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在路上:首先声明,我不认为车型销量和车本身好不好有什么必然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序上,卖的越好,车越差。 CT6能卖多少,其实作为老车主,跟我没啥关系。只是觉得通用的产品战略和营销策略确实有问题,而且没看到什么改善的趋势。也许是我等水平太低,人家通用说不定有高层次的战略操作。 上周末去试驾S90了。因为老板年初买了T8,我只是想知道40多万提S90,这车到底哪儿好。 刚才看到圈里有人在对比CT6和S90这俩车。实在是有话想说,希望能给那位朋友一些参考。 油车版本的S90,不推荐,车型老,横置前驱,舒适性差,座椅及底盘舒适性。NVH均不如CT6。操控性一般,一前驱就别聊操控了。内饰塑料感强,38万的车大面积钢琴烤漆除了奥迪也就是你敢这么干了。对起步提速有更高要求且必须买沃尔沃品牌且有钱的可以考虑T8。如果觉得lsy动力够用的话,就选CT6。@刚才圈里那个对比这俩车的车友。 去了本地一家旗舰店,周六中午,没几个人。试驾车只有T8,好像是个中配,有哈曼。T8动力肯定没问题,还有就是领航辅助全系标配,这个还是挺良心的。操作体验也不错。 底盘质感的话,还行,短时间内体验不是很深。双叉臂加多连杆机械素质还可以。NVH的话,比我想的好一点,但不如CT6。差距还是明显的。 座椅不如CT6舒服,我怎么坐都别扭,也许是因为我体型不标准。 内饰,仅以我试驾过的这个配置来说。我觉得不如老款的CT6阿,大面积的钢琴烤漆,这不就是塑料么?质感比奥迪强点有限,我是真心不觉得这内饰有多好,钢琴烤漆放在8万的国产车上海说得过去,放在40万的豪华品牌上,有点掉价了。 沃尔沃的话术总结起来就是:我座椅不舒服是为了安全,我前驱是为了安全,我发动机横置是为了安全。你也很难说反驳说,安全不重要。除了安全呢?我感觉沃尔沃也没什么点拿出来说了。反正销售除了安全,其他的都没提。 说到S90销量了,我觉得沃尔沃的产品序列和营销手法是强于凯迪的。试驾车只有T8,然后告诉你B5的车开起来和T8一样!问题是,这根本就是两台车好不?一个插混,一个油车,一个前驱,一个四驱。 T8不奢求卖多少,实际上是为了B5打辅助的。这营销策略多清晰,多奏效!消费者一听,和试驾的插混体验一样,还便宜十万,性价比多高! CT6停产了30E和40T以后,说实话这款车就已经失败了。我指的是凯迪的品牌战略层面,车是好车。 新款更新了内饰,能卖多少取决于优惠什么时候能和老款一样。最后一代CT6,没有混动,没有六缸,通用是计划破罐子破摔,计划靠优惠换量了。 就像通用给凯迪的定位是,转型纯电豪华品牌,以后没有油车全是纯电。问题是,你现在油车越卖越便宜,将来直接搞个180万的Celestiq,咋卖啊~ 从现在到凯迪品牌完全纯电的中间这些年,你就靠1.5T和2.0T敷衍度日,以价换量?你确定你这样越卖越便宜,真到了纯电180万的车出来,会有人认? 就连沃尔沃还有个T8呢,林肯六缸也在卖,大众奥迪宝马奔驰就不说了,就连捷豹还有V6的Ftype呢。 劝上汽通用有点作为吧。
#入圈打卡-上汽大众ID.6X先说我的上一台车,我的上一台车是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也就是欧洲很畅销的现代Kona EV,但是这个车在国内水土不服,当时买的时候北京最高优惠六万多,于是周五晚上坐火车到北京,周六提车一路从北京开回来,昂希诺的电池是64.5度,作为三年前六十多度的电池还是觉得续航非常扎实的,NEDC标称500公里,但是在市区不开空调经常能开到500以上,高速上能开350左右。唯一的缺点就是车子小了点,后备箱和后座空间都不是很大,长途旅行开这车最远跑过三亚,来回4000公里,日常使用都是家冲,基本体会不到用车成本,于是再买车也坚定考虑纯电。 