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基础信息 车型:上汽大众ID.4X 配置:2021款极智长续航版 续航:CLTC 605km NEDC 555km 🔟用车数据 提车至今:643天 行驶里程:36391公里 💳选购理由 在换ID.4X之前,一直开的是油车,从朗逸到柯迪亚克GT,其实日常出行需求已经能得到满足,但新能源车的加速驾驶乐趣、智能配置、能耗表现还是让我心向往之。综合考虑下,大胆冲了ID.4X。 结论先行:油转电两年,ID.4X真香! 👏优缺点感受 所有车都有优缺点,就我个人两年来的深度使用体验给大家分享下。 👍【优点1:续航里程】 抛开驾驶场景、外部环境谈续航里程是耍流氓。两年下来,经历过炎热高温季节,也经历过冰天雪地季节,开过城区中低速道路,也上过高速狂飙,整体感觉下来,ID.4X的续航里程还是比较良心的。NEDC官宣里程555km,实际在春秋季节,城区内基本能到500km左右,驾驶习惯更好一点,甚至可能到标称里程。冬天,续航可能只能到350-400km左右。高速行驶在120km/h以上时,掉电也会比较快,根据多次高速行驶观察,均速110km/h以上,部分时刻130-140km/h,续航也会较低,400km左右。 👍【优点2:驾乘体验】 之前体验过不少新能源车,电池/电机驱动的特性带来了极致的加速体验,同时,为提高续航,基本都配备有能量回收系统,但这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晕车。刚提车的时候,好奇心驱使,开车基本都用的是B档,经过一段时间不同挡位体验后,现在基本都保持在D档,基本上没有朋友投诉过晕车,甚至有朋友表扬说不会有其他电车的突兀感。同时,ID.4X的D档和B档的切换是直接在怀挡上,比较人性化。 👍【优点3:内部空间】 从柯迪亚克GT换到ID.4X,柯迪亚克GT从长宽高数据上看应该是比ID.4X占优势的,但由于新能源车空间布置的天然优势,所有车内空间利用率还是提高的,换车下来,并没有感觉车内空间有太大变化,由于没有底部地毯中间的拱起部位,甚至觉得空间更大。 👎【缺点1:车辆配置】 整体来说,其实车辆配置并不算拉胯,但是大众的减配屠龙大刀砍的地方经常让人有点莫名其妙。就ID.4X而言,首先,车辆的外部喇叭是单音喇叭,音量比较mini,配上这个庞然大物的身躯,显得有点反差萌,不知道是不是鼓励大家不要鸣笛。其次,车内扬声器,只有前部配备,后排的车门内饰内没有配备扬声器,后排乘客乘坐时,声音都是从前方传来,听感一般。 👎【缺点2:车胎】 ID.4X车胎配备了高端的自修复轮胎,扎钉子后无需补胎、自动修复等一系列宣传语听起来非常高端,但实际用下来感受是:还不如给我普通的车胎。首先,车胎特别容易爆胎,一磕马路牙子就爆胎,两年下来,已经爆了3条胎。其次,由于是自修复胎,换胎成本太太太太高了,一条胎在2000元以上,这让朋友嘲笑我省下来的电费都用来换胎了。 👎【缺点3:智能系统】 ID.4X的车机不算特别拉胯,但成长空间还挺大。两年用下来,车机黑屏、网络不在线等问题发生频次并不高,所以整体而言对我个人的驾驶体验影响不大。主要问题在于车机UI界面太丑,还是保持着油车时代的审美体验,导致我基本一上车就连carplay。其次,车机系统的升级还是有的,腾讯视频、爱奇艺、bilibili等常用应用不断上线。但问题在于,目前升级均是在于娱乐应用的上线,对于包含功能新增、bug修复等实用功能的OTA迟迟未上线。提车两年无OTA,这个速度还是需要再提升的。 💰用车成本 💡【电费】 本人每天固定上下班总里程30km,平时周末喜欢出去游玩,周末基本100km左右,属于正常用车范围。充电大部分选择慢充,电费0.6元/度,从电费账单来看,每月电费保持在150-180之间,回过头来看,确实是一笔大的节省开支(之前油车加油成本基本一个月800-1000)。 🔧【保养】 保养费又是一笔节省,由于没有发动机的保养,ID.4X的保养非常省时省力省钱,基本上各大系统检查检查就完事,4S店单次保养费用400元左右,还可以用购车时送的V豆抵现,可以说非常良心了。 综合电费、保养费来看,ID.4X两年用下来,主观上基本不会让我太感受到用车成本的存在,四舍五入可以算“0元用车”了。 ✏️选购建议 ID.4X用车两年下来,还是非常推荐购买的。纵然还是有一定的缺点,但都无伤大雅,也能看到大众的不断努力和提升。而优点却是能实打实带来主观上的舒适。高驾驶体验、低用车成本让我换电车后,出去游玩的次数大大增加,短途旅行基本上说走就走。对于主要驾驶场景为上下班代步、长途驾驶较少、南方城市的车主朋友们来说,强烈建议加入ID.4X大家庭! 📚总结 两年的驾驶体验,不悔当初的ID.4X之选,即使在近期重新遇到换车的契机,综合考量之下,我还是选择继续与ID.4X相伴!
