停车费(不要问我为什么还要买车?不是因为其它,就是我爸总在说村里的小伙伴们如何如何,都买了车,我又如何如何,难道我还不如别人?就想买个车要面子) 怕停放过久有问题,多跑跑想磨合磨合,把新车油耗降低点,所以想一个星期左右回趟老家(80公里),过路费30 。 你说单独跑吧太亏!所以想顺路拉人平摊油费?问一问现在跑顺风车(跨市区)能不能搞? 而且我是选走高速好,还是不走高速好? —长安CS75 PLUS三代尊贵版
#晒晒我的摩托车1993年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摩托而且自己还能骑的时候,当时骑的是最经典的长江750侉子,骑上以后当时就感觉特别帅,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有一辆自己的摩托。后来毕业后参加工作当时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钱,想买辆摩托感觉就是奢望,后来一个机会让我终于可以暂时有一辆能每天骑着出门的摩托,可惜的是后来西安禁摩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接触过摩托了。 直到前两年西安摩托解禁,为了送孩子上学方便赶快就学了摩托驾照,选了众多的摩托,最后还是通过懂车帝的摩托介绍选择了现在的UY125。到现在骑了也有1万5千公里了,这长时间以来觉得UY,骑着还是很不错,空间距离够大,曾经有一次骑着摩托,送媳妇到火车站,前面还放了一个旅行箱,操控性灵活性都很不错,相当可靠。都说摩托的终点是踏板车,我还是希望后面再有机会可以尝试跨骑的变档摩托,等以后再有机会的话再考虑换个跨骑摩托。
#深蓝S7提车作业选车:6月25号的时候,决赛圈其实是只有零跑C11的,然后那天深蓝开了发布会,门店邀请我们过去吃了顿烧烤,稀里糊涂就把深蓝S7加入了决赛圈,主要是试驾车的外形和内饰做工真的有一股豪华的感觉(不是因为门店的烧烤太好吃)。之后的几天,我仔细对比了深蓝S7和零跑C11,最后得出结论还是深蓝S7的增程版更香。然后30号跑到隔壁省郑州去下定了,主要是郑州能抢消费补贴。最后选定的配置是星云青,主要角色青色有新能源的感觉,白色黑色和灰色有点普通了,200公里的,121的电池调小了,除了考虑公里数续航,大家也要考虑到在车上休息睡觉吹空调啥的这些场景,肯定是大电池的车更好。加1万性价比也很好了。加了20寸轮毂,主要大家都说这个很值,加了1.2万零重力座椅选装包,选这个的原因是我希望再过几年即使有新的车出来,我这个车还是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车的独一无二的双零重力功能,心理会平衡很多的。然后很多人说零重力座椅太贵了,5000块往家里买个按摩椅不香吗?这种想法其实不对,车和家是两种不同的场景,55寸的电视放在家里很小,15寸的屏幕放在车里却很大,不同的场景带来的不同附加值是不同简单放在一起比较的。 提车:30号下定,6月14号就匹配到,两天发运,6月16号车就到店了,我约的6月17号过去提车,我自己有驾照,但是还是 2017年考的,第一次换驾照之前,从来都没摸过车,所以特意找了个亲戚坐火车到郑州一起帮忙提车把车开回家,整个提车的流程是这样的,给大家分享下,首先可以选择先看车再交钱,但是交付中心和销售门店很远,销售门店离火车站很近,所以我们先去的销售门店付的首付,主要是觉得新车一般没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下午在销售门店交了首付,然后在店里上了交强险和商业险,赠品就是贴膜和脚垫,但是都不是什么质量好的东西,还有露营套装以后有货了再寄过来。交完钱后门店就把我们带到了交付中心,然后简单验了下车,然后一起去上了个临牌,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只能等到第二天才上正式牌照,第二天又跑到交付中心,交了500上牌费后,交付中心办理了一些手续,把钥匙和各种文件都给了我们,然后就让一个人带着我们开车去车管所上正式牌照了,全程都是交付中心的人在跑前跑后,总体来说,我们就在车里休息,由于前一天临牌上的太晚,当天没有归档正式牌照也没拿到,只能又等了一天,等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我们才开车到交付中心,那边帮忙安上了牌照,然后开车回家。这中间销售门店和交付中心的态度还是非常好的,第一天销售给我们定了外卖,第二天在交付中心吃的工作餐。交付的时候也搞了个小小的仪式,整挺好。 用车分享:19号晚上开了几百公里才把车开回家,差不多从20号开到现在开了10天吧,开了三四百公里,能分享的东西不多,简单分享下。加速感觉很猛,我第一次开电车,上次摸的车还是驾校训练用的众泰,可想而知S7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意味着什么,开着S7在路上超油车真的非常轻松。内饰很舒服也有档次,坐过这个车的亲戚都觉得这个车的价格不会很低,有的猜二三十万,就是新车味道有些大,需要晒几天,目前10天过去感觉好多了。智能化的部分感觉比同级来说算优秀,语音反应的速度很快,操作也很快,就是少一些动画,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播放视频的时候调整一下坐姿,屏幕就会出现软菜单,非常影响观影体验,希望可以设置是否显示座椅调节软菜单。还有就是B站在播放视频的时候点击屏幕,底下的菜单栏就会弹出来挡住视频软件的一些功能,感觉是适配没做好。油耗电耗的话,没有太在意,新车刚回来需要磨合一两个月,再来看油耗电耗会比较好,但是总体感觉还是挺省电省油的,说个参考数据,从县城回老家38公里,开车回去掉电18%,纯电跑170公里还是没问题的。
