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則動情:刚提车14个自然日,车停放一周后开始新车之旅,在试验各种功能后,发现车机网络不能随时远程使用,开始以为是蓝牙开启导致不能远程,后来发现。车子熄火后,步行离车190步,可以通过网络来控制车辆开关锁等功能,但是时间超过5分钟后,就无法控制了,哪怕走到车前200mm位置,也无法通过网络控制(关闭蓝牙情况下),疑似电源吧所有电全部断掉的感觉,去了4s用了半天时间都没解决,后来多次给400打电话处理!但也没有实质的解决方案,只是说按程序上报,72小时内反馈结果!B用没有。现在就等72小时。要是不解决,那就12315去了!!
#用车心得🙋🏻♂️个人情况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家离学校大概40来公里,平时住学校,周末回家。结婚2年多了,准备要个小孩。上班这么多年,手头上也有些积蓄,所以准备买辆车。现在的车尺寸越来越大,路上车也越来越多,而我平时主要是一个人开,所以想买一辆精致的小车,车身灵活,好停车好掉头。在懂车帝看了好长一段时间车,最终入手长安CS35plus,至今已提车半年多了,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感受。 💰购车价格 听说今年年初买车的都是冤大头,没赶上去年的购置税减半,也没享受到今年的汽车大降价。我的爱车是2022款长安cs35plus 1. 4T豪华版,指导价9. 39万那一款。优惠1万2,购置税7千多,保险4千多,算下来落地价和指导价相差不大。另外还送了行车记录仪、挡泥板、脚垫、行李箱垫、玻璃贴膜。看到大家现在8万多就能拿下,心里羡慕不已。不过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暂且这样安慰自己吧。 ✏️静态体验 先讲讲这个车的外观吧。每个车主都有自己喜欢的设计风格,萝卜白菜各喜各爱,所以还请意见不一致的车友们笔下留情。既然选择了这个车,说明我还是挺喜欢的,外观大气,线条硬朗,车身比例也比较协调,当然长一点更好看,不过也会牺牲它的灵活性。白色车身配上前脸的红色饰条,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如果改成黑色或者银色会好看点。 再来讲讲这个车的内饰。中控台的设计属于那种简约型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元素,看上去感觉很清爽,能触摸到的地方也用软质材料包裹,没有那种硬塑料的廉价感。中控屏屏幕有点小,和仪表盘屏幕连在一起,功能不多,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功能多了还要被嫌弃容易坏。座椅是仿皮的,原车没什么异味。如果汽配城的脚垫、坐垫、中控垫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买多了,太阳一晒那就不好说了。 最后讲讲这个车的空间。老弟一米八几的身高,坐后排感觉还行,如果后排坐三个人,那就有点挤了。不过平时坐满的时候也不多,大多数都是我一个人在开。一些常用的物品比如口罩、充电器等可以放扶手箱或者手套箱,现在口罩也基本用不上了。后备箱空间对我来说也挺大,要是有大件放不下,可以把后排座椅放倒,当然如果要搬家还是叫个货车比较合适。 ✏️ 动态体验 没开过什么好车,所以觉得这个车开起来还行。1.4T发动机搭配7挡双离合,这个价位算动力好的,至少市区、国道开起来不费劲,高速暂时还没上过,等有机会跑回长途上次高速再来分享。油耗最低一趟跑过6.2L/100km,最高跑过12.2L/100km,平时一般七八个油的样子,表显油耗,仅供参考。 后悬架是板悬,所以过一些坑洼路面时后排会有些颠簸,舒适度体验欠佳,操控性能也大打折扣。 新车开起来暂时还没什么异响,等开个几年,零部件之间松松垮垮的,可能异响就来了。隔音一般般,速度上来了必须关窗,不然风噪太吵了。发动机噪音没仔细去分辨,买油车就是为了听引擎躁动的声音。 另外小县城比较拥堵,挪个车啥的要原地打方向盘,不然就要多倒几手。经常这样搞会加快轮胎磨损,对转向系统也不利。不过有时为了方便,也没管这么多。现在感觉打方向阻力变大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爱车优点: 1、便宜。这个必须排在最前面,9万多能买这么大一个玩意儿,它都不嫌我穷,我还能说啥呢! 2、好看。外观内饰都是我喜欢的风格。代步车而已,什么参数配置啥的懒得去研究,好看就行了! 3、灵活。车身尺寸不大,4米3的车长,1米8的车宽,无论是侧方位还是倒车入库都挺方便,不容易剐蹭。小型SUV虽然不能拿来越野,但是上个马路牙子,走段烂泥巴路还是没啥问题的。 缺点吐槽: 1、顿挫。打开陡坡缓降功能时顿挫比较严重,伴有较大异响,不知道是只有我的车这样,还是大家都这样?评论区聊聊。 2、费油。买车之后最大的开销就是加油吧,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每个月500块钱油费下来还是蛮心疼的。 3、品控。听身边车友说,这个车手套箱右边有个阻尼器,打开手套箱还挺有手感的,同一款车型,我的是忘装了还是怎么回事。另外车买回来没多久轮毂盖也掉了一个。虽然无伤大雅,但心里还是有点不爽。 买车之后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不少,幸福感也大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开销也增多了,所以买车还是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能力买多好的车,切勿为了面子与身边的人相互攀比,徒增生活压力,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最后,祝各位车友一路平安,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感谢圈主哦了哦可以可以的推荐,希望可以评为精华!
