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豆浆e4:非24款被歧视
擦鸟屎的小鲜奶:只从购买力来说,譬如bba其实都不算豪华品牌,何谓豪华?指普通人享受不到或者很难享受到。bba即使不算十几万的入门车型,即使是主售车型34c 56e也是普通人终其一生可以实现的目标(别拿什么全国平均工资来杠)。反观保时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点的macan属于保时捷最入门的车型落地也要90+几乎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除非倾尽所有就为买车。所以,真正的豪华品牌的守门员是保时捷,因为它即使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也卡死了绝大部分亲民买他们家车门槛。
尼古拉斯红豆豆:大佬们车架号下来了727批次的车,请问你们还有异响吗
飞翔的杨谋某:供还没买的人一些参考 1,大电池真的很重要 我买的是180纯电续航版,说实话,有点后悔没上285纯电续航版,因为纯电续航远比我想象中重要。180看起来远比很多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高,实际上基本绝大部分车的纯电续航都不能达成,我的也只能跑150,用纯电优先模式剩30公里续航时会开始保电,也就是会开始烧油,可以充电的情况下大家肯定优先去充电而不烧油对吧,所以基本纯电续航剩下50左右的时候我就要去充电了,因为不可能每次都能掐准剩30公里就去充,有时多有时少,总之平均大概是50,那其实相当于每充一次电我也就跑100公里。我没家充,平常主要市区用车,100公里也就两三天要充一次,虽然到处可见充电站,但两三天就要充一次的频率对我还是有点麻烦了。所以大电池真的很必要,如果能做到500公里纯电续航+500公里油续航,那就更完美了? 2,电量不足时跑高速噪音是真有点大 不要在快没电时跑高速,当时速超过120时,那发动机真是嗡得车里音乐都快听不清。时速100以下就还能接受,但声音能明显感受到。不知道改版成4缸后会怎么样,有知道的车友也跟我分享下 优缺点 优点最主要就是便宜,性价比高,缺点就是这个馈电跑高速声音大
汽车公社:中国汽车让俄罗斯又爱又恨
#新能源品牌哪家强比亚迪吸引 3.18 万名应届生,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高校就业新增点 比亚迪在今年的应届生招聘人数上那叫一个“豪横”啊,校招总人数高达3.18万名应届生,硕士和博士生占比61.3%,研发人员占比更是达到了80.8%。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在肩负着巨大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吸纳了大批人才的加入,这也让应届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缓冲,尤其在今年的大环境下,应届生待业率大概在20%左右,相比较去年都有所升高。 比亚迪这次招聘了3.8万名应届生,对国家,社会来说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猎聘数据中显示,国内985/211院校,海外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对比亚迪是尤为青睐,搜索频率极高,可谓是对比亚迪备受关注。 有句话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样,比亚迪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也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与构建。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大部分会选择比亚迪,我想这与比亚迪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亚迪25年来持续深耕“明日之星•百日蜕变应届生训练营”项目,让入职应届生由稚嫩走向成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夯实了比亚迪的人才基础。 2017年,比亚迪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发展博士后人才培养;2022年设立全国首批案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深圳,西安,重庆均有设立。五年中,比亚迪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14个理工科和16个流动站联合培养了三百余名博士后,这批培养的博士后留任比亚迪,纷纷成为了比亚迪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佼佼者,也实现了巨大的自我价值。 在研发科技创新方面,比亚迪也同样以持之以恒的目标去发展。众所周知比亚迪有着广泛的自研技术底蕴,众所周知的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技术,离不开比亚迪对自主研发的深度探索。在品牌建设方面,比亚迪不但推出了仰望系列高端品牌,还于今年六月份一度推出了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 , 方程豹的汽车品牌更多是为了探索“电”之上的更多可能。 比亚迪作为国内的新能源龙头车企,世界一流知名500强企业,校招中广纳贤才,在研发创新中推动新能源行业进步,期待比亚迪的未来发展。#超3万名应届生入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比亚迪#