#摩托车选车经历我一直对摩托车很感兴趣,觉得它们既酷又实用,可以在城市中灵活穿梭,也可以在公路上享受风驰电掣的快感。所以,我决定买一辆摩托车来满足自己的爱好。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摩托车品牌和车型,我该如何选择呢?经过一番调查和比较,我最终买了一辆雅马哈YBR125,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选购心得体会。 首先,我确定了自己的预算和用途。我的预算大概在1万左右,主要用途是城市通勤和偶尔的短途旅行。因此,我排除了那些价格过高或者动力过强的大排量摩托车,也排除了那些外观太花哨或者性能太差的杂牌摩托车。我主要关注了国产和合资的小排量街车和踏板车。 其次,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驾驭能力,选择了几款心仪的车型。经过网上搜索和实地考察,我最终锁定了以下几款车型: 雅马哈YBR125:这是一款合资的街车,外观简洁大方,动力平稳可靠,油耗节省,操控灵活,适合新手驾驶。 本田CBF150:这也是一款合资的街车,外观更加时尚动感,动力更加强劲稳定,油耗稍高,操控也很不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车型。 春风CF125:这是一款国产的踏板车,外观仿照本田小立方,动力虽然不强但是足够日常使用,油耗非常低,操控也很轻松,是一款经济实惠的车型。 钱江QJ125:这也是一款国产的踏板车,外观比较酷炫时尚,动力比春风CF125稍强一些,油耗也稍高一些,操控也还可以,是一款比较有个性的车型。 最后,我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我分别去了几家经销商试驾了这几款车型,并且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雅马哈YBR125:优点是发动机声音很好听,起步加速很顺畅,转向很轻盈灵敏,刹车很有力度。缺点是价格稍贵(约9000元),座位稍硬。 本田CBF150:优点是发动机声音也很好听,起步加速更快更稳定,转向也很轻盈灵敏,刹车也很有力度。缺点是价格更贵(约11000元),座位更硬。 春风CF125:优点是价格便宜(约5000元), 油耗极低(约2.5升/100公里),操控简单方便,适合新手和女性驾驶。缺点是发动机声音很吵,起步加速很慢,转向很沉重,刹车很软。 钱江QJ125:优点是价格也便宜(约6000元),油耗也很低(约3升/100公里),操控也简单方便,外观比较有个性。缺点是发动机声音也很吵,起步加速也很慢,转向也很沉重,刹车也很软。 经过多次试驾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雅马哈YBR125。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它的外观符合我的审美,简洁大方,不张扬也不平庸。 它的动力符合我的需求,平稳可靠,不会让我感到无力也不会让我感到危险。 它的油耗符合我的预算,节省经济,不会让我花费太多的钱在油费上。 它的操控符合我的能力,灵活轻盈,不会让我感到累也不会让我感到困难。 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发动机声音。每次启动它,我都能听到一种清脆而有力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愉悦和自信。每次加速它,我都能听到一种平滑而稳定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舒适和安全。每次刹车它,我都能听到一种紧凑而有节奏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控制和信赖。这种声音就像是它在和我对话,告诉我它的状态和心情,让我和它产生了一种默契和友情。
