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7有奖活动征集买车背景 本人蛋蛋后,在江苏这个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的地方,因为是自己在外地工作,有时候想出去玩和盆友一起也不方便,再本着早上能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的观念,于是萌生了买车的念头。初想买车的时候大概是22年的2月份,也就是过年那段时间在家里没事干,就开始在各大平台上看车,那时候还没有爆出MG7的消息,只有UNI-V和零度L,那段时间真的很心动UNI-V,因为我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对国产车和合资车并没有偏见,只要是性价比高的车那就是好车,后来到了7月份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准备去订车了,无巧不成书,在去的路上被一个女司机撞了,于是家里就说今年不适宜买车,我就等啊等,突然就看到了MG7的消息,我当时心动的,虽然被鸽了那么多回,但上市直播那晚立马就下了定金。 买车对比 虽然我很心动MG7,但还是本着性价比高的原则看了很多车。 最先看是UIN-V:整体感受还可以,虽然很帅,但一圈试驾下来之后我坐后排的好友跟我说感觉很拥挤,怎么坐都不舒服,就放弃了。 小鹏P7i:这辆车我也是真的非常心动,比UNI-V还帅,但很遗憾没预约上试驾,只能静态体验一下(PS:音响效果真的绝了,比MG7好不少),但和UNI-V一样,空间小,一个是A级车,一个地板很高。放弃。 深蓝SL03:说实话,开了一圈感觉还是很满意的,但之前也一直有在懂车帝上关注,作为长安的首款电动车,还是有很多小问题,口碑不太好,放弃。 零度L:在没出MG7之前感觉还可以,什么无框车门掀背尾门HUD全都有,出了MG7之后感觉这车性价比巨低,果断不考虑,放弃。 海豹:这是我最纠结的车型,如果MG7再鸽一次的话我现在开的应该就是海豹了。 MG7:从去年爆出来后就一直在关注,等他上市就等了快一年,20W不到的价位给了你所有能给的,再加上试驾时的激动,说实话,我买车的时候就像被下了蛊一样,最终还是选择了MG7,20W的价位,这样的配置确实没别的车型了。 最购车费用 车型:MG7耀世版+智驾包 裸车价:181800 保险:6000 优惠:55(哈哈哈,凑了个整) 最后落地价:199800 赠品:送了三次保养,膜抱枕啥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新车初体会 1. 内饰体验: 新车没有异味,内饰说不上好,但绝对不差,中上游水平,我自己是很喜欢(毕竟我是尊贵的Nappa皮,虽然和普通皮没啥感觉)。 2.驾/乘空间体验: 本人170,前排空间没问题,头部空间也很充足,虽然是大溜背,但我经常带朋友出去玩,他们也都说空间足够,后备箱开口超大,放东西很方便,至于空间嘛,中规中矩,家用绝对足够了,我五一回家过节,后备箱塞了三个人的行李还有不少空间。(每人一个行李箱加上大大小小的袋子包啥的) 4.动力体验: 动力方面2.0T没啥好说的,五一回家我跟我姐换着开的,我姐对动力的评价是:你这车好猛啊,高速上120码后依旧给油就走。换挡顿挫并没有很明显,如果你踩一下油门立刻就松开你就会感觉到明显的顿挫,这应该是逻辑上的问题,平时开不影响,只有你刻意地去试才会感受到。 5.乘坐感受/驾驶体验: 座椅坐着确实和正常的还是有点区别的哈哈,可能是心理作用,我很喜欢座椅的包裹感,如果腰托调节也是电动的就好了,后排朋友说挺软的,总的来说感受方面还是很满意的,唯一的就是你喜不喜欢这个颜色。 6.油耗: 目前跑了1000公里左右,跑了两次高速,平时在城区用的比较多,油耗8个左右,最低的时候6个油,就是跑高速。 7.功能体验: 1.360全景影像没有不太人性化,MG ONE在打转向灯时如果有距离很近的物体就会自动打开微距镜头,让你看见一侧的轮胎,这个功能好像1.5T的有。 2.斑马语音识别太笨了,人工智障,说自己学会了新东西,问他是什么又一问三不知。 3.辅助驾驶系统:跑高速的时候打开ICA是真的好用,就是算法逻辑不是很好,在跟车的时候如果前车加速他就会猛的给油,到了要减速的距离又会猛的踩刹车,建议后期优化一下。 4.主动刹车:没遇到过呢还,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麻烦圈主Tryagain8与推荐!
