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保养分享保养公里数,还是看以保养手册为主,还有看自己的机油是什么品质,比如说,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最好,一般8千-1 万公里更换。半合成建议 5 千左右更换,不超过 5 千最好,矿物质油建议 2-3 千更换。具体还要看骑车暴力与否,或者路况,等等。 摩托车机油级别从低到高分为:SA、SB、SC、SD、SE、SF、SG、SH、SJ、SL、SN等级。SN :SN是目前世界上品质最高的油。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根据发动机的类型如:风冷、油冷、水冷之类---风冷的工作温度高,相应粘度与级别可以高点根据骑行环境经常跑长途?或者就在市区转悠?或者两者兼有?长途也是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机油。市区建议粘度低一点,如:10W-40之类骑行路况都是一级公路?都是山路?不好也不坏?两者兼有?山区建议粘度与级别稍高。 以下是干式油底壳和湿式油底壳的具体区别: 1、湿式油底壳:成本较低,无动力损失 ,不能满足极限状态下的润滑要求,且发 动机重心高。 2、干式油底壳:成本较高,动力有部分 损失,润滑效果好,且发动机重心低。 以下是关于油底壳的扩展资料: 1、油底壳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机油并封闭 曲轴箱,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其形 状决定于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和机油的容量 2、油底壳内部装有稳油挡板,以避免柴 油机颠簸时造成的油面震荡激溅,有利于 润滑油杂质的沉淀,侧面装有油尺,用来 检查油量。
车二哥说车:新能源车能不能买?10几年的修理工现场告诉你,看完你会感谢我的
#领克08提车作业先说结论,08是辆好开的车吗?答案是肯定的, 那08是一辆完美的车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其实并没有完美的车,只是看这辆车的缺点你是否能接受,下面说一下08的各方面优缺点,欢迎补充! 外观 外观方面不用多说了,非常年轻、运动,在外面充电总会碰到围观群众夸赞,什么朋友也会对08称赞,特别是无框后视镜,有设计感而且非常好用。整体外观比较有设计感,当然也肯定会有人不喜欢08的外观。 内饰 内饰选择了米色,搭配银色双拼车身简直就是绝配,唯一缺点就是不好打理,内饰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仪表盘上浮台的塑料颜色和米色内饰真的不搭,还有方向盘不是拼色而是纯黑。 动力 目前开了两千多公里加了一箱油还没有跑完,基本是纯电行驶,市区动力表显足够,优于大多数2.0车子的动力,加速感受也不太一样。高速表现也够用,100时速在加速能力也优于绝大多数家用油车, 这里多说一句,我强烈建议08增加高速试驾环节,一定会喜欢上的,除了风噪偏大(无框车窗的锅)其余的挑不出毛病,底盘很稳。 缺点 1、纯电续航达成率一般,但目前混动车型达成率都比较差,毕竟背着一个发动机呢, 2、车机系统不够成熟,会有小问题小BUG,目前的BUG领克处理的都很及时,希望可以保持,不要因为有热度就处理没有热度的时候就不管了, 3、车辆配置硬件方面问题,部分配置可能是系统匹配度问题,会报一些小故障,目前就是手机无线充电我是忽略的,因为也不怎么用,还有手机蓝牙微信没有声音,我也没有链接过蓝牙车机非常好用找不到链接蓝牙的理由, 想到某李姓主播的逻辑,车机问题可能不是问题,只是我对他不了解,没有理解工程师的设计逻辑,毕竟新车很多功能还没有体验过,很多设置还没有去研究。 总结来说08是值得购买的,新的车型肯定会有一些小问题,但是领克的售后做的非常好,也非常负责,我对待问题的看法就是:不怕有问题,而是怕有问题踢皮球不解决问题,领克目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好,问题解决非常及时,售后服务也特别好。 已经开着08露营啦,买的第三方放电枪,目前08还没有官方的,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留言,我会一一解答,毕竟也算08老车主了
