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油价“破9”,你会为了破除“油虑”买新能源车吗?

    Autodealer汽车行家头像Autodealer汽车行家头像
    Autodealer汽车行家2022-03-19

    文 | Autodealer综合

    欢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3月17日晚,全国多地加油站疯狂排起长龙,南北方车主统一口号:“师傅,加满!”

    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50元和720元。折合升价,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上调0.59元、0.62元及0.61元,创下成品油新版定价机制以来最大涨幅记录,国内多数地区95号汽油迈入每升“9元时代”。

    说实话,这次油价上涨不意外,甚至有点“如期而至”。自去年12月底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连续六次调涨,多数车主对于此次的油价调整的涨跌,已经心里有数了。但不少车主仍然表示,当真正看到油价破9时,还是感到难以接受。

    贵如油,新能源车还是“智商税”吗?

    油价上涨,最心痛的是车主,准确地说是燃油车车主。

    很明显,油价的上涨对燃油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很多人在担心油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对购买燃油车产生了一些动摇。加之,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得多,新能源汽车大有借油价上涨猛烈反扑的架势。

    车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纷纷抓住油价上涨的热点,大力宣传其新能源车型,誓要帮助消费者甩开“油虑”。比如某造车新势力的宣传海报上就给消费者算了一笔账,新能源车百公里电耗费用为:14度×0.58元=8.12元;燃油车百公里油费为:8升×8.62元(此次调价前油价)=68.96元。新能源车每百公里可节省60.84元,以每年行驶15000公里计算,加上维修保养减少的支出,每年可比燃油车节省近15000元。

    15000元对普通车主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搁谁都得心动。邹先生作为爱车一族,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买过6辆车,4辆油车、2辆电车。在油价开启“暴涨”模式的当下,他向身边人力荐电动汽车。

    他说,以前开油车每个月的油费在2000~3000元,现在开电车每个月的电费也就100多块钱。因为用车较多,他每个季度会保养一次车辆,每次约2000元,但电动车基本不用保养,一年下来油费和保养费至少可以省下3万元。

    从行驶质感和舒适度来说,他认为同价位的电动车也可以“吊打”燃油车,带来更高级的驾驶体验。市区堵车的时候没有顿挫感,高速超车动力又很丝滑,开了电车就再也回不到油车了,他开起特斯拉感觉比40万的BBA还要好。“看看多少二手车商的座驾都是电车,就知道电车有多香了,人家起码试驾过上千辆车。”邹先生说。

    对于很多人关注的充电和里程焦虑问题,邹先生展示了他的充电界面,显示20分钟不到,他的电车即可从30%充到80%电量,也就是在服务区上个洗手间加买瓶饮料的功夫,跑个小长途都没有压力,如果家里或者公司楼下有充电桩,给电车充电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方便。邹先生表示,“如果你还在电车和油车之间犹豫,看看二者的销量对比,就知道谁才是未来了。”

    当然也有坚持的“油车派”如郑先生,他表示平时就是上下班开车,用车量不是很大,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容量估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不过多花30元,影响并不是很大。电动车始终感觉是“智商税”,冬天续航掉得开车都不敢开空调,还要围着毛毯;充电桩找半天,找到了还要排队,等充电也要个把小时,燃油车哪里都可以加油,加满只要5分钟。

    而且同级别的燃油车更便宜,选择的空间也大。虽说电动车使用成本低,但保费那么高,满身传感器,碰一下要花不少钱修,省的那点钱都贴进去了;关键还不保值,买了就是亏大了,不像燃油车经受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更靠谱。“别再说燃油车不如电动车环保,发电环节不污染吗?只是污染转移了。”郑先生说。

    油价若不降,或给新能源车做嫁衣

    “毫无疑问,油价上涨会令新能源车的优势更加凸显”。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新能源汽车分会会长、中海同创创始人李金勇认为,在油价5~6元时代,电动车的使用费用是燃油车的1/10,油价上涨后,这个数字可能达到1/20,这倒逼消费者去选择新能源汽车。

    其中,插电混动汽车结合了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优势,既节油,又能避免续航焦虑,从去年开始销量增速也非常明显,但由于成本控制有难度,更适合15万~30万元价位,所以会成为中高端车主的新选择。而15万元以下汽车消费者对使用成本更加敏感,所以这一市场会随着油价上涨迅速“电动化”。李金勇判断,如果油价持续上涨,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会远超想象。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在上涨。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缺芯”困扰,电动车行业在2022年掀起了一轮涨价潮。

    7天三连涨,特斯拉终成“理财产品”?

