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ID.6 X 极智长续航版

就是外观方面前脸差点意思 还有冬天经常报故障码(提车一个月)但是去4S店给弄好了 总体很满意!
就是外观方面前脸差点意思 还有冬天经常报故障码(提车一个月)但是去4S店给弄好了 总体很满意!
【购车经历】 2022年初,家里添人进口,荣升四口之家,如果算上双方父母,家里原来的车不太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候就考虑换车了。应该说当时的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我本人相对保守,对车的要求,主要在行驶品质、空间及可靠性,所以大众可能是我放在前面的选项。 【驾驶感受】 大众的行驶品质应该在汽车圈大概是头部水平吧,大众对不同车辆底盘调校应该是非常老道的。对于我的这辆ID6X底盘扎实,整体感非常强,2.2吨的车重+电池下置(重心低)+大众的底盘调校,共同促成了非常棒的操控体验。在市区道路,红绿灯起步迅速,变道超车干脆利落。在高速上,超车没有任何压力,即使140~150的时速下依然稳定,让人非常有信心。 【续航】 对于纯电的新能源车,续航可能是选购时最关注的性能。对于这辆两年前的车型,84度的电池,2.2吨的车重,SUV的外形,CLTC续航是610千米。这里就要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了,对于我来说,单程300km以内的高速行程可以覆盖我日常90%的用车场景,而我的用车极限大概是单程500km。实际情况是这样,对于日常市区范围内的应用,一周充电一次,自30%至80%是可以满足需要的。对于高速行程,我自己的体会,在行驶2小时左右,行驶大约200km时需要休息一下的,这时候依据后面的里程及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充电30~80%大约需要40分钟。 【最满意】 实事求是讲,开纯电新能源确实在补能方面比传统燃油车需要更多的考量。那为什么还要换新能源呢。首先,新能源是国家定下的发展方向,这点已经有无数人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还有人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呗;其次,在日常保养、操控感受、乘坐体验还有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有着天生的优势;最后,我还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在补能方面的短板一定会补齐。 【最不满意】 上汽大众或者说大众集团在座舱智能化方面是保守的或者说是落后的,我在选择ID6X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好在carplay还是好用的,所以日常的导航、听歌是可以满足我的需要的。不过,也可以看到大众在这方面的努力,在自动驾驶和车机方面是有改进的。另外,要说明一点,大众作为传统大厂,在智能化方面是有取舍的,不会一味的去堆积功能。 希望我们家这辆七座的纯电SUV——ID6X,在将来给我们全家带来更美好的旅行体验。
Yu贰叁:二排空间怎样,做三人会不会很挤
小鹅905:id6坐7个人实在有点不体面了,坐5个又不如一些大五座,老板肯定还是自己喜欢也没多少需求拉这么多人
驾驶质感一流,大众调教,这么大的车很灵活。不吹牛,开过很多次Q5和Q5L了,操控感很接近Q5系列,辅助驾驶功能比较齐全,车机有些迟滞,日常使用很满意。
车子外形憨厚,续航和温度及驾驶习惯有很大因素,座椅有些太硬,习惯了会好些,智能化和新势力相比差的有点多,但是地盘和驾驶感受却是不能相提并论。
执着的云朵ksq:五环边上那家吧?
亚维农贝贝:智能化就拉胯
外观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个人感觉ID6X最帅的就是QLIGHT。 内饰,还算满意,门板和很多附件,塑料感还是太强了些。这也许就是大众这样的车企无法和国产相比的吧。 这款配置还是比较实惠,当然比国产品牌还是差距不少。至少目前看,够用了。 空间,其实不算很出众,但是个人觉得还不错。这个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续航,也还算实在,开了空调马上就会显示续航减少,这点比某些国产品牌做的要客观一些。很多国产品牌为了数据而做数据。 智能化,也无法跟国产的冰箱彩电比,个人觉得够用就好。 驾驶感受,很平顺,不突兀,稳。
三青基恩:后制动器是鼓式刹车是我最终放弃它的决定因素
1、车的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感觉还挺好看的!2、内饰典型的大众风,比之前的迈腾(12年改款)好点,还算满意!3、配置也是之前的迈腾比,还算可以,但是和现款探岳(同事的车)比就相差不大!4、空间真的不如迈腾坐着舒服,感觉后排迈腾真的是大!5、驾驶感我自己感觉不如迈腾好开,但买车的时候和宋plus对比的,可能是我开惯大众了,驾驶体验真的比宋plus要好开很多!6、续航不太满意,最冷的那几天跑150km还剩不到100,现在的话跑260左右(电量的话基本就是90%-20多%)就赶紧充电(上班往返70km)7、智能化基本说没有,还不如大众的油车,不能远程开关车窗,启动车,开关锁;更别说和国产电车比智能化了,差距太大了,我同事的汉说开空调就开了,ID6需要1-2分钟才能打开!常见问题1、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效果不太好。2、车辆停车等红绿灯或者踩刹车停稳后总提示自动泊车不可用。3、偶尔车机大屏会重启。总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七座电动车里应该还是挺有性价比的!
