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纠结了半年终于决定加入特友圈。 销售送了1500公里超冲,提车有礼包也不知道是啥,前后座车垫。 现在心里有点疑虑有没有老司机解答一下? 1.电池8年16万公里保值到了,续保要多少钱,不续保电池衰减怎么样。 2.小区没有买车位,租车位安装家冲方便不?租期到了充电桩移动方便不。 3.车漆太薄铁贴多少价格车衣合适。 4.200万第三者险够吗,第一年要多少车险?
创意大安2q5:大家不要买这垃圾车,我提车几天开了310公里,充了八十块钱电费,后面这次是充满的,开了74公里掉了108公里,打七折,我的天啊,我都不想要了,没办法,退不了。
#小鹏G6如何定价会大卖?首先阐明立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作为一个12年油车的老司机,现在想换电车体验不一样的驾驶感受,已经观望了很多车型。个人觉得小鹏的科技配置以及辅助驾驶能算得上国内天花板级别,所以关注的也相对较多。 从老P7到G9到新P7i再到现在的G6,一直都在观望且在不断的了解各位车友对待小鹏各款车型的态度。让自己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来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加入鹏友圈。 之前吐槽过新P7i的定价,有兴趣的车友可以看之前的动态。现在针对G6的预售说说自己的观点。 首先G6作为G9之后的车型,肯定不是旗舰定位,那么其定位肯定是不能高于轿车旗舰P7i的。所以这个车定价的上限,不应该超过新P7i或者不能超过太多。 其次小鹏自己公布的G6价格区间是20-30万之间。我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既然公布了价格区间,那么20-30之间,消费者的心态就是,下限必须是20,且上限不能超过30。一定起步价不是20或者顶配超过30,消费者统统觉得不诚信且定价没有诚意。 再说说昨天出的预售22.5这个价格。昨天我看到这个价格觉得do差不多要凉了,可能心态有点过激,现在理性的来分析一下这个价格。如果22.5真的只是起步价,只能买580pro甚至是580puls,那以上言论当我什么都没说。 如果22.5是580max/755pro,个人觉得这个价格就完全具备竞争力了。但是我个人有个不一样的想法。就是在不变价格的基础上,把预售的2000抵5000,改为2000抵8000。为什么我觉得有这个必要? 1.作为万众期待,希望G6能够力挽狂澜的人来说,2000抵5000是肯定不够诚意的。 2.xp 目前的处境,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来改变目前的迫在眉睫,而牺牲一定价格来博眼球是完全能接受,且只是把预售2000抵5000改为2000抵8000。 3.为什么要说2000抵8000,不是2000抵7000或者抵10000。如果22.5是580max/755pro 的价格,那么580pro 的价格就是20.5W,那么2000抵8000,可以让580pro 的裸车价来到19.9。而2000抵5000,580pro的价格是20.2。不用我说,19.9和20.2虽然只差3000块,但是是个人都应该知道怎么选吧?不用跟我抬杠说只有3000块的差价。作为消费者的心理,90%以上消费者会选19.9。 4.如果按照以上定价: 580pro 20.5 580max/755pro 22.5 755max 24.5 650max四驱 26.5 刘慈欣特别版/林志颖特别版28.5 算上预售的2000抵8000,裸车价格可以做到19.9-27.9。这个价格低于下限20,低于上限30,完全符合消费者的所有期望。且并没有损害xp 自身太多利益。并且主打755的两款车,因为配置的差异化和价格差异,完全不会影响P7i。 最后说说预售盲订,质保、送电、积分、免息等或者选装权益只字未提。到现在还捂着,想憋着给出个大招给车友惊喜?你都快把自己捂死了还憋大招呢?早点把权益放出来,诚意给到位,让想入手的车友切实看到能得到什么,享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你大招憋到29号,给鬼看呢? 综上所述,如果昨天公布的22.5是755pro的价格,那么do还是完全有希望能重新站起来。 当然,如果xp一意孤行,22.5只是580pro甚至是puls 的起步价,那后面出的刘慈欣特别款妥妥超过30+,那么以上言论就纯纯当我吐槽咯! 手机纯手工按字,不喜勿喷!
