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C63:理想L9的致命缺点
#质量反馈中心-奥迪A4L今年4月提车,买了行驶到300公里车子就全车故障,拖回4S店维修后行驶到1100公里再次出现同样的故障问题,和4S店协商拒绝退换车,售后态度恶劣,和买车时天壤之别,购车需谨慎,奥迪不能买。别掉坑!特别是成都的朋友,千万不要去新都奥达通4S店,千万别去,坑死人。 🚘 车辆信息 💔爱车吐槽 📅使用情况 💬 故障描述 📍我要投诉
暗金探长:如题
#聊聊你眼中的问界M5透过电池包掉落浅谈赛力斯汽车拧紧工艺技术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成都一新能源汽车疑似行驶中电池包掉落的新闻,让我联想到汽车在装配过程中拧紧工艺及装备对车辆安全的重要性。 一辆汽车通常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零部件一般通过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卡扣连接、胶粘连接等诸多连接方式,其中80%整车装配量主要为螺栓连接。 螺栓大小不一,规格各异,功能不尽相同,除需保证整车连接质量外,也需保证用户安全,确保功能可靠,部分还能起到美饰外观作用。 小小螺栓却如此重要,那么在整车装配过程中该如何保证连接质量呢? 这便涉及到组装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技术——拧紧工艺。严谨的拧紧工艺设计需确保拧紧设备高精度,拧紧过程稳定可控,确保拧紧数据合格。 高精度拧紧设备 在整车装配过程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拧紧工具,因不同工具的精度会直接影响装配后螺栓的稳定性,通常会按照装配安全等级选用对应精度的拧紧工具。比如涉及安全与功能的拧紧点位,会使用精度等级为5%的电动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对于装饰类的一般拧紧点位则会使用精度等级为10%的离合器式拧紧工具。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所有的关键力矩都是采用精度等级为5%的电动传感器式拧紧工具。 智能的拧紧控制系统 除了高精度的拧紧工具还需要有先进的拧紧系统来保证每个关键螺栓都能够按照工艺设计的策略完成,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通过提前在MOM系统配置好车辆拧紧的主数据,当车辆进入作业工位时,MOM系统根据配置好的拧紧主数据给拧紧控制器下发对应的拧紧控制程序号,拧紧控制器自动调取与之对应的拧紧程序进行拧紧作业,当车辆即将出工位时,如果有未完成的拧紧和不合格点位将自动触发产线停线,防止流出本工位。极大的预防漏拧和错拧的问题发生。并且所有拧紧过程及拧紧结果数据都会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保存,方便进行质量追溯。保障每辆车的每一颗螺栓都100%合格,确保整车的安全性能。
提问#零跑C01车主晒订单兴高采烈的去交付中心提车22款606智享版,交车仪式准备的不错,检查车子各方面内饰外观没有什么问题,还好在签字确认提车前开出去跑了下,发现原地打轮,转向接近打满时会有钢筋撑不住的那种崩崩的响声,在不同的路面上都测试上,响声非常明显,又试了现场的其他车辆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只能取消提车,等了两天了给的回复是不踩刹车就没事,起步不踩刹车也说不过去啊,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说是提回去磨合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怎么能拿这个事情堵呢,让交付中心给出一个承诺协议,暂未同意和落实,他们回复是再检查下,原以为幸运锦鲤中618大奖的我们能够买到心仪的车,好事多磨啊,如果还上好不了,只能无缘了,虽然钱已付也要换或者退!
