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是Pro版本+选装墨绿色+橙色内饰+20寸黑色轮毂,车价33.98w,墨绿珍珠漆1w(小定送了五千选装基金,实付5000),全款没做分期,保险实付六千多,上牌自己办,很简单,不需要理想提供的那个“代办”,也就是黄牛(收费700如需加急还要再加200),工本费130+邮寄费35元。选择Pro这个版本就是因为辅助驾驶用得少,城市辅助驾驶就更加不需要了,因此并不需要装激光雷达;另外没有小孩,后排屏幕也不需要。
另外,建议观望的朋友去试驾的时候同时试驾Pro和Air版,如果实际区别不大的话入手Air即可,因为理想的空气悬架是单腔的,并非小鹏的双腔空气悬挂,也没有极氪那个单腔调的那么高级,实际对减震作用不大,主要就是调节高度软硬而已。
现在来说优点:
1、隔音很好,外加电动机安静,而且配的是米其林浩悦的电车版(ePrimacy),属于静音胎,市区快速路开到80都很安静。
2、电量够的情况下,动力充足,不需要地板电就可以响应很快,电车平顺性很好,浅踩油门开到80也是不知不觉。而且开这台车跟开极氪小鹏时候的状态不一样,也不会地板油急加速,就慢慢看。电量不足的时候的缺点下文会提到。
3、有空气悬架可以调节高低,遇到烂路/非铺装路面和上马路牙子调到最高就好了,然后平常行驶用低悬架。另外还有便捷上下车,驻车时空气悬架自动调低4厘米,再加L7这车本来就比8、9矮一点,所以压根不需要选装电动踏板。(本来小定的5000选配基金是打算选踏板的,体验之后发现用不上,就选墨绿色了),外加还有一个后备箱装载模式,后轴可以降低五厘米方便搬东西。
4、用车成本便宜。驱动电耗市区百公里16度电,快速路通勤21度左右,高速120-130的速度 22度左右,平均我就算20kwh/100km吧;外加百公里5度的电器+空调耗电,平均百公里用电25度。广东谷电约0.26元一度,百公里6.5元,上一台车平均一年两万公里,从一年两万的油费变成了一千多。另外理想是建议保养没有强制保养,而且纯电行驶的话用不上增程器,也不需要频繁换机油了,再省几百哈哈
5、因为用电不心疼,所以现在晚上经常坐在车上看电视和电影叹空调,顺便打开座椅按摩和通风,关掉灯光看电影的效果挺不错的,这个19扬声器7.3.4杜比音效虽然没有任何品牌,听歌也挺一般,但是影音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总之就是不烧油,驻车坐多久都不心疼。
6、HUD很好!亮度很足够,显示信息很充足,但是要是有更大一些的仪表盘就好了(也是小鹏极氪那种大小足矣,不需要传统仪表盘)
7、另外说下这个电量,按上面的百公里25度的我自己的综合工况来讲,42度电的电池纯电能开160公里左右。如果是按照我日常通勤的工况,来回35km和表显的差不多,通勤四天140km,刚好剩20%电(官方默认的增程器开启的电量),然后就充电继续用。如果想低于20%电量还用纯电,需要打开强制纯电模式(保3%电量),这是单次有效的,每次启动之后都要另外打开。
然后来说缺点:
1、就是关于座椅舒适度问题。二排座椅坐垫短(175身高坐上去来说),很薄不够软,真的很薄,这点是强调的。试驾车和展车明明比L9和8都舒服,实车感觉完全没有试驾车和展车的那么舒服。
2、动力的缺点:试驾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的试驾车前一天晚上没有充电,显示店里还剩30km,所以一直是增程模式,加速挺慢的,百公里应该超过十秒。所以日常亏电情况下,或者说电量30%以下加速就会变慢,打开增程模式的时候会更慢,如果开高速长途建议使用油电混合模式,一边用电一边发电,让电量不用掉的太快,这样动力就一直在线了,可以随叫随到。
3、刹车问题,刹车调教是有问题的,虽然理想的实测刹停距离很多,但是刹车调教太差了,刹车点头现象十分夸张!很影响驾驶和乘坐体验。