头条用户:没有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功能吗?
火车大白:那几条红色边沿真丑爆了
执着的云朵ksq:北京续航这么拉胯么。。。有点被劝退了~还纠结idx还是id6crozz呢
机车一般出现过黑屏问题,升级2820后还出现黑屏但是改善不少,最基本的手机开关车门启动都没有
亚维农贝贝:拖延症,到现在都还没去升级过
写一篇买车历程送给选择困难等相同心态的人 我老婆于2010年7月购买锋范 我于2010年10月购买马自达3 随着结婚后于2017年定居在城中心区,因为工作和生活都是集中这片区域,所以平日里都是骑电瓶车更方便。电瓶车装了雨棚,风雨无阻,除了躲避交警稍微像做贼有点惶恐(因为雨棚会被拆)。我家小区是地下室子母车位,可以停放两辆车,只是两辆车一个月开不了几次,索性2021年卖掉马自达。 2022年开始,两个孩子,一个步入小学一年级,一个即将中学,我老婆结束数年的休职带娃,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有一定的路程,根据情况或是电瓶车,或是开车。就这样,用车频率开始多起来。随着孩子长大,近期明显感受到锋范的空间过于局促,于是我们商量了下,决定购置一辆新车。 开始我们是有分歧的——身边换的基本都是电车,我老婆也感觉电车更实惠。而我,觉得电车不够稳妥,觉得技术不够成熟,还是喜欢油车更稳健。只是,车子是打算买来给我老婆,平日里她开的更多,想想还是顺她心意。 讲下我们看车的历程,有些跌宕起伏,主要价格区分有些大,哈哈。 1、零跑c11。在万达和朋友闲逛的时候看到的,空间大,配置新颖,价廉物美的那种感觉。价格很便宜,是因为开始我想随便买辆便宜的顺从我老婆心意就行,电车信不过,随便开开。只是后来了解过来,感觉弊端太多,异响严重,续航很虚等等,主要不那么喜欢,所以就略过了。 2.宋plsh纯电。试驾过感觉还可以,外形也没话说,只是内饰真的丑爆,我们都喜欢那种深色比如纯黑的那种,因为耐看更耐脏。 3.雷克萨斯es200。朋友介绍说。他的朋友买了雷克萨斯es200才25万,现在优惠力度很大。心花怒放,跟朋友一起去了4s店,试驾,体验内饰,感受品牌效应的舒适。我心动了,于是谈价格。虽然无法理解保险需要11000,虽然有些肉痛购置税20000多,但是如果真是落地25万多我还是可以接受。最终,还是有分歧点,利率4%,按揭五年,两年后可提前还清,按揭落地25万出个头。可惜,我要做全款,全款落地最便宜28+。因为我老婆强烈反对看油车,在说服我老婆过来看车,我老婆也是可以接受并喜欢雷克萨斯的前提下,我再度和雷克萨斯谈价格。天不遂人愿,按揭和全款的差价让我接受不了,全款最低也要28万。我跟销售说,全款26万我就定,销售表示无能为力。主要我们不想买个车还要每个月按揭,太麻烦,就这样无奈放弃。 4.特斯拉Y。本来没想法,觉得内饰太简单,虽然朋友都在推荐,但在我印象里价格要28万以上,所以根本没在网上看看。后来,跟我老婆一起在汽车园区里看车。因为品牌集中,包括智己——我们进去在展车看了半天没一个销售过来,可能正好12月1号人流量大,所以,导致我们没了想法就走了。 智己旁边就是特斯拉,逛逛不要钱的心态进去了。后来才知道接待我们的是特斯拉店长,确实专业,口才了得,把我老婆这个对车一窍不通的小白说的心花怒放,顿时对特斯拉有了直接的好感。入门版,优惠是老带新1750+保险补贴8000+杭州提车有补贴4000, 也就是266400-1750-8000-4000=252650,另外保险8000+充电桩4900,落地价就是252650+8000+4900=265550。按揭有个贴息几千,忘了,因为我打算全款就没兴趣了解。说实话,我也有些心动,但是,忍住了,因为背弃了买电车的初衷,便宜才是王道。后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店长和销售轮番轰炸,一会告诉我杭州补贴要停了,拿不到就可惜了;一会跟我说特斯拉的众多优点。只是,我还是觉得特斯拉不是我要的菜。 6.昊铂HT。初次是抖音上给我推荐的,看了参数和多个人性化的配置,略有心动。第二天带上老婆亲自试驾,感觉真的很不错。内饰有三种颜色,但是我们都喜欢深色,试驾车正好是黑色内饰。后来我老婆有反对意见,后排往前看,中控台那里的黑色工艺看起来有些掉价,不是很喜欢。我看中的是22.99万670续航,送加装包,优惠只有3000。其实我个人是比较满意,诸多配置真的比较细致。非常符合家庭用车。唯一让我退缩的一点,因为是11月15日上市,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市场用车回馈,可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怕成为深受其害的小白鼠。买车虽然需要运气,宝马奔驰都可能出现问题,但是,尽量跟着市场销量走,大体不会有错。唯恐买了没多久,昊铂销量上不去,打折或者优惠多少多少,总归听着不舒服。 7.大众ID6X。其实打算买车后,去汽车城的第一家就是上汽大众。初识ID6X,我和老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空间够大,内饰耐看,品质放心。我们选定的是23款极致长续航29.3888万,开始优惠报给我们是八万。经过多家比较,估摸可以拿到的底价也只有7折。委实,这款车子销量很一般,车机的风评不咋好。我觉得,买车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这款车的功能对于我们夫妻辆完全够用,试驾过来就是油车的体验,非常熟悉的感觉。
向上爬的强蜗牛:id6x试驾起来像油车?真的假的
光明战将v5:多少落地的?送了什么?
