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北汽合作车型享界S9申报享界S9前瞻信息汇总 整理自北汽蓝谷投资者电话会议,可以作为一个前瞻资讯了解下大概情况。 1、享界S9的市场定位及亮点 1.1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30-50万价格区间,2024年北京车展亮相,6月下旬上市即交付,对标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7系的空间配置,宝马5系的价格。 1.2亮点:零重力座椅,办公会议+商务出行全场景覆盖,为商务人士打造,外观上和问界M9、智界S7家族化设计有关联。 1.3目标客户:高净值商务人群,便携办公、休憩、隐私、娱乐等会落实在产品特点上,商务人士出行遇到的所有场景,这辆车都会有解决方案。(大嘴自己就是目标客户。) 2、市场空间 30-50万区间的轿车、SUV、MPV合计年销量在350万辆左右,30-50万区间的轿车合计年销量在100万辆左右,月销量维持在8万辆左右。初步目标,100万辆的轿车细分市场拿到5-6%的份额,即年销量5-6万,月销量5000辆。 3、被替代车型情况 奔驰E级,23年销13.3万辆,奔驰品牌全年成交均价46.1万元,23年12月完成换代 宝马5系,23年销12.4万辆,宝马品牌全年成交均价39.8万元,24年1月完成换代 奥迪A6L,23年销14.2万辆,奥迪全年成交均价33.1万元,海外全新一代渲染图发布 沃尔沃S90,23年销3.7万辆,沃尔沃品牌全年成交均价34.5万元,换代周期调整 4、直接竞品蔚来ET7卖的不好的原因 4.1发布到交付等了1年,导致很多订单退订,价格更便宜的极氪001、阿维塔切走部分用户 4.2没有慢充交流口,公共充电桩及政企自建充电桩无法适配 4.2座椅不舒服,二排座椅不能调整角度,长途乘坐会累 4.4营销不精准,且极容易被ES6/ES7/ES8等车型分流 5、北汽蓝谷工厂信息 5.1密云工厂:原宝沃产线,目前在改造改建。生产北汽智选车,规划产能30万辆,一期可达到15万辆水平。已提前和工信部沟通,随时可以批到30万辆产能。工厂最大可制造3200mm轴距车型,轿车、SUV具备生产能力,其他车型还在技术论证和规划中。 5.2镇江工厂:与麦格纳合资工厂,生产极狐阿尔法S/T系列车型。 5.3株洲工厂:北京汽车下工厂,生产极狐考拉。 6、享界渠道及销售 目前店面面积不够大,华为找第三方进行拓店和改造,华为负责承担销售压力,商业销售利益也分给华为,如果后期销量提升,会重新进行销售利益分成。 7、有无增程版? 目前没有增程版计划,如果市场有需求后期可能进行安排。(说白了北汽自己的发动机改造做增程器可能不大灵,但是享界S9的谍照看前机舱是预留了增程器的空间了。) 8、工信部申报时间节点 4月或5月之前,参考其他智选车节奏。 9、享界如何保证产销协同 一般企业与华为合作都会有不太顺畅的地方,但公司经历过HI模式,知道华为的强势。一开始HI模式,公司内部也是吵的不可开交。但磨合后,双方合作顺利。目前智选车模式都按照余总的要求来,做好上市即上量,产能随时拉起来,供应链管理也是按照华为的要求来,产能不会成为限制,除非一下卖到几万月销,那会是限制,但暂时应该不会上到不可想象的量级,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公司也和工信部做过沟通,工信部的意思是如果确实有这么高的需求,那就加生产线,扩产房。密云工厂的底子不错,扩产会很快。 10、还有别的车么? 目前就这一款车。但密云工厂底子不错,双方合作诚意十足。不是只做一次性买卖。 11、享界风险点 30-50万价格区间还没有一款纯电轿车能够成功,不管是外资还是自主品牌。 此前经营成果较差,市场对其信心不足。经营成果差的原因,一是机制问题。二是公司过去只有对公市场经验,无TO C 市场经验。至于机制问题,HI模式到目前没有出爆款,不是极狐一家的问题,阿维塔也是,这是一个共性问题。
#人人写点评不知不觉这台丰田老驴马上就八年了。16年3月15号入手的,马上就又要315了吗?现在已经是2024了。这期间经历过艰苦卓绝的三年抗疫斗争,现如今这总体的经济形式大家都是比较明了的,好,很好,非常好。原本打算换车的计划,又要无限期推迟了……唉…… 好了,言归正传,书接上回。还是继续说我这台老驴吧。2014款,丰田威驰,1.3L 手动(5mt) 八年的车跑了将近10万km,前天我看了好像是97500。如果说这台车有什么优点的话,作为八年的老车主,我想我还是有资格来评价一下的。 1:省油 燃油经济性还是比较不错的,记得买车时当时的油价才5块1毛8。当时车上的油耗在5.3升五点五钟左右吧。如今10万km过去了,他的油耗并没有太大的起伏。依旧在这个附近,冬天的话也用不了六升油百公里。我想这得益于我的用车环境吧,国道和郊区省道跑的比较多基本上走的都是外环。当然还和丰田的综合质量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同样的用车环境,帝豪的油耗在七升多。 