#摩托精华提车作业这次来到电影『四海』取景地,本田这次给CL300搞了一次圣地巡礼,虽然电影只看了片段,但南澳岛还是非常值得骑车玩上一圈。 言归正传,CL300虽然是CM300同车架同发动机,但行走系统变化很大,轮组前19后17,悬挂行程达到了150mm,这就让整车操控发生极大变化,灵活很多,并且有一定通过性。 以下重要!!发动机重新调校后,中低转速下扭矩加强,Scrambler名副其实了,龟背胎能走一些简单非铺装,但在沙滩上只能靠大力出奇迹。 不足的部分:仪表没转速,没有温度显示;没有变径车把,如果能关闭ABS可加分。 整体来说,这个车就是中规中矩,突出复古攀爬风格,有很强的跑烂路的能力,可玩性更高。油箱有12.2L,虽然不算大,但是400KM的续航能力还是 有的,周边游玩非常够啦!!日常代步更是不用说,心动的小伙伴可以拿下了 Ps:图二原厂改装件非常好看!!
#用车心得#大众ID3开了差不多7000多公里了,综合体验,目前遇到的缺点如下: 1.触摸按键太多,包括双闪和后窗切换按键,很反人类,每次都要触碰好几次才能成功,尤其行驶过程中,影响驾驶安全。 2.整车内饰塑料材质太多,廉价先不说,夏天在外面晒的中控噼里啪啦的响。 3.鸣笛的喇叭声音太小了,跟个雅迪电动车似的,每次都不好意思按。 4.主驾下车后就断电不能长时间继续开空调和看视频。 5.仪表和中控屏幕边框钢琴烤漆设计,很容易产生划痕,即使保护的再好,也避免不了。 6.前后雷达比较敏感,有的时候动不动给来脚自动刹车,前面没有什么障碍物,很多时候吓一跳。 7.也不知道是减震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开快了速度上去后有点跳,后排比较明显,前排也能感受到。之前高尔夫7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高速上感觉也不如高尔夫7稳。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 长安逸动PLUS1.4T尊贵版,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我一年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这一年逸动带我走了2W公里的路,主要就是国道和乡镇道路走得多一些,高速偶尔跑一次。 今天有时间就来说说这一年我对于逸动这辆车的一些感受吧。每个人对于车辆的了解都不同,毕竟开车习惯,路况和时间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如果不好,请大家勿喷!仅限于我自己的观点。 🗒 真实感受 【驾驶感受】 1.4T的蓝鲸发动机加上湿式双离合,表现很奈斯。 ①因为我开车比较暴力,喜欢深踩油门,每次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只要肯给油,每次都是我的逸动第一个冲出去。提速不比旁边的电动车慢。 ②因为我国道跑得比较多,都是单向车道,每次遇到个大车想要超车,逸动的动力不会让你担心超不过去,每次想要超车我把油门踏板踩下去它的动力响应很快,保证了你能在最短时间完成超车。 ③高速表现也很突出,第一次上高速的时候遇见一辆大货车,当时我的速度100码还跟它并排走,毕竟跟货车并排走危险性很大,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超油门踩下去仍然还有动力输出,后段加速也没有出现动力衰减,这让我特别的惊喜! 【车内空间】 10万块左右的车就是图个经济实用,买车之前也对比过帝豪,艾5这些车的空间。