富足风铃pZI:我的也是6,车挺好,就是价格低了
ID6.X这款车驾驶感受跟油车差不多一样,不会产生头晕。小毛病太多了,前轮偏外后轮偏内吃轮胎严重,车机系统有等于无,还经常坏。去售后基本都会跟你说没问题。多去几次就给你索赔换件,死活不愿意一步到位。
【最不满意】 刹车异响,刹车偏软,车机卡顿,不智能,bug多,车窗控制繁琐,经常性升降故障
刚提车,没有太多驾驶感受,对比以前的油车是舒服很多,底盘好,但故障基本上天天有,感受真不一般,这就一标准的智障加精神病,可能就体质好点。
灵敏奶酪0G9:车机是真垃圾
我是油车换电车的,这车我是换对了,太香了! 现在公司不景气了,出差油费不给报销了, 原来开2.0T出一趟差来回1200公里,仅油费得加到700左右, 换成电车,同样里程,花了25,你信吗!??? 事情是这样的,家里谷电0.35/度,出发家里充满80度电,显示里程550,高速120巡航,从无锡一口气来到连云港440公里,还有8%电量,90公里续航,到客户那有快充,抽抽烟,喝喝茶的功夫,瞬间加满。中间去了赣榆,新浦,宿迁市区 沭阳,转了一大圈,走到了,免费蹭电冲到哪,好开森啊 先说说最满意的地方, 1.超长续航,高速450.市区530,妥妥的,车到手已经开了3000公里了,这都是亲测数据,很精准! 2.操控,电车真的很好开,高速很稳,市区提速很快,超车迅速,一定是红绿灯最先串出去的仔! 3.智能,自动驾驶,自动跟车,车道保持,人工智联,这点油车是没法比拟的! 4.现在流行改色膜,加装什么的,我比较传统,觉得还是原车的比较好,只做了贴膜和大众原车的流媒体后视镜,前后双摄,带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一体的,夜间行车,视角范围也增加了不少,值得推荐!我这是买车谈好送的,哈哈哈哈 5.超大灵活空间,我是一个喜欢户外,露营,钓鱼,骑行,航拍,桨板,这车能满足我一切的需求,常常开到湖边,打开尾门,放倒2-3排座椅,铺上毯子,躺在车里航拍,钓鱼,睡一觉,好舒服。高速开车累了,我也是这么睡觉的! 也说说不满意的地方吧, 1.内饰面板朔料感太强了,不如我之前的油车,有一说一,显得冰冷。 2.2排座椅有点陡,坐长途还是有点累的,这是我同事坐我车的体验。
AAA无敌680:我能怎么办,我也想开电车啊,问题我每年要回2700公里外的老家啊,而且平时节假日也出远门玩呀,我时间很紧啊,不是富人,我也想开电车,没办法啊
呼风唤雨948:在牛逼也就开八年。
尚金看车:你发帖到今天为止近四个月了,感受是不是比法拉利还过瘾? 的确很划算二十多万就能实现大几百万的驾驶体验。没有不好的道理啊。 但是有个区别,法拉利有声浪,驾驶感受就象炸街那样过瘾。你这体验的大几百万就差那么一点点,不过价格已经决定了它的身份。 没有声浪的感觉,就象枕边躺着一个哑女,驾驶缺乏灵魂啊……
优缺点明显,开起来顺手,底盘质感好,轴距大但转弯半径小,舒适性尚可。但车机是真智障,主驾驶车窗开关的不便利性是硬伤
亚维农贝贝:车窗开关这个设计真的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就那么回事吧,买大众主要图的就是十年八年内不会像威马那样,还有就是服务网点多,一个多月的车,大灯里就有异物了
饺子就酒973:这种价格都是在哪买的呀
用户7392045134800:贷款了吗
作为已购车近2年的ID.6X车主,这辆车陪我们经历了从单身生活携手步入家庭生活的重要阶段,这里来谈谈我们对这辆车的个人感受。 【购车经历】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在网上做了大量的功课,对不同品牌不同车款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对比,争取择优选择。毕竟我们对这辆车的定位是家庭代步车,那就要符合家庭日常需求,同时可以作为实用性代步车。我们分别试驾过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理想one,小鹏P7以及大众ID系列,也去4S店现场感受了哪吒,比亚迪的部分车款。