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车分享整车配置 速别:22 车架:Scultura CF2 disc 12 [PF86] 尺寸:700C*47/50/52CM 前叉:Scultura carbon pro 12 FM 刹车:Shimano Ultegra disc 链条:KMC X11-1 牙盘:Shimano Ultegra 50-34 变速器:Shimano Ultegra 轮组:Fulcrum Racing Expert disc F12/R12 车胎:Continental Grand Sport Race 28 fold 变速拨杆:Shimano Ultegra disc 本车是美利达家族的销量扛把子,无货是常态,骑行体验就是爽,竞速选它准没错,车身外观沉稳协调,没有什么吐槽点,爬坡也是很能打的!我选的是黑色配上白色骑行服视觉效果不错,欢迎你也来评价此车,分享槽点!
#花young骑士驾到爱车美利达斯特拉93,三千价位左右最高性价比之王,经典入门公路车。必须线下门店提车,提车价格3198,44码。提车的时候也挺紧张的,那阵子都是空气车,挺抢手的,看谁先到先得,看老板安装完,当场试驾,当然微调,还带走一个水壶架,其余的没了,速度非常拉风,只要你体力中等,巡航35都没问题。 配置:铝合金圈刹车架+铝合金前叉+铝合金轮组+禧玛诺claris r2000大套,几何设计舒适。主要优势在于它禧玛诺大套,经典车架,同时美利达作为一个大品牌,门店也很多,缺点的话就是它大尺码,不适合身高高的骑友选择。 北京是个骑行友好城市,巨宽的自行车道和众多骑行好友,让每个夜晚不再枯燥。目前已经骑行500公里+,主要活动范围都在北京,目前爱车基本没什么问题,只要灵活变档+勤练菜腿(毕竟腿才是最基本的发动机嘛),跟在大神后面蹭蹭风基本没问题。斯特拉93后期可以升级轮组及夹器啥的,看个人选择,但升级空间不大,还是建议预算充足的朋友选择配置更高的,当然要是能一步到位买个次顶级或者顶级的配置,请忽略我哈哈哈。 斯特拉93适合想入门公路车练练手,同时预算又不太高的yy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尺码,破风啥的也不在话下。
#不骑不行某天深夜睡不着,刷手机,突然发现骑车回老家的视频,仔细研究了下,感觉难度不是很高,于是当晚便在某🐟定了一辆美利达公爵600,决定自己也试一试,300公里骑回家什么,为什么选他呢,都说是进藏神车!有这个想法后更是激动的睡不着觉,看攻略,买了很多的装备哈哈😄,备胎,修车工具,头盔啥的,但还是没准备全,因为第一次没有经验吗,但还是硬着头皮在五一假期出发了!一路上看到美丽的风景,心情格外的舒畅,路上一边导航,一边走,下午的时候竟然下雨了,在鞋上谈了两个塑料袋继续骑,第一天骑了190,晚上累的都不行了,毕竟第一次骑长途,第二天五点就出发了,结果意外的很有力气,中午就到家了,快到家的时候真的是一点不累啊,一想到到家就可以吃好吃的了,就浑身充满了力气!结果就是预计2天的行程,一天半就结束了。通过这次更加喜欢骑行了,才有了后续换公路车的故事,继续加油,越骑越热爱!
#晒出你的骑行照16年开始上班(北漂),当时真的是除了上班就是上班周末在家躺着。我就开始琢磨干点什么,想起来小时候出去骑车老被家里人阻拦,说不安全大人老操心了。现在好了我上班了,可以自己买车车啦。北京出城都是大山,城里绕一绕也挺有意思的。就开始淘宝论坛一顿科普。。。第一辆车车是美利达的平把公路,我每天上下班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可惜车太新了被偷了。 第二辆 还是美利达 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路车啦 美利达斯特拉 400 黑红配色。陪我征战一万多公里,哪里没去过就去哪里。那时候真的很开心。但是随着骑行时间增加发现我的车架太小了。真的是180身高50的架子。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个时候就得升级啦嘛!又是好几个日日夜夜辗转反侧,看中了现在的车架 DE ROSA 德罗莎 king ,这个车架算是一个综合车架 它是山之王者 黑色涂装非常低调也非常耐看。同时气动下管,经典小红心。历史悠久 意大利 ”一王四后“嘛(不管别人怎么说,它值得),还有一点隐藏式后下叉夹器,在当时还是圈刹车流行的年代。不谈其他从后面看就是好看简洁。也吐槽下很容易淤积泥沙不好清洗,哈哈哈。现在都开始推碟刹车了,全内走更简洁好看,制动力也更强。下一辆车准备拥抱主流碟刹啦
