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和大朗逸相处26个月之际,行驶历程已达到了37000km,相较于一般家庭用车一年1万公里来说,我的用车频率算是很高的了,我喜欢自驾游,喜欢开车去本地或者是周边城市游,甚至参加阜阳市同学的婚礼,将近300km的路程我也是自驾前往,在我的大朗逸行驶37000公里之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选车购车历程。 选车经历: 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愿,回家乡工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考编成功,一家人都很开心,当时就许诺给我买一台代步车,我在大学学习的驾照,听说买车,我第一时间联系我哥[曾经在4S店工作过]说要买车的事,让我哥帮我选车,同时自己也在各类网站上看车,毕竟是个大物件,蛮兴奋的。 家里人很有意思,几乎都说要给我买一台小车,Polo、飞度让我随便选,我直接给拒绝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小车都是家庭买菜接娃的车,空间太小,不适合我的性格。最后和家人商量,买一台A级车,要合资品牌,空间大了,合资车印象根深蒂固,新能源我是不喜欢,主要是我嫌充电不方便,日系车都说皮薄,虽然省油但是不那么扎实,美系车扎实,但费油,速腾、凌渡当时也看了,超出了我的预算,宝来和朗逸相比,朗逸更加经典一些,记得21年整个3月份没事就来看车,来试驾,可能是一眼相中的原因,或者是感觉还不错,最后选择了中规中矩销量靠前的朗逸,价格适中,A级车空间不错,就它了!至于选择1.5L自然吸气,当时觉得维修保养便宜、故障率低、自己开,肯定够。 买车过程: 21年3月,工作半年了,父母拿了8万,我哥给了3万,我自己象征性的拿了一万多,我哥直接联系曾经4S店的朋友,算是熟人了吧!价格一步到位,全款,送了全新运动轮毂以及8次保养,太实惠了!指导价13.99万,全款落地12.59万,比不找熟人买便宜了5000元,因为当时的行情基本落地都要在13万了! 具体费用如下: 裸车:11.04万 购置税:9750元 商业保险4180元 其他费用:上牌200元,车船购置税420元,交强险950元。 不得不说,4S店送的东西,感觉真的一般化,基本都被我给舍弃了,唯独送的车窗玻璃膜还留着,送的保养还有4次。 油耗方面: 之前发文也分析过,这款车的油耗基本保持在5.5L/100km——6.9L/100km,上周末出门游玩跑的快速通道,单程101km,开着空调,表显油耗百公里5.5L--5.7L,比较满意。综合算下来,也就是5毛钱一公里。 驾驶及乘坐感受: 伴随着6月份第一个周末的外出,爱车的行驶里程已达到了37000公里,最近我特意感受了这款车的驾驶操控、座椅舒适性以及乘坐方面的感受,操控方面,是真的轻松,6AT变速箱是真的顺滑方向盘是真的很轻,不舒服的一点就是上坡的时候,档位从2档一直升不上3档,我会手动M档进行挂挡。驾驶的时候听着歌,101km的路程一气呵成直接开到目的地,只要不是疲劳驾驶,乘坐很舒适。有时候我朋友、同事开我的车,我坐在后排,感觉快速过减震带,震感还是有的,偏硬一些,得益于现在良好的路段,影响几乎为零。 买1.5L自然吸气后悔吗? 朗逸这款车的动力,配置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两种发动机,关于朗逸的话题,总是绕不开1.5L肉不肉,1.4T强不强,我个人感受,1.5L版本,像我自己一个人开,提速,哪怕是超车,动力真的很足,感觉很轻快,我是真的不后悔选择1.5L,如果当时选择了1.4T,也许我更不会后悔,这两套动力系统功率相差太大,一个83kw,一个110kw。虽然1.5L完全够用,但是以后再买车,我一定会选择动力更强的版,可以满足更多的动力需求。 那些打动我的买车欲望小功能: 这款车,缺点不多,优点也不是很突出,总体表现中规中矩。像前车没有雷达、内饰整体塑料感强、车机性能一般、后排中间地板凸起都是不好的体验,时间久了也就克服了。