#提车日记懂车分上发布过一次,现更新部分感想,主要在后部。 前提摘要: 2023年车市大混战!3月东风雪铁龙C6怒降9万! 在此环境下,买车考虑过很多,顺序:纯电,插混,纯油,油混。 买车经历:电车,插混,最先考虑买,看过比亚迪,零跑,还有其他品牌;然后试驾过比亚迪汉,车外观不错,车大豪华大气比较帅 ,内饰最强很豪华,中控车机最喜欢,大屏幕能旋转车机不卡流畅,液晶数字表盘也不错高级感强,吸睛,内饰很好,开了四驱动力猛,底盘悬架差点味道,还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架底盘材质感觉也不好,车大也比较难操控;然后是比亚迪海豹,只试了后驱,感觉车显小,桌椅短,不过底盘素质比汉稍微好不少,动力也OK,车小操控好;但是后来出了很多调侃“自然迪、筷子悬架、生锈椅,EV受限,换电技术,还有最近的常温油箱”,我不知道真假,但是这种东西遇到就是100%,没有就是假的,这个见仁见智吧。 继续讲,然后还有零跑也试驾了,23款零跑C11四驱顶配,确实外观大气,设计中规中矩还算好看那种,内饰还可以,比汉有差距比海豹好不少,这东西是设计和个人审美问题吧,空间还不错,是中型SUV的常规大小,后排放倒还是很不错空间大,容积可以,当床睡都可以了;试驾,第一次体验百公里4秒加速,起飞了,一脚地板油,人在往后压座椅,车在往前冲(汉是后试),悬架也不错,那时没细体会但是感觉驾驶位感觉不抛,23款有改进悬架;然后又去体验了22款零跑C01(试驾只有22款),感觉底盘更好,更加贴地了,舒适性更强,朋友坐旁边建议我买的C01,我当时也是决定了C01了。 然后,5月初,出了了清库存活动,零跑老款22款C01四驱顶配20出点头下地,很快啊,啪的一声我跑过去看了,下定了;然后吧,去问了物业车位问题(天真的问了滴滴司机说租的车位也能装充电桩),然后车位不固定,没办法,然后家里还有车位,一般都给装,虽然但是吧,家里老一辈思想观念问题吧,不给装,逼的没办法了,只能退了电车。 再然后吧,又去看插混行情,研究发现,插混可以当油车开,虽然但是吧,你可以亏电状态去开,但是根据厂家指导吧,插混也是要一周最低充电一次的,不然对电池很不友好;虽然可以去外面充电桩一个星期一次去充电,但是吧,买个车吧自己搞麻烦了不是养了个大爷吗?又推翻了一个选项。 接下来是纯油,看奥迪啊A4L,确实品牌力还是很强,试驾一通感觉也不错,感觉加速还是点顿挫,但是吧,低配很多东西不给(后排出风口都没有),然后后排中间隆起太高了,价格3月份的时候也是比较高;然后是看了吉利星越L,长安那款紧凑型SUV,日产天籁,本田雅阁,一通都试了一遍,当时还没发现问题感觉也比较难选。 后来吧,有朋友说他的车最近发现有个叫颗粒捕捉器的玩意,让他的车动力差,油耗变得更加高了;这里提醒我不能买这类型的车,至少我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然后吧,我又追求动力,那一般都是油车带的T的涡轮增压,那这个东西基本上又带颗粒捕捉器,而且涡轮增压又有积碳问题(4-5年左右)这2个问题叠加一起,解开了为什么有些车开个4-5年就动力差,响应慢,油耗高的疑惑。 看到这里,然后又有疑问 那怎么样动力好又没有以上问题呢,答案是自然吸气加电机混动,当然这个动力还是没有高功2.0T牛,但是在2.0l和2.5l自吸之上! 最后选择22款凯美瑞混动豪华,也不是完美车,前面已经写了前因后果,不在复述,下面再写一下这款车的个人具体感受,外观方面,感觉前嘴大进气珊和流线很不错,中规中矩,保留了家族式设计,豪华气息拉满,颜色方面个人喜欢黑色,成熟稳重,车尾灯是常规后尾还不错,轮毂是18寸大轮毂,很好看,运动时尚,越看越喜欢;头部空间尚可,本人175身高坐起来不觉得矮,前后座椅位置一样,前后排腿部空间都可以中规中矩,三大件不用多说,耐不耐用市场说话,保有量大,驾驶感受较好,操控较好,底盘悬架调教较好(前麦弗逊式后双插臂),动力比较好了(油车里),加速方面即使是地板油加速还是很平顺,辅助系统还不错(车道保持,车道偏移,抬头显示好用等等),油混省油,空调猛,后尾箱自动起弹等;缺点:内饰丑,那个y字分叉巨丑,内饰材质一般,座椅真皮皮革混搭,其他位置一般,音效一般,胎噪明显,地板油发动机很吵,座椅偏硬舒适度一般等。 PS:以上观点均为个人主观感受,如有不对,以你为准。 另外,用涡轮增压也不用焦虑,这个用钱能解决的,清积碳,换颗粒捕捉器就行了,主要就是勤保养,颗粒捕捉器位置靠发动机,多跑高速度融积碳,用好油。 感谢凯美瑞圈主叶言12345推荐加精!