#晒晒我的途岳我入手的是21款大众途岳 280TSI 两驱豪华版。 21年一月提的车,一晃都开了快三年了,也算是“老司机”,老车主了。简单来谈谈自己的一个感受吧。大众途岳该款搭载了EA211,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马力150Ps,最大扭矩250N·m,匹配7挡手自一体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9.1秒,实测9秒。 大众途岳的动力感受称不上充沛,但家用绝对够。它的涡轮介入时间比较早,踩油门会有滞后,在1400转的时候便可感受到明显的动力回馈,并且可以维持在较低的转速区间,以此达到节省油的目的。 它的刹车脚感不错,非常线性,不会出现点头或者有较大虚位的现象。 这台车令我比较满意的是它虽然匹配了7速双离合,但顿挫感不强,和传统大众汽车不同。 在方向盘方面,大众途岳的阻尼感不是很好,并且方向盘轻微晃动车身不会有明显反应,虚位较大,指向性非常一般。 底盘方面,大众途岳对于弯道的把控不是很好,支撑性略微不足,并且在滤震方面会有较大的颠簸感,不过在平整路面上底盘舒适感还算可以。 NVH方面,大众途岳路噪与胎噪较大,对外部噪音起不到很好的隔绝。 比较不错的是它的座椅舒适度,大众途岳的座椅舒适度很高,并且很软,能让我以一个较为舒适的姿势来驾驶这台车,乘坐者也可以有比较好的姿态进行长途旅行。 油耗方面,刚提车阶段可能是脚法问题,也可能是“磨合期”日常通行都是十几个油。但跑跑国道,油耗也很可观,能达到五个油,成绩也算是比较不错了。
#摩托车改装笔记2023年3月6号,我拥有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车,维多利亚150si一辆复古小踏板儿。从学完驾照到买车中间间隔了半年多,主要原因是我的选择困难症🤣。最开始我在维多利亚150老款、三阳飞度4、布雷斯通蓝卡、姜戈150、vespa春天150等众多复古踏板摩托车中犹豫了很久,直到22年底维多利亚出了23款,让我下定了买这辆车的决心。 首先说说这辆车的优点:水冷发动机,前后双通道ABS,脉冲点火,无钥匙启动,自动启停,半热熔轮胎,电加热手把,液晶仪表,除此之外还有超高的颜值,不过最吸引我的以及让我下定决心买这辆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它的座高,比之前的老款降了3厘米,相较于姜戈和vespa780,790的座高,维多利亚150si对我们小短腿儿人群算是相当友好的啦🤩。 然后说说我的小青的变形计。之所以叫小青是因为我选的颜色是布兰迪青,虽然最开始入坑是被海湾石油吸引而来,但是在之后犹豫的三个多月里,越看越觉得小青耐看(真是善变的人类😝)。提车前我可太喜欢前置物架和在上面夹只小熊的感觉了,但是提车当天老板说要在车上打孔才能安装,实在不想在新车上打孔,于是就放弃了前置物架。之后前挡风板,拓展杆,手机支架陆续安排上,在尾箱和尾包中间果断选择了尾箱(43L),因为还是想摩托车也能带点东西,另外尾箱也不需要特别用心去打理。但是既要配合复古风格好看又要抗造,就一时没找到合适的,问了很多摩友的意见又搜索了很久,直到偶然发现了途者的圆角款,一眼看中天作之合,真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它就在灯火阑珊处等着我的感觉🥳。 之后又陆续加上了小玩偶,小贴画等小装饰,还会时不时有些新想法,小青又会变变样子。不过一定是越变越好看!