#用车心得【选车】 关注GLC,x3,Q5L长达一年多时间,终于在今年奥迪以决对的价格优势让我选定了它。六月份,三款车型同是高功率,GLC300落地52个多,x3 30 落地40多点,Q5L 45的落地36不到。都是按揭价,不含利息。本来Q5L心理预期价在36.5,想不到后面谈到居然还少了一个W,意外的惊喜!比我这个价格还要低的也有,不过大多数都有置换的。货比三家真的重要!自己运气也重要,碰到一个好的销售能让你少很多精力和他们斗智。感谢董车帝车友分享的价格。浙江的价格还是很实在的 【槽点】 Q5L的内饰真不咋地,一眼的朴素感。已经和豪华不粘边了。不过我看上的是驾驶感,内饰要求不是很高!后排确实有点直。经常后排坐人的,还是考虑GLC 吧,现在优惠也开始放大了。异味没有那些车黑说的那么离谱。买了20公斤茶梗,一瓶除甲醛的,几天就没什么味道了。不过还好,除了这两个槽点,其他都很满意。 【动力】 跑了3000多公里高速,才后悔买晚了。其他两款车没跑过高速,不知道情况,不做比较。Q5L在高速上随心所欲的那种感觉超级爽(比我的老战友h6好得不要不要的)!感觉值了!动力实足!由于没有过磨合期,不敢长时间跑太快。试过120+的速度(至于加多少,自己猜),轻松拿捏,游刃有余! 【隔音】 开过大捷豹,E300,Q5L 的隔音效果完胜他们俩。特别是过减速带的时候,区别很明显。 【油耗】 Q5L油耗不是很高(个人感觉),当然和日系的轿车不能比的。市区10个到15个油左右。下脚有点稍重。高速上就省油了。开了100多公里限速80-100的路程,居然油耗在6.6-7.0区间。120码的时候,还是要7-8个油。 脚垫在某宝买的,花了2180个大洋,奢侈了一把。不过看起来和手感确实比汽配城的那些七八百的好太多了! 【提问】 有没有改过胎压显示的车友?会不会影响质保? 总之一句话,至少现在不后悔上这车 后期再评…… 感谢圈主推荐
保时捷一直去ssss店和汽修厂修理,价格真的贵到不敢相信,直到去汽配件自己拿货再去汽修厂修,一来一回能剩下不少,并且还能保证货是纯正原厂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少花点为什么要挨刀宰,有没有道理!
保时捷一直去ssss店和汽修厂修理,价格真的贵到不敢相信,直到去汽配件自己拿货再去汽修厂修,一来一回能剩下不少,并且还能保证货是纯正原厂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少花点为什么要挨刀宰,有没有道理!
保时捷一直去ssss店和汽修厂修理,价格真的贵到不敢相信,直到去汽配件自己拿货再去汽修厂修,一来一回能剩下不少,并且还能保证货是纯正原厂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少花点为什么要挨刀宰,有没有道理!
保时捷一直去ssss店和汽修厂修理,价格真的贵到不敢相信,直到去汽配件自己拿货再去汽修厂修,一来一回能剩下不少,并且还能保证货是纯正原厂的,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少花点为什么要挨刀宰,有没有道理!