#用车感受【情况介绍】 当初买的20款手动亚运版,不知不觉车快20个月了,11000公里。大部分是平时代步上下班开。但是一年也会有2-3次高速长途吧,各种路况都有面临,现在来说说用车感受吧。 一、外观上的日间行车灯,还是很有辨识度的,加上车子整体前发动机和后备箱都挺长的,平时停车场,都能感觉同样是几万的轿车,但是我们的远景车头就是要比他们的长点,看着有一丝的优越感;不过车尾部感觉太翘了,显得前低后高的,有点怪怪的。另外车内的用料, 整体仿皮材质居多,熟料壳表面均包了一层面料,黑色仪表台中间镶嵌了银色的线条,感觉好蛮好看的。 二、座椅不是真皮,虽然表面进行了打孔,但是夏天开车,还是不怎么透气,就算开着空调也会感觉后背发热出汗的,而且座椅要是多往后面移点,后排的人上车下车,脚就不好放,总会踢到车门和门板。后面空间不算宽裕。座椅算是偏硬的,一百多斤的人,开车几个小时,座椅表面都没什么变形的。 三、功能方面,车机功能太被拉垮,不支持更新,不自带流量,没APP,除了手机互联,最好就自己连接蓝牙当个外接音箱用了。另外就是亚运版车,后排没预留喇叭线,吉利真的是把成本做到了极致,导致要想加装音箱就得全套来,自己搞线,还不知道怎么接,感觉麻烦,所以放弃了。还有后排也没有USB充电的地方,每次都点都要打开扶手箱,在里面插电,感觉这设计得,真低调! 虽然车不贵,但倒车影像和行车记录仪标配的,很纳斯,影像很清晰,雷达距离附近0.5米就有感应然后滴滴叫,叫的越快,就要注意刹车了。简单,开久了根本不用360(虽然没有)。 四、乘坐空间,本人1.75米的身高,坐在驾驶位操纵起来还可以,由于后排不经常坐人,所以要求不多,不过后排中间的地扳有一点点凸起,坐三个人的话,感觉中间的人脚没地方放。减震有点硬,转弯出停车场那个减速带,抖得最厉害了,反而是那种开快车走,还好点,毕竟我们的悬架挺高的,抖起来反而滤振还好点。储物空间,车门上两边放2瓶水还是没问题的,另外就是扶手箱,深度不多,也可以放3-4瓶水左右。 后备箱是真的大,春节期间放了六箱酒,还有别的礼品,都没放满这个后备箱,你可以想象一下可底有的大。比紧凑型的SUV都能装。 五、动力方面,1.5自吸发动机,最开始提车那会儿,没把握好车子的性能,感觉起步都慢人家2个车位左右,现在开久了还觉得起步还可以,就是提前一俩秒钟保持离合器,半联动,起步就快了,偶尔还可以来点起步抬头。不过赶急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超红绿灯和超车时感到力不从心,动力有点不够。另外这车倒挡有时候不好挂到位,非要两脚离合,才能平顺的挂进,所以要以后买车还是要买自动的+涡轮发动机鸭!但几万块的车,已经不错了。 六、整车隔音不行,开车上了六七十胎噪就大了,再快点如果不关车窗,就风噪来了,还有发动机的噪音,都能传的车里,声音有点大。所以现在我基本上都是关着车窗开车的,能安静点是一点吧。另外车子路感挺好的,就是压个小石头啊,或者过个坑什么的,反馈到车里面很直接,就是让司机知道,我刚才顺利通过了某个路段。 七、因为上班,基本上我天天都开车,城市快速路没什么车比较好开,百公里实际油耗在7个左右,表显5.4,所以实际要加1.5左右,冬天要高点,水温起来比较慢,而且也低速开,所以就慢慢增加,所以冬天开车差不多8个油耗,对比同级别的大众车(6-7个油),还是有点高。 八、缺点来了:1.行车记录仪画面对于天气影响比较大,只有晴朗的时候画面清晰,像大早上,雨天,阴天等等,基本上只能看见是个车,有时候都看不清楚是什么车牌字。2.车子载重有点低,高速开120,有点感觉轻飘的,吓得我感觉减速保持110开。3.车漆有点薄,平时开车也是很注意的,但是洗车后仔细看,机会发现这里一个小坑,那边一个划痕,都是浅浅的一道杠。优点:保养便宜,全程4S保养,基本保养,更换机油,机滤,原价316元的,有保险给的折扣,最后116元,保养了一次。就这个价格还去什么路边店啊!2.底盘高,上得了市区,下得了地里(年前回去老家,农村的泥巴陡坡,远景嘎嘎的一冲就上去了)底盘无磕碰,动力足。辛苦圈主推荐
呼啦车车生活:想买车跑网约车,家里建议租车跑,哪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