#自驾游征集🙋🏻♂️ 情况介绍 刚从家里面来北京过的第一个周末,想着出去运动运动吧,正好查看天气预报看是多云,温度也不高,就想着去爬山吧,正好前段时间同事推荐了个野山-大黑山,刚好爬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所以直接出发。 🗺 旅行攻略 从北京顺义出发,单程80公里左右,导航到延寿寺停车场就行,然后在六只脚上查看具体的行走路线,我这次挑的是一个环线,全程八点多公里,爬升海拔五百多米,整体走下来对于我这种不经常爬山的人来说还是比较累的。 不得不说郊区这蓝天白云的看着真舒服,空气也蛮好的,爬山的途中还低了一阵雨,不过不大,所以总体爬下来并不是很热。 🚖 车辆感受 车辆前段时间刚去做的首保,这趟跑下来整体感觉油耗降低了,车辆跑起来很轻盈,来回一共跑了150公里左右,市区山路各占一半吧,空调设定温度是22度,两格风量,油表掉了60公里,表现油耗6.8,这点还蛮让我意外的。 车辆是外地牌照,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停放在住的地方,没少落灰还有鸟屎,这次开出来也没洗车,所以照片拍出来有点埋汰 📷 美图分享 爬山的途中还是比较累的,所以拍的照片不多,加上拍照水平有限,所以可分享美图不多,也就刚到地方拍了几张图片。 拍的车辆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洗车了,上面不仅一层灰还有几摊鸟屎,不过银色还是挺耐脏的,埋汰成这样拍照看着还行。
#用车感受买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让家人生活的更加便捷和快乐!买凡尔赛就是看中了它高颜值和家用的属性,并且是一款优秀的旅行车。六一儿童节要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陪娃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旅行,在旅行途中见识万千世界,人与自然!六一前一周末,我们选择了湖州的云上草原,一个集合了自然风景和人造乐园相结合的旅行目的地,可以让孩子更充分的玩耍和学习。 装载能力:凡尔赛作为跨界旅行车的当家花旦,旅行的属性一定会给大家拉满!因为是旅行车,后备箱肯定是要有着强大的装载能力,掀背式的双尾翼设计,不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酷炫,为大开口的后备箱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轿车也想拥有SUV的大后备箱,掀背式尾门,一定不可或缺。 电动尾门:凡尔赛不仅拥有四平八稳,规规整整的后备箱,还有原厂提供的电动尾门,即便是小孩子也可以用按键按钮,或者车钥匙,看来控制后备箱的开合,为旅途的后备箱取物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更加省力的设计。电动尾门,真的很香!即便是入门级一级车,也可以在雪铁龙商城积分兑换或者购买加装。 内部空间:凡尔赛作为瓦罐B级车的新势力,内部空间这一块,自然不能拉垮,我们一行五个人满载,三大两小,内部空间依然很宽敞。前排电动座椅加持,调节更加方便和精准,后排横向宽度130公分,三个人乘坐是没有问题的,膝盖和前排座椅靠背间距3-4拳,乘坐舒适不拥挤。小孩子活泼好动 ,车里面的宽阔空间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后排地台高度很低,大概只有半个拳头那么高,所以也不影响他们左右活动。 沿途操控:上海过去安吉县全程240多公里,90%都是高速路段,因为是周末沿途也没有多少拥堵。导航显示需要3个小时不到,实际开了三个半小时才到了。