再说卖车的原因,主要还是沪牌,之前车子不是沪牌,在上海市区通勤不方便,刚好自己也有沪牌额度,就索性换沪牌,卖车的时候还是有点恋恋不舍的,毕竟陪伴自己不到三年,开了五万公里,好在买的时候便宜,卖得时候想当于没有怎么亏。 看车:刚开始肯定是被特斯拉种草,也考虑长续航,但是价格还是有点高,就一直想看买台二手的modelY,直到有一天去特斯拉试驾,感觉Y有点颠簸,加上动能回收不能调节,我之前的昂希诺方向盘边上有个拨片,可以三档调节动能回收力度,平时自己用2档回收,基本也单踏板,但是驾驶Y时,感觉特斯拉就是我的三档模式,动能回收过强,有一种晕车的感觉,于是果断放弃了特斯拉。 后来刷手机就无意间看到ID6,感觉空间够大,续航也比较扎实,自己对合资车企的品质也比较放心,于是就开始关注ID6,去4s店试驾之后发现也不错,除了车身比以前的车长很多,需要适应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当时4s店只能优惠三万多,觉得还是有点贵,本着只要买的便宜什么车都是好车的原则,就默默关注这车。有一天突然出来一批22智享款,价格非常划算,果断第一个交了定金提车(购买过程就不提了,还算顺利),于是就很划算的拿下了这台ID6X。 作为家里两台车都是纯电的车主,家里从来没买过油车,对电车接受程度高,所以我将从一名算驾驶了四五年电车的角度说一下这个车的优缺点,希望能给其他车主一些参考: 优点: 1. 电池容量大,续航扎实。现阶段买车大家还是要看续航,在电机技术电控管理没有拉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电池容量就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加上目前的CLTC又在NEDC基础上打了大概0.89,所以看看电池容量,选一个电池大的车很重要。 2. 车子不算大,但是内部空间大。大众ID6X采用的是纯电平台,车身尺寸虽然还算大,但是不像其他中大型suv一样过于庞大,也能给人一种轻巧的感觉。但是内部空间是真的可以,第二排座椅推到最后,可以翘二郎腿。后备箱空间也足够大。 3. 底盘扎实,驾驶体验不错。毕竟是德国大厂的产品,底盘确实调教的可以,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稳,无论在高速还是市区,都有一种开起来很稳的感觉,比起昂希诺纯电用的低滚阻轮胎,id6x从急转弯,急刹车,高速驾驶上来说都更稳。车子是用来开的,安全第一,也看了之前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与ID6X车身结构一样的crozz表现不错。 4. ARHUD,这个因为之前车子没有,使用之后感觉确实不错,从过去看仪表盘到现在不需要低头,而且导航可以直接在ARHUD显示,非常方便,开错路的几率大大下降了。 5. 首任车主视频流量免费。这个还是不错的,之前的现代bluelink流量确实很贵,这次用到免费流量,腾讯视频,爱奇艺还有咪咕视频可以解决很多在外等人或者露营的视频需求。 缺点: 1. 车机系统确实不怎么时尚。和我三年前的昂希诺纯电一样,还是传统的单色图标,样子不讨人欢心,但其实功能和其他具备L2辅助驾驶的车子大差不差,我也开过别人的某国产品牌一段时间,使用的是安卓车机,视觉感受会更好一点,但是真正车机就是看视频,听歌,导航吧。当然我也在期待OTA,就像你看别人家都有,自己肯定也希望能经常有些新的功能。 2. 车子比较重,过障碍能明显感觉到颠。之前的车子1.65吨,现在的id6x2.25吨左右,过减速带能明显感觉到车子的重量,可能需要适应一下。 3. 