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V的日常提车作业 我是属于那种从小就喜欢车,再加上退伍手里又点钱,从退伍前就一直在看车,而且从uni-v刚上市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了,期间还关注过mg7和领克03,也在网上查多这几辆车的信息,家里也劝过我买其他的合资车或者他们认为好一些的车,但是毕竟是属于自己第一辆车,我觉得还是选自己喜欢的比较好,毕竟是你自己开,买一辆自己不喜欢的车,自己开着心情也不是很好,最后经过一再对比还是选择了uni-v。 先说说我最喜欢uni-v的几个点吧,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尾翼了,毕竟尾翼太帅了,再加上速度上了90迈自动开启,然后就是这个挡把了,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开车时右手握着挡把,然后就是实体按键了,因为我个人认为还是实体按键来的靠谱一些,毕竟实体按键不用你可以的去找,只需要瞥一眼就能找到你想找的那个,最后就是前脸了,说实话在uni-v没上市之前让我很难找到一款车的前脸让我喜欢,但是uni-v的上市让我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个无边界的前脸。 选择uni-v的原因:先说说不选择mg7的原因首先就是网传他的小毛病太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的事没有的,但是我不想去赌我是不是能买到没有小毛病的车,然后就是他的轴距,虽然官标是b级车,但是和uni-v对比一下其实并没有大多少,而且长安作为一个前军工企业能够更让我信服一些,然后就是03了,不选择03的原因是:虽然官标的轴距,长,宽,高等数据和uni-v相差不大但是我总感觉实车看上去要比uni-v要小一些,然后就是03的尾翼了,和v比直接没有可比性,所有最后还是选择了V。 提车价格:我是在甘肃的武威提的车,我的是23款2.0T领速版,指导价是139900,加上轮毂,排气选装2999,然后我提车的时候是没有加现状的价格,相当于选装直接就是送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给我优惠了19000,如果要算选装的话是优惠了22000,最后落地价是不到14w,提车给送了全车的太阳膜(说实话这个膜很差,我是加了980重新贴的其他的)然后还有全车的脚垫(这个脚垫也不是多好的东西)然后最重要的是送了我终生保养,和一张2500的油卡。 油耗表现:加满一箱油具体能跑多少我也没有专门看过,我提完车之后的第十天,我开车从我家到呼和浩特,总共是1200公里左右,反正这一路的表现油耗是在6.8个油,平时在村里面开的时候表现油耗在7.3,当然我还没跑多少,总共才跑了2237公里,可能后面会降一些,这个等以后再看吧。 驾乘感受:我的净身高是173穿鞋大概也就是175,我按照我的坐姿调好主驾座椅,和我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坐在后面也不会感觉到难受,但是身高再高一些就不行了,感觉会有一些顶头,腿部空间也会感觉有点小了。 驾驶感受:先说一下我感觉优秀的点吧,首先就是他的运动模式,这个模式下不管是油门响应还是提速的提升都很快,总会让人忍不住去踩两脚,然后就是难受的是,一个是油门不跟脚,但是我感觉这个用自己的脚法还是能有所改变,然后就是隔音,我感觉这个还是有点挑路,大部分路面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还是看个人,当然也可以调大音乐的音量来盖住胎噪(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上车不开音乐的)所以我感觉这个没啥影响,最后就是我个人感觉还差一个眼镜盒,想放眼镜还得自己去网上买一个放眼镜的夹子。 车机系统:个人感觉车机还是很流畅的,就是这个车机流量有点少,我从2号提车,到10号的时候就只剩下800兆了,然后就是连接caiplay,我是苹果手机,因为他的数据线是双头都是type-c的口,相连接车机还得专门买一条usb头的线。