#晒晒我的摩托车我是22年7月份在西安摩展上订的第一批低座版无极sr150gt,这是我的第一辆摩托车。 开始首选是铃木UY125,买之前咨询了身边骑摩托的朋友,推荐我买带ABS的踏板车!在懂车帝搜了很久,目标车型为:豪爵UHR,无极150,本田PCX,雅马哈NMAX。 雅马哈价格高首先被pass,PCX的前脸不喜欢也被pass掉。 就剩下UHR和无极150两款,最终因为无极150的外观以及比UHR更高的配置选择了它! 遇到过的问题: 1,提车没几天因为大意丢掉了感应钥匙(我应该是西安第一个丢钥匙的无极150车主,联系无极店,上门给我拆了BCM寄回厂家,等了大概4-5天,花了360大洋配了把新钥匙。 2,无极店里售后给我拆bcm的时候将坐桶合页的卡扣上的卡簧搞掉了,导致每次开关坐桶需要手动调整位置,售后1个月没有解决。自己去汽配城买了卡簧搞定(老板没收钱) 3,无极某些店铺的售后是真的不负责任,推拖、敷衍、服务差,当然也遇到过其他售后服务比较好的店铺 4,前置左侧置物箱(手套箱)的反人类设计,数据线已经夹断了两根,听说23新款已经升级磁吸扣+外置usb接口了,没办法我安装了lobo哦(无线充电)款手机支架来解决! 5,后挡泥板短,每次经过有水路段,后尾箱就没法看了 6,发布会宣传坐桶能放下一个全盔,结果连普通的3/4盔也放不下,尝试了市面上所有的3/4盔,只有faseed一款盔型小的3/4盔可以放坐桶,还是勉勉强强,其他的都放不下 7,仪表有偶尔时间重置、油量不准情况 截止今天总里程已经达到1.3W公里,除了上述的问题,其他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当时选它是冲着外观和性价比还有隆鑫的发动机! 除了通勤代步,每周末或者休息都会骑车出去玩,最远的路程是西安-洛阳-伊川,来回全程1200公里,新310国道载人最高跑道95码,操控、性能各方面都不错!
#提车日记回想当初看车、选车、提车的经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漫长的时光中反复对比试驾,来讲讲当时如何选择心目中的理想车型。 一、选车理由 1、 预算 预算多少决定了选车的大体范围,大部分在看车对比之后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当时我的预算裸车12w。 2、用车需求 主要考虑有小孩和家人乘坐比较多,周末或节假日需要往返老家,走高速、国道等比较多,要求必须安全、环保、后备箱载物够大。 3、车型品牌 对品牌没有特别的喜好,但是对日系车无感,看车着重国产吉利、长城,合资德系大众、法系标致和雪铁龙、美系福特。 4、油电偏向 电车最近几年飞速发展,价格不断下降,平时用车费用确实比油车省,但是整体车价、保险等都贵,电车最主要的缺点续航焦虑、充电不便,尤其没有停车位或有停车位不让安装,电车充电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电池安全性有待提高,北方冬天续航减半都是困扰电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油车续航用几分钟就解决了,不用高速排长队充电,现在电车技术还不足以替代油车,油车发展多少年了,安全性早以验证,技术积累已经百年多了,油车的油耗一直在不断改啥下降,经济型进一步提高,电车刚起步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混动确实解决油车市区油耗高的问题,但是车价也贵,多出的电池可以加好几年的油,保养油和电的项目都有。好在国家有好的政策-新能源免购置税,混动或电车在经济困境下显得格外有优势。 二、车型配置 车型:2021款凡尔赛c5x享不凡(俗称一级车) 动力方式:1.6t发动机与爱信8at手自一体组合的油车 三、选车对比 根据预算选择价格相近各个品牌的主流车型,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轿车还是SUV,同级别的SUV在车价上明显要比SUV贵,差距在1w甚至更高,预算有限的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 通过对比同级别日系价格最高,配置最低,内饰用料塑料居多,车皮好似纸糊的,美名其曰车不是用来撞的,用来开的,典型的高价毛坯房。 德系内饰用料较差异味比较大,疫情闹芯片荒肆意涨价,有的4s服务态度也一般,内饰风格老气横秋,速腾还用的干式双离合,车辆质量稳定性明显下降,尤其变速箱到了一定公里或猛烈驾驶容易坏,同事的速腾就自费换了变速箱的继电器。 现代车价格相对不高,配置可以,环保性较差异味比较大,内饰风格满满的汽配风,suv油耗不低,外观媳妇不喜欢,放弃选择。 美系车指导价很高,优惠不明朗造成询问的时候价格都很高,油耗相对来说大劝退了我。 法系车指导价也不低,最大的问题是顶配之下皆丐版,配置不合理等造成法系不保值,法系车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和环保,也是最看重的方面。 四、使用感受 在城区、国省道、高速等路段,驾驶感受都不一样,城区起步阶段动力响应稍微迟缓,加速性能完全够用,红绿灯绝对第一个冲在前面,变道稳重,堵车的时候关闭自动启停,跟车及时,关于起步和刹车点头我认为几乎没有,有轻微的也不受影响,涡轮到1000转就开始响应,动力输出充足。国省道、高速几乎都是都在发动机后半段,动力响应及时,底盘没有大的侧风情况下很稳,跑多少速度心里有底,大的转弯速度过快有些侧倾,毕竟phc悬挂调节比较软,为家用舒适而调,按照设计限速跑一点没问题,应付绰绰有余。 油耗一万公里综合表显7.3左右,城区会高,高速等路段很省油。 保养按照一万公里或半年来保养,保养费用可以购买原厂七折保养套餐,维修没有,油费大约一万多点公里大约55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