像自动启停,上坡辅助、主动刹车、carplay 自动大灯等等都是我使用频率很高的小功能,买车的时候着实被这些功能吸引了一把,特别是整车6处安全气囊,感觉驾驶很安心! 总结: 我的大朗逸已经陪伴我26个月时光,行驶里程也达到37000多公里的新高度,我很喜欢我的大白,选择就是一种陪伴,在单位里的同事,基本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一台车,国产合资都有,有车才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平凡的日常变得更有意义。 我以上就是我关于选择朗逸的经历分享,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呀!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摩托车改装笔记21年卖了铃木海王星,22年打算新买辆踏板北京通勤,有台杜卡迪周末玩玩还行,通勤确实没法忍受,就北京早高峰这个路况,小型踏板试驾了一圈,最后缩小在雅马哈nmax155,本田pcx160,vespa150这3款中选择。 vespa的优点只有外观,剩下都是缺点,小踏板停车一般与电动车自行车不远,剐蹭频繁,维修保养麻烦,最不满意的是前轮的结构,低速机动性太差,最终放弃 本田pcx和155伯仲之间,考虑到天冷北京会下雪地面湿滑缺少abs对安全性也是一大隐患 最终选了了雅马哈nmax155,性能,外观,车身体积,驾驶感受都优于其他两辆车,于是在北京机场雅马哈店22年买了台nmax155,人称踏板天花板,但是不足也不少,后续也进行了不少改装升级比车贵 以下说明下遇到的问题与改装 1轮胎 首先我买任何车第一件事就是改轮胎,所有车原厂轮胎都很拉胯,改装了轮胎就像换了辆车,所有动力,制动,属实灵活性改装,最终都要落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实现,所以改装轮胎是改装最重要的选项,没有之一。最终选择半热熔轮胎应对北京的气候与路况。经过个人山路压弯与地下通道瓷砖地面打滑对比测试,个人排序如下 米其林city2半热熔>玛吉斯半热熔=米塔斯半热熔 米其林的city可以让你50速度冲进涉水路面不打滑,冬天地下通道瓷砖地面满油加速tcs只闪烁1次,山路压弯轻盈抓地好翻身快。 当然,没有最好的轮胎,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轮胎。米其林city某项可能不是最出众,但优点就是全能,没有短板。 2制动 由于每天早高峰要与电动车,老头乐,美团闪送同台gp,安全性上制动刹车性能一定是约高越好 ,于是请教了北京改装nmax155最知名的陈驰师傅,最后改装了布雷博对四卡钳+加大刹车盘+布雷博左右上泵+钢喉刹车油管,后卡钳没换,因为换布雷博卡钳需要打磨轮毂或歪装避震器才能装上因为安全性放弃,并且换了钢油管与车力屋刹车片后性能已经提升到很高了,为了再提升一点点放弃安全性就得不偿失了。改上泵提升手感细腻,改钢喉油管防止热衰减。 3性能 终于对性能下手了。首先这是个大坑!牵一发动全身!切记! 扩缸这种影响安全性的改装不谈,提升性能首先改了零四传动一套,改变了出力区间,换了小普利珠,踏板就是为了提速快灵活,尾速直接从135降低到了120,但是加速变快。然后改了进气,为了提近期量,vva也变得明显。发现排气量小,就改了排气,选的声音最小的排气,为了增大出气量与去掉三元。我杜卡迪天蝎已经让我头疼死了,一个踏板还是静音点好。发现需要空燃比机才能调车,又改了空燃比,原厂电脑不支持,又改了全取代电脑艾瑞丝x版,改一个就带来其他问题,牵一发动全身。 3舒适性 改造动力骑行激进,偶尔带人,发现避震不行,于是改了欧林斯与cs前后的金色气瓶避震。加了个夏德39圆形尾箱放头盔,伟杰加高风挡。尾箱不要用铝合金的,没有流线结构,沉重兜风容易死亡摇摆。尾箱支架选用精工66不锈钢提升硬度,铝的容易断。吊架也换了改装金色锻造吊架,吊架必须按说明用扭力扳手打扭力切记!安全第一。 4外观 没得改开始改外观,红色热修复改色膜贴完感觉不够平整,又贴了一层xp隐形车衣。都改到这样了,姿态得够吧,全车金色钛合金螺丝后脚踏与避震呼应。 5行车记录仪 hfk越来越坑,当年才几百,现在2000多。最后改了个多媒体带电子后视镜的汽车用记录仪,自己打一圈防水胶,3年流量加全改完才几百。 最后不管改装什么车,安全第一,某些性能改装,牵一发动全身,要不不改,要不就全改,切记。
