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车买什么最近,这个城市正酝酿限行电动自行车。 据说有500万辆之巨。 大家本来用得好好的,节能环保不浪费、不奢靡,通行高效不拥堵,不用考虑停车位,……再好不过的东东呀。 技术也在大踏步前进。某迪冠能,标称已经200公里,够恐怖吧,完全可以城市间交通了。 这么好的电动自行车,为啥还要限行呢?(感觉奔着取缔去的)绝不是表面上的事故多、抢红绿灯、抢汽车道等理由,因为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交通管理来改进。 最大的原因,是不是动了汽车销售的奶酪? 个人而言,自从有了电动自行车,已经很少在市内开车了。一台小迪,两娃搞定。当下,我最期待的,是怎么能把另一台老迪淘汰掉,把指标腾出来,上台冠能200公里的,两周充一次电,太舒服了。 这么一说,电动自行车是不是在严重阻碍汽车销售?进一步说,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确实已对纯油车形成了绞杀之势。能逆转吗?谁会放着方便找不自在呢。 买纯油车,估计就只剩情怀了……
#用车心得2.0T劲halo加包 🚗驾驶体验 7000公里了还没去还没去保养,到现在没有过什么毛病,开起来很顺手体验很棒。原来异响的毛病夏天好像没有了。车机目前还是比较流畅,更新几次系统之后小毛病也没有了。4000-7000公里这一段体验非常好。底盘的表现真是非常优秀了,过弯的时候侧倾的反馈感很强。 变速箱逻辑也非常好,堵车和低速的时候基本也没有顿挫感。换挡一直很积极。路上超车真的很舒服。 夏天排气声也没那么大了,平时关掉阀门真的听不出来。音响是真的不错。 原来大灯不亮的毛病已经没了,矩阵大灯晚上真的很亮体验很好。 其实19寸的轮胎也没有说的这么夸张,还是比较结实的,我平时的路也比较烂坑比较多,也没有出现鼓包的情况。(但是我已经干爆过一个轮胎了) 💔爱车吐槽 1.堵车时的油耗,济南的交通情况特别差,一堵车油耗蹭蹭往上涨,很是心疼。但是顺畅了跑起来油耗还可以接受。 2.空调我不知道是我的操作问题还是什么,总是感觉制冷比较慢,这个天真的热死了。而且空调界面还总是莫名其妙问要不要关闭车窗(可是车窗是关着的,我还确认了有没有关好)说实话空调没了按键,还增加了这个弹窗,驾驶的时候真的好不方便调空调,真的很危险。 3.没有按键巨难受!!巨巨巨难受。
#提车日记一.买车背景 我工作地离家里200多公里,每次回家交通不方便,公共汽车每次又要等车,因此在小有存款时准备买个代步车用于回家,出行代步,而且我平时需要用车的地方比较少,所以买个国产车代代步足够用了。 买车过程 ①因为购车预算不多,计划用8-9万,买车前看了下销量排行榜,就选定了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plus这两款车。 ②经过参数上的对比,感觉帝豪的空间不如长安逸动PLUS大,外观不如逸动好看和运动;而且帝豪只有1.5L版本的,而逸动有1.6L的版本,逸动的动力可能会稍微比帝豪强一点点。所以空间和动力逸动占优势。 ③后来经过试驾帝豪和逸动,更加坚定了我选择逸动的决心,逸动坐姿让我感觉腰部更加贴合一点,另外更特别是逸动的双联屏幕很吸引我。所以最后选择了逸动。 二.购车费用 车型:2022款长安逸动PLUS自动豪华版 裸车价:79000元 保险:4500元 最后落得价:88000 赠品:全车贴膜、脚垫、方向盘套、两年三次基础保养(不含首保)、露营帐篷、挡泥板、玻璃水。 三.用车初感受 1.坐姿感受: 我身高172cm,坐在逸动车内,把座椅调到最高,新车开车不让我看到车头,心里没底。然后头部还有三指距离左右,腿可以伸直,座椅往后拉一点就行,后排没人想怎么宽裕就怎么宽。如果出去游玩,座椅调到B柱就差不多了,家人坐在后排就合适,腿就不会顶着前面座椅了。不觉得拥挤,反正买这车划算,空间大。 后备箱:平时一般不用,也就过年过节回家时,放两个20寸的行李箱,买五六箱牛奶放在后备箱,放了这些东西后,后备箱空间差不多还剩一半吧,感觉后备箱深度尺寸很满意。 2.动力感受 吸气1.6L版本,车子开起来换档还比较平顺,就是在路口等红绿灯时,起步稍微会比其他车慢一两秒,但是在路上大于40公里/小时后,跑起来超车时提速就正常了。