4、因为车型的用户取向问题,整车驾驶都是偏舒适方向,底盘晃+软,而且虽然有空气悬架和CDC减震,,但是车辆滤震性还是一般,没什么高级感,另外日常悬架调到运动就好了,运动已经足够舒适了,然后动力方向盘建议都要选择运动,否则方向盘会很软很软。
sun92905:请问跑高速一般是开油电混合的吗?可以没电状态下纯油吗顶着跑吗?(这叫亏电?)没电纯油跑有什么缺点吗?最近有意购车,就是有这些烦恼,我高速偏多,而且喜欢跑140
好好生活61561132:我选的白外橙内,明天提车去了,激动
安宁晋福wx:很客观,试驾的时候就感觉太软了 晃悠悠的
缺点:1.刹车有点头
2.有时候导航声音突然变小
3.车比较大,停车对新手来说难度
4.自动泊车原地打轮胎
5.底盘太过舒适,开着像船,对于比较喜欢运动感的有差别
6.送的脚垫啥的不耐脏
7.车无优惠,只能看当地补贴,也没有免息政策
8.内饰皮革味道比较大
9.网上风评一般,被大家称为韭菜车
优点:1.开起来很舒适,内饰氛围很好星环灯很帅
2.这价格配置基本拉满,空悬还不错,没上max是因为穷,不过现在智能驾驶这块其实开续航很起来没啥区别,主要还是自己控制,毕竟中国法律暂时不会允许的,就是air和pro版以后可能没有更高阶辅助的升级啦
3.车机很流畅,交互体验好,8155芯片的车很多,但是理想调校的很好
4.空间确实很大,家人都很喜欢
5.续航不错,市区通勤基本不用油,高速有点混动的话我一个人开基本就是7个油左右,充满电基本上就是一个小时分钟吧,百分之二十到八十快,也就最多半个小时
6.nvh比较满意,纯电基本无噪音,纯油噪音也不大,油电混动我当时是百分之三十的电和油跑感觉也没多大区别,可能是听着音乐呢,不过应该也不大,120的话有少许风噪,能接受
目前能想到就这么多,毕竟只开了两三天,毕竟路遥知马力吧,再开开看😄
好哒一个芒果:一共四十度电池 充电要1小时?
自由的桑拿猫:刹车还是很敏感吗?试驾车很敏感。
希望中国强大了:想买l7。试过。其它都完美。这刹车点头有点难忍受。 怎么轻踩都避免不了。 我这路上天天堵。不停刹车点头。那得晕昏了。不知道后期4s能不能帮调整好
第一个印象最深的就是隔音很好,但是开起来有点忽忽悠悠的,之前也没开过这么大的车,不知道别的车是不是也这样,自己有充电桩,充电确实方便,到现在还没加过油,提车的时候给带的一些,还剩60公里的油,还有就是新车的皮还是有味道,不过还好,肯定比奥迪的低不少。虽然也有氛围灯,不过感觉少了一点,没有那种奔营造的满,而且不能自己变色,一次只能调一个颜色,如果可以自己变化颜色就更好了,有个缺点就是储物空间小了点,也可能是我乱七八糟的东西多,脚踢后备箱的感应不太灵敏,需要提的高一些,又不想挨到鞋面,这个脚踢体验并不是很好。目前有说理想可以降价了,这事也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渠道,具体降多少我也不知道,既然降至少一万俩万左右吧,至少官方没说,如果像特斯拉那种,那可太恶心了,一点好感没有,有钱也不想被人宰,要说心里没影响反正我是不信。
名字长点容易被记住:刚试驾完l7,真的太宽了,而且刹车灵敏度太高了,轻踩就猛的一刹,需要慢慢适应
用户8006184393437:其他车不都是这样的,因为理想底盘支撑不足,韧性不够,余震较多,所以过坑过坎会忽忽悠悠,做的人也容易晕车
小胡涂484:今天我也试驾了L7,确实开起来晃晃悠悠的,销售的建议是后续自己加个防倾杆,改下避震,会有改善。
【最满意】
车辆的行驶静谧性特别好,不管是高速还是市区行驶噪声都非常小,在车内轻言细语说话,副驾和后排都听得非常清晰。
【动力表现】
油门开到舒适模式非常的像油车,前半段油门给百分之20实际上给你百分之10的动力,而且是线性给电,车上乘客就不会头晕,把动力调整至弹射模式,动力绝对是0-100四秒甚至更强,实在是太快了,搞得我都有点反胃,毕竟450匹四驱。
【续航】
续航说实话不是很满意,纯电续航虽然是170,用到70就必须开混动了,在经济性这方面还是不够好,稍微长一点的路程就必须用油,但里程非常精准,确确实实可以跑那么远。