2:省心 综合质量稳定性还是可以的。毕竟他主要的核心零部件用的要不是爱信,要不是电装。包括他的小附件用的也是正规大厂家的。因为他们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相对来说比较靠谱。不像现如今的某个品牌,价格降了1万,他们连车玻璃都不用福耀的了八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前减震漏油,后来自动好了。这个左前半轴的防尘套也渗油,后来又让我用一卷电工胶布给搞定,现如今几年过去了,那还是干干爽爽的。除了正常的常规保养,基本上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当然补胎除外。 当然他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说动力差,毕竟是1.3的自然吸气。毕竟要想让马儿跑就不知道马儿吃草那是不现实的,在市区的话没有太大的感觉,如果在高速上或者去自驾游的情况下,那就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了,至于说它的隔音差,配置低等等等等,毕竟当时的价格来说,合资里面能选择的同价位的并不多,再说他们的配置基本上都是半斤八两。不像现如今,卷王比亚迪秦 Plus dmi才7万多点。人家一开门儿配置直接拉满和威驰,仿佛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平时他的保养也是自己搞定的,自己买的机油机滤。一次也就100多块钱吧,一年或者1万km左右保养一次。 如今威驰,虽说已经停产了,但是它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简单靠谱的交通工具。他能从a点把你送到b点,遮风挡雨的小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威驰继续为我服务下去。
#我与007的日常历经坎坷,终于换了一台自己喜欢的电车,真是不容易,交个提车作业吧~ 我原本的座驾是2012年结婚时买的起亚智跑,裸车18落地20出头,风风雨雨、破破烂烂。2015年身边有朋友买了宝马3系并改装前脸、后包围,瞬间让我中毒。无奈经济压力太大,也只能想想。时间来到2019年,由于工作调整,无法保证周末双休,回家的时间也不能固定,恰好当时前妻找了份工作也需要代步车,于是首付3成买了宝马1系给她,我开智跑上下班。2021年,1系置换X1,还是她开宝马,我开起亚。2023年,准备换个抵押车,车子也看好了,准备付款时得知车主把车子赎回去了,换车计划再度搁浅。2024年1月,朋友家里计划添置第二台车,确定为电车,征求我的意见,我又征求了另一位做电池的朋友。电池大佬告知我,今后电车必定是固态电池,现在的电车只能过渡几年。于是在电池大佬的建议下,我陪买车的朋友看了吉利银河E8、极氪007。 来到极氪,第一眼就看到了对着门口摆放的极氪007。销售带着试驾时,我被双电机四驱的加速推背感深深震撼到了,紧紧贴在座椅上动弹不得的体验感让我至今难忘。最后,朋友订了毛豆Y,我订了007,销售给了账号,有小订权益。 接下来就是等待,1月26号大定,2月22日车子到了,销售拉了交付群,1月28号支付了首付、办理了贷款。 3月1日我联系了置换专员(极氪的合作机构),把自己的起亚卖了,3月2号开着起亚去提了007,然后又把起亚送到了置换专员那里,整个换车过程就结束了。 谈谈驾驶感受:香,就是一个字,香喷喷、美滋滋。根本不敢想象,电车居然有这么爽。我买的是后驱智驾,加装100度电池包,黑外黑内。有一说一,蓝白内饰确实更有档次,但我抽烟,所以选择了黑色,但现在发现其实根本不影响什么,建议想买007的朋友选蓝白内饰!行驶了283公里了,无论是市区LCC还是高速NZP,都很省心,随叫随到的动力响应更是逮谁秒谁,这种驾驶感受真的很棒。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2024年的电动车市场会更卷,007的贬值降价可能很快就来,但买车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的,我的起亚变速箱坏了需要维修,我已经不愿意再投资了,所以只能尽快卖掉换车。我在异地工作,回家单程150公里,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所以加了100度电池包。 我并不在乎我的车子是否贬值降价,因为短期内我不会考虑换车,初步计划开5年再看。 选择后驱智驾还有个小原因,是因为这个版本是422匹马力,我的起亚、新车、手机号尾号都是422,我的生日。🥰 最后总结,极氪007是一台很棒的代步车,驾驶质感、科技配置、用车成本、价格,都很棒,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