然后就是360了,虽然我平时很少用,但是这个东西对新手司机还是很友好的而且这个360还很清晰。 内饰设计:整车的内饰总体我还是非常喜欢的,唯一让我感觉不太够的就是副驾手抠空间了,我只放了两个文件袋就放不下其他稍微大一点的东西了,而且文件袋里也没有多少东西。 以上就是我的用车感受了,欢迎各位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特此表明,以上言论只代表个人观点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锐放混动先锋版提车半个月的分享 一、个人情况介绍 购买的23款锐放混动先锋版,4月24挂的车牌,本来在APP选好了车牌号,到了现场被业务员好心劝说下现场选的号,的确很好,到现在跑了400来公里,买这车平常上下班用,和过节回老家用。 二、购车预算 购车预算是12万左右,买这个车在范围之内。 三、选车过程 从有购买的想法到选车挂牌回家,也就1个多星期,某一天发现开了12年的老车车底开始烂了,又快年审了,干脆打算买个新车,亲戚的卡罗拉开了13年啥毛病没有,加上因为大修厂师傅说,你去各个大修厂转转,看看有几辆卡罗拉在维修,一番比较选择了3款车 一汽锐放 广汽锋兰达 日产逍客,后来定下买锐放,开始打算买纯油的,结果本城市没有黑色现货,混动有,也只有一家4s店有,第一天去看车,第二天交全款提车。 四、价格方面 全款落地11万多一点,包括92800旧车置换后的裸车价,4000来块钱的保险,8000来块钱的购置税,5000来块钱的延保,赠送了底盘装甲 倒车雷达 倒车影像 行车记录仪 脚垫和车膜,就是近期买车的太多了,贴膜要20多天后。 五 、购车经验和建议 选锐放混动版本当时很纠结,但黑颜色只有这款,但嘟嘟嘟的传闻满天飞,后来查资料问周围懂车的人,4s店也给出建议,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品牌,现在已经看到厂家开始有解决方案了,很庆幸选择了这个版本。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 这款车的外观大气很满意,喜欢黑色,加上车灯的红色 ,红与黑的搭配还是蛮顺眼的。 2. 空间感受 车内空间比较满意,前排空间对于一个身高165cm体重180斤的胖子还算宽敞的,后排空间感觉还好,膝盖距离前排座椅大约有13cm,副驾移动到最前面,和后排座椅之间距离大约36cm,后备箱也很大,后面弄一个大箱子,放水 灭火器和一些常备随车工具,液压千斤顶 搭车线 牵引绳 牵引钩 打气泵 防滑链 螺丝刀扳子 防溜车车的三角木块等等,还准备些压缩饼干 急救包 户外急救毯之类。 3.动力方面 零百加速还不错,红绿灯起步很快,上大坡动力也足够,超车的体验也很好,一脚油门就能窜出去,因为只跑过国道,试了一下跑110迈很轻松,方向很稳,再高的速度没测试,感觉还有很大空间。 4.操控感受 驾驶体验感很好,以前开的是手动挡,对自动挡很陌生,开了几次很容易上手,动力足,方向盘指向灵活准确,指哪走哪,车随心动,很多功能集成在方向盘,比如多媒体方面,可以很方便的调节音量大小,切歌等等,就是还是要学习一下,建议4s店给没开过自动挡的车主,小培训一下。 5.配置感受方面 当初选这款车也是因为它的L2辅助驾驶功能,实际驾驶这些日子发现这个功能很实用,某些场景会声光提示,比如离前车距离太近,路上有行人突然蹿出,检测偏离行驶会方向盘矫正,鸟枪换炮的感觉很爽,瞬间高大上,其他的功能比如巡航还需要慢慢摸索。 6.内饰方面 内饰是有些简陋,硬塑料组合,织物座椅,不过见仁见智吧,同样价位,会选择三大件的投入更多一些的车型,冰箱彩电大沙发大连屏的会过滤掉,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只能接受了,希望下一款会有所改善。 7.油耗感受方面 目前跑了404km,总平均油耗4.6,1440kg的自重,感觉还可以,市区最低3.6,长途国道4.1,很省油,感觉开辅助驾驶油耗会有所降低。 8.隔音方面 跑长途习惯开音乐开导航,在市区也是听收音机,所以对高低速时的风噪胎噪没太大感觉,安静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启动,有时会吓一跳,声音的确有点大,另外新车内的味道的确很大,不过开窗几天味道小很多。 