#智己LS7提车作业平时开油车,觉得油费贵,没事就在了解电车。无意中看到智己Ls7视频 看到宣传的穹顶前挡风玻璃。半幅方向盘 瞬间想起了在哪里见过。对特斯拉 model X 吸引我的还有零重力坐椅 大链屏 买不起特斯拉modelX 觉得这个够一够还是有希望。给媳妇看了这个视频。媳妇直接说,尽整些花里胡哨的。四月份成都玩耍 在万象城试驾了 当时看了实车觉得确实有逼格 跟其他车的设计设计思路不一样 开着其实没什么不同 (试驾段 没什么体会) 唯一感觉的就是起步快 因为试驾的双电机的 跟其他感觉跟油车差不多 因为感觉这车配置体验符合用车需求 都没有体验其他车 也不作对比 反正就选定了 总价:33.6w 优惠:2000老带新 因为提的展车 优惠一万 补贴:无 保险:5500 原装 22寸轮毂 12800 拉斐尔茶颜色 5800 买车用车有点急 没优惠 但是 落地:34.2w 官方赠品: 选了7kw充电桩 交付赠品:64g内存卡+官方脚垫 优点:一 视野和车机显示:视野超级好 这穹顶玻璃确实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和链屏一样 乍一看觉得华而不实 但是是有好处的 比如马上推出的 盲区监测 会在主驾驶屏幕左右两侧显示左右盲区 有人觉得是脱了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 但是我觉得这会减少平凡向右变道时扭头动作 右侧盲区余光这可以看清 不影响看前方视野 左侧到影像小一些 如果能手动开起就更好了 因为以前的油车就可以手动开起 已习惯 真的好用 而且这链屏不影响副驾驶看视频 多屏协同操作 主屏幕有快捷操作手势 还是挺实用的 所以没有实体按键也可以盲操 二 操控 我觉得电车谈操控 可能感觉最棒的就是轻快 2.5吨的车开起跟开小车一样 电车的瞬时扭矩释放油车是难以企及的 过弯侧倾也不明显 大的振动过滤的很好 小的细碎路面 小振动 还是明显 可能是跟这车主打操控有关 开的车少 跟之前的本田冠道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侧倾小很多 确实小振动多了一点 用的感觉比本田冠道好开!听说以后能OTA升级改变底盘舒适度 不知何时 三 零重力座椅还是很香的 长途 或者中午休息一会儿还是很香的 这是油车或者一般的车无法做到的 不足 一 电耗 感觉有点偏高 喜欢从百分之四十充电到百分之八十 百分之四十的电量只好跑160+公里 百分之八十是快速通道 速度都是80到100马 全程空调 有时候开座椅通风 或者按摩 但是想到下半夜两毛多的电价 也到影响不大 两顿多的车还能接受吧 可能再过几年的电机电控电池成熟点了 应该能强不少 二 小毛病 就是异响问题 左前门 在不平整路面总有点异响 虽然声音不大 但是车的静音效果好了 不开音乐还是很明显 听说能返回去解决 只有看保养的时候看看
#改装案例不久前,凡尔赛推出了2023款,前门玻璃全系标配双层夹胶玻璃。根据官方数据,夹胶玻璃相比2021款装配的普通玻璃,可以降低3-4个分贝的噪音。虽然夹胶玻璃的降噪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还是让不少车友心动,一些等不及的车友,提前网购更换了双层夹胶玻璃,有些甚至后门也更换了双层的,应该都是像我一样爱折腾的车友。 在广大老款凡尔赛车友的呼吁下,雪铁龙商城上架了双层夹胶玻璃,并且在黑色星期五狂欢夜半价换购。相信不少车友经不住诱惑下单了吧?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跟车友们分享下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过程和费用情况。 2021款的凡尔赛,车门装配的是来自福耀的单层玻璃。商城下单的双层夹胶玻璃,店里一般没有现货,需要去店里核销订货。我是核销订货不久,就通知到货可以安装了。对双层夹胶玻璃有点小期待,于是抽了个时间去安装。 玻璃安装的第一步,是拆车门,拆掉原来的单层玻璃。拆门板,需要拧掉车门上的三个螺丝,门把手下方两颗,靠门槛那一颗。拆螺丝是简单,但这还无法拿下门板,还有拆门过程中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操作。门板下还有两个暗卡扣,需要专门的工具才能拆开。 暗卡扣在靠近门边的地方,需要专门的工具。工具是店里的技师自己做的,带一个弯钩的铁丝。从门缝伸进去,找到暗卡扣位置,勾住卡扣一拉就可以拿开卡扣,一共有两个。卡扣就是照片左下角那两个弯成一定形状的金属丝,位置是在门边两个白色塑料头的地方。打开这两个卡扣,再拔掉连接门上的几个线束插头,就可以把车门内侧门板拿下来了。 拿开车门内侧门板,可以看到一块黑色的泡沫状物体,它就很多想安装双层夹胶玻璃的车友关注的配件之一—车门密封板,也就是很多车友口中的防水膜。根据技师介绍,它可以在车门下方的排水堵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防止车门里过高水位的积水打湿车门线束。