#我的保养日记我的小泽1.3灰20年9月落地的,现在算是两年半车龄了,跑了5万公里出头,平时高速市区55开,乡下偶尔去。这些天有时间,自己买了工具准备换掉火花塞,查查积碳。给大家分享分享经验。 第一部;购入扭力扳手,因为更换火花塞一定要按要求打好力矩拧紧,否则影响点火效果,重则可能扭断火花塞。我购买的扭力扳手经过多方对比 查看评价 最终按最具性价比来购入的。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经过查资料,火花塞一般是20-30扭,而轮胎一般是120扭,所以我想着以后自己换轮毂拆轮毂也用扭力扳手更方便。(160元,图放在后面),就购入了一款10-220扭力区间1/2接头的扭力扳手,扭火花塞会大了一点,快紧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轻一点,仔细感受到位的声音和震感,因为扭力区间太大,所以设置为小扭力的时候触感会很轻,一定要注意。有条件的也可以直径购买小的扭力扳手,10-60扭就方便拧这种小螺丝,只不过轮毂螺丝就用不上了。 火花塞和内窥镜,这里我火花塞买的国产大牌【火炬】双铱金火花塞,跟客服说车型,就会给你匹配(双铱金目前应该是最顶级规格的了,号称十万公里更换),三个167元送了一个。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更好的品牌;NGK 博世 电装 冠军(价格都偏贵,其中NGK假货多)然后内窥镜买了二十几块钱的,还好评返现了5元,不是很清晰但够用了,内窥镜收到货先用手机试一下。 然后说一下其他工具:火花塞套筒要买14mm加长带磁的。火花塞上面的点火线圈螺丝是10mm普通套筒就可以,然后买一根扭力扳手加长杆(十寸左右长度1/2接头)。轮毂螺丝是19mm,购买一个加长套筒就行了。 然后说一下后排座椅后面有两个螺丝拆掉之后,后排可以放倒,买个15mm加长套筒配合加长杆就可以拆掉。不用的时候装起来。 步骤:首先打开机舱,把机油盖子拧开,把发动机防尘罩取下(防尘罩右下角有一个吸盘,用力往上提即可)。机油盖拧回去防止掉异物进发动机内。然后就看到三个黑色点火线圈了,一个线圈两个螺丝,用10mm套筒拆下。把线圈拔起来,有的要用点劲(注意别用力过猛把线扯断了,最好把线接头先拆了,红色卡扣往后退到底,再用一字起翘起底下的黑色部分片片就可以拆下)拔下点火线圈就看到火花塞了。扭力扳手接上加长杆装上14mm套筒先把三个火花塞都拧松,然后把加长杆拆下,用手快速拧动多转几圈慢慢拿起来,火花塞就上来了,然后把内窥镜伸下去就看到缸内积碳情况了。然后拿出新的火花塞抹一点绝缘硅脂(具体抹那里自己抖音搜一搜),放在套筒里伸进缸内用手快去拧紧,手拧不动了接上扭力扳手,设置好扭矩(我是设置23扭力),听到卡巴一声,扳手也会有一股卸力的感觉,就是扭力打足了。然后把点火线圈装回。这里注意:点火线圈的螺丝是m6的,太细了,扭力打15以内,最好13左右,我功课没做好按照20扭力打的,结果打断了,还好没断里面,不然完犊子了。点火线圈装完,防尘罩装回打火试试就完事了。 清单: 扭力扳手 :160 火花塞 :167 套筒内窥镜:40 截图因为我一开始扭力扳手买错了,换过了一把,所以有的接头是3/8的,我是配了转接头,你们全部直接买1/2接头的就对了。 原创不易,请圈主推荐
#用车感受星越L用车分享 一、个人介绍 这辆车陪我已经走过了一万公里的路程,我首先全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后续再给大家做详细用车感受的分享。我刚刚毕业一年,由于要外出创业需要交通工具就做了购车的打算。我是在山东提的车,购车的时候为了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打听了周边多个4s店,最终反而是县城价格给的更优惠,套路更少。我的车型配置2021款星越L四驱旗舰款墨玉黑,目前已经形式了一万一千公里。 