高速路段是非常锻炼一款车操控性能的地方,凡尔赛的PHC自适应悬架和魔毯可不是说着玩的,颠簸路段柔软有韧性,过滤舒适不至于颠的身体痛。高速四平八稳高速开车非常平稳有力量,即便是满载5人,后备箱也是塞的满满的,依然阻止不了凡尔赛的动力加持 。普通模式下深踩油门响应速度相对于空载慢2秒左右,切换运动模式,虽然油耗会增加,但是动力也会相应增强。 燃油经济性:凡尔赛还是比较省油的一款家用车,即便是满载五人+后备箱装满,动力不仅不拉垮,油耗也没有增加,尤其是在高速路段,速度快,刹车少,即便是减速也可以用降挡减速,少踩刹车,我的高速油耗可以干到5个,综合油耗可以降到7.8个油,平均每公里是5毛钱。如果一个人开车上下班,油耗还可以再低一点,我的目标是将到7.5以下。 对于云上草原旅行的建议: 云上草原是集合了自然风光和人造游乐场为一体的景观,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峰顶部。春季是最佳的游玩时间,山景风光秀丽,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自驾去安吉底部的停车场,需要乘坐20分钟的缆车到到顶峰游乐场。所以需要大家提前购买景区门票【需要包含山上/下山的缆车】 山上的自然景观面积非常之大,非常大!需要大家穿轻便防滑的运动鞋,历经十几公里爬山爬下的游玩路段,对于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建议大家多备一点矿泉水和食物,尤其是水果。建议上早去,早点在山头欣赏日出的风景,远远望去,可以体会到什么叫一览众山小。对于娃娃来说,爬山是一项耐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本里面的景观真的不是糊弄人的,真是的景观更加美。 上午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最辛苦的爬山景观都看一遍,体验一遍。下午就可以去山顶的游乐场排队玩耍,因为项目比较多,尤其是重点的玩乐项目排队时间比较久,而且有的项目未成年人或者身高低于150公分的孩子不让玩,所以建议大家看好了哪些项目娃娃可以参加再去排队,省的浪费时间。 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有了车子,才能说走就走,这才够凡尔赛!家用旅行车,凡尔赛无疑是十几万里面首选车型。这个六一儿童节,必定是娃娃最难忘的节日!
#用车感受【购车经历】 上一辆车是14年的瑞虎三,开着还可以也挺喜欢那个车型的,但是时间久了各项配置跟不上时代,动力也不够,有了孩子之后感觉空间也小了,不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旅行,所以连续三年想换车了,一直在看,第一年看了瑞虎8,第二年瑞虎8 Plus,第三年看了瑞虎8 Pro决定买下了,对国产车是情有独钟。 之所以选瑞虎8pro,一开始是源于对国产车的情怀吧,国产车最近几年一直在进步,不断的超越一些合资车,我觉得并不是非得开合资车才能显现出你的身份与价值,重要的是喜欢。瑞虎8pro这个车的配置我感觉是相当高了,相比同级别的车,别人没有的他有,相比同价格的,别人有的他也有,而且性价比更高。选SUV主要是因为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自驾游,空间大,也可以露营,感觉美美哒,心情都很愉悦。而且瑞虎8pro 2.0T的动力很强劲,马力达到了254匹,丝毫不用担心有到不了的地方, “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鲲鹏!” 