用刀片切割拿到密封板,密封板下面正对的,是车门玻璃滑轨,玻璃上下升降就靠它。下一步就是拆掉原来的单层玻璃。 拆掉门框上橡胶做的玻璃固定框,将璃沿着导轨上提,就可以拿出玻璃。接下来就是主角亮相的时候了!相比单层玻璃,双层玻璃会比单层玻璃厚一点点,但不是很明显。玻璃边缘可以明显看出玻璃是是双层的。将双层夹胶玻璃放入玻璃导轨,装回固定车门玻璃的橡胶框,进行新玻璃的运行流畅度测试。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开始装回门板的流程了。 当然,装回门板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贴上新的防水膜。很多车友问过,安装双层夹胶玻璃,是否需要自己购买防水膜。在这告诉你们,商城上的双层夹胶玻璃套装,自带防水膜,而且那么一小片防水膜,还是单独用多大的一个纸箱包装的哦。2021款凡尔赛车上安装的车门防水膜,是成都力登维生产的。双层夹胶玻璃套装里的防水膜,是武汉力登维生产的,区别只是生产厂的不同。 新的防水膜自带粘胶,撕掉外层贴上就可以了。贴的时候,一定要沿着防水膜的边缘,来回多按压几次,使其更贴合。贴完防水膜,再次调试升降开关和玻璃,就可以装回线束开关和门板了。上好螺丝,左前门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就完工了,两个技师配合,用时半个多小时。双层夹胶玻璃,跟原车一样,都是福耀生产的。 右前门玻璃的安装,跟左前门一样的流程一模一样。难点还是暗卡扣的打开,不过有工具,又知道大概位置,打开也不算难。前头的流程还是:拆内门板—去除旧防水膜—拆旧玻璃。之后就是:装新玻璃—贴新防水膜—装回车门内门板,完工!同样还是要在防水膜边缘多按压几次,增强贴合效果。当然,注意要先调试好玻璃流畅度和开关再装回哦。 至此,两个前门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都完成了,实际用时只有一个小时多点点,技师还是比较熟悉业务滴,给他们点赞。趁这次机会,我把之前更换的前挡玻璃,以及后门玻璃的膜都重新贴了。换了玻璃,贴了全车膜,没有了前门上之前为深色膜夜间视线不好而开的很丑的小三角窗,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开车的心情都有点不一样。 几点小总结:1.拆门板的难点:想自己拆车门板,唯一稍微难点的是暗卡扣的打开。它是藏在门板里看不到,需要专用工具,需要知道位置。用专用工具,勾住暗卡扣往外拉就出来了。2.关于降噪效果:更换完回来路上,我关闭了所有车窗进行了感官测试,个人感觉双层夹胶玻璃,还是有一定的降噪效果。由于没有安装前后的分贝测试对比数据,也许有心理作用的原因。但,这就是折腾的快乐!3. 关于费用:双层玻璃商城半价积分相当于¥520。更换工时费每个门¥200,各地可能有差异,我这讲不下来只能忍痛给了,合计¥920,可以接受。4. 关于贴膜:更换玻璃后,可根据需要贴玻璃膜,标雪原厂的3M玻璃膜其实还是不错,价格也不贵。 这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凡尔赛车友圈圈主支持!
提问#理想L7提车作业成都地区,刚提的l7,本来打算7月份再买,结果为了抢新能源补贴,着急忙慌的挪钱出来,从下订到提车一共才5天,非常快。 具体配置是air版本,灰色外观,橙色内饰,选装了21寸轮毂,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没有选pro版本的原因,我跟媳妇前后试驾了3次,整体感受是,城市铺装路面几乎感受不出来有无空悬的区别,反而pro版本开起来更晃,且刹车点头明显,媳妇试驾后直呼晕车,差点就放弃买理想了,在我的坚持下,试驾air版本真的好很多,操控感觉也更有把握一点。 至于max版本,家里没有小孩,对现阶段的智能驾驶也不太感冒,所以直接pass了。 所以我建议准备提车的朋友,三个版本都试驾体验一下,不要迷信网上大v的测评,车这个东西还是自己开起的感受最真实。 先随便写写,具体评测准备开上一个月再来写,先问问成都的车友群有吗?小伙伴们加一下呀
#长安UNI-V报价分享智酷+快充+音响,包含4000多块钱保险(1年的,好像200万3责,有些店是3年的保险),上牌,金融服务费之类的,反正不用额外花钱。只送膜,车垫,灭火器,车罩子之类的小东西。 首付9.2加贷款5万(月供 5W/36=1389) 自己花钱388+888拿的4次保养和充电桩。 目前在走政府8000补贴+合作企业3000补贴中(都是买车后退钱,下午19点半都是6000多名了) 相当于总车款14.2-0.8-0.3=13.1W+388+888 如果都退下来了的话,这价格怎么样? 展车!展车!展车! 成都现在缺现车,我看了铭牌2月22生产的,7KM,看了一块玻璃也是2月份,轮胎后天提车再看。 没啥区别吧?已同意清洗+吸尘 展车提车要注意什么?怎么验车?