    谁也不会想到被调侃成“韭菜之王”的特斯拉会成为最先涨价的企业吧,3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宣高配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高性能版涨价1万元;3月15日,除后轮驱动版Model Y外,特斯拉再次针对Model 3后轮驱动版、高性能版、Model Y长续航版、高性能版四款车型分别涨价,涨幅1.8万-2万元不等;时隔仅一天,特斯拉再次针对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15060元,至此,7天三波涨价,特斯拉“韭菜”变“香菜”,老车主闻之狂喜。

    涨价后,Model 3入门版起售价27.99万,Model Y入门版起售价31.69万元,分别比去年贵了3万-4万元,这一涨价幅度在车市中极为罕见,值得注意的是,多轮涨价后,特斯拉在售车型中只有Model 3后轮驱动版还可以享受新能源补贴政策。

    对于不断调整价格的原因,特斯拉官方并未对外公布,但据买车君了解到,特斯拉此次涨价是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的,特斯拉内部人士告诉买车君:“对成本和利润极为严苛的特斯拉涨价、降价反应是非常迅速的,所以才会导致一周时间频繁调价。”

    3月1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推文称俄乌局势导致商品价格飙升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表示特斯拉和SapceX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我们从特斯拉直营销售店了解到,涨价并没有影响消费者订购特斯拉的热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15号当日价格调整后,我们从后台就看到不少新订单,大家普遍认为车型价格还会涨价。”从官网信息显示,Model 3交付周期长达4-5个月,Model Y最基础版本也要2个半月交车。

    交付周期长以及频繁调价也滋生了二手平台上“炒订单”现象的出现,其中27.6万的Model Y入门版订单是最受“欢迎”的,价格也被炒到了近万元,“早提车、价格低”的标语随处可见。

    20余家企业“跟涨”,消费者是否应该持币待购?

    就在特斯拉7天里的第二波涨价同一天,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比亚迪也发布了涨价公告,3月16日起,比亚迪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进行价格调整,上涨幅度3000-6000元不等,这也是比亚迪近三个月以来第二次提价。

    我们也第一时间走访了比亚迪经销商,以热销车型秦PLUS DM-i和汉EV为例,技术参数表价格一栏已经被涂黑,比亚迪的插混车型涨价了3000元,而EV纯电车型涨价了6000元,比亚迪经销商销售人员向买车君表示:“我们针对此次涨价能做得最多的便是保留这周的价格,周日前订车还是按照涨价前价格走。”

    除了特斯拉、比亚迪两大新能源头部企业外,已有20余家新能源企业发布涨价公告,包括哪吒汽车、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欧拉、奇瑞新能源、威马等等,有报道称,本周日晚12点后,小鹏将针对旗下车型进行新一轮的涨价,其中小鹏P7涨幅近2万元,小鹏P5涨幅1万元。对此,买车君也联系到了小鹏官方,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否认该消息,并表示:“后续以官网或APP消息为准。”

    此前因国补退坡,小鹏曾针对旗下车型进行过一次涨价,但如果本周再次涨价,那显然是受到零部件材料价格上涨的缘故。小鹏体验店内,销售人员表示不清楚是否会涨价,但对于急需用车的用户来说,销售们还是劝大家尽快“锁单”,因为无论是小鹏P5还是小鹏P7最快交付时间也要2个月左右,个别选配车型交付时间更久。

    一名广汽埃安销售告诉我们:“涨价其实也是厂家非常无奈的事情,我们之前因为补贴退坡其实只涨了一小部分,厂家选择自行消化了一部分成本,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厂家很难再为终端市场消费者兜底了。”

    对本就利润空间较小的微型车而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更是晴空霹雳。前不久,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就曾公开发声称:“欧拉黑猫、白猫停止接单重要原因是单车亏损超万元。”

    同样的,宏光MINIEV借改款上市也进行了价格调整,对比2020款MINIEV入门版2.88万元起售价,2022款MINIEV自在款现在的价格是3.48万元,相当于涨价了6000元。

    3月16日,奇瑞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奇瑞新能源汽车将对小蚂蚁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包括小蚂蚁和新入市的QQ冰淇淋价格均有所上涨。

    两边都是涨价,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

    李金勇认为,首先油价上涨是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因素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存储量只会越来越少,油价只会越来越高;短期因素是俄乌冲突导致石油供应紧张。综合两种因素来看,油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且很难回落到以前的水平。

    再看电池和芯片价格上涨导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2018~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的瓶颈期,销量不高,年销量维持在120万~130万辆之间。但2021年突然迎来爆发,年销量增至350万辆,电池储备明显不足,这其中更多是供求不平衡导致的矛盾,也不乏对电池价格和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炒作。随着对电池原材料的大力开发,电池企业的疯狂扩产,电池供需的矛盾会在一个阶段内得到解决。

    同样,芯片价格上涨也属于短期供需矛盾。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让车上芯片用量倍增,但芯片供应受到产能不足和疫情停产影响,显得供不应求。随着芯片企业扩产周期的完成,疫情缓解后复工复产,以及国产化的快速替代,芯片短缺和涨价问题也将得到快速缓解。在油价上涨大势不可逆转,与电动车价格上涨短期矛盾很快解决之间,怎么选择就很简单了。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