后段加速过程没有顿挫感,超车行云流水。 3.驾驶感受 逸动的座椅包裹性不错,感觉肩背被支撑和包裹,开车不会感觉腰累,但是隔音表现的一般,起步的时候会把大部分的发动机声、胎噪声音传到车内,所以一般开车我都车窗关着的,就只有起步有发动机声音。曾长途驾驶感受过400多公里,使用定速巡航功能,不用人为一直控制车速,解放了右脚。整体来说但是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4.油耗总结 目前跑了6000多公里,平时主要是在高速上跑,其次是在乡下跑,大约一周用2次车;刚买车时,油耗在8L/百公里左右,跑了6000多公里后,目前油耗5.7L/百公里,最低油耗5.7L/百公里。 5.功能感受 1.右侧盲区影像:这个功能很实用,我经常在过窄路和上坡时使用,刚买车时有一次在乡下小路上开,路比较窄,路旁边是农田,这时对面一辆面包车快速驶来,我心里有点慌,果断开启右侧盲区影响,看准右前轮的位置,缓慢行驶,与面包车会车,万幸没有发生碰撞。 2.语音助手:我开车时,经常使用语音助手小安用于放歌和开天窗,小安每次都很灵敏和操作准确。 四.用车心得总结: 节油技巧:开车时不用一直踩着油门不放,可以慢慢踩一下,松一下,注意不用力踩油门,不暴力驾驶,让转速保持在2400转以下差不多。 1.加油优惠:我加油一般认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会去银行问,有没有针对加油有活动的卡,每次基本上都是加满200减20-59元。 2.隐藏小功能:2022款长安逸动PLUS自动豪华版,可以去4S店升级锁车长安钥匙自动关窗功能。 麻烦圈主推荐
#锐界L用车体验筹备了一段时间的西藏自驾游之旅终于开启了,这次自驾游我的第一站就选择在重庆。从广州到重庆大概1300多公里,导航显示15小时。自驾游第一天精力充沛,我计划一天就赶到重庆。 早上6点半,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们在约定的地点集合,正式开启西藏自驾之旅。从广州出发时,里程表显示3617.6公里,海拔14米,北纬23.13度,东经113.43度(图1图2)。开去重庆刚好差不多5000公里,就在重庆做个首保,然后直奔318国道。 早上6点半广州不堵车,很快我们就拐上了北环高速,一路直达重庆,到重庆的高速费是811块,高速路全长大概1250km左右,平均每公里六毛多,和广东的高速公路收费差不多。印象中省外的高速收费都是每公里大概4毛左右,但这一段收费比较高估计是贵州的高速隧道很多,修建的成本比较高吧。广州到重庆有1200多公里的高速,我全程都开着蓝智驾系统在驾驶。遇到蓝色地图区域,我的双手和双脚被彻底解放,驾驶起来非常轻松。开了16个小时跑了1300多公里一点都不累,我觉得花6000块加装这个蓝智驾系统真的太值了。 一路上我都开着蓝智驾按法定车速巡航,遇到前面的慢车,系统会平稳减速并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行驶。如果前车变道,那系统就会迅速加速到我设定的速度巡航。如果我打转向灯,系统会根据周围车流情况主动变到旁边车道超车,非常地智能化。国内大多数高速公路上的隧道限速是80km/h,而高速公路限速一般是100-120km/h,限速变化频繁,而这套蓝智驾系统还具备智能交通标志识别功能,在限速变化频繁的路段,系统会自动将车速控制在限速区间内,杜绝了超速违法行为。连使用方向盘左边的“+/-”键的动作都省掉了,真的非常方便非常智能。进一步降低了驾驶的疲劳程度,也让整个路程轻松、安全。其实,如果是在蓝色地图区域,蓝智驾系统完全可以自己驾驶车辆行驶,根本不需要驾驶者介入。但若是在桥梁、隧道、进出匝道以及弯道比较急的红色地图区域,蓝智驾系统就要求驾驶者必须双手握方向,但扭动方向的幅度依然由蓝智驾系统处理。所以我加装的这套蓝智驾系统,让驾车的疲劳程度降低很多,一口气驾驶1300公里我也丝毫不觉得累。 一口气跑了5个半小时后,中午在桂林五通服务区吃了午饭。5小时36分行驶500km,平均速度89.27km/h,平均百公里油耗6.8L,这是在海拔上升了236米(图4图5),满载情况下的数据,表现还可以吧? 