#晒出你的骑行照我在22年下半年入坑自行车,精灵梵雅是我第2辆车,也是第1辆碳纤维车,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选它作为我长期的座驾。 22年下半年,各个车店货源紧张,我身高矮,难以选到一辆合适尺码的车辆。国外大牌价格昂贵,难以承受;国内品牌捷安特xs码、美利达44码缺货严重,提车遥遥无期。于是,我将目光放到了国内其他品牌上。 在了解国产各个品牌后,精灵进入了我的视野,他的自定义涂装令颜值党狂喜,漆水很漂亮。要知道,市面上自定义涂装,即便是最简单的样式,也动辄两三千。 人在北京骑行圈,出门除了爬坡还是爬坡,圈刹爬坡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精灵的爬坡架梵雅,拥有uci认证,46码仅750g,能轻松做到整车7kg以内,而且刚性硬度均表现较好。因为仅提供车架,其他部分根据经济条件自由搭配,能满足整车预算8K~2W。我选择的是碳轮+碳把+碳轨坐垫+105套件,最终在1.4w左右拿下整车。 在骑行过程中,它表现良好,随我翻山越岭也没出现问题,可惜才使用半年在一场车祸中坏掉了,多亏它吸收了撞击能量,让我身体受伤不严重。值得称赞的是精灵的保修政策,即使是人为损坏,5年内也可以半价换新,新车还可以选择其他型号。 说完优点,说说缺点。 1.几何激进。精灵梵雅有着国产车的通病,几何激进,不过选择好reach和stack,身体能够适应的。 2.掉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车架表面清漆脱落,不过还好没有连锁反应。当然,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辆的问题。 3.颠。通过与其他骑友交流,梵雅车架比较颠,但我体验不出来,哈哈哈。
#不骑不行我的美利达斯特拉94是6月份买的二手的,当时是因为好多人推荐,说这个车不错,所以选择了他,选了一个冠军涂装,颜值没得说,绝对王者!骑行感受就是很轻,整体几何适合新手,非常抗造,带着他陆续骑过首钢大桥,通州大运河,南海子公园,爬过戒台寺,谭王路,去过白瀑寺,陪我征战差不多2000公里,3000的价位绝对秒杀一众对手。他是入门级的禧玛诺sorar7000大套,我觉得已经可以了,升级的话换个坐垫,换个把立也可以,虽然后来都会换更好的车,但是作为入门的车子,94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最后希望所有的骑友都能坚持下去,骑行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重要是的开心美好的心情!
#花young骑士驾到这个山地车是美利达卡本,车架是12年的,第一代碳纤维的山地车架,整体颜色非常好看,当时是自组的山地,整体花费大概5000左右。 坦克达的山地车还是非常适合日常骑行,或者新手入门骑行,山地车看见应付城市里布满减速带的路况,和是不是会出现很多石子的路,对体能要求也不是很高,而且山地车的设计,宽胎,直把,骑行非常舒适,轮胎宽,抓地力好,适合爬山或者野郊游。如果想感受长途骑行,山地车也更能应对复杂的路况,所以想入坑骑行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山地车,预算也会比较低。
#晒出你的骑行照🚴🚲🤩 第一次进行分享,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从小其实梦想着拥有一辆公路车,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不难,但是其实我在选第一辆公路车的时候真的是做了好多攻略,今天我就给大家来讲一讲。 🌟首先建议大家在选买公路车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预算,在预算内再挑选适合自己的公路车。 🌟在挑选公路车的时候有弯把和直把两种选择,这个就是看个人的喜好即可,我是比较喜欢弯把更帅一点。车把有一体把和非一体把,一体把优点就是帅,缺点调试会特别费劲。 🌟车分碳纤维的和铝合金两种材质,价格也有所不同,碳纤维质量好点的偏贵不建议新手入,但是碳纤维材料特别轻,一分钱一分货,我选择的就是铝合金材料的,车重的话也在 10kg左右,碳纤维是肯定会在 10kg 以内的。 🌟刹车分圈刹和碟刹,现在基本越来越多新出的车都是圈刹车,在这里那如果入门车尽量还是选择圈刹,如果必须是碟刹的话,纯油碟>线拉油碟>机械碟刹。手感都不同,而且还会配合车轮的轴,纯油压碟刹桶轴搭配手感是最舒服的,机械碟加快拆很容易蹭碟,调起来也特别麻烦。我自己的就是快拆机械碟,自己调刹车就好几个小时,但是刹车效果其实确实不是特别理想。 🌟刹车和变速套件的话有几个品牌,禧玛诺和速联是国外的,优先推荐禧玛诺,国产品牌的有蓝图和顺泰,目前国产的入门用起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预算够的话还是推荐禧玛诺。 🌟自行车品牌也很多,崔克 trek、捷安特、美利达、皮特、梅花、闪电、ucc、喜德盛、java、sava等等。我入手的是喜德盛的 rc618 青春版,快拆机械碟,蓝图顺泰组合,一体把气动车架,因为我预算比较有限,所以也是挑了很久才决定入手这个,能满足休闲的一个需求。目前骑行 200km 无任何问题,大家也可以参考。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一起交流,可以给我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大家,也欢迎大家约骑,或者有骑行团队我也可以加入大家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