后备箱感应开启很不灵敏。经常踢好几次都开不了,只能用手,不像别人家的感应扫腿就好了,这个差评。 总结一下,这车子就是家用奶爸车,小年轻如果追求时尚不建议买,但是家用是真的香。尤其是现在价格优惠的情况下,能买到价格实惠的,好几年充电费都省了,何乐而不为。还有,个人认为车子首先是用来开的,要考虑安全性和家人乘坐舒适性,花里胡哨的屏幕都是购车成本,有那钱买几个ipad pro不香吗。一台续航扎实,安全可靠的车应该是大部分有孩子的家庭的选择吧。 最后,这个车子没有露营模式,需要激活隐藏的露营模式,还有一些功能刷隐藏后车机会多出这个选项,很奇怪为什么车子系统里有的功能非要在国内隐藏呢。总之还是那句话,车子是用来开的,钱是很难赚的,安全是第一的。 车子已经贴了原厂卡其灰改,有需要讨论的欢迎留言。
#宝马X5车主晒订单大家好,我是DC小魔王。终于在5.20这天提车了,历时50天,心情除了非常激动也很复杂,几天时间过去了,这次提车的经历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自己是国企坐班儿的,朝九晚五的那种,以自己的收入买X5也是高攀了,但从小就喜欢这车,也是没了办法,家里小宝宝要快出生了,于是就咬碎了牙决定上车!其实宝宝出生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前开的大众SUV也有七八年了,虽然车况不错,空间也还算租,但是考虑到安全性和舒适性,还是换新吧。虽说认准了X5这款,但也犹豫了下同级别的SUV,包括GLE、Q7和XC90,但各有各的优缺点,GLE自没的说,各方面都到顶,就是价格贵上10w,Q7造型越改越奇怪,看着就有些别扭,XC90有点老气,计划等年龄4开头了,我再换那个。反观X5,先不说在我心里因为我第一辆小车就是3系,所以对宝马这品牌还是很偏向的,就说这车的外形去年国产之后整体外形又更大气了,太适合全家出行,同时又很能“装”,至于有的朋友说牺牲了操控,这点对我一个北京堵车的人来说,基本也不存在啥区别,加上动力澎湃自不必说,于是X5不出意外地“中标”了,这个标开的其实就很随意。 当时也跑了很多家4S,包括群主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在这里感谢一下老常@Ncoriander),跑了四五家4S,因为我不太想贷款,所以对我都是爱答不理的,搞的我也是心力交瘁,心想老子高低也花70w要买你车,结果还要受气。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跟一个挺直接、聊得来的哥们下定了。除了价格挺靠谱,优点就是啥也不用加,也没强制装饰消费那些。 车的配置方面,就是2.0T尊享+ACC pro,炭黑外色+摩卡内饰。ACC pro这个之前没想加来着,结果在群里听车友们的意见,觉得ACC pro虽然目前只有L2级别,但是属于非常靠谱的性能,尤其是后悔想加装的话,1w6非但下不来,性能还要打折,于是果断下单,甚至轮毂什么的我都没改,就加了ACC这一个,听人劝吃饱饭不是。车的颜色这个也是一个纠结点,没车了才知道宝马没有黑,只有炭黑和宝石青二选一,我是喜欢宝石青那种偏黑的感觉,但炭黑这个是媳妇儿定的,她觉得发点蓝更亮,于是果断尊重她的意见,媳妇儿说啥咱得听。至于内饰颜色,火山红还是摩卡,感觉到了30+这个岁数,摩卡更耐看一些,当然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自行欣赏。 不得不说一下,等待提车的过程真的非常煎熬,前面提到我是4月初下定,5月下月车到手,这7周时间,等的我花儿都谢了好几轮了。其实五月初车就下生产线了,这个时间也属正常,不得不吐槽的是,运过来花了一周时间,我心想沈阳到北京也没这么远呐!