午饭过后继续前往目的地重庆,在贵州黔南福泉服务区加油,仪表显示经过12小时23分47秒,行驶了943公里,其中电动行驶里程188.9公里,换算出平均速度76.07km/h,续航还剩余116公里,也就是说锐界L混动这一箱油可以跑1059km。这是满载之下的数据,一箱油轻轻松松跑出1000公里,所以驾驶锐界L混动长途自驾游非常适合。贵州的油比广州贵一点,92号油7.69元每升,一共加了506块(图7),平均百公里油耗6.98L,和行车电脑显示的6.9L只相差0.08L,误差1.16%,算是非常精准了。 晚上9点多到达重庆,总里程4913.1公里,该做首保了。自从贵州福泉加完油后,用时5小时跑了423.9公里,电动行驶里程113.5公里,换算出平均速度84.78km/h,平均百公里油耗6.3L,比厂家公布的6.82的油耗还低,而且这还是满载(四个人+尾箱塞满行李)的油耗,所以锐界L混动的油耗表现我真的很满意。行车电脑显示续航里程744公里,加上已行驶423.9公里,这一箱油的总里程为1167.9公里(图8)。这样来看,厂家公布的一箱油续航1188公里实在是很容易就实现了。 整整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重庆,第一件事必须品尝当地特色,在入住的酒店附近找到了这家串串店,必须整起,巴适得板!接下来计划先给锐界L混动做个首保,然后就出发成都,318我来啦!
#提车日记个人情况介绍:邻近30岁的我,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庭。随着家庭的出行需求,发现公共交通已难于满足家庭需求,加之上下班也比以往要远上许多,确实很需要一辆车子来当作自己30而立之年的礼物! 用车场景需求:用车需求分三大块。第一是老家n线城市,交通很不发达,出个门对于用车的需要是最大的。爱人和自己是在两座城市,这样串老丈人家的门确实很不方便。第二是上班路线距离比之过往远了十公里,每天通勤坐地铁要费时1.5小时左右。第三是父母帮照顾家里的小棉袄,作为父母也想多陪伴一些她的成长,父母和自己并不居住在一起,平时探望父母和陪伴小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很高。总结一下买车的原因就是家庭需要,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 购车预算:每个人买车,都脱离不开预算,壕主绝对不会有很多选择,可能直接就是冲着目标车型去的,而对于绝大部分有家庭的人而言,每个人预算不一致,也就会有不同价位的选车标准。而我的预算是15个到18个之内!爱人是希望13个左右! 选车对比过程:当时看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车型可供选择的,例如日系的丰田“托油踏”,马自达,本田雅阁及型格,德系的大众高尔夫,帕萨特,速腾,朗逸和宝来。合资车周边的家人亲戚已经推崇很久了,看到很多车主的评价,觉得合资靠谱,价格也亲民,所以没想着国产车,当然论到爱国这件事,我是很爱国的,交税,买东西开发票,诸多小细节均能体现。在德日之间选择,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德系。毕竟小时候乘坐的第一辆轿车,就是大众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结缘了。然后在懂车软件上认真看车型的配置和介绍,了解车友群里车主的评价和购车优惠攻略方案。还别说,真的很有用!车企价格透明越来越好的原因,这类平台是有很大贡献度的,想买车的小伙伴建议先多关注理想车型车友圈,多问问题,多看车主真实发布,绝对会有很多收获!!!确定是家庭用车,2厢高尔夫被pass,帕萨特330湿式超出最高预算不少,更别提迈腾大哥了,这两款车子都很好,但是提1.4t干式没必要。就只有速腾,朗逸,宝来是意向车了。最终综合下来,决定提速腾。 详细的价格信息:去年10月订的车,优势是23款速腾出来不久加上有购置税减半的诱惑。速腾卓越,172900,谈下来优惠2.8个,购置税减半,加上保险在内。落地共计16个,送了3m贴膜,脚垫,后备箱垫,急救包,灭火器,碳包等小东西。 购车攻略及建议:第一,先多关注懂车意向车型车友圈半个月,了解一下最近的车主成交价,包括区域和落地价格及赠送!第二,不要一去店里就谈落地价,这4s店的人,肯定知道这人没买过车,会套路。