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经历】
上一辆是国货精品小蚂蚁,同样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车型,定位非常精准,北京小区里停车不方便,小蚂蚁从来没有停车焦虑。只是开了三年,到处小异响,现在出手价格也还好,所以果断换了。本来要上特斯拉model Y但是错过了比较好的购买时机,所以还是看小车。
三字母汽车电池技术不错,但是外观是真的丑到下不去嘴。
id3是一眼就喜欢外观,试驾真心觉得好,也平衡了车身大小和内部空间,4.2米的车身内部空间很好,后备箱也相对比较能装。
所以北京ID Store看了,有价格还不错的现车就直接下手了。白外黑内,白内固然很好看,但是不好保持是一方面,另外也有点女性化了。更重要的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银色的轮毂和配色,这个只有黑内才可以实现。
【驾驶感受】
传统车企对驾驶有更深的理解。这辆车是试驾就爱,越开越喜欢,谁开谁知道。无论是加速刹车变向,都非常扎实,有人车一体的感觉。底盘尤其是稳健,过减速带、不平整的路面特别干脆,甚至是一种乐趣。辅助驾驶系统也有很好的逻辑,比如车道保持时,打转向会自动暂停保持等等,虽然有一定学习成本,但是能帮你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续航】
这是我用过的第二辆新能源车,也是家里第二辆车,家里有充电桩,所以对这类车有这样的理解:城市代步和周边游是他的主要工作,在这个意义上实际续航超过300之后,是续航600还是700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用起来几乎都是每周充一次电,而长途的时候肯定不会选择它,免得还要看充电点选择路线。
当然没有充电桩或是唯一车的朋友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最不满意】
不满意的地方当然是集中在车机系统上:
首先设计系统的触摸按键部分在屏幕正下方,你用手按屏幕的时候,手腕经常不不小心就会误操作,这一点真是特别烦。
第二是无线CarPlay方面还不太稳定,每次上车都有点担心可能会连接不成功。CarPlay本身绝对是加分项,大部分的新势力车机系统看起来花里胡哨。事实上对于车机交互上的理解离苹果还差很远,CarPlay系统本身是很高质量的导航和娱乐系统,但是如果不能稳定连接就尴尬了。原车系统其实也还行不是不能用,但是配合我第三点要说的网络信号有时丢失的情况,如果遇到一起那就尴尬加倍了。
第三次就是网络情况,目前已经经历过一次丢失网络信号流浪地球。app也不能更新车的位置,瞬间变回传统车。
另外就是内饰质感确实不大好,忍了吧。
希望传说中的新版本软件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专用国货:做为新能源6年老车主特别赞同你这个观点,当自己有私桩后,没有必要买续航里程长的车,400以内绰绰有余,极大节省资金和资源
阿午643:大哥,我想问一下这个可以用220V充吗?需要充多久
用户5146736021929:我家有个宋 这充电桩通用不
小巧玲珑,车头奶凶,调头轻松,车内空间宽裕,车机使用,不花哨,面板稍小
【购车经历】
在去年十二月份开始集中看车,从欧拉猫咪,几何C,比亚迪海豚,类似的车型看了很多,考虑外观,品牌口碑,安全性,外观等综合因素,最终选择了ID系列,考虑性价比,ID4低配合和ID3的高配版本实际落地价格基本一致,第一想法还是想要ID4,会不会更划算,还参与了深度试驾了ID4,最终被很重的方向盘转向打败,最终选择了萌萌哒的心仪的ID3,可是恰逢年底的购车高峰,加上浙江宁波上虞疫情,对ID系列的配件供应和车辆物流度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基本看不到现车,最终在4S店线上选车,选择了高配的白色版本,预缴纳5000的押金,于是开启了天天刷新订车订单的日子,大众客服的ID小伙伴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包括帮忙查询订单的准确配送时间等。结果车子还是比预期要早了几天到达,提前完成了剩余车款的网上汇款,第二天买保险,打临牌,因为恰逢杭州萧山和滨江疫情,没有鲜花,没有花炮,天下这着瓢泼大雨,静悄悄地从4S开走我们家的小白。销售人员贴心的提前冲好了电,放置脚垫,讲解了一些基本功能,我就一路回家,第一上手车子主驾驶的仪表盘报冬季轮胎:超过50K M/H。车机的各项功能和车子模式都在逐步适应和学习中,对于想象中的430的续航里程也有一定差距。期待之后更多的心得和大家交流。最后还是感谢疫情期间,大众员工和网上ID小伙伴的帮助,还是顺利如期的收到新车,在过年前成功收车。??