这个价位唯一能让我满足的就只有逸动了。我身高1.68(不算高)坐在驾驶室头部还有3拳空间,后排坐满家人了腿部都还有两拳半左右的活动空间,家人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人,毕竟家庭用车得考虑全面一点。因为我基本不出远门,后备箱就装过朋友的两个23寸的行李箱,装进去了都还余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这样的后备箱空间我很满意了! 【外观】 外观-内饰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逸动的外观还是挺帅的,菱形的中网配上两边黑色的进气格栅看起来就很酷,还有独具特色的贯穿式行车灯,给人眼见一亮。这行车灯有一天晚上还被交警叔叔拦下来,问我是不是私自改装的,当时我心想肯定是交警远处看起来太帅太新颖了。 另外内饰用料还是挺用心的,车内中控台,门上,基本能摸到的地方都用了皮质包裹的,加上软质填充物,触感毕竟舒适。而且缝合和走线还是比较认真的,不会出现缺口或者歪线,皮座椅同时还是打孔座椅,坐起来PP也舒服,比起某些同价位的合资车的塑料内饰,跟逸动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再配上波尔多红的颜色,简直不要太帅。还有逸动的空调按键钢琴烤涂的玫术,按起来给你的反馈感很强,对于开车的时候盲操考虑还是很到位滴。 【油耗】 买这个价位车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油耗了,其实油耗这东西跟自己的驾驶习惯和使用环境息息相关。我基本都是在国道上跑,国道上偶尔地板油超车,车速也就60-80之前,所以平均下来油耗也就百公里7个左右,我比较暴力,7个油我觉得很好了,毕竟想要马儿跑还让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高速就比较省油了,高速呢,我跑得少,不过上了高速车速都是稳定在110-130之间,逸动跑这个速度还能保持在5个油左右,我非常满意了。而且我还试过在高速上加满一箱油跑了大概900多公里,算下来都不到5毛一公里,这是让我很意外的。逸动的油耗对于我来说,我能接受。 总的来说就是性价比高,颜值高,动力强。 🔎 槽点反馈 ①(顿挫)逸动的变速箱换挡顿挫,特别是起步一挡升二挡的时候顿挫感特别强烈,刚提车的时候还没适应换挡,感觉有人在背后踢了自己一脚。虽然这是双离合的通病,但是逸动顿挫感确实调教得一般般啦。 ② (车机)这车机芯片不好都不说了,系统一直不给推送升级,高德都到了7.1版本了车机的还是4.6的高德地图,好多路况都不准确,每次都只能自己用手机导航,那么这车机就体现不了它的价值所在。 ③(噪音)这车,胎噪和风噪跑到80码以上,胎噪和风噪呼呼的,只能自己把音乐的声音调高,自己才能好受一点,不过胎噪换个好点的轮胎会有所改善,至于风噪呢出厂是这样,也就只能这样了。最后呢,这个车如果你预算不到10万,是个年轻人。喜欢动力和颜值,买它就对了。保证不会让你后悔。逸动-你值得拥有! 麻烦圈主推荐指导。