【选车对比】 之前也看过奇瑞旗下的捷途系列的车,虽然发动机是一样的,配置差别不大,但是内饰和做工方面没有瑞虎更有质感,质量更好,感觉捷途那个车轻飘飘的,让人没有安全感,而瑞虎就让人有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 也看过瑞虎7、瑞虎8、瑞虎8plus,我觉得都没有瑞虎8pro的前脸好看,瑞虎8pro是主打年轻运动的,我觉得它是最适合我的,可以说瑞虎8pro它是懂年轻人的!最终综合考虑我决定选择了它,没有什么理由能阻挡自己的喜爱! 【提车价格】 买的2.0t天穹版,当时想买浩瀚版的,浩瀚版没有现车了。裸车118900,没有置换,直接优惠了25000。加上购置税、车船税、交强险、上牌费,还有一个自己贴了500元换的3M太阳膜,因为送的太阳膜不好,可以用送的太阳膜补差价,一共13万一千多。 【驾驶感受】 1. 起步油门反应有点慢,好像得踩下去2厘米才感应到油门,起步之后提速非常灵敏,加速的时候感觉不稳当,车身有点晃。 2. 刹车初段和低速非常灵敏,速度80刹车感觉有点肉刹不住的感觉,要使劲踩,刹车距离稍有点长,但是只要提前预判都是没问题的。 3. 开了一千多公里了,别人说的异响到是没有,就是感觉车身晃动明显,尤其是高速时候,不能走直线,也许存在有横风的影响,总是得调整方向盘。 4. 开长途停车之后,左前轮刹车片有明显的焦糊味,其他轮子没有,可能刹车卡钳调的有点紧了。 【油耗】 买回来目前总共跑了1300多公里,60%是跑的高速,20%跑的省道,表显油耗9.4。高速上开着定速巡航,速度120左右吧,有时候车少的时候开到过150,但是转速都没超过3000转,实时油耗在7、8个左右;城市道路就有点高了,10个多,因为我个人开车属于激进型,不喜欢磨磨唧唧的,不然就不会买2.0T的了。现在还在磨合期,油耗还不固定,完全看自己的驾驶习惯,只要转速不超过3000转,不猛提速,油耗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满意】 1、最满意的就是整车的配置相比同级车较高,外形漂亮美观。 2、空间大,后排座椅放倒可以当床使,外出旅行可以满足一家三口的露营。 3、做工和用料还不错,原厂真皮座椅,舒适度很好,发动机舱整了个大包围,包括发动机底盘也有护板。 4、可以连接华为手机的hicar,这个功能是很有趣的。 【最不满意】 1、副驾位座椅偏高,不能调节高低。 2、雨刮片质量差,刮水雨刮器有一点晃动。 3、中控大屏有时候会死机没反应。 4、刹车后半段不灵敏,总感觉会刹不住,安全感大大降低。 5、总感觉车身有轻微的晃动,速度80以上不能走直线,高速更得总是调整方向盘。 以上都是几天来开新车的感觉,在此感谢圈主ralinlei的推荐。
#用车感受【购车经历】 提车刚好一礼拜,之前网上关注瑞虎已经好久了,也问了很多瑞虎系列的车友,大家对于奇瑞的好评多来自于皮实耐用,开起来省心,因为自己喜欢旅行,每次都是跟朋友一起蹭他们的车,后面就想自己买一辆,出行方便,说走就走。 买车主要以居家为主,空间要大而且颜值要高,毕竟这辆车可能要陪伴我好多年,而8pro正好满足我这个颜控,空间也贼大,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因为自己目前没有结婚没有小孩,所以5座对我来说也足够 【选车对比】 我个人提车预算在15万以内,而且本人个子183,主要考虑suv,所以很多合资车品牌直接pass掉了,当时看的车有哈弗系列,吉利的博越L,甚至低价位的二手车等,当时在网上看了好几款热门车型,主要以空间大颜值高为主,也去4s店试驾了,下面给大家梳理一下我了解过的几款国产车优缺点: 本人安徽芜湖本地人,之前对于奇瑞的印象一直不是特别好,总感觉理工男只会造3大件,外观内饰一塌糊涂,但是直到4S店看到了瑞虎8pro,就被靓丽的外观和内饰吸引了,但是还想着多看看吧。 