【油耗】
油耗上也比较满意,混动模式百公里八个油,而且我还是以高速为主,对比我之前开的MPV动不动就是十多个油实在是太经济了,但不能加92着实不够优秀。
【驾驶感受】
很多人说这个车开起来像开船,翘头点头严重,我只能说你没有get到这个车的点,我之前选车的时候也觉得开船很不舒服,但当你开了一段时间的船你会发现,那开船的感觉真的非常的好,就是那种软绵绵的,把路面起伏都化解掉的感觉,这个车开长途腰是一点不痛的,本来购车前想着一直运动模式开,结果现在一直都是舒适模式,地盘调硬了反而不舒服。
卫小星星:时速60以上静谧性真的一般,主要是风噪
学游泳的猫哥:你们怎么这么有钱
用户1278318019878:可以的老哥
外观满意,白外白内,车非常大。。。女同志都喜欢的。
内饰优良,手感挺好。
静谧性很好,非常好,我第一次用油是电量还有30几公里时候,用了一升油我竟然没有察觉到什么时候用的油。和电感觉一样。
驾驶还行,快速遇到大起伏路面就容易晃得厉害
我开过10万公里左右几部电车经验来看,减速器刹车匹配得不错,整体顺滑,加速度没有断档
电耗目前10度左右天气,没开冷热空调的情况下,我是18/19左右度电百公里。反正有加充,不在意差一两度电。
软件应用细节较好,比如充电时候,把车子模型转过来,竟然有个能量流小动画。
悬架请一定设为舒适或者运动,中间标准是最差的,弹跳感最强的一档。
车机有移动和联通双网络,恰好我家地库只有移动,联通没信号。这就很周到。
再说说提车吧:最满意就是流程高效和标准化。最不满意就是保险好像全国最贵,上牌收了800块。
但是提车第三天就拿到铁皮了,速度很满意了。
平平无奇小趴菜:车主你轮胎选21的了嘛
用户6123914251305:用油牌是不是优惠一万
不知名东莞网友:楼下有个跟你套牌的文章
最近身旁几个朋友准备订L7,我还是和他们一起去理想中心试了试车。新势力品牌的特点就是服务很好,销售也很健谈,讲解专业也比较清楚。去就倒了茶,慢慢聊了会。然后就开始试驾,试驾路线也比较丰富,我三人前后还是开了比较久的时间。直接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外观方面,虽然这方面基本上都是见仁见智,不过理想的设计我向来觉得相当大气。不过从前脸来看,L7、L8、L9的样子真的很像。家族化设计算是到了极致了。这点上面也肯定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
内饰方面,体现了豪华感和科技感,三块大屏也不突兀。屏幕可真是多,清晰度也不错。眼睛所见的地方基本都是软包,基本没有硬塑料的地方。
配置方面,这个是拉满了。L2辅助是标配,空气悬架除了最低版都有,后排的座椅按摩、加热通风也是全的,钥匙也是实体、手机蓝牙都有。真正的做到了应有尽有。座椅也很软,很舒服。除了后排中间椅背有些硬以外,其他就没什么了,另外座椅靠背角度可以很大程度的放倒,加上Queen座椅,真是拿捏得死死的,长途旅行应该很舒服,拿捏死了家庭用车。
空间方面,大确实大,尤其是后排和后备箱。后排距离比L9第二排都大,离前排N多拳了。头顶虽然有些溜背但也很充足。
续航方面,作为增程式,续航就是绝对优势了,可油可电,不过逻辑还是先耗电。加上65L的油箱,1000多公里妥妥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智能化方面,语音相对比较智能,感觉和蔚来、小鹏的区别不大。这方面国产品牌做得很厉害。智能驾驶方面,我试了下LCC,整体不错,但没有特斯拉处理得那么老道。视频平台也很多,追剧的肯定喜欢。
驾驶方面,我是有些惊喜的,这个比理想one可好得不止一点半点了。首先车子更整,开起来不像原来那样,不像开船了。增程器(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很小声,隔音做得不错。舒适度也是比较舒服。舒适模式下,刹车有一定的点头,运动模式下明显好很多。刹车距离还行,但感觉稍微有点长。加速方面,很线性,不是特斯拉那种初段强推背感。高速弯侧倾略大,SUV的特性了,这个没办法。