#别克E5提车作业【选车过程】 因为油车已经开了8年了,到了换车的时候,所以就准备换辆电车开开。前前后后挑了快1年,市面上的小鹏g9,极氪001,理想l7和l8,零跑c11以及飞凡f7都去体验了一遍,最后坚定选择了别克e5。下面简单分析下我的选车过程,本人预算是30w,所以小鹏g9的价格有点高了。极氪001是因为车太宽了,国内的停车位基本两米宽的车都很难停。理想l7和l8都是增程的,多了个发动机,怕后期维保麻烦,所以放弃。零跑c11性价比最高,就是担心品控不行,有点不放心。飞凡f7去试过之后是很满意的,不过新能源车电池很金贵,还是suv的离地间隙放心点,开起来不用小心翼翼的。终于等到了别克e5上市, 23w落地就能买到中大型suv,性价比很高,奥特能平台也是在凯迪拉克锐哥上验证过的,再加上厂家的保价政策和整车质保解决了后顾之忧,就直接下定成为首批车主了。 【购车过程】 和过程新势力一样,别克在商场里面也开了体验店,我就是在体验店下单的,app上交了3000定金就行了,等了5天销售就通知我提车了,去4s点交了首付款,办了10w的18期免息贷款,买了5600的保险(三者300w),贴上临牌当天就直接开走了。估计是新开的体验店要口碑,所以提车飞速,也没有服务费和上牌费,整个过程流程丝滑。 【主要优点】 这个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奥特能平台了,看了区长的评测,这个车的电池包是真的结实,安全性拉满。最近别克e5首撞也都有看到了,车身的强度也是拉满了,堪比小坦克。 动力响应暴杀同级别油车,动力随叫随到,没有换挡的顿挫,丝滑平顺。特别是堵车是低速行驶,以前的油车低速顿挫严重,换了电车后行驶品质有了质的提升。 空调可以一直开车,也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和车辆积碳,并且没有发动机的噪音,中午在车里开空调睡午觉非常舒适,这都是油车给不了的。 【续航充电】 目前跑了500公里,包括一次单程90公里的短途高速,体验下来电耗还是非常不错的。市区内开着空调和座椅通风,不用单踏板和动能回收拨片,并且每次红绿灯都第一个冲出去,这样的工况下电耗也只有15度/百公里出头。高速的话顶着限速跑,全程110到120的车速,电耗要高一点,大概20度/百公里,这是新能源车的特性,速度越高能耗越高,不过充满电跑个周边城市的短途高速还是没问题的。满电市区续航能有450公里以上,高速的话350公里以上。 【车机功能】 高清带鱼屏视觉冲击力十足。注意是一整块屏幕!可不是别家那种两块小屏,中间一块大黑边能比的。使用8155的芯片驱动,使用起来非常流畅,而且提供了百度地图,喜马拉雅,网易云,爱奇艺这些常用的app。上车之后把手机插到无线充电里面就可以全部依赖车机了。 【乘储空间】 没的说了,头部空间宽裕,后排可以翘二郎腿,后备箱随便扔一套露营装备还有小半块是空的。扶手箱下面是掏空的,纸巾盒和手包随便放,手机插到无线充电里面也很顺手。 【舒适性】 nvh表现一流,首先没了发动机的噪音,再加上双层夹胶玻璃的加成,除了风噪和胎噪就没别的了,把bose音响音量稍微调高一点就只剩下美妙的音乐了,对油车真是降维打击。新车有股类似皮革的味道,闻着不刺鼻,晒几个星期应该就好了。 【智能辅助】 选装了hud,在前方有车辆或者行人的时候会在hud中显示报警信息,并配合座椅震动和警告音,有时候开时间长了失神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自动刹停是一把抱死,体验不是很好,好在可以手动关闭。 【驾驶感受】 对比上一辆油车那是质变了,动力响应快,加速迅猛,全程都毫无顿挫。悬架舒适取向,同时保留了韧性,质感很好。用了ibc2的刹车系统,动能回收和刹车间衔接流畅,可以非常平稳的刹停,可以说是我试过的电车里面调教的最好的,没有之一! 【缺点及改进】 最大的缺点就是智能化体验做的不太好。能够选择别克e5的车主已经算是别克用户群中非常年轻的一部分了,但是在接受新事物上,相比国产新势力的头部客户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其次不管是卡片还是蓝牙钥匙的体验都不尽如人意,还不如传统遥控钥匙配合无钥匙进入的体验,希望改进。 【总结】 选择别克e5的原因就是性价比高,空间大,奥特能平台安全,别克品牌的品控和售后保障。所以只要是电车基本驾驶层面不出问题,选择这个车就不会后悔。至于辅助驾驶层面的东西,如果真的有所追求,那就买小鹏和问界了。目前开了两周时间,已经完全达到了我的要求,油转电的老司机可以直接拿下了。 【用车贴士】 蓝牙钥匙绑定好后,记得将ibuick的定位权限设置成总是允许,后台锁定住不要自动杀进程。每次解锁的过程是,提前将ibuick打开防止被杀进程了,靠近车辆会自动解锁,如果没有解锁,则用ibuick手动解锁。下车的流程是挂p挡,点击下电按钮,关闭全部车门后触摸门上的凹槽位置锁车,这样的流程是比较固定且可靠的。目前使用两周,还没有用上卡片钥匙。