从奇瑞出来就直接去看了吉利,看了一圈只有博越L比较符合我,这款车优点有,空间大,颜值高,沃尔沃发动机动力澎湃,搭载骁龙8155芯片的车机非常流畅,但也有我不喜欢的方面,比如车辆外观颜色可选性少,只有3个颜色,说实话我都没看上,内饰颜色只有米色和黄色,也没达到我的审美标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车机,博越L只有一个双闪开关和手刹是实体按键,其他都是车机控制,我个人总觉得心里犯嘀咕,正因为这款车太依赖车机,一旦死机,基本很多功能都瘫痪,所以后面也就排除在考虑范围内了 后面又看了哈弗大狗系列,外观中规中矩,价格也合适,四驱2.0动力没得说,不过相对的油耗也嘎嘎高,没有选择它的主要原因,内饰真心一塌糊涂,全车座椅没有通风孔,对于腚沟子容易出汗的朋友很不友好,而且本人有点肤浅,大狗这名字我左思右想没想明白为什么设计师会起这个名字,最后也果断放弃了 最终多方考虑还是选择了瑞虎8Pro,不管是价格外观内饰动力操控这些方面都深得我心,舰艇绿的配色简直太帅了,暴赞! 【提车价格】因为价格原因,选择的是1.6T的浩瀚5座版本,指导价14.29万,跟销售拉扯了一个多礼拜,最终车价优惠到12万左右,加上购置税10680,保险买的太平洋花了4200左右,七七八八落地在13.4-13.5之间,正好在自己预算范围内。 ①购车城市:安徽芜湖 ②12.05 ③13.5 保险价:4200 购置税10680 其他(选装只有一个7座,多加3000块,我个人用不上就没有加了,赠品只有脚垫,龙膜,脚踏板) 当时的心里价位是控制在15万以内,最好14左右,本市两家奇瑞4s店前后都看了,同一款别找不同的销售对比的价格,本来在一家谈到14.1万浩瀚1.6落地,再打电话给另一家奇瑞店,反正就是来回拉扯,争取最低价,来来回回跑了好多次最后杀了6000的价格,后面是自己妥协了,要不然价格还有空间,希望各位观望的车友明确自己的目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多对比多还价。 【驾驶感受】 因为本人工作性质就是跟车打交道,平时五花八门的车都有驾驶过,8pro目前刚提车1礼拜,只开了240公里,仅阐述这段时间的驾驶体验, 1、 家用1.6T的动力足够,地板油的话动力响应会稍微有点延迟,而且前段加速会有点小吃力,但是中后段确实很猛,高速不知不觉就上150。 2、 8pro是线控刹车,刹车踏板个人感觉很软,离合不是很灵敏,新手朋友开起来会有点不适应,习惯就还好。 3、 减震器是真的硬,过减速带的时候传递给车身的震动会有点明显,舒适性会稍微差点。 4、 胎噪有点大,尤其是跑高速90码以上,不过这个可以通过后期换静音胎缓解。 【油耗】油耗目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为开的少,所以这方面的数据只能给各位车友做参考,刚提车从市区开回来表显是14个油,然后隔天拉了趟高速跑了50多公里,全程还开空调,表显是10.2左右,这几天陆陆续续市区加高速跑了一百多公里,目前油耗稳定在9.0左右,对于suv来说的话,这个油耗还能接受。。 【最满意】 1、 最满意的当然是8pro的外观和内饰啦,我选择的是舰艇绿,感觉太阳照射下贼亮,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这台车都觉得很霸气,内饰虽然不是真皮但该软的地方也是很软,座椅也很舒服,全景天窗和氛围灯给整车增加了高级感 2、 后备箱空间很大,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人可以直接躺进去,妥妥的移动床位,主驾和副驾的玻璃是双层夹胶,门板和中央扶手也做的木纹饰板,我觉得这个价位,奇瑞的诚意已经给到我们了 【最不满意】 1、 不知道是不是通病,我的车有的时候凉车着车几分钟后,有出现挂不上档的情况,频率不高但也有几次,熄火重新启动就能挂上了,有同样问题的车友可以交流下病情 2、 车机确实卡,但是听歌和导航不影响使用,我个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