另外,保养基本就是一年一次。我感觉最有性价比就 Pro版本,该有的都有。
国产品牌这两年的进步神速,还是很值得赞赏的。一代的理想one和现在的L系列,一代蔚来ES6、8和二代的ES7,都能很清楚的感觉到。现在车子的底盘调教越来越优秀了。
先说这些吧,另外感谢圈主推荐。
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销售同志,您辛苦了
猫之利爪42:理想做工太差,质量也不行
冰狗go:电池加到60度,底盘再调教下去掉点头,紧凑型添上一点,价格降到25以内,能冲
【驾驶感受】理想L7的动力总成还是大家熟悉的1.5T增程器,同时搭载了和L8一样的42.8度电池组,双电机总功率330kW、最大扭矩620牛米。但是因为L7的车重更轻等因素,L7的百公里加速5.3秒会快一些,并且新车的纯电续航WLTC工况是175km,而一箱油——65L的油箱——WLTP工况能开1100公里。
在驾驶方面,双叉臂前悬加上后五连杆,还有空气悬挂和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硬件都已经很到位了。而理想方面更强调自己全栈自研的底盘控制系统,理想称之为“魔毯空气悬挂”,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的俯仰姿态,从而带来更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感。
尽管理想L7的所谓“魔毯空气悬挂”并没有使用摄像头扫描路面信息来提前调整悬挂,但是利用车身众多的传感器对路面冲击的分析,也可以尽可能快速地调整空悬的高度,以及CDC的软硬,以此来改变车身行驶姿态,带来更高的驾驶舒适性、稳定性。
从体验上讲,理想L7和宝马X5L同场地对比,以时速30公里左右开过密集减速带、钢索路面这些,明显理想L7更加柔和,车身更平稳,而宝马则会更跳、冲击更大。同时在包括定圆测试这类环节,40公里时速下,理想L7的底盘控制系统明显会介入更多、更明显,在方向盘给出的转向角度固定的前提下,让车辆绕圆更准确,反之宝马X5L就有明显外推的感觉。
更有趣的是,理想L7还提供了转向控制系统,就是在全力刹车的时候,可能左右轮摩擦力不一样,此时车辆会自动反打方向来确保车辆刹车是在一条直线上,避免车辆失控。
这次城市路况驾驶不多,主要是集中在高速路况。理想L7开起来的感受就是很顺滑,纯电驱动在“标准模式”下也很平稳,没有330kW双电机那种汹涌感。如果你选择舒适模式,那么油门的钝化就更明显一些,开起来就是“大叔风格”。真的要开快车,运动模式带来的凌厉加速感还是有的,尤其是悬挂系统也会配合变得更硬朗,还是可以狂飙一下。
底盘方面,基本上就是以舒适为主,但也不是日系车那种过于摇摆的软,而是会把路面信息先过滤一层,“软化”以后再传递给驾驶者。整辆车开起来也是那种很稳重的感知,能够随着路面的起伏而很平缓的行驶,大概就是有些人说的“悬浮感”,只是辗过路面接缝这些还是会保留一些路感,不是完全抹去。
还有在NVH方面,启动增程器之后,如果是高速行驶,你很难察觉理想L7的增程器状态。
这次给我的另一个惊喜体验是,L7 Max已经可以高效实现NOA导航辅助功能。在高速上设定目的地后,L7 Max可以在高速上自动导航到下高速之前的匝道,过程中可以根据交通限速来选择超车变道这些动作,并且下高速前可以提前一公里多实现连续多次变道到最右侧车道,直到提醒你接管车辆。
可能在某些新势力品牌车型上也能实现与L7 Max 类似的NOA功能,但是要知道,理想其实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现在就可以实现高准确率的NOA功能,确实很让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