这些车款都有耳熟能详的优缺点,拿蔚来es6来说,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它的高品质和优秀的品牌服务,而我们在试驾时,看到的是它比较小众的优势,配备的音响设备较高,用 “加州旅馆”当测试曲目,可见他们对自家音响的绝对信心,高品质的配置也对应相对较高的价格,作为打工人,价格还是超过了我们最好30w内的预算。再来说说试驾理想one的感受,整体感觉也是舒适型的suv,老公试驾时特意体验了提速、急停、转向等作为驾驶员日常操作的感受,从驾驶员的角度来说,这几项理想one还是做的不错的,转向丝滑,提速也较快。但是,由于我在试驾时为了体验空间感及舒适度选择坐在后排座椅,当车辆加速过快时后排明显感觉有些飘,尤其是我们当时试驾的路面有一段较为坑洼,这种飘的感受就更加明显了,总有那么些底盘不稳的感觉😅。 我们最终选择的车款是上汽大众的ID.6X,其实ID.6X并非我们最初的第一选择,彼时,特斯拉的model y刚刚推出,外观造型优,中控大屏简洁且充满科技感,这些优点自不必说,但它对我们来说 “输给”大众ID系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够稳。大众ID系列无论是ID.4还是ID.6驾驶时都给人感觉很稳,加速平稳,急停也有一小段滑行的感觉,对于油车转电车的过渡期,我们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优势。ID4被我们pass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乘坐空间还不够大,随着父母年龄日趋渐长,父母乘坐舒适也是我们购车考量的重要因素。所以,ID.6X作为5门7座suv,空间够大就意味着实用性更强,适合一家老小代步出行,或者装运更多的家用杂物,这一点优势在近2年的使用过程中尤为突出🤭。经历了近1个月的试驾对比,老公这个驾驶员对驾驶感受满意,我作为日常乘坐员偶尔驾驶员,对乘坐体验及空间满意,我们随即击掌达成一致,最终定了大众ID.6X。 【提车价格】 21年ID.6X初见版在推出之初为了抢占市场,也是提供了一些比较吸引车主的实在优惠的。例如配置的抬头显示功能以及终身免费保养等,再加上当时招商银行2年免息贷款的活动,我们最终入手价格23.5w,首付15w,贷款8w。对比蔚来动辄30w➕以及特斯拉试驾时谈到的28w左右的价格,ID.6X落地价还是令我们很满意滴。还记得提车那天天朗气清,新车到手老公迫不及待的抚摸了一个他的爱车🤭。 【驾驶感受】 入手后这辆车的驾驶感受一如试驾时的稳定,每日老公平平稳稳的开车出门,再平平稳稳的接我下班,中途没有出现过大的驾驶问题。提速时的感受因人而异,对我们来说,宣传数据百公里8秒➕的速度也够用了,就北京的交通状况而言,太快的起步貌似也没什么用途,勉强超过旁边的车辆,下个路口还是要堵在一起的🫣。ID.6X驾驶模式分D档和B档,老公日常更习惯于使用D档行驶,最近才开始尝试B档,值得一提的是,B档的动能回收在驾驶过程中并没有我们最初以为的会带来强烈的顿挫感,还是感觉比较平稳的。最近的一次小经历也让我们体会了一下ID.6X转向的丝滑,我们在晚上驾车回家的路上被旁边驶来的大货车强行并道,老公眼疾手快及时调整转向,我在心里都做好了被大货车尾剐蹭的准备,没想到丝滑的转向还是让我们成功避过了违规变道的大货车,ID.6X作为中大型SUV,这个程度的打转方向很令人欣慰了。 【续航】 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确实被车主们广为诟病,一入冬就要大打折扣,确实,这是目前阶段新能源车还存在的问题,电池的技术还有待突破。我们的ID.6X也并不例外,冬季续航里程能突破400km已经算是超过预期了,冬季长途目前我们确实还没有尝试过,毕竟寒冷的冬天坐在路边等充电的滋味想来不太好受🥵。春夏秋季相对来说好很多,电池比较稳定,有时候竟然可以突破500km,从北京往返天津毫无压力,还能回来时再通勤3天(通勤往返距离60公里左右),当然这也是在天气较好不使用空调的前提之下。 【最不满意】 不得不说最不满意的地方还是ID.6X的车机性能,各种小问题层出不穷且智能化程度不如其他品牌。我们最近的一大乐趣就是在车上不停的呼叫 “你好大众”,然后猜一下它需要几次才能反应过来🫣,每次结果都不相同。连接CarPlay的时候导航系统就会自动休眠,主打一个不想工作。车主真心的呼唤,大众的车机系统尽快升级改造吧。 以上都是个人的真实感受供大家参考。希望圈主和编辑们把关,申请推荐加精,谢谢!