9.舒适度方面 方向盘可上下前后调节,加上主驾座椅的调节,驾驶时很舒服,开很久疲劳感也不大,因为副驾一般不坐,可以调前,这样后排的空间大很多,也很舒适,如果全员坐满,后排空间还是有点小。市区道路还可以,农村颠簸路段的确很颠,每个坑都能感觉出来。 七. 新车装饰方面 还有关于新车且称为装修,最先注重的是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毕竟比以前的车大很多,再是底盘装甲,北方冬天的融雪剂破坏力很强,还有前排座椅下的出风口,买个保护罩的确很实用,皮座椅套方便打理,门拉手大屏还是要贴膜保护一下,就是方向盘按键没有找到好的保护方法,喜欢车友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 以上是我不到半个月的购车体验,希望大家评论留言,在此感谢群里的兄弟姐妹们,能够不厌其烦的回答各种新手问题,还要感谢圈主的大力指导。
#奔腾吧【情况介绍】家里一辆小suv也是很多年了,再加上家里有些情况需要添置一辆车,然后我又特别喜欢奔腾B70这辆车,家里就决定给我买辆车,所以就找到销售去了解当时车辆价格 【买车过程】第一次知道这辆车的时候是21年三代B70刚上市的时候,那会刷抖音刷到了这辆车就一直在关注,21年-23一直在关注这辆车,中间许多热门国产车型也很多,就试驾了uni-v,逸动plus,星瑞,红旗H5,因为喜欢溜背当时uni-v关注比较多,试驾之后其实各点都挺好,就是车内空间有点小,可能是车辆较小,感觉外观看起来比较“胖”,就放弃。 逸动试驾之后感觉变速箱调教又不是很好,2档降1档的时候,有明显的顿挫感,也就放弃了。 红旗和星瑞两款车,不管是外观,还是动力方面还有车内空间来讲其实都不错,但是我还是对奔腾B70的大溜背和大掀背念念不忘,又去试驾了一次,这辆车不管是从外观,内饰,空间各种方面真是长我心里了 【提车费用】 购车时间:2023.10.7 购车地点:烟台 购车款式:23款1.5T畅享 裸车价:10.19万 落地价:11.5万 赠品:行车记录仪,全包围脚垫 【爱车初体验】 就简单说说自己的感觉,没有什么太专业水平评价。 外观感受: 这辆车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而且是自己喜欢的车,提车当天真的很激动,在车辆未开出4s店的时候真的很煎熬,但当办完手续摸着方向盘开出4s店的那一刻,真的是有很激动,战戈型大灯,后贯穿式灯带,流水转向灯,这些虽然没有那么重要的东西,但就是喜欢这些,以及大溜背和掀背式尾门,这两个是我最最最最喜欢的。而且我个人的话对白色情有独钟,所以挑都没挑的就选了白色。前面黑色格栅配亮色点缀看着很帅,后期的话打算贴一个悬浮顶,加一套包围让原本就有轿跑风格更运动一些。 动力感受: 我是1.5T169匹马力,我日常是足够,因为之前是开自吸手动挡所以导致我踩油门一直来讲比较狠的踩法,但是感觉D档地板油的话会有一点点的延迟,S档就没有这延迟,不管是高速120超车又或者国道80超车,S档一脚下去在涡轮介入的瞬间还是很有推背感的。中段加速的动力输出很有量,我用S档居多一点,3档转速4000多是动力最强的,现在还不在意油耗,我在意的是路口起步有几个比我快,不能说这个车比同级别动力有多强,只能说开车的人要猛。 驾驶感受: 因为平常开发比较激进,不管是转向还是车身支撑性都感觉很好,转向指哪打哪。还有车身支撑性也不错,有时候连续超车快速过弯的时候车身姿态很稳。感觉这个独立悬架整体就是偏运动。我看车友说过坑坑洼洼的路段有颠簸,我倒是感觉还挺好哈哈,路感很清晰,各有所好吧。冷车启动1-2升档会有一些顿挫,要想改善就得等转数降下来,要么就2000转以内先缓行。胎噪跟车友说的一样大,尤其80以上的速度,高速开到100风噪就明显了。但是配合高转速的发动机轰鸣,这不就是油车的魅力所在吗,享受其中,新能源那种开起来很静,车里面闷闷的感觉我是享受不来。 乘坐感受: 2.8米的轴距,我本身174的身高,车内空间完全足够,主驾正常水准,后排跷二郎腿轻松,头上我剩一拳多一点,座椅坐着感觉偏硬,这个硬不是让人难受的那种,还是偏运动的感觉不会坐久了留下一个坑。长途自备腰垫,自备腰垫,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否者你会感觉像插了二百米秧苗。 