#提车日记4月份决定买六座或者七座的车,因为俩娃带老人出门不方便了,要超载的。因为今年最后一年电动车送绿牌,决定还是选个纯电的。没想到放眼望去二三十万预算的七座电车寥寥无几。目标初步锁定了BYD唐和大众ID6。 没做功课,就近导航4S,先去试驾了一汽的ID6CROSS,感觉跟油车差不多,稳重,空间也能满足我们需求,比较平时大五座,偶尔七座时后排挤一个可以的,比如我或者娃。然后去看了上汽ID6X,整体跟ID6C差不多。再去了BYD,没找到唐EV展车,看了个混动的,空间不如ID6X,后面听说是油改电平台,不如纯电的。也没有试驾车,安排了元去兜了一圈,我居然又晕车了(上次是开同事的秦),看来年纪大了,适应不了这么快加速的车子啊。果断放弃… 接下来只有ID6X和ID6C选一个了,对比了下价格,哪个便宜选哪个呗。上汽的在6月前能拿到区补,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4月16日下单2023款极致长续航大白,没想到4月18日上汽就在上海车展时来个2023升级款,真是又让我这个AB双鱼纠结了起来,好想换升级款啊。。。万万没想到,两周后2023款居然没匹配到车源,哇卡卡卡。问题又来了,在新出的银河蓝和之前选的大白之间又左右纠结了一个五一假期。最后队友说大白就大白了,选择困难的我要裂开。。。 ……废话结束了,华丽丽的转折线…… 今天,六一儿童节,我们接大白胖子回家啦。 升级款到底升级了个啥?除了门边的黑色装饰条换成了白色外,其他真没发现啥。车机还是2930版本。忍不住要吐槽下,2023年4月生产的车子,玻璃居然又2021一块2023一块,其他2022年七月的,还有这轮胎也是2022年12月的。赶紧去问了整车厂朋友,电池包会不会也是库存货,被告知电池包是根据订单生产的,略微放心一点点了。。。不然买了个新库存。。。 回头慢慢开启各项功能吧。
#摩托车改装笔记21年卖了铃木海王星,22年打算新买辆踏板北京通勤,有台杜卡迪周末玩玩还行,通勤确实没法忍受,就北京早高峰这个路况,小型踏板试驾了一圈,最后缩小在雅马哈nmax155,本田pcx160,vespa150这3款中选择。 vespa的优点只有外观,剩下都是缺点,小踏板停车一般与电动车自行车不远,剐蹭频繁,维修保养麻烦,最不满意的是前轮的结构,低速机动性太差,最终放弃 本田pcx和155伯仲之间,考虑到天冷北京会下雪地面湿滑缺少abs对安全性也是一大隐患 最终选了了雅马哈nmax155,性能,外观,车身体积,驾驶感受都优于其他两辆车,于是在北京机场雅马哈店22年买了台nmax155,人称踏板天花板,但是不足也不少,后续也进行了不少改装升级比车贵 以下说明下遇到的问题与改装 1轮胎 首先我买任何车第一件事就是改轮胎,所有车原厂轮胎都很拉胯,改装了轮胎就像换了辆车,所有动力,制动,属实灵活性改装,最终都要落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实现,所以改装轮胎是改装最重要的选项,没有之一。最终选择半热熔轮胎应对北京的气候与路况。经过个人山路压弯与地下通道瓷砖地面打滑对比测试,个人排序如下 米其林city2半热熔>玛吉斯半热熔=米塔斯半热熔 米其林的city可以让你50速度冲进涉水路面不打滑,冬天地下通道瓷砖地面满油加速tcs只闪烁1次,山路压弯轻盈抓地好翻身快。 当然,没有最好的轮胎,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轮胎。米其林city某项可能不是最出众,但优点就是全能,没有短板。 2制动 由于每天早高峰要与电动车,老头乐,美团闪送同台gp,安全性上制动刹车性能一定是约高越好 ,于是请教了北京改装nmax155最知名的陈驰师傅,最后改装了布雷博对四卡钳+加大刹车盘+布雷博左右上泵+钢喉刹车油管,后卡钳没换,因为换布雷博卡钳需要打磨轮毂或歪装避震器才能装上因为安全性放弃,并且换了钢油管与车力屋刹车片后性能已经提升到很高了,为了再提升一点点放弃安全性就得不偿失了。改上泵提升手感细腻,改钢喉油管防止热衰减。 3性能 终于对性能下手了。首先这是个大坑!牵一发动全身!切记! 