先谈裸车优惠价!!只有裸车优惠,才是给你直接的减免,一般一家店跑很难砍下来,得去三家不同的店,每家店去2趟(因为第一趟,大家都会认为你就是来店里逛逛问问,不会给你报底价,第二次再去,对方才会认真起来),然后根据自己谈的裸车价,再算出落地价。这样基本就很准确了。谈好落地之后再谈赠送,例如保养,贴膜的品质,记录仪的品质(吃亏了),垫子,冰甲等等你能想到的,最怕你脑海记不住,打开手机来看,对方就把你看穿,这里要很熟练的背下来,证明你不是小白。 真实全面的用车初体验:速腾的外观年轻化了,老款前脸稳重,新款更显腰线也更加修长!1.5t的动力,加速还是挺快的,比以前开过的车都强。期间出现过异响,当然和自己在车里放了东西有很大关系,拿下来就不响了。后备箱空间大极了,完全没必要那么大,要是后排能后退5公分,缩小后备箱空间,增加后排空间,那当然最好了!无线卡普勒,好用到飞起,手机下好的无损音质播放,音响也还过的去! 祝愿每一位都能开上自己的理想车,谢谢大家。 圈主大大加个精呗~
#用车心得不知不觉我的ID4X已经陪伴我走过了1年8个月,累积里程2.3万公里。总体评价还比较满意,但也有几点不足的地方希望厂家能进行优化升级。 🚗车型:上汽大众ID4X 2021款纯净长续航版 💰购车价格:优惠6500,裸车价213388,我买车时这款车刚刚上市没多久,优惠力度很小。 🤔【选择理由】 当初选择ID4X的理由是因为我是一名上班族,主要用车就是城市通勤,老家离我工作地也不远,就200多公里。当时油价不断攀升,不得不考虑出行经济性。所以第一辆油车开了5 年后换车果断选择了新能源,由于第一辆也是大众,5年来基本没啥问题,所以还是考虑了大众的新能源。 🤩【最吸引我的点】 1.外观出众,不再像大众燃油车样的套娃设计,外观辨识度高。 2.IQ Light大灯及尾灯夜晚点亮起来非常漂亮,颜值高; 3.半隐藏式的门把手设计实用且美观; 4.内外同色的内饰配色设计非常新颖,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5.宁德时代电池,大众全新MEB平台打造。 🙁【不满意的点】 1.车机在冬天温度低时容易出现黑屏情况,虽然重启或者车辆启动后短时间内能恢复,但还是体验很不好;不过今年年初升级车机到2820版本后已没有出现过,后续再跟踪反馈; 2.车机网络不稳定,容易出现断网,断网后车辆数据互联,远程控制,车辆位置,多媒体都无法使用,很无语!不过也同黑屏一样,升级2820版本后已得到解决,近3个月来未发生此类情况。 3.主驾驶车窗升降总开关只有两个升降窗户的按键,控制后门时还需要按前面的Rear键位切换,非常不方便,希望以后改款后能进行改进! 4.司机下车后车辆会自动断电,夏天司机下车车内有人时空调就关了,需要下车后再按一下开关键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空调开启。这个功能有利有弊,平时停车下车时是很方便,刹停开门下车就行,车辆会自动断电,不过有时候也不方便,看有没有啥改进方案! 🏎️【操控感受】 操控性是这台车的亮点,延续了大众油车优秀的操控,方向盘操控起来很精准。转弯半径很小,两车道就可以实现掉头,非常实用!底盘调教比较舒适,开起来不像一台新能源,而像一台起步很快的油车。独特的怀档设计,旋转操控档位,还配备了D/B档位切换,适用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 💰【能耗续航及充电】 车辆主要是长沙使用,通勤车,上下班的城市路段,已经开了1年8个月了,里程2万多公里,长时间平均能耗14-15kwh/100公里,每公里约合1毛多,比较经济。而且上汽大众官方还提供了许多薅羊毛活动,勤快点可以实现零成本用车。建议家里安装充电桩,车机可以实现充电预约,许多地方深夜充电可以享受谷价电,非常便宜。续航表现非常不错,ID4X的续航计算非常精准,它是根据司机近期的驾驶习惯及外界环境以及空调等因素综合计算的,因此很准确。官方满电续航555Km,春秋续航达成率都在100%以上,夏天开空调续航达成率85%左右,冬天空调开启后续航达成率75%左右,表现可圈可点。 🖐️【空间表现】 这台车看着不大,但空间挺不错,坐5个人也很宽敞,因为它是介于轿车和SUV中间的那种设计,所以空间表现不错。