Sunddy2:1. 换车 之前一辆车开了十年,烧机油太严重,一千公里烧一升机油,实在是忍受不了就准备换车~ 2. 选车:25万以内B级车,不要SUV。每天上班来回60公里左右,公司有充电桩,家里小区也可以装,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油价高,倾向电车,过年开车回老家单程1200公里,纯电车暂时不考虑!综上,最终确定购买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平时上下班市区纯电开开,出远门用油开,比较符合需求~ 3. 看车: (1)首先排除BYD,不可否认这些年他的销量和车都不错,但是这车属于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的那种,单纯的个人不喜欢这个品牌,没有别的意思! (2)华为 华为问界M5还是蛮不错的,最终因为不喜欢SUV,而且华为不是专门造车的企业,所以也最终排除! (3)领克 看了领克08,外观内饰都很满意,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上市,不能试驾,需要等,而且是新车型,不想做小白鼠,也是SUV 所以没有定!长安的深蓝路上见过,不喜欢也没有去看了~ (4)日系 凯美瑞 凯美瑞销量大,试驾了凯美瑞混动,感觉还不错,价格优惠也大,但是车机差点意思,而且不能充电,电池是镍氢电池,比较落后,所以也排除了! 最后来到了雅阁插电混动,纯电官方标的是84公里,刚好够每天来回上下班,外观有人觉得丑,有人觉得好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跟以前10代比,其实升级了蛮多的,试驾后总体来说满意,最终锁定尊贵版,也就是次顶配,标价23.88万的车型,最终谈到落地价不到23万,这插混是根据订单排产,所以正常一般都需要等1~2个月,是没有库存的,正因为如此,插电版本也不会出现较大的优惠,基本上优惠2万就差不多了,不像雅阁的汽油版,是走量的,也是有库存的,所以短期内降价3~5万也正常!买油版的可以等等优惠~最终在八月底提车,送三年基础保养5年车机无线流量,还有些小的配件如车窗膜脚垫等,家里的充电桩也是送的,此外,花了两千多块在4S店加装了360全景摄影头,总共花了23万的样子~ 目前行驶3000+公里,一箱油一个月是用不完的,上下班纯电行驶,基本都在公司充电,所以也没什么费用,国庆期间特意出远门跑完一箱油,馈电油耗基本上5L/100公里,还是蛮省油的!目前还没有做首保,平时发动机基本没怎么使用的机会~ 说说这车的优缺点:优点就不多说了,该有的都有,最主要是省钱,目前3000+公里,家里充电桩9月份共花费17块的电费,以及第一次加油的300块油费,其它充电都在在公司充,不用花钱~ 也许有人会担心换电池问题,根据国标 电池循环1000次,续航>80%,这个单次循环指的是,电量从0到100%的充放电循环,而不是指你的充电次数! 换算到这车官方标84公里,1000次循环是8万四千公里,五年后,行驶10万公里,就算其中纯电8万公里,油跑2万公里,理论上,电池会衰减不到80%,纯电至少还能跑67公里,这个时候也是不会付费换电池,67公里基本上也能满足日常生活用车!就算到了10年,20万公里,电池续航哪怕最差只有20公里了,也能够当HEV油车开,要知道10代雅阁HEV只有2度的电池容量,只能纯电几公里,照样能够行驶20万公里以上,所以本田的电池管理技术不会差的!也就根本就不需要考虑换电池,雅阁的插电不是增程车,10年后,20万公里,电池不行了当HEV油车开就可以了,HEV油耗百公里5L,也是妥妥的好车!而且十年后也可以考虑换车了! 也许有人会考虑贬值问题,这车10年后,贬值没人要,十年前一辆20万的车,10年后卖了2~3万块就不错了,车是消费品,没必要在乎10年后是卖两万还是三万~ 同级别一辆纯油车开20万公里平均算7毛一公里,光油费都得十多万了吧! 说说缺点: (1)后备箱凸起,这是被人嘲讽的最多的,也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后备箱当然是越大越好!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对后备箱需求大的可以考虑放弃,像我这种后备箱95%的时间是空的的情况,也能够勉强接受,毕竟车无完车,人无完人! (2)没有快充接头 个人认为这不是缺点,雅阁插电电池就17度那么大容量,正常7kW慢充 不到三个小时就充满!这车适合家里或者公司充电,日常行驶,想想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快充,这车压根就不是为你在高速上充电设计的,跑高速长途是用油的,干嘛要去充电呢! (3) 隔音 高速用发动机开长途,隔音是真的差,80公里/小时以下静音还是优秀的,毕竟用电时,没有发动机噪音,这车就适合上下班市内开开! 最后说一点,为啥要买个日本车,国产车不香吗?难道不爱国吗? 十多年前,二十多岁的年纪刚从学校出来,也和大多数愤青一样,爱国仇日,坚决不买日本车!如今快四十了,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表示只买对的,好的产品,不买吹牛的产品,只要中日,中美不断交,就会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