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zhuang172:高架上被追尾,对方全责走保险,送去4s店修理,一周后通知取车,取车当天打开后备箱发现内部还是凹凸不平,被4s店告知钣金无法完全修复。联系了对方保险公司,告知我无法完全修复的话他们也没办法,让我起诉车主让车主赔。联系了车主,车主让我找保险公司和4s店,理解车主,毕竟他认了全责走了保险。神通广大的网友,有支支招的嘛,图片是修复好的后备箱(目前确认这个地方应该叫备胎槽),跟没修有啥区别哦😲 很多网友建议切割焊接,我的车新买的,一年不到,心疼的,而且4S店说切割焊接会影响车身强度,所以暂时不考虑切割焊接,切割焊接就成大事故车了。 另外说4S店技术不行的,我同意,我车开回家后发现右转灯狂跳,后雷达报故障,已去欧拉官方投诉。就怕所有欧拉4S店都一样,小众车,售后拉成这样真是没想到。 最新进展:上传了定损单和维修单,原材料3397,工时费2803,总金额6200。经过4S店二次维修,告知我右转向灯,后雷达,后保线束已维修好。目前车还在4S店,未接受备胎槽无法整形修复贴静音棉的做法,身边朋友建议我去外面的维修店修修看,不行再说。
周克懒:听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喜欢国产车,奈何经济还不能完全独立,只能硬着头皮按老爸说的买了合资车,尤其是日系的。 曾经日系车“皮实耐用省油”的印象,已经牢牢印在那一代人的脑海里,而以前的国产车由于起步晚又确实做得不太好,给那一代人的印象都非常差,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到了他们的儿女问他们拿钱买车时,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坚决不同意买国产车的。 大家说是这样的吗?
#特斯拉Model 3/Y长续航版价格上调特斯拉的销量依然是很猛的,不过我对它的印象,已经逐渐从“自动驾驶”,“个性”,等等,变得只剩下一个“纯电车型里面操控比较好”的了。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依靠“降本”导向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实际上是在消耗之前的“产品力”,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埃安、比亚迪,与特斯拉已经完全是“一类人”了。 但也不能完全说特斯拉不好:我是直到最近裁意识到,其实很多人都在走特斯拉走过的路,比如一体压铸车身,比如自动驾驶方案逐渐降本到“轻雷达,甚至是视觉方案”,等等。有些时候,只有走到前面了,才能看到真相,并明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策---还在后面的人,只看到前面“做了决策”,是理解不了的。 那么,所以,为什么Model 3/Y要涨价呢?是不是意味着,后面整个市场都要跟着涨价呢? 只从现在来看的话,特斯拉的环境不算好,四面楚歌,前有比亚迪,后面不仅有埃安,连理想也追上来了,还有虎视眈眈的问界。在20-35W的区间,国内的自主品牌,体验比特斯拉好的,实在是很多了。举个例子,P7i刚出了磷酸铁锂版,和G6一样,也都是20W+,体验比Model 3全面多了,25W+除了G9以外,也有智己的LS7在对Model Y发起挑战。 我还比较好奇,如果特斯拉的销量开始掉到第四、五名,会是什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