油耗: 我个人开起来油耗是比较高的,我自己是能接受,比较喜欢深踩油,市里面基本都在12-15,哈哈。高速一百多公里的路也要8-9个油。路口起步不允许有别的车在我前面,电车也不行~ 功能体验: 双联屏的车机设计我还是很喜欢,车内按键挺合理的,尤其是空调面板,旋钮比较方便。语音助手听歌开空调,导航位置变化都能控制,至于流畅性,一般,喊出优米之后要等他回答在了以后再说指令,要不然容易识别失败,不支持连续指令。无线充电很慢,基本能保证电池不掉电,位置有点尴尬,为什么要设计在下面?如果用手机看导航就不能用无线。空调会莫名其妙的自己出热风,发现开内循环可以解决。制冷效果不咋地,后排要想有风,要把前面出风口关闭。至于看你们说的电瓶电量低,我是认为你油门多踩踩就好了。启停不咋用,没啥用。音响不知道啥牌子,比较带感,音量给30,听个低音感觉能把车门震飞。车机内容配不上这个连屏,少得可怜,车联网的意义在哪,只是为了远控吗。酷我音乐我甚至买车之前都没用过。 缺点: 导航版本有点低,希望更新一下,最好出高德车机版,另外APP控制略慢,有时候要给多次指令才有效,这个功能平时用的不多,但既然支持远程控制,就希望优化的好一点。 总体还是满意,外观喜欢,动力满足需求就够了。另外听说7月份以后会迎来车机大更新,仅限于带车联网的,悦享乐享没有奥。比较期待。 感谢圈主指导
#用车秘籍有些车友可能一直以来有些疑问,同样是冒险家的锐威音响,为什么自己的锐威音响听起来没有我的音质那么好?不管是高中低音的分离度还是中低音以及超低音的干净程度都没有我主页小视频中那么好!哈哈……实际上是因为我本人的锐威音响从声学角度进行了专门优化。说实话这个帖子发的有点晚了,哈哈,因为之前还是有点私心,不想大家的锐威音响都那么好听,甚至比我的还好,说句抱歉!废话不多说了,下面就把这个秘密和方案公布给大家,有需求的锐威车友可以参考去提升下自己的锐威音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给四门低音喇叭及低音炮背面箱体铁皮粘贴驻波晶片。简单介绍一下驻波晶片在汽车音响领域的作用:第一可以吸收反射失真的音响声波,第二分散和吸收扬声器和金属门板的共振声波,第三阻挡车内声音从门缝漏出,消除门板内产生的共振,第四均衡扬声器的中、高、低音量,提供平坦的频率范围,第五使门板扬声器发出的声压都是均匀的,有效消除声音共振和声波的干扰。 驻波晶片的粘贴一定要注意用量和比例(四门低音喇叭后面按图二和图三说明粘贴即可,低音炮后面建议按单门用量的1.5至2倍粘贴,本人实际用量比例在1:1.8左右,粘贴方法与四门相同)否则会影响低音炮与前门低音喇叭衔接,本人先后拆装车门和后备箱低音炮各六次才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 驻波晶片网购平台有很多可以去搜搜看,一盒两张30元左右,我一共用了三盒六张不到90元。没想到花了点小钱却给音响带来了质的飞跃!私下给好多锐威车友也推荐过这个方案,贴过车友和我是感同身受的,但也有个别锐威车友不相信,甚至说我推销方案,真是把我气笑了!我是收过哪个车友的一分钱了?还是给车友卖过一个东西?从我几年前改锐威到现在多少车友咨询问题,我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毛钱的红包都没见过一个......真是......不识好人心,懒得搭理了,你最好别用! 第二、四门止震隔音。汽车音响想要优秀的低音效果,结实稳固的低音箱体也不能忽视。大部分车友可能做过了,我实际做了四层止振(图三、图五、图六可以看到,车门外层铁皮背面条贴止震板,车门内侧条贴止震板,内饰板条贴止震板,低音喇叭固定塑料背板背面还条贴了一圈止震板),外加更换原车吸音棉为鸡蛋棉。止震隔音到底做不做看个人需求,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低频共振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会增加油耗(之前两万公里是综合油耗8.3,现在五万六千公里综合油耗已经上升到9.2了)。 秘籍分享完毕,有锐威音响的车主可以去试试!总之,我的锐威音响分离度提升很明显,中低频变得非常干净,低音弹性下潜依然十足,听啥都好听,音质堪比我的索尼LinkBuds蓝牙耳机,有过之而无不及,音效更不用说了,耳机没法比的 最后感谢木有木有圈主的推荐加精!