#集度缺席车展背后的造车资质焦虑4月18日,2023上海车展在国展中心拉开帷幕,行业内有名儿的没名儿的、有货儿的没货儿的车企悉数登场,拿出看家的本事在人潮涌动的车展争奇斗艳。而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宣传火热的集度汽车却出乎意料地缺席了车展。 至于缺席的原因,有媒体报道称是因集度汽车没有造车资质,因此上海车展的主办单位拒绝了其参展的请求。官方亲自给集度盖了章:有名儿,没货儿!而集度汽车方面对此的回应是,集度从成立之初就严格遵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不参与本届上海车展,是根据自身产品营销节奏所作出的决定,不存在“被迫不参与本届车展”一说。并且,集度正根据计划节奏,紧锣密鼓地准备即将到来的重要节点事项。 据报道,集度汽车原本申请的展区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1H馆,紧邻极氪汽车和小鹏汽车,集度汽车确定缺席后,极氪汽车接收了这一展区,捡漏成功。 百度造车梦,梦想成真还是梦醒时分? 2021年1月,百度与吉利控股宣布合作造车;2021年3月,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夏一平出任公司CEO;2022年1月,集度汽车宣布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2022年12月,集度ROBO-01亮相,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定位为中大型SUV。 虽然百度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其最早在2013年便开始相关的自动驾驶领域研发工作,并在2017年成立了自动驾驶业务阿波罗Apollo,并与国内多家车企合作推进自动驾驶的测试,但受限于法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还不能搭载到普通产品身上。李彦宏曾表示,“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集度将领先特斯拉一代,成为领先一代的智能汽车标杆。”百度和华为都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但两家公司对于造车的态度截然不同。3月底,华为内部再次发布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重申“华为不造车”,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而百度,其早在2021年宣布与吉利控股合作,目前仍希望把集度汽车打造成标杆项目,以证明百度的技术能力,但在行业收紧的背景下,百度造车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少。 为获取造车资质,新势力“借腹生子” 造车生产资质一直都是困扰汽车公司的难题,车企想要推出新车必须先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审批许可后才允许生产。早从2017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收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和审核,但同时也明确代工生产的合法地位。于是,一大批既没有生产资质又没有市场基地的新势力,开始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其中蔚来选择江淮代工,小鹏起初也是通过海马代工,绕过资质的关卡从而达到量产上市的目的。 然而,代工生产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每年都需要为此付出巨额资金。于是,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开始抛弃代工生产路线,通过收购濒临破产或已破产的汽车制造公司,间接取得生产资质。2018年,理想汽车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生产资质。2019年,雷丁汽车收购川汽野马,获得生产资质。同年,爱驰汽车入股江铃控股,成为最大股东,获得生产资质。小鹏汽车最早通过海马汽车代工实现整车量产,后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生产制造权限,最终与海马汽车分道扬镳……2022年12月,自造车新势力自游家(NIUTRON)发布“致NV用户的一封信”,官宣停摆,业内将其原因归咎于缺乏生产资质。 从游侠、赛麟汽车等新造车项目烂尾,到这一两年威马、天际、爱弛等陆续出现经营困难,让相关部门下定决心必须加强对新造车生产资质的管理,逐步淘汰落后的、存在问题的企业,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质量,而集度汽车同样面临难题,在国家有关部门收紧新能源造车资质后,集度很难再获得生产资质。 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得满嘴流油,旁人纷纷眼里泛光开始涌向湖里,但池塘就那么大,螃蟹就那么多,越到后面人越多,能分到的就只有半条螃蟹腿了。再后面的人,可能连根腿毛都舔不到。也许这就是竞争的魅力,愿中国车企走出困顿,打破固有格局,做到外面有名儿,里头有货儿,吃到自己“全蟹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