好好学学天天向上:牛逼,外壳大众的标,内饰理想的标
向上爬的强蜗牛:咨询下,这个后排座椅看上去好短啊,好像也比较直啊,会不会坐得不舒服?
用户5813949891562:好文
背景:第一辆车是2011年7月买的,2011款新宝来1.4T自动舒适型,十年来每天上班下班,送娃买菜,还载着全家游遍云南,已经19万公里了。2013年,双离合事件时免费更换了变速箱总成,之后又换过几次机电控制单元和离合器,没有其他大毛病,也从没有把我们丢在路上。毕竟十年了,去年开始,一到下雨车里就霉臭,怀疑是天窗下水管又漏水了,元旦时发动机异常,又更换了发动机线束和转向助力油管,春节往返了一趟怒江六库,空调不制冷又换了压缩机,几个月就修了一万五,于是考虑换车了。 选车:开了十年轿车,第二辆车考虑suv,一直也对上汽大众的途观有所关注,三月就去看了两次2022款途观,四驱旗舰版,大概二十四五万。还是大众的标准内饰风格,七座大空间是关注点。已经到了谈价格的阶段,无意间注意到了ID4x,没有试驾,看了参数价格后,回来就在网上查资料,这时才知道一汽也有ID4crozz。之后又去一汽大众了解对比试驾了几次。从空间、动力、配置、续航、安全性,都让我把途观排除在外了。由于2022款ID4crozz没有360全景,hud平显还要单独加装,加上没有七座的配置,就聚焦在ID6crozz上了。最后在4月10日订了ID6crozz Pro版,显示预计一个半月提车,在5月18日就通知车到了,办理手续和贴膜,正式于25日提车。 费用: 车价:28.52 4s优惠:0.9 赠送保险补贴:0.55 旧车置换:2.4 置换补贴:0.8 车款:落地价27.62万,除去置换费用和补贴3.2,实付24.42万。 保险:买了8千的保险,除去补贴,实际支付两千五。 上牌:730 其他赠送:3m玻璃贴膜,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全车脚垫,开迈斯一年1500度电。 和其他城市车友二十三四万就能提车,优惠四五万的幅度,感觉自己买贵了,但实在不会讲价。 充电桩:线上通过南方电网小程序申请了电表,4s销售人员联系了充电桩事宜,选了一个上午,两边的工作人员同时到了,电网的效率高,五个工作人员,两人安装,一人摄像牌照,一人安全监督,一人指挥,不到十分钟全部弄好,这速度厉害。开迈斯两人安装充电桩,勘查了要拉七十米的线,不用我在现场,差不多六个小时全部安装完毕,除去免费的40米,还需要补一千多。安装测试好,一直没有给车充过电,直到6月3日,才把电消耗到24%左右,进行首次充电,充到80%,电表显示54度,按昆明的电价,算是二十多元吧。从满电到24%,开了约380公里,大部分是上下班通勤,算下来总续航约500公里吧。 驾驶感受:操控舒适精准,地面震动过滤很好,由于是后驱,走山路转弯时,遇到减速带,有时会感觉前轮轻微侧滑。 空间:平时上下班都是老婆开,来回40公里,周末全家三四人外出,第三排基本不用,折叠起来,第二排那是真大。 内饰:很豪华,加上氛围灯,夜里很梦幻。 车机:够用,没有大的缺陷,也没有要把车机当电视和游戏机的需求,导航和音乐足够了。语音识别需要学习常用操作,说多了识别不出。 智能驾驶:城市道路走走停停,自动跟车车道保持都没什么机会使用。昨天把车道安全功能激活,就算在城市道路,如果变道不打灯,方向盘会震动,平显会出现黄色道路标线,方向还会强行回正。 无线充电:我的苹果12promax,老婆的是12pro,放上去会提示无线充电,但过几秒就提示有异物请移除,无法充电。去了手机壳也没用。本想去4s检修,但看到不少车友也有类似情况,而且无线充电才5瓦,基本不能把手机充满,决定不修了,还是用线充吧。 其他:目前就充过一次电,也还没有专门跑过长途,后边有机会跑了长途看看电耗再测算分享一下。
空间正常时候是大五座。我是刚需。一般都是孩子困了,累了,第三排才用的上,第三排打开之后,后备箱就显得较小了。6月7号提车到现在8月26日,跑了近1万公里。总体用车感觉还可以。家庭用车足够了。每天通勤也足够了。只是送的充电桩功率有些小。几乎是2个小时能充百分之10的电量。我每天通勤130公里,两天260公里。电量剩余58-60左右。为了保障电池能充满,只能是两天充一次电。家用充电桩是真香。百公里的电耗我是20左右。家庭充电桩是0.473每度电,按照这样计算,一天10来块钱的电费。130公里的路程,谁敢想。我这电耗是费电的。我看系统里面的排行,有10度左右的。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开的。总之就是很羡慕。早买早享受吧。唯一缺点,现在语音的时候,会出现卡机现象。