扩缸这种影响安全性的改装不谈,提升性能首先改了零四传动一套,改变了出力区间,换了小普利珠,踏板就是为了提速快灵活,尾速直接从135降低到了120,但是加速变快。然后改了进气,为了提近期量,vva也变得明显。发现排气量小,就改了排气,选的声音最小的排气,为了增大出气量与去掉三元。我杜卡迪天蝎已经让我头疼死了,一个踏板还是静音点好。发现需要空燃比机才能调车,又改了空燃比,原厂电脑不支持,又改了全取代电脑艾瑞丝x版,改一个就带来其他问题,牵一发动全身。 3舒适性 改造动力骑行激进,偶尔带人,发现避震不行,于是改了欧林斯与cs前后的金色气瓶避震。加了个夏德39圆形尾箱放头盔,伟杰加高风挡。尾箱不要用铝合金的,没有流线结构,沉重兜风容易死亡摇摆。尾箱支架选用精工66不锈钢提升硬度,铝的容易断。吊架也换了改装金色锻造吊架,吊架必须按说明用扭力扳手打扭力切记!安全第一。 4外观 没得改开始改外观,红色热修复改色膜贴完感觉不够平整,又贴了一层xp隐形车衣。都改到这样了,姿态得够吧,全车金色钛合金螺丝后脚踏与避震呼应。 5行车记录仪 hfk越来越坑,当年才几百,现在2000多。最后改了个多媒体带电子后视镜的汽车用记录仪,自己打一圈防水胶,3年流量加全改完才几百。 最后不管改装什么车,安全第一,某些性能改装,牵一发动全身,要不不改,要不就全改,切记。
#海鸥提车作业截止5.28号 提车19天 已行使1760多km 总电费:154.04元(全商业桩) 行驶模式:ECO ➕carplay盒子能使用苹果carplay 今天(28号)到4S店加装了电池+电机护板 我是4S电第一台海鸥加装护板 所以维保人员还研究了一下,费用是900多(含施工费) 因为我经常走烂路,十多号时两个石头弹到保护横杠上,所以立马下单定了护板。城市道路用不着这东西。 行驶感受: 城市道路开着确实省,电耗也很低,城市快速路(限速80的道路)开着也很稳,速度上了80动力也有一点余力,还能小蹿一下,开高速基本上90-100km/h,这小不敢开快了,上110后有点点飘的感觉,之前帖子网友说应该是空气动力原因,所以准备加装个小尾翼(还没到货),95km/h再往上踩电门就比较慢了。 城市起步没得说,窜天猴一样,哪怕是ECO模式动力也很足,但窜一下就会掉1km电(我是电门一脚踩到底,表显功率63Kwh),起步猛了这个轮胎会有点打滑,雨天各位车友一定不要猛起步! 费用感受: 目前电费就150多 跑了1700多km 对比之前油车(长安CS35P)每公里0.68元 简直省的不能再省了 明天预约了安装家桩,因为楼层高,除了送的30米线,预估还要再2K多的安装费用,但家充晚上太香了,我们这边晚上才3毛/度 空间感受: 车子平常就我上班用,家里还有其他车,平常满载状态就是1-2人,所以后排就是空的,对于我的需求来说,空间很大了,驾驶位和后排位对比CS35P也丝毫不让,除了后备箱小了点,对我来说没得挑了。 车辆静音感受: 正常10万级别车水准,60码以下没问题,上60的胎噪风噪就逐步上来了,特别注意是,开了空调的压缩机噪音真的大,可能因为电车行驶没发动机声音,这空调压缩机声音 显得格外大,而且伴随有抖动,就感觉开了油车一样 灯光: 近光灯没毛病,还不错,高度可调,大灯怎么说呢开了和没开一样 外观: 自己定义玩具车风格 没走汽配风 自己感觉很帅 黑武士真的帅 这个车要么绿色汽配风 要么黑色黑武士 贴膜: 没有贴4S店的膜 很坑 自己淘宝买了580点的太阳膜 差不多当4S店2K多的膜 安全: 我一直开的动能回收最大 赶紧回馈力度很舒服 刹车都不咋踩 但一定注意 充满电后 系统默认回馈力度最小 目前不知道是故意设置还是BUG 反正比特斯拉的回馈要舒服 不是吹哈 大家试试就知道了 全车实际是8个气囊 A柱2个 前排2个 B柱2个 后排2个 保险: 平安保险 店里买的 三责150W 