落地价格:四驱旗舰墨玉黑 我裸车是优惠了3000+购置税减半政策+保险一共落地192000(我购买没有GPS,上牌费出门费乱七八糟的费用,送了脚垫,踏板,太阳膜,行车记录仪还有政府补贴的3000消费券) 二:用车感受 1.外观:第一次看见车是在决定去4s店前一天晚上在小区门口看见的一辆牡蛎白颜色星越L,第一眼的感受就是好像沃尔沃,外观大气,白的颜色不是普通的白色,整体像陶瓷一样精美,前脸很有辨识度,外观硬朗大气,两个大灯样式很特别,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后续提了黑色的款式是因为黑色也很大气还耐脏,我这边有现车,迫不及待不愿意继续等了。 2.空间:我本人187身高95KG体重,试驾的时候坐进去丝毫不觉得拥挤,反而很宽敞,我对象开玩笑还说终于不顶头了(之前开家里轿车空间很小),另外座椅自动方便驾驶员进入功能使得进出更宽敞,而且很显档次。后备箱放平后,让我感觉非常惊喜,基本可以躺下,我这个身高还不觉得拥挤出个门躺后面睡个觉很舒服完美的符合了这款车家用车的定位,提车一个月后的一次搬家,让我对这个车的印象更是满分,后面塞进了我一辆电动车,两个行李箱还有若干杂物。 3.配置:因为我选择的是四驱旗舰高配版,比其他版本多了,抬头显示和安全带自动收紧功能。整体来说配置非常多的外资车同价位的高速不是一点半点这让我喜欢的就是抬头显示和驾驶员方便出入功能。安全配置是完全满足我的需求的,安全带自动收紧,智能雷达与自动避让,L2级别自动驾驶等功能让我驾驶这辆车有很不错的驾驶体验。 4.操控:这款车操纵性对我来说是够用的,方向盘转向很顺滑,提速爆发力出色, 这款是官方测试成绩就很不错,2.0的输出功率在任何场景都基本轻松应对,这款车基本没有动力中断现象,整体的输出都非常绵密,让人感觉到后劲十足,感觉在动力上面操控上面这辆车是达到了这个价位的标准的。在城市道路上基本都是开到70那边,这个速度上车可以说又安静又稳,需要短时间超车的话后续动力可以立马响应起来,方向盘很跟手,配合安全配置可以说驾驶起来得心应手。高速上极端情况下紧急超车在时速120的状态下一脚油门下去仍然能得到不错的后续动力,并且车身没有飘的感觉。另外它自带的安全配置两次帮助我回方向盘避免变道碰撞。底盘减震对我来说是正常表现,如果要分个软硬的话,这个车是稍微偏硬一点,快速过减速带的时候会颠一下子。静音上面发动机在一档到三档那块转速起来噪音会大,速度起来之后到60那边就会好很多。刹车上面这个车官方测试是34米,我自己驾驶比较柔和,有过紧急情况一踩也刹住了,没有感觉到刹车性能不安全的时候。车辆转向姿态是出色的,毕竟他麋鹿测试成绩非常不错,转向方向盘跟手,并且车身稳定。方向盘灵敏度有三种模式可调节,我一般是正常模式,感觉转向灵敏度还是可以的,不会出现手脑不一致的情况。 5.油耗:一般我开城市道路几里地基本都是十一二个油,30里地以上冬天油耗在九个,夏天油耗在7—8个左右。高速冬天跑长途基本都是八个油耗左右,夏天我最低跑到过6.4个油。山地没有实测过,但感觉不是高海拔,路况不是太差应该跟普通道路差不多,高速上这个车110速度是性价比最高状态。另外油耗个人感觉是跟转速有直接关系的。看油耗必须要考虑车的输出功率和它的自身重量,我1万多公里,平均油耗在8.9。 6.车机:车机逻辑有点搞不懂,比如座椅加热通风要点好几下才能找到入口,档位不是123档的顺序,而是321档。捆绑软件不可卸载还不能下载自己需求的软件,新更新的高德不支持车道级导航。有时候网络会莫名其妙卡顿,从购买到现在车机死机过一次重启一下好了。启动车辆之后车都启动了车机还在开机状态。网上关于这款车所有吐槽基本都是在车机系统上面。而且新版本座椅方便进出改成一开门就启动了,感觉挺伤电瓶的,而且没点火启动好用。总之这个车机卡顿上面我个人到是没感觉出来,但是从1.3版本开始的HICAR链接不上到现在,更新是解决一个问题又诞生一个问题 三、车辆缺点 缺点底盘比较硬,用了双层夹胶玻璃。但整体来说,前端启动噪音还是比较大,开到八九十千米的时候,感觉是这个车最合适的速度范围。 四、独家秘笈(比如您用车的一些小知识等) 平常使用的话可以调成智能模式,这样长期使用电脑会匹配你的驾驶习惯,这样越开的话就会越顺。另外新版本支持一键锁车升窗功能,多检查一下轮胎的缝隙,看看有没有异物。 感谢圈主恩施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