大头说干货:月花费11850元,首付11万买2.0T+10AT的中型SUV广汽讴歌RDX怎么样
#用车感受购车历程 在购买梦想家之前的近一年,一直在关注各种各样的Mpv,因为家里两个娃,所以一心想买一台Mpv。 期间关注过GL8,传祺M8,塞纳,腾势D9,其中腾势D9还在发布首日下了订单。 因为成都限号,首先排除了燃油车。 最终退订D9一方面是因为腾势从发布到展车出来再到大定每个环节都一拖再拖,拖得对品牌和后续服务充满担忧,加上腾势的悬挂对比梦想家明显有差距,最终在两次试驾梦想家后坚决放弃了D9。 我的岚图梦想家是22年8月29日在成都交付中心提的车,试驾了两次才最终决定提车。 第一次是岚图组织的龙泉山试驾,试驾的直观感受是还挺好开,在这之前我试驾过传祺M8,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M8直观感受是开了一辆大车,晃晃悠悠的,有点像开船,而梦想家车子看起来很大,但开起来一点不感觉是开了大车,加减速,变道转弯都非常轻松灵活,车身也非常稳,这一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至于内饰配置当时并没有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第二次试驾是带老婆在岚图交付中心试驾,老婆个子不高,一米六,看到这个车子这么大,有点不敢开,在我和销售的鼓励下决定试试,开出交付中心的院子,她就有了底气,兴奋的说,开起来很轻松啊,也没感觉是在开很大的车呀。就老婆这句话,明确了我选择梦想家这台车,因为车基本是我开,好开这件事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因为家里一同住的有两个老人,两个娃,再加上我和老婆,一共六个人,所以平时周末或者假期出行,载着一家老小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销售也重点介绍的岚图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当时说的挺多都没记住,就记住了70%车身都是高强度钢。试驾还体验了辅助驾驶和透明地盘,这些功能也确实比我的5系好用太多,而驾驶感受上跟5系没有大的区别。当时就心动了,但慎重起见,我还是说要再考虑考虑,回家以后在网上再查了梦想家的车身材料和安全性,才算真的下定决心。 购车金融方案 确定提车后,选了金融方案,走的50%+50%的一年免息,据说是厂家贴息,总之免息就是香,不用白不用。 购车赠送 提车当时送了放电枪,头枕,投影仪,脚垫,车衣,还有一些终身质保,终身10G流量等权益 目前,这辆梦想家已经开了11184公里,客观讲一讲开下来的感受: 外观: 前脸为超大多边形进气格栅、内为直瀑式竖条中网、狭长LED大灯和中网浑然一体、LED日行灯穿透车头提升识别度、方整敦实车头具有更强气势 侧面造型,整体比较简洁,使用悬浮顶的设计,更长的体积也使其侧面看起来非常纤细,后排车门体积更大,侧滑门轨道置于第三排玻璃下,整体感以及协调性都非常好。 尾部简单大气,识别度还是非常高的,亮灯后效果不错。 续航 提车以后,家里的宝马5系我基本上没再开过,目前开了11000公里多数时间是市区行驶,上下班没每天40多公里,纯电90公里左右够用,就是每天得充电,这个续航如果能到180左右就加分了。 油耗 纯电行驶每公里1毛5左右,跑了两次单程1000公里的长途,高速速度控制在100-130之间,油耗在9L左右,每公里大概7毛5,对于一个2.5吨的大家伙来说,这个油耗可以接受。 内饰配置 内饰不能说非常好,但是也不错,需要的配置全都有,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也一应俱全。前排三个屏幕也是相当拉风,长途副驾屏总各种娱乐节目不断,路途上还可以在车里面K歌也是相当欢乐。 空间 空间够大,全家6个人乘坐轻轻松松,春节回家6个人加4个行李箱还有一大堆年货也是轻松装进后备箱。上个月去露营的时候儿子非得把自行车带着,装了不少露营装备还能放下一辆自行车让我都意外了,不得不说这车真能装。 驾驶感受 车好开,非常好开,不管市区还是高速,提速超车轻轻松松,方向盘指向也很精准,即便是5米3的车,市区变道也是信手拈来。 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很好用,成都的上下班路途还是比较堵的,单程23公里我最短的时间要一个小时,最长的一次用了106分钟,用辅助驾驶可以自动跟车,主动刹车,开起来不要太轻松,透明地盘在窄路错车的时候对这辆大家伙来说太有用了。 车子质量 车子的出厂品控还是很不错,虽然也出现过头枕异响,但是交付中心很快给解决了,目前用下来没有其他毛病。 车身用料确实比较扎实,春节回湖北,车比较多,在行驶途中被剐蹭,对方的车子花了一大块,我的车后来检查发现除了车模破了其他漆面没有凹陷,甚至连漆面划痕都没有。 底盘悬挂 空气悬架和魔谈使用感受不错,小区里减速带特别多,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感觉比以前的5系舒服,在户外的烂路上可以升高地盘,通过也更放心。 车机 OTA比较及时,升级后的语音控制,系统界面,手机数字钥匙使用舒适度都不错,车机反应也很灵敏,对现在的版本很满意。 不满意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希望能提升的地方,纯电续航希望能到180。 二三排希望能放平成一张大床(虽然一年用不到一两次,但还是希望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