被一直诟病的大众燃油车中排地毯位置凸起的地台取消了,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备箱空间也很大,中排座椅还可以放倒,回老家运东西很能装,比较实用。 🌐【智能互联】 ID4X的车机系统比较简单,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不过常用的app也都能下载使用。能与手机上的上汽大众app进行绑定,实时查看车辆数据及位置,还能预约空调,这点在夏天很实用! 🔧【维护保养】 常规保养无需像油车那样更换机油,只需要进行各项常规检查,首保免费。第二次保养260块,平时只需要更换空调滤芯,自己网上买适配的滤芯自己动手就能更换,保养成本很低。轮胎为自修复轮胎,一般扎钉子都不需要补胎,不过轮胎侧面很脆弱,刮到马路牙子很容易开裂,轮胎损坏后换胎一个原装的就需要2000多,所以平时驾驶时需要格外小心马路牙子。 总而言之,作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就最基本的功能而言,ID4X的表现无论从颜值操控还是空间及续航表现我觉得都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今年升级系统车机最大的黑屏断网问题基本解决后。用户吐槽得比较多的其他的几个点如果能尽快得到改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不错的销量。
#提车日记【买车背景】工作好多年了,在城区上班没车没啥感觉,但每次回老家看父母,坐公共交通就得花上4.5小时的时间,一来一回实在是太折腾人,想着没个车实在太不方便了,跟家里商量了下,都十分支持我买车。经过在网上查阅了各类资讯和朋友的推荐,最终将目标车型锁定在朗逸、宝来、马自达3、锋兰达、威朗、吉利星瑞等车。(想着开车不会很多,电动车停放时间久了电池是一个累赘,所以压根就没想买电动的)。当时看网上感觉锋兰达挺好的,价格还可以,但是我跑了很多家4S店,要么要订车等个1个月,要么一点优惠都没有,最主要是坐上车感觉特廉价的感觉,领先版落地14万,居然后排出风口,前后雷达、倒车影像都没有,但是就没有想法了。后来分别去试驾马自达3、别克威朗吉利星瑞和宝来;马自达3开起来真的很舒服,油门和换挡响应很及时,主要缺点后排空间小的可怜和车辆对不起这个价格(朋友说马自达品牌销量这么拉胯,万一退出啥的,你不头痛啊);威朗在试驾过程中,我掉头急了感觉车哪里有异响,还有网上传出威朗行车自动走偏,老款的走偏也就罢了,新款也是一样没修复好,也是一样走偏。吉利星瑞的试驾坐上车感觉国产品牌真的好豪华啊,性价比也很高,但是了解到吉利需要加95号和油耗很高(请原谅我,我选车对油耗也是比较在意的),最后去看了宝来,宝来号称驾驶者之车,虽然现在可能不符合这个称呼,但是他的外观我看着很顺眼的。配置啥的基本都有,不像锋兰达啥都要后期加装。(朗逸和宝来几乎没啥区别,除了宝来优惠比较大)最后回家一对比,仔细想想都差不多,买宝来不用自己后期加装,以及在大众在国人观念当中的稳定可靠,下定决心买宝来了。 【价格分享】在浙江问了很多家4S店,宝来1.4T的落地价格基本在13W,1.2T智行版落地价格基本在12.2W上下,后来刷抖音,刷到南京某4S店说价格11.2W,当时我就联系了,她说11.2W按揭的价格,全款需要加0.2W。我想想浙江,就同意了,当晚就买了高铁跑到了南京直接提了1.2T智行版(主要1.4T没现车)。 购车地南京,裸车价格我没算、保险金额4522.51元、购置税金额(减半)4362.83元、上牌费用130元(自费),双保2699元,最终落地价格11.4万。 【经验分享】双保是最坑人的(只送机油和下年保险500元优惠券,工时费啥都要额外付钱),一点用处都没有,可以不买都别买吧。 【空间表现】 空间跟同级别的相比,还是很满意的,座椅比较硬,但是坐着还是可以的。身高175坐在车内腿能伸展,不会给人压迫的感觉。后备箱空间也是很大,足够日常使用啦。 【整体做工】 宝来车内大部分都是硬塑料,那几个黄色的软包真的感觉挺不错的,就是如果颜色能变成灰色那就完美了。车内感觉没啥异味,至少我没闻出来。 【日常使用】 宝来提速挺好的,我觉得还可以,毕竟才1.2T,至少不是马路三大妈。 我开过的车也比较多了,整体宝来的操控可圈可点,助力轻盈,路感清晰。刹车在我开过的车当中力度刚刚好。