入手小狐狸也有半年了,刚做完首保。跑了快1万公里了吧,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空间表现】 后备箱空间确实是小了一点,前后排的空间很大很舒适,后排可以跷二郎腿也没什么问题 【续航】 续航还是蛮扎实的,冬天基本可以从太原往返石家庄(还是比较极限的) 夏天充满电688的续航去跑高速到目的地一共322公里,到达后还有200多点的续航。从太原去青岛中途还是需要充电一回的 【智能化】 不是高通骁龙的芯片,车机真的是拉胯,响应速度和系统要差,希望后续可以升骁龙的芯片 【驾驶感受】 之前有4、5年的油车驾驶经验,入手小狐狸前试驾过蔚来es5、比亚迪汉和吉利星越混动,蔚来就不用说了,如果经济实力允许闭眼入。吉利的驾驶感还是不错的,比亚迪的驾驶感受是最差的(仅个人观点),当时试驾员很自信的跟我吹嘘了半天底盘,说加速入弯很稳的,试了一下真。。。比亚迪的底盘懂得都懂吧,通过比亚迪的试驾,开上小狐狸的感觉很舒服,有种开油车的感觉,加速很稳,底盘过减速带反馈挺不错,高速跑过170多,感觉还有余力,但是车顶天窗的风阻声响有些大了就,正常跑静谧性还是挺棒的。最后考虑市区通勤还是选择了小狐狸,主要贷款政策太香了。现在手机app上也可以买电了,我和我媳妇两个人一人1000两年充电应该是够死了。 最后还是除了车机,这个车还是不错的,毕竟背靠北汽
【购车经历】 个人购买的第三辆车,情怀上来讲一直是德系的拥簇者,不是大屏智驾主义追随者,喜欢且享受自己开车,不喜欢交给人工智能(等老了开不动了眼花了再交给无人自动驾驶吧),也坚信买车这个事情没那么复杂,自己喜欢、家庭支持、兜里有米就够了。(真的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社会舆论、键盘侠评价),跟老婆商量了一下也得到了支持,最初是重点考察混动车型,1是有闲置蓝牌额度(上海混动车需要有蓝牌额度)、2是家里的固定地下车位充电也方便,所以当时考察了奔驰C350eL、沃尔沃S60混动、奥迪A6L PHEV,但是实车试驾后都不太满意,C350el奔驰基本不太主推、展厅也没有车、销售自己都不建议买、沃尔沃S60 T8后排空间太小、奥迪A6L PHEV有点超预算了且纯电续航只有50KM。 后面陪孩子商场遛娃的时候看到了上汽奥迪的城市门店,进去之后就看上了Q5E-tron,当时有6座和7座2个版本。之前因为一直开轿车,听别人说suv操控和舒适度没有轿车好,所以最初没纳入选择,后面试驾了Q5E-tron后觉得操控、动力加速和内燃机的汽油车很像,加之小朋友又觉得多了2个座位很新奇,同时车宽设计停立体车位也没有任何问题(在上海停车还是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商城和老的写字楼园区立体车位太多了),品牌知名度(虽然不是老牌一汽奥迪,但是上汽在世界500强企业里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龙头,加上奥迪的品牌)、价格、外观都符合自己的预期,所以就直接订车了,起初想订31.25w的那个星耀机甲型选装6座和B&O音响,但是提车周期会比较久,后面经过权衡就舍弃了6坐,选了21寸RS轮毂的黑武士版(出厂即带B&O音响),虽然轮毂是更大更扁更帅,但是后续需21寸要换胎的时候也是真是贵,哈哈。 【驾驶感受】 底盘非常紧致 扎实 有韧劲但不过于颠簸(可以过几个写字楼出入口连续的减速带试试),高速非常稳定(因为之前一直听别人说SUV高速容易抖动或飘),最起码Q5E在高速132码以内(国家要求的高速道路超速10%以内的上限,所以没试过更快)。看过这车的麋鹿测试 2吨多的SUV竟然可以做到80km的成绩; L2的驾驶辅助功能,芯片用的是Mobileye EyeQ4的,所以也比较熟悉这家以色列的汽车科技公司,现在属于intel系,因为被intel收购了。在高通和英伟达智驾芯片没现在那么火的时候,这个牌子也算是老牌领先的智驾方案公司,我记得老款的蔚来ES6也是用的这个牌子的芯片解决方案。实际体验就是老牌车企应有的L2级别驾驶辅助水准,不出彩,但是也很稳定(毕竟只有一个摄像头),日常堵车跟车或高速巡航完全没问题(需要注意突然加塞变道进来的车辆,需要人工干预一下)。 