医保外100W 其他正常该多少多少 总计3558元 提车费用: 裸车7.88万 保险0.3558万 上牌0.05万 店延保0.15万(送3次额外保养 出险有额外赔付) 总计7.88+0.3558+0.05+0.15=8.4358万元 保养总计7次数额 送了露营车,小米watch3 总体感受: 值得我对电动车的期待 没有后悔卖了油车换电车 总分10分能8.5分 扣分主要是: 没太阳眼镜的盒子 没后排阅读灯 没尾箱照明灯 没电动后视镜折叠功能 无线充电功能比较鸡肋 总结: 车就几万 代步就好 第一辆车不要买纯电 适合自己的车才是好车
#摩托车改装笔记首先 既然是平民黑化改装,那么就没有欧老师和卡钳的故事了 好马配好鞍 所以换了半热熔的 米其林ct2轮胎,总体感觉很抓地 很“粘”。 黑化反光镜+边条+烧烤架+脚踏壳。 需要避坑的是Z牌的平衡端子会掉色! 闪电的牛角可调,颜值还Ok,不过小V的缺陷就是刹不住!刹不住!刹不住!如果喜欢暴力驾驶的还是要对卡钳等制动系统升级。 左肺片加装了快充,然后又淘宝买了小配件把快充插头升级了usb+tc口。其实动手能力强的完全可以自己改。 轮毂盖应该是最后的倔强了,必须🉐有个“桃子”的改装件吧 加装了隐藏款的行车记录仪。Hfk701,领带的卡子是从V博士的专属产品了。在回龙观摩托先生门店安装的,安利一下,智哥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个改装应该是每个车友入手必选的隐形车衣,在摩托邦贴的隐形车衣。 两侧比较丑的护杠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停车时被两边的电动车/自行车剐蹭。丑是丑了点!但是省心了。 整体改装应该车衣+hfk701算是金额支出多一些的,轮胎价格印象中在1200左右。配件几乎都是在速度街头购买的,摩托邦安装。只有行车记录仪是在摩托先生安装的 整体评价,小胖子关闭ASR后非常推背,是个雅痞的绅士。
#摩托车改装笔记🙋🏻♂️ 情况介绍 当初买飞度4纯属巧合,本来只想买个电动车周末代步周边转转,看一圈3000多新国标没什么好选择,本人比较胖200多斤,还要带上挡泥板,坐起来太局促了,就转向看摩托车。 💰费用明细 买了本地车友的二手车,一年 1千公里便宜了2000块觉得价格合适就入了。 🧮选车对比 最初看摩托车是首选弯梁,被日剧湾湾剧里的本田幼兽洗脑,就看国内仿幼兽的车:嘉陵coco,宗申yami,洛嘉后浪等,试了实车,我这个体重上去有点像狗熊骑单车,座位也不是很舒服,而且发现还是合适文艺青年骑,不合适我这种大老粗。 💸 改装清单 主要是升级了舒适配置,原装的避震真的太垃圾了,自己一个人骑还好,带挡泥板骑快点过起伏路段必触底,秉着自己能换的原则,换了黑名单后减震,铱金火花塞,不锈钢的排气罩,远近光一体线,加大脚撑,拓展杆等。 给前轮的刹车线和公里线包了一圈螺栓套管,这样就不会跑起来松动跟车身碰撞发出异响了,前减震弹簧也想换,等下次换轮胎先再一起弄了。其它就是出风口贴纸(自己做的),坐桶内衬,熏黑灯膜,轮毂贴纸,手机支架和奶茶杯架等。 后面还弄了空滤灯,公仔和灯圈已经弄好,还没时间装上去。 📚 改装心得 自己摸索根据车的使用情况不足慢慢改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推荐各位车友提车必改轮胎和前后减震(虽然我还没换轮胎,主要是也骑的少,雨天也不骑,迟点再换)。换了后质的提升,不装尾箱的话龙头也不会太抖,骑行舒服很多,龙头压力轴承暂时不打算换,毕竟对安装师傅的水平有要求,要是没装好不如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