#用车心得1.心路历程:上一年年中因为工作有买车的想 法, 网上也基本看了一圈,主要想买新能源 因为家里有一台油车了, 所以也挑了一大圈, 颜值性能价格看下来真没比深蓝更有性价比的 车了, 于是去店里试驾了一下 (别的车我没试 过一次) ,_谈价格没谈拢换了一家谈, 最后也 是终于拿下。 2.提车上牌:提车的时候车有瑕疵闹了点不愉 快, 其他都还可以,上牌给了五百块钱就帮忙 弄弄资料就不管了 搞了我整个下午在那排队上 牌,这个差评得, 其他也没啥毛病。 3.用车分享:最主要拿来上班通勤, 跑高速比 较费电,低速开电车是真不错太便宜了,偶尔 开出去玩一下, 我主要还是当一个代步工具来 用, 也不会说什么天天精心照顾,买回来到现 在好几个月了都没洗过车就冲过一次, 不过在 外面充电挺难等的也贵,家充才是yyds。 这几天ota了一次 系统好用了很多, 要是扶手 箱能再设计一下会更帅, 然后QQ音乐什么时 候有啊。。。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是辆挺不错 的车, 值得一试。 4.能耗分享:低速一般13个电, 高速一般16个 电,能耗还是可以的,就是充电速度差点意思不过毕竟是增程也无所谓了,还有一个很重要 的问题对我来说,车辆闭锁的时候能不能不要 哔那么大声 社恐很尴尬,还有尾箱开门声,能 不能自己设定音量或者改小一点。。
#人人写点评对于哈佛H6它中控屏附近的实体按键较少除了空调开关、A/C、前窗除雾、双闪、后视镜及后窗除雾、360影像、待机这一排按键,还有一些比较使用的功能调节内外循环,风量大小等等都没有了只能在中控屏触摸操作或者语音控制。 中控屏可设置的功能有:空调,导航,多媒体,收音机,车辆设置,座椅加热,主体商城,天气,时钟天气,个人中心,智能家居,云听 经过我的用车感受来说,空调,导航,多媒体,收音机,车辆设置,座椅加热这几项的使用频率会比较高 存在问题,中控屏如何合理布局? 第1点:不用车载导航。经常开车的朋友可能会体会到,手机导航会比车载导航好用,目前的手机导航连接的“北斗”车道级导航更加精准,红绿灯等待时间等功能,会优于比车载的GPS导航。所以车载导航功能可以不用占用中控屏资源。 第2点:车辆设置和多媒体放在首页。(如图)先说车辆设置,车辆设置里包含了,标准模式,运动模式,经济模式,雪地模式,常规和越野,智能驾驶设置,将它放在首页可以根据不同路况和使用需求立即调整,这比用语音切换是要快的,并且不用去翻找该功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可能有的朋友对我说的这个感受不深,就拿雪地模式来说,刚刚经历过冬天大雪的我们道路结冰、积雪是首要面对的问题,尤其城市道路中,主干道积雪清理较快,路面干净无冰,但走到辅路小路时积雪结冰较多,车容易打滑,这时候只需要及时切换到雪地模式或者经济模式就好多了。 再说多媒体,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困惑,手机蓝牙连上车后,或者别的情况就自动播放音乐,有些人会觉得很不习惯想关闭音乐但是又不想关闭车载导航,语音音量等等,按静音键直接都关了,这里把它也放在首页,能及时手动关闭音乐,让其他声音不会关闭。 第3点:空调和座椅加热建议。空调建议也不占用中控屏,因为屏幕上边缘点击即可进入,设置在中控屏快捷操作反而不舒服,需要你点准,稍微偏一点就跳转进全屏空调设置界面,特别影响操作尤其是在开车情况下顺手点结果增加注意力离开时间,就很危险。座椅加热放在第二页,既方便找到该功能去使用同时不影响操作 好啦,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啦,点赞加关注 分享不迷路!!!
#人人写点评外观很满意,但是门缝的话相对来说是有点大的,后备箱普遍都是左右缝不一样大,前面两个门的1/2下面的缝都比较大差不多小手指那么厚的缝,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配合,这点必须批评。转向操控稳当动力响应快,双离合响应很快,动力1.6对我来说够用。玻璃隔音效果满意,音响效果不错但是放到80%的音量音响就会有刺耳尖锐的声音,切换音质不管用。行车记录仪有问题不读卡,售后检查后要给我换一个,和我一起提车的人也是一样,除了这个行车记录仪拉胯以外,其他车机电子方面很满意,360影像很准,其他听歌,导航功能都比较好用,吵杂的环境都可以语音唤起星途助手,但是高德地图坑我两次很可怕,一次是在高速没有行车信息一直在转,都不知道哪时候下高速,另外一次是昨天3.8东莞回深圳,路上导航显示是上高速,然后我一直开在高速上,提示我偏航特别坑爹,要我在高速掉头。内饰味道很淡很轻,这个是比较喜欢一点,城市快速路用自动巡航能跑到6l的油耗,高速必须用运动模式,不然会感觉方向盘轻飘飘,从湛江徐闻港加满95,跑到深圳600公里后显示还能跑140公里,也就是加满油预计可以跑750公里的高速。油耗方面很满意了这么大的车子。目前开了3千公里,还需要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