车机能看出一些变化但新意不足:安卓系统,界面像是基于MEB VW的车机系统上面嵌套的UI和部分功能,时常会有一些小的bug但整体容忍度尚可,整合了一些第三方车联网公司的应用市场,可以安装一些小游戏应用、音乐、视频软件、第三方地图及app,可玩性不高,该有的基本都有; 【续航】 可行驶里程计算非常准确,春秋天可以轻易跑到官标560km,官方测试电耗是15.9kWh,经过我多次充电及测试得出结论,只要你充一箱电后,日常行驶的平均电耗不高于16kWh,下次再充满就可以显示官方标的560KM,这个电耗在春秋天不急加速的情况下是可以轻易达到的。冬天续航主要受空调制热影响,ptc加热这个东西真的是没办法的,天气越冷越费电,每家车企好像都差不多,除非选装热泵空调,我实测大概开空调行驶的话0度-8度这样的天气,电耗在19kWh-22kWh左右,如果不开空调只开座椅和方向盘加热,我的驾驶水平大概电耗可以在17kWH左右;高速的话充满电,最高车速不超过115km(这个数字也是个人实测的最佳实践哈哈,感觉120km就稍微掉的电快一点了),单程跑400km没问题(至少还能剩10%-15%); 【乘坐体验】 7座布局,第二排座椅角度可有限范围内调整,后排空间没以前帕萨特 迈腾那么宽敞,但也没有沃尔沃XC60、X3后排那么局促,介于不局促但又不是特别宽敞(说的比较抽象);第三排如果要做成年人且稍微舒适一些,需要牺牲第二排座椅前方一半的腿部空间。 【最不满意】 提几点小建议: 1. 前排运动座椅是完全一体化,导致拓展性不足,后排想装显示屏支架或小桌板均没有接。 2. 车机的UI图标顺序容易自动打乱,排好布局和位置经常不定期会自动错乱; 3. 车机语音助手唤醒功能被停掉了,虽然咱们就是说这个原生的车机助手识别率不是特别高,但是仪式感还是希望能保留一下的,没有了 嘿 奥迪!,总感觉差点意思哈哈 【提车价格】 现金优惠3w
综合推荐指数⭐⭐⭐⭐ (车硬件本身足以对得起五星驾乘体验的称号,软件如以传统燃油车时代来评判也是相当不错,但如以电动车新时代来评判则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故综合评判为四星) 一、买车体验 【坐标】江苏无锡 【价格】六座版pro珠光白,裸车27.28(原价27.98优惠0.9白色加0.2)。2022年元旦前有14万融资租赁免息方案,元旦后只有两年免息贷款方案。 【下单方式】一汽大众app,在销售指导下进行,在app上支付2000元定金后生成订单,后续尾款都是支付给4s店的。 【21寸轮毂】一开始选装的21寸,2021年12月23日下单,2022年1月4日仍无法匹配到资源,就放弃了。七座白色倒是有现车,不过没要。 【六座pro】2022年元旦pro也可以选装原顶配版才有的六座了,由于喜欢六座的配色和质感,在放弃21寸轮毂后订单改选六座版,2022年1月9日新车就运到4S店了。 【生产日期】车辆生产日期正是2021年12月23日,我下订单的日期。系统版本是最新的1516。 【提车作业】4s店在完成车管所检测、贴膜、交付前检测、上绿牌等作业后,2022年1月15日顺利交车。 【超30万能否享受补贴】最初选装珠光白+21寸轮毂的补贴前价格刚好超30万,销售明确仍然按享受补贴的价格结算,即使国家不补大众也会补。但是我在车辆销售合同中却看到有明确约定如无法取得国家补贴,则消费者需要退还大众补贴款。由于后来没再选装21轮毂,此问题无法进行验证。 【轮胎品牌】20寸韩泰,但看到一辆和我车同批次的六座pro星黛蓝的轮胎是20寸倍耐力。这轮胎品牌确实比较随机。 二、驾乘感受 【加速】单看百公里加速指标很肉,指标主要是被50-100km/h后半程拖累,实际在城市道路经常遇到的红绿灯起步这一场景,0-50km/h的加速是非常给力的,而且加速比较平稳,踩油门不会乱窜,不易造成头晕。 【制动】踩刹车同时也会进行动能回收,刹车效果是比较线性的,没有刹不住车的感觉,整体比较满意。 【半自动驾驶】半自动驾驶就是自适应巡航加车道保持,支持停停走走,体验下来可以给它打90分,在快速内环和高速上完全可以放心的开启,堵车也不怕,现在上下班有一半时间都是靠它。 【续航】舒适模式D档空调常开,无锡冬季400km续航。(懂车帝480km测试环境为经济模式B档夏季空调) 【第三排座椅】两个小朋友在第三排坐坐还是很开心的。成年人临时坐坐也可以,但没有舒适度可言,一个人的话坐中间点把脚全伸过道里。另外,第三排是没有儿童座椅iosfix接口的,只有第二排有。 【第二排座椅】比第一排少了按摩功能,但多了包裹头枕,加上座椅加热、全景天幕的加持,第二排乘坐舒适度最佳。但第二排因为是独立座椅所以少了杯架,这个不太方便,其实可以在空调出风口那边设计一个隐藏式的。 