#用车心得距离上次发帖已经过去五天,看着自己帖子的五十多万的浏览量,及各位车友朋友评论遇见的各种小问题,决定将其中我自己也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汇总,且附上我自己的解决方法。 开始之前我想先声明一下,这是我在用车过程中切实遇见的“问题”,且我只是按照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给大家提供“解决”办法,属于野路子。新车上市或多或少会有各种小“问题”,烦请大家不要带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事,因为不论是合资车或是国产车,这都是要有的一个过程,大家不必太过在意,虎9在我心里确实是一台值得购买的车子。 下面讲重点 第一,想必大家反应最多的就是虎9自带行车记录仪无法连接无法显示的问题,我的车子也没能幸免。因为新车上市时间不久,哪怕厂家也没有足够的案例经验来给大家明确解决,我索性就自己做了尝试,拆电瓶负极,全车断电,发现还是不能显示。在无意间翻看车机各种功能时,发现了在车机(系统)的选项里面,有一个恢复出厂设置的选项,随后我对车机进行了恢复出厂设置,等待车机重启后,再次打开了行车记录仪的画面,且可以正常连接,正常使用。 如果你也遇见这样的问题,在厂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之前,不妨一试,车友群内有同样遇见这问题的两个车友也按照我给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问题。 重点,车机(系统)选项里,下拉到底(恢复出厂设置) 第二,车子在有坡度的地方起步时,会有向后溜车的问题。 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只是单纯的不了解车辆操作方法导致的。虎9取消了自动驻车的实体按键,它的刹车调的比较硬,有时在停车的时候,看似车子已经挺稳,其实因为刹车硬的原因,没有踩到底,自动驻车功能就不会开启,导致车子溜车。我们只需要深踩刹车,看到车辆仪表上的自动驻车功能启动,就不会出现溜车问题。 重点,虎9刹车调教比较硬,触发自动驻车功能需要深踩刹车,且主驾位需要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才会启动。 第三,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后不自动复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的车友也比较多,属于偶发性的,并不是每次都会有。目前我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我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关掉它!因为有540度全景影像的加持,这个功能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具体方法是 在车机(车辆舒适)的选项里找到(后视镜调节)选项里的(倒车时后视镜自动调节)选择关闭。 第四,座椅迎宾功能,这个功能其实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鸡肋,其实是个不错的小功能,男同志开车时因为身高相对高一些,座椅调的比较靠后,所以不会觉得上下车不方便。但是不少女同志就会有这种尴尬情况,上下车时因为座椅调的比较靠前,并不是很方便,这就体现出这个功能的实用性了。但是我发现这个功能偶尔会不按照你设置的座椅记忆的位置进行复位,导致它复位时会把你按在方向盘上。但是我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还是简单粗暴,关掉。 步骤是在(整车设置)的选项里找到(座椅便捷进去入/退出)关掉 第五,车辆灯光低的问题,虎9比较大,但是它的灯光高度是不够的,有两种调节方法,一个是在车机(灯光设置)选项里有(大灯高度调节)有三个档位“0”代表最高,“3”代表最低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电动调节。另一种是车辆大灯本身的物理调节,打开发动机舱,在大灯上面有一个用内六角或十字螺丝刀都可调节的白色螺丝,动手能力强的车友可以找一面墙自己调一下,或者进店让机修师傅帮调一下。 第六,虎9的方向盘调教的是相对重的,我也是无意在车机里看到有一个“转向力关联驾驶模式”的功能,打开后,在经济模式下,方向盘会轻快一些。在标准模式就对应的默认,运动模式下方向盘会比较重。这个选项也是在(整车设置)里可以找到。 这是几个目前我遇到的,算是“解决”了的“问题”。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能帮到你,我也很是开心。 小学文化,作文水平不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篇幅有限,本还想说说这个车子的几个小亮点,但是提示写不了那么多字了,我就随后另开一篇吧。
