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新能源车卷得飞起,油车好像成了“老年人的选择”。但你真要买车,绕来绕去,最后还是会把目光落到燃油SUV上。为啥?简单、好开、不掉价,关键是——稳。
那这份5月第一周的燃油SUV销量榜单,真就挺有意思。它不像年终总结那么隆重,但它有“现在进行时”的热度——谁真的在卖、谁真的在卷、谁真的要凉,榜上一看就懂。

5月第一周,单周销量破千的燃油SUV有34款,TOP10全都三千辆起步。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实打实的“抢饭碗”级别。
大众途观L冲上第一,销量破5000辆,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惊讶。它就像楼下那家一直排队的面馆,不便宜、不惊艳,但你就是信它不会踩雷。
这车的优势在哪?空间够用、做工扎实、行驶质感有底子,再加上终端优惠一出,性价比立马拉满。很多人一看新能源车动不动三五万优惠,那你错过了途观L现在的“黄金窗口期”。
但你真要问我推荐不推荐?我会说:“看人。”如果你追求智能座舱、花活儿配置,那它明显不够“潮”;但如果你要个能开10年、不出毛病的家用车,那它就是个老实人干老实事的代表。
前两名是本田CR-V和途观L,星越L能挤进第三,说实话,有点让我“哎哟,有点东西”。
这车销量4800多,紧咬前两名,它不只是国产车型的门面,还是那种“打得有理”的打法。
为啥它能冲上来?一是配置真卷,中型车空间+紧凑级价格,谁不爱?二是设计不丢人,内饰那个大屏一看就“值钱”;三是吉利这两年在三大件上的稳定性,真的是越来越靠谱了。
但它也有短板。有人吐槽油耗偏高,城市通勤不太友好;还有人觉得后期保值一般。这就看你是“用车党”还是“换车派”了。
看到哈弗H6跌到第18,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曾经的SUV一哥,现在单周销量勉强2000出头。
它的问题我觉得很明显:一是产品换代节奏慢,外观内饰都显得老;二是面对混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它站得太稳了,反而被拍翻了。
但也别急着“唱衰”。它4月销量还在榜尾,这次至少爬回了前20——说明它还在挣扎。只不过现在的市场,光靠情怀真不够了。
这仨日系车,怎么说呢?不惊艳但稳定,像老朋友一样让人安心。
CR-V这次周销量近5000,这波操作我觉得是典型的“以退为进”:优惠多了,销量自然上来了。
卡罗拉锐放和RAV4荣放也都在4000辆以上,说明市场对它们的认可度还是高。就是我得提醒一句:这些车在智能化配置上比较保守,别期待太多“黑科技”。
但从省油、耐用、空间合理这些维度看,它们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
除了星越L,长安CS75PLUS和瑞虎8也都进了前十,表现那叫一个稳定。
CS75PLUS算是国产SUV里的“常青树”了,现在还能保持4000+的销量,确实不容易。但我更关注它的“后劲”——面对新能源冲击,它还能扛多久?
瑞虎8就有点意思了。它4月刚刚夺冠,这次又杀进前十。关键是它的上升势头很猛,说明市场认可度在回暖。而且奇瑞这两年在营销上有点开窍,终于不再“光有产品、没人知道”。
再往下看,博越(图片|配置|询价)、缤越、捷途X70这些车型都在2000辆以上,说明国产品牌在“腰部战场”也没放弃。
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5这仨都上榜了,奥迪Q5L甚至冲进前10,单周3087辆。你以为现在大家都去买理想、小鹏了?不不不,高端市场还是有那么一批人,愿意为“BBA”多掏点钱的。
但宝马X3就有点惨了,700多辆垫底,说明“价换量”的策略已经到头了。你再不升级产品,消费者就会转身去看新能源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像瑞虎9、坦克300这种千辆左右的车型,说好不容易,说差也不至于。它们就像是“等机会”的选手——一旦营销跟上,可能就蹿上来了。
反倒是一些原本很强的车,比如汉兰达、皇冠陆放,这次都没进前20。你看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大空间+高价格,现在不一定吃香了,尤其是油价高的当下。
别再说燃油SUV“要完了”,它还早着呢。你看,5月第一周,能卖过千的车型就有35款,这不是绝地翻盘,是“老将未老”。
但话说回来,这个市场也确实不一样了——以前是“你只要不差,就有人买”,现在是“你必须有点狠货,才有人看”。
牌桌还在,规则变了。你要上桌,得先想清楚你是准备打快攻,还是稳扎稳打。
那你呢?最近有没有在看SUV?榜单里这些车,有没有哪个正入你法眼?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来聊聊到底哪款才是你心里的“真香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