平常刹车后排几乎感觉不到。(我妈坐别人的车会晕车,我的车不会) 油耗表现我挺满意的,城乡结合油耗基本在6个油左右,高速最低4.5个油。平常加满一箱油基本能跑800公里左右。 隔音马马虎虎,60码以内噪音很轻,超过60码-100码能用音乐覆盖掉,超过就有点吵了。 【优缺点总结】 优点:大众本身三大件可靠,乘坐空间大,后备箱空间也挺满意的。主动刹车和自适应巡航真的很好用。 缺点:宝来的储物空间我觉得够用,但是和1.4T比少了主驾的左侧储物,不值钱的东西大众这个都要减配,整无语。无自带胎压显示,后排的座椅无钢板、后排中央地板隆起。这是让我最不满意的的。(对了,为啥宝来后拖车钩都没,这都减配啊) 【总结】 提车到现在已经半年有余了,也驾驶6000公里左右,宝来整体还是挺满意的,如果给我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宝来的。附上宝来的靓照请大家欣赏。 请宝来圈主老李Dcar推荐。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铃木UU125改装记 铃木UU125作为一个入门级踏板平时用于买菜接孩子通勤堪称完美,其亲民的价格决定了该车在配置上略有不足。 1.原车不带USB充电口 原车不带USB接口,对于平时骑行无法给手机或者运动相机充电,非常的不方便。于是我在淘宝花了55元给我的UU125加装了一个支持QC3.0的充电器。该充电器支持电压显示,充电速度特别快。 2.原车后视镜范围较小 在平时的骑行过程中后视镜的作用不可小窥,原车带的后视镜视野范围不是很广,在变道的过程中容易观察不到后车从而发生交通事故。于是我在网上花了60元买了一对GW250的原厂后视镜,该后视镜视野范围大,很容易观察到后车的情况,改了后视镜之后为后续的骑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原车不带风挡 在平时的骑行中尤其是冬天,有一个风挡和没有风挡的差别很大,加装挡风后,迎面而来的冷风不会直接吹到人的胸部,因此对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于是我在网上花了145元买了一个肌车狼的风挡,装上之后再也感受不到冬天的冷风了。 4.电加热手把 相信广大摩友朋友们在冬天的骑行过程中都有一个痛点就是冻手,再厚的手套也抵挡不住长时间的骑行,尤其是在最冷的那几天有手冻上的风险。于是我在网上花了285元买了一套萝卜电加热手把,该加热手把有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分成四个档位,最高温度可达到78摄氏度,平时冬天骑行的时候一般开个2-3档就可以了,几乎用不上最高档。有了它再也不怕冬天骑行冻手了。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90后一名为人真诚,工作勤勤恳恳,从职业技术学院出来,没有选择专业而是投入了销售行业,想锻炼自己想赚更多的钱,做销售的这几年确实也攒了一些钱,也谈了女朋友,想着平时周末去,周边旅游十几公里什么的也不是很方便,正好我的驾驶证也下来了,和家里人商量准备入手一辆车,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五年朗逸用车的一些感受及体验。 【车型比较】刚开始拿到驾照,也不知道那个品牌的车比较适合自己,就把想法告诉了朋友和亲戚,我的预算最开始10万出头最多12万,大家帮我推荐了几大车型品牌;卡罗拉、轩逸、别克英朗,北京现代、大众朗逸。 【看车试驾】趁着周末时间,坐车去4S看车,第一站;别克英朗,当时正值改款颜值也比较高,符合我的审美标准,价格也在10个出头,有点心动但我一座进车里就感觉当时座椅太硬了就PASS,第二站;日产汽车;卡罗拉轩逸,最开始是想着比较省油,因为市区跑的多,本人有爱国情怀,对这类品牌感觉不是很喜欢,加上外观内饰也是看不上,去看了看内饰配置就淘汰了。第三站;去的大众4S店看朗逸,正好在这个日系车店旁边,走进门第一眼就被朗逸吸引住了,忍不住想上车去感受体验,销售带着我去试驾一圈,外观漂亮、内饰经典,空间还不错,就认定了大众朗逸,于是开始谈配置➕价格。 