【驾驶感受】
目前使用里程续航较差
目前入手白色高配版ID3已经将近八天,入手当天将剩余的4400ID豆兑换了官方App可以使用的充电权益,目前实际充电情况:实际算上4S店帮忙充满的第一次开始,已经充电三次,第一次充满电,显示100%,预计续航里程383,第二次家里LP在公共桩充电43.32度,充电到98%,续航显示预计320,第三次在公共充电桩充47.36度,充电到92%,续航里程显示预计319。实际使用中里程和我的沃尔沃Xc60一样,续航里程跟随我们的驾驶习惯已经路况等情况,动态在调整,加上冬天空调的消耗,实际行驶里程单次从100%到10%,可能还到不了300。综上所诉,目前按照本人上下班单趟通行30公里以上的通勤情况,一天在七十左右,实际四天还开不到,需要两周至少充电三次。相对目前小区没有固定车位,只能使用大众赠送的充电权益2400度,使用公共充电桩进行充电。按照目前三次充电后的度数结合里程,结合车机显示百公里损耗,一次满电,一次98%电量,减去第一次充电毛估估目前百公里的电耗在20度左右,折算1块一度的话,每公里在2毛左右的成本,比我目前油车的百公里10升快八十元,每公里八毛,确实划算很多,这么一算冬天里的电耗确实和官方核定的430公里差距有点大,基本在六折左右。毕竟最后的10-15的电基本不会开完。
更精准的数据还需要更熟练驾驶以后,包括天气转变,搭配使用和不使用空调,使用D挡和B挡以后,适应?3的性能以后估计,会有更精确的百公里电耗数据。
另外说下,官方App的充电功能还是很强大的,提供动态的电量模式,可以使用App在爱车界面,看到自己绑定车辆实时的电量,
俺沂蒙山人:这车是我觉得目前新能源车型里最好看的
IloveChina1994:就不明白海豚的配色为什么这么难看
湿晒:我有家充,三天一充
优点:
外观漂亮,车内空间大,座椅坐起来也很舒服,车内储物空间很多,ARHUD非常好用,习惯了之后再开别的车还要低头看仪表盘非常不习惯,自动矩阵大灯很好用,转弯半径小的离谱,掉头啥的非常方便,底盘调教调教也很棒,开起来很舒适,高速开ACC+车道保持很方便,续航中规中矩吧,上下班通勤足够用,长三角这边充电桩很多很方便,有550km的就更好了。
缺点:
最大的槽点副驾座椅没有电动调节,音响前排听着还行,后排的话就体验感很差,外观方面最不满意的就是尾灯太短了天黑从后面看有点丑,后盖上面的灯不晓得为什么不给点亮,能亮的话应该会好看点,Logo也是同理,能点亮就好了,主驾离开座椅车内断电这个设计也很令人费解,另外就是轮胎的问题,万一换个轮胎小2000块,太贵了。
9月付的意向金,10.22新车发布后,等4S店试驾车到了以后立刻就去试驾了。当天同时试驾了小鹏G3I,之前试驾了BYD秦Dmi。
全部试驾完,回家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当天晚上就决定购买ID3了。
作为女车主,第一点肯定是车的颜值,ID3颜值无话可说,第二点可能是空间啊、驾驶感受啊、操作方不方便啊等等。当然家里人更多看中了电车的品牌力和电车的价格。总之,ID3是我们预算20万以内,觉得品牌信得过(担忧以后电池问题)的车。
11月底交付中心提车的,1月的上海时不时下雨,电量自然打折的,因为车内起雾,所以空调要时不时开,一旦开启空调,如果还跑高速(外环)速度又快,电量就会掉的挺快,不过好在充电方便,里程焦虑没有,这车基本用于市内代步,变道电鼠哈哈哈,新车的原因吧,反正起步快、变道快,又好看!为爱车打call!车子有同时坐满乘客4人+1个驾驶员,过年亲戚们一起出去玩,空间可以,大家觉得坐着也不晕,很舒服。
之前油车开高尔夫的,虽然一直想再开开狗夫,但是真的很久不开油车了,毕竟ID3在驾驶上的感受还是很不错。车轮毂有点大,停车(特别是侧方)大家要注意,习惯就好。
底盘表现不错,这价位后五连杆的配置也是用心了,驾驶感受很好,印象深刻。内饰用料方面,中控大面积硬塑料,这点显得比较廉价,对不起这价位,车机流畅度不错,智能方面几乎没有,这点我也不太看中,无线carplay能解决这问题,再就是arhud,实测很好用,投射面积也很大,5000豆绝对值。空间很够用了,接送小孩上下学完全没问题,这价位选它挺好,没有明显短板,综合比较均衡。
外观时尚,充满活力,内饰优秀,内部使用空间大,日常用车成本低,用于日常通勤,每天来回40kM的我,基本电费100以内。充电方便,不管是找充电桩还是查看实际充电情况,都可以在APP上查询,实时了解ids充电情况。车身灵巧,停靠方便,动力强劲,提速快,人机互动语音辩识度高,导航精准,体验度高。更有变道辅 助,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巡航,交 通标志识别,疲劳识别系统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官方续航430kM,冬季实际大概300+,相信春季气温上升后续航里程会有所增加。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在冬季是必须要用的,这两个功能耗电不多。空调会耗电多一点,也在接受范围之内,预约空调功能在冬季也是可以提升幸福指数的。
点评车型:
2021款大众ID.3 PRO 极智版

4分“优秀”此车貌似小巧玲珑但是内部空间相当不错了!驾驶中的操纵感比较舒适灵活,动力方面能够体验到推背感!作为城市通勤交通以及短途郊游绝对绰绰有余!槽点就是车机和APP时不时会掉线😓😓😓,需要改进!
zzx阳光:这个颜色选配里没有 是后期贴的膜吗?
大魔王LXW:不错的!
映山红h902:期待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