三、软件体验 【车机导航】比较不智能,与百度高德规划的路线差异较大,路线偏好只有避开高速和避开拥堵,没有与车载摄像头合作发挥出车道级导航的作用。目前唯一的优点是可以与AR HUD联动。建议有条件的还是用苹果的carplay。 【语音控制】比较不智能,最不能接受的是不能控制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明明同属空调界面系统。语音也不能控制车窗升降,原本以为简化车窗按键是为了让我们语音控制的。 【酷狗爱奇艺等】今年新上线的车机app,加上刚推出的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政策,尽情使用吧。现在上下班一直用酷狗听无损音质的歌曲,效果非常好(缺点就是无法使用语音控制酷狗)!爱奇艺只能停车时播放,起步就暂停,因此使用场景局限在给车快速充电的时候。 【一汽大众app】功能、实用内容、用户交流内容、用户意见收集反馈均较少,建议大众可以靠这个app搭建厂家与用户的直接沟通平台,促进车辆功能优化完善,提升ota频次,赋予车辆灵魂 四、关于充电 【开迈斯】一年免费,用一汽大众app里的公共充电扫码即可使用,7%电量70分钟可充至98%(开迈斯无法充至100%)。 【个人充电桩】建议提早去物业沟通取得需要盖章的材料。基本流程为:个人、4s店、物业三方在材料上签字盖章——国家电网app上一键申请——电表安装——充电桩安装。 五、截至目前存在的bug 【中控花屏】在5G基站附近会出现明显的中控花屏情况(仅中控屏有此问题,方向盘小屏幕未出现过,花屏过程中不影响驾驶,音乐可以正常播放)。目前4s店答复说是抗干扰能力差,可以拆中控在天线上包裹相应的抗干扰材料,但目前厂家没有统一的整改或召回措施。 【MODE驾驶模式有误】D档经济模式下,松开油门未进行动能回收,在运动模式下反而进行动能回收。经查阅说明书,D档是在经济模式下松开油门的情况下,会进行动能回收。这个应该是系统bug。 【其他偶发错误】偶发各种轻度报警,网络断流,时间显示消失,发生频率不高,一般不去管它又自己就好了。
有一辆沃尔沃s90了,想买一辆电车上下班外加周末出去露营。 对电车我有几个硬指标,安全,稳定,空间大,续航长。 二十多万的预算,也就是唐ev能满足我的上述要求。网上对比亚迪恶评满满,但我觉得比亚迪是有自己技术积累的,从三电系统的自主研发到对电车的理解,外加目前对销售和售后服务的革新,让我觉得买车还是应该相信比亚迪。 外观:我很喜欢龙颜外观,感觉很帅,说我与懂车分偏差较大。。。怎么讲呢。。我觉得好看,你觉得不好看那你就以你为主,外观这东西很主观的 续航:我开的比较暴力,最近百公里电耗能达到29哈哈哈哈哈,但是家里人坐车的时候正常开百公里能达到18左右,108度电池,拿20度算,续航五百多妥妥没问题。 驾驶感受:我觉得很好开,很多人说底盘多么松散多么垃圾,我真的纳闷你们都开的啥好车,我s90女朋友e300都觉得这车好开,开起来很稳,云辇c调的还是舒适,没感觉说哪有松散啊。。。 想到哪说哪 【空间表现】 第二排空间可以说够用,但跟s90后排肯定是没法比,不过座椅靠背可以调节角度很大,坐垫很长很软,做起来还是挺舒服的。第三排我就是应急,买来没拉起来过。后备箱空间是超大,中间搬过一次家,真的靠谱。 【充电时间】 快充是真的快,蟠龙天地下面宝马的快充桩,一会儿就充好了。不过我一般停在单位充,感觉无所谓。 【智能化】 我个人对智能化无感,上海这个道路条件,我是真信不过什么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不过他这个ACC确实差点意思,跟沃尔沃不能比,跑高架还是自己开吧。 昨天跑了一天,高架加地面,能耗如图,感觉蛮省的。 体验了一把售后,空调热管理故障,到4s店检查几个师傅看了一会讲电磁阀出问题了需要换个新的,让我把车留在店里,给了一辆四驱唐ev代步。昨天换好了,空调也好了。虽然说刚提车一个月就故障让我有点恼火,不过这售后服务还行。 【关于电耗】 大家用车场景可能不太一样,开的猛一点、坐的人多一点电耗就会高一点,二点几吨的七座大车,太关注电耗我觉得没什么意义,比亚迪三电系统我是信任的,所以不用管太多,开就是了,一周电费几十块钱还是付得起的 【关于上次空调维修】 更换了一个电磁阀,然后重新刷了一个系统,热管理故障的问题就没再出现过,售后小哥的服务态度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