【车辆价格】车型是2017款1.6L自动舒适版,谈的两年免息裸车115000,购置8000左右,保险6000左右需要在店内买两年,贷款手续费3000(无语)上牌500➕盗抢险2680,中控大屏幕3000,首付8.6贷6.1W,最后总的办下来148000左右,送的脚垫、抱枕,地盘护板以及全车龙膜,人生中第一辆车,提车仪式感都不给我整一个,就直接开回家了。 【用车感受】这款朗逸搭载大众EA211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最大马力110匹,第一次开车,属于新拿到驾照,很开朗逸就开上手,直线加速、转弯方向盘转向都很精准,跑县道的话路面颠簸车里异响就有一点,高速行驶胎噪还是比较大一点,开上音乐基本上可以盖过,真皮方向盘手感还是很不错,座椅也是真皮的包裹行也比较好,只不过夏天不透气比较容易出汗,内饰设计风格,属于经典耐看型,车内镀铬装饰让车辆看着更加上档次。 【动力方面】自然吸气1.6L发动机,平时家用代步以及上班开一下,动力方面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平时开车也是比较平稳没有暴力驾驶,偶尔挂个S档超车,那种随叫随到的推背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开了五年这期间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故障,特别是高速开上120码,就感觉方向盘变重、地盘很稳,跑起来很舒心放心。 油耗表现;市区走走停停基本上要9个多油,高速行驶大概在5个油左右, 空间表现;我1米7身高,对我来说前排空间还是比较大,头顶还有个2.3拳空间,自己座椅设置的比较矮,后面空间比较宽敞舒适,还有扶手和放水杯的,就是后排那一个凸起太高了,中间坐着不舒服,后备箱空间挺大,出去玩所有的东西基本上装得下够用。 【总结与建议】;朗逸这款车不愧是家用轿车的首选,每个月全国销售都是第一名,是五百万朗逸车友的共同选择,首先外观非常大气耐看造型独特,内饰设计一代比一代更加时尚化、年轻化、科技化,操控非常精准指哪打哪不含糊,油耗表现比较偏经济实惠适合万千大众,需要建议的地方;开了几年明显感觉到顿挫感2档升3档顿挫一下,内饰减少硬塑料改为皮质包裹,车辆异响隔音处理好一点,座椅舒适度改变一些开车不会累,车身结构、悬挂系统,地盘多用扎实面料! 祝福每一位车友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车。 希望圈主大大@钳子来了~给我推精啊
#提车日记2 【情况介绍】最终买的并不一定是开始坚持要买的车。平时工作的地方公共交通不方便,以前问同事借车或蹭车,所以开过坦克500、CRV、帝豪、速腾等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车。今年3月开始考虑自己买辆车,预算15万左右,加之对自主品牌的信任,综合考虑就从比亚迪跟吉利两个牌子选,想买辆空间大点、配置高点的车,方便平时带同事和装些稍微大点的东西。开始一直坚持要买宋,看中平时加油少、使用成本低,符合普通工薪交通需要。左等又等,一直没新款上市确切消息,就直接选了博越L,结果刚提不到一周,比亚迪销售说新款快到店了。这就是缘分,不过博越L除了车机,其他没让人失望。 【买车过程】当时看了宋pro dmi跟博越L,出于日常省油需求准备买宋,但新款一直没出,着急用车直接到吉利店刷卡提了,销售都惊了这么爽快。看中博越L空间大、配置高,加了6000的包晚上车灯也亮点,安全性比较好。 【提车费用】由于买车比较着急,直接前一天下午问了销售价格,第二天直接提了。1.5T尊贵型加了双色车身包全部弄好14.2万左右,裸车在1.5T尊贵型指导价13.17万基础上优惠了1.2万,加了6000的包,购置税1万出头,保险4500多,着急上牌找了代办500元。送了3M贴膜、脚垫、3年6万公里基础保养。可能不着急买车,跟销售再磨一磨,应该还能再少点或送点东西。 【爱车初体验】:整体感觉空间大、驾驶体验还行,车机卡顿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外观感受:外观时尚,银色特别有科技感。我买的是白色,加了6000的包,双色车身、20寸轮毂、黑色车标,整体看上去比较优雅。晚上前后都是贯穿式车灯,晚上辨识度比较好,相对安全点。 