#提车日记选车背景介绍 家里的旧车开了十几年了,各种磕磕碰碰也懒得修,看着挺埋汰的。周围朋友有开奔驰的,最近路上也老看到新款GLC,趁着汽车展的机会,终于下定决心要换一辆车了。 购车预算 了解了新款GLC不同配置的价格后,确定了260豪华版,加装了氛围灯和踏板。当时心里预算在50左右,奈何缺乏砍价经验,最终落地51,送了3A3B保养。 选车对比过程 先是去车展看了样车,搜索了周围各家4S店的情况,然后就开始了一家一家的对比和试驾。新车刚上市,价格基本都是透明的,比较看重的是店员的态度和售后服务态度。 购车攻略及建议 买车是个体力活,一家一家4S店比价,试驾还是挺花时间的。因此在购买前需要对车的性能参数,验车步骤,装潢,保险,上牌等等会遇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避免被销售忽悠,多花冤枉钱。 用车体验 新车已经开了一个多月了,经过不断的磨合,越来越喜欢了。但期间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胎压报警,SOS not ready,等等,也往4S店跑了几趟,最终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显示屏在阳光暴晒下也会发烫,但整体还是不错的。唯一比较明显的缺点是有点费油,特别是在市区开的时候,走走停停的,速度上不去,油耗很高。加一箱油也就能开一个月左右。最喜欢的功能是远程启动,特别适合夏天用。
#凡尔赛的加装车品推荐新车有哪些必备好物?我想行车记录仪应该可以排在前列。常言“事实胜于雄辩”在一些关键时刻有视频为证,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百口莫辩的无奈。 但选一款啥样的行车记录仪这又有点选择困难了,品牌五花八门:盯盯拍、70迈、趴趴狗、360等;款式:方的、圆的、隐藏式的。网上浏览各种产品的推荐难辨真假,车友群用啥的都有褒贬不一。最初想法是,希望车内可以简约一点,常规的记录仪需要从点烟器或保险盒接电,会有裸露的线路不美观,初步选定一款隐藏式记录仪。 所谓隐藏式就是将记录仪集成在后视镜外壳,然后将原车的后视镜位置的外壳替换达到隐藏的目的,电源是通过记录仪搭配的转接线直接在壳内雨感取电。这个方式还挺巧妙,不了解的朋友都不知道记录仪藏在这个位置。但对于雨感取电众说纷纭:有车友觉得取电风险较大有可能会损坏雨感传感器,得不偿失;体验过的车友觉得产品新颖没有乱七八糟的的电线,车内更加整洁。结合众多评测和车友请教神龙技术人员,个人结论应该问题不大,于是下单等待收货。 拿到实物之后,东西不多一个集成记录仪的后视镜外壳、一根转接线还有几样无关紧要的小赠品。首先找客服人员要安装步骤视屏,这个时候让我小吃一惊,居然给我的是其他品牌制作的安装视屏,售后服务居然搞“拿来主义”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很难让人对他家的产品有信心。观看操作视屏,讲解的较为简单,反复研究确定相关步骤后就准备开始安装了。 依旧选了个喜欢的天气和时间,平时动手能力还可以的我,在这遭遇了滑铁卢。原车的后视镜壳特别的紧实,用撬棍忙活了一个小时居然没有搞定,和客服取经,方法就是大力出奇迹。再度努力一番在蚊子的围攻下选择了放弃(也可能是我手残)。后来想了一下,原车这么紧实自有它的道理,同时电子产品记录仪难免会有损坏,为了后期更换方便,就不折腾了,老老实实选个常规款点烟器取电。 常规款记录仪再度开始挑挑选选,需求是:品牌厂家、500以内、颜值高(矮个子里挑个高个子)。横向对比后发现,价位相似的情况下,几大品牌的产品核心参数都差不多。那就选个合眼缘的,盯盯拍MINI3*、360K58*进入最后的决赛。两款都挺小巧颜值也可,这时候价低者胜利,最后下定K58*。 收货后,再次选了个喜欢的天气和时间开始施工。通过点烟器取电是最保险的方式、车辆启动开始记录停车结束。操作步骤如下: 1.在前档玻璃选定记录仪粘贴位置,擦拭干净贴上静电贴。 2.将点烟器插上电口,启动记录仪查看效果,确认线束记录仪都可用。 3.走线,线束从点烟器开始穿过副驾驶手扶箱沿着A柱走到记录仪位置,途中的电线可以用撬棍埋在胶条内缝隙中达到隐藏的效果。 4.固定记录仪、行车测试、收工回家。 留存行程中的风花雪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记录让生活更有意义。 以上经验分享给凡尔赛的各位小伙伴。 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