动力感受:1.5T日常家用够了,起步跟超车时稍微有点肉,需要深踩油门2秒左右才有直接的动力输出,城区用运动模式不会太肉,高速或路况顺畅用舒适模式就行。深踩油门会感觉到换挡时迟钝了下,但不影响驾驶体验。 在高速开很轻松,高级驾驶模式,自己听着歌把这方向盘。高速胎压风躁是一直“呼”的声音,没有特别刺耳,音乐声调大点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普通公路行驶,感觉变速箱逻辑不是那么聪明,有时深踩油门动力很足,有时深踩很肉,需要驾驶员适应下。另外,超过40码尽量别开窗,风噪真的刺耳。 非铺装路面,可能由于选了20寸佳通轮胎,石子路起步会打滑。过一些大点坑洼,会显得悬架偏软,车身扭动偏大。 上坡正常开没问题,遇到车多或超车,1.5T动力稍微有点弱。 驾驶感受:开起来没有太明显小牛拉大车,或者车轻速度高了车身晃的感觉。底盘调节较为舒适,悬架有一点点软,过一些大的坑洼时稍微有点支撑不足,毕竟普通家用SUV。过一些减速带,过滤的比较彻底。转向比较轻,且可以调节,力气小点的女生开也没事。 乘坐感受:座椅软硬适中,有打孔,乘坐舒适性较好,1.5T自己再加个腰靠、头枕更舒服。前排支持前后上下、靠背电动调节,后排宽敞,座椅也是打孔的,坐3个大汉也不是特别难受,后排有空调出风口。由于车身较大,加上全景天窗,夏天空调稍微有点冷气不足的感觉。 油耗:目前快3000公里了,平均油耗7个出头。城区走走停停,油耗可能9个往上了,高速巡航正常7个左右。加满一箱油,表显可以跑670公里左右,如果脚法好,700公里往上也是可能的。 功能体验:自适应巡航、全景影像等功能很实用,语音唤醒也比较智能。但是,全面屏夏天比较烫,车内大量钢琴烤漆面板,白天太阳大了的时候很容易反光、干扰视线,平时不容易打理。不过,网上买个膜或饰板弄下问题就可以解决。 选装的墨镜遮光板白天太阳强和晚上远光较多时很实用,选装的车灯晚上亮一点、辨识度高,安全性有了提升。 缺点:最最最大的槽点就是车机,新车一个月多次出现车机死机、全景影像黑屏、挂D档不走的问题,4S店升级了下,问题暂时解决了。查了下,网上好多车友反馈都有类似问题,可能就是车机优化问题。 驾驶位附近,除了一键启动、手刹、双闪,基本没实体按键,这点在车机还没那么成熟的时候,显得实用性稍微差了点。 棕色没事容易脏,面板反光、粘指纹这些都是小事。 感谢圈主(老王推荐)!
#摩托车改装笔记本人2020年购买一辆黄色DL250,当时验车之后直接由店里加装的GS ADV前后护杠,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倒车的时候损坏三箱。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倒过车。 加装护杠之后的好处之一就是使得这台DL250显得更大一点,也更像一台ADV。此外,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停车的时候也能对车有一种防护效果。因为电动自行车也往往和摩托车停在一起,这些电动自行车车主总是见缝就钻,往往容易把摩托车的侧面和边箱挂花。 装上白色护杠以后,我下一步的打算是换一个铝合金的尾箱,最好也是白色的,这样颜色搭配起来显得一致。 设计缺陷,目前还没有发现。 驾驶便利性方面,没有任何影响,后期还能方便加装射灯。 颜值提升,对这台车来说是杠杠的。 选择GS ADV护杠的原因是,大牌,质量有保障。从实际撞车效果来看,的确很好。 配件的花销,有点贵,前后护杠加起来1700元左右,还有有点心疼。 实际效果如图所示。 此外,我还加装了HFK501行车记录仪。为的就是记录行车视频,防止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方便调查取证。 行车记录仪只要通电状态下就会持续视频拍摄,不用担心视频丢失。也不用担心被被盗,因为有防盗装置。 然而,行车记录仪就是行车记录仪,不能当做运动相机。画面方面,只能说是够用,而且高速状态下,画面会发生扭曲。将就在近距离能把车牌号拍上。 费用方面,1500元左右,而且需要而在收取300元的安装费,算下来还是让人很肉疼的。 摩托车就是一个无底洞。^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