然后最最难理解的是,5月中旬,通知我交完全款之后,还等了一周才提到车,说是4S要拿我的钱去赎车,把这个时间成本加在我身上真的让人很恼火,但车还在店里,咱们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也不能咋样。好在又等了5天后,通知我可以开走了。这近50天的时间,我这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开始等待的时候非常期待,一直跟踪进展,下线之后每天盼着到店通知我,到最后提车的时候波澜不惊了都快。当然了,最后见到我的新车还是很高兴的,不愉快统统过去吧! 提到车下一阶段就是改造工作了,目前没啥大想法,就是想搞个车衣,听了车友们的建议,也觉得没必要花好几w搞进口的,决定国产的搞个性价比高的,在群主推荐下,准备试试BOP的挑战者,后面的体验等贴完了再和大家分享~ 最后再次特别感谢圈主CC推荐。
#用车感受【购车经历】 提车刚好一礼拜,之前网上关注瑞虎已经好久了,也问了很多瑞虎系列的车友,大家对于奇瑞的好评多来自于皮实耐用,开起来省心,因为自己喜欢旅行,每次都是跟朋友一起蹭他们的车,后面就想自己买一辆,出行方便,说走就走。 买车主要以居家为主,空间要大而且颜值要高,毕竟这辆车可能要陪伴我好多年,而8pro正好满足我这个颜控,空间也贼大,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因为自己目前没有结婚没有小孩,所以5座对我来说也足够 【选车对比】 我个人提车预算在15万以内,而且本人个子183,主要考虑suv,所以很多合资车品牌直接pass掉了,当时看的车有哈弗系列,吉利的博越L,甚至低价位的二手车等,当时在网上看了好几款热门车型,主要以空间大颜值高为主,也去4s店试驾了,下面给大家梳理一下我了解过的几款国产车优缺点: 本人安徽芜湖本地人,之前对于奇瑞的印象一直不是特别好,总感觉理工男只会造3大件,外观内饰一塌糊涂,但是直到4S店看到了瑞虎8pro,就被靓丽的外观和内饰吸引了,但是还想着多看看吧。 从奇瑞出来就直接去看了吉利,看了一圈只有博越L比较符合我,这款车优点有,空间大,颜值高,沃尔沃发动机动力澎湃,搭载骁龙8155芯片的车机非常流畅,但也有我不喜欢的方面,比如车辆外观颜色可选性少,只有3个颜色,说实话我都没看上,内饰颜色只有米色和黄色,也没达到我的审美标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车机,博越L只有一个双闪开关和手刹是实体按键,其他都是车机控制,我个人总觉得心里犯嘀咕,正因为这款车太依赖车机,一旦死机,基本很多功能都瘫痪,所以后面也就排除在考虑范围内了 后面又看了哈弗大狗系列,外观中规中矩,价格也合适,四驱2.0动力没得说,不过相对的油耗也嘎嘎高,没有选择它的主要原因,内饰真心一塌糊涂,全车座椅没有通风孔,对于腚沟子容易出汗的朋友很不友好,而且本人有点肤浅,大狗这名字我左思右想没想明白为什么设计师会起这个名字,最后也果断放弃了 最终多方考虑还是选择了瑞虎8Pro,不管是价格外观内饰动力操控这些方面都深得我心,舰艇绿的配色简直太帅了,暴赞! 【提车价格】因为价格原因,选择的是1.6T的浩瀚5座版本,指导价14.29万,跟销售拉扯了一个多礼拜,最终车价优惠到12万左右,加上购置税10680,保险买的太平洋花了4200左右,七七八八落地在13.4-13.5之间,正好在自己预算范围内。 ①购车城市:安徽芜湖 ②12.05 ③13.5 保险价:4200 购置税10680 其他(选装只有一个7座,多加3000块,我个人用不上就没有加了,赠品只有脚垫,龙膜,脚踏板) 当时的心里价位是控制在15万以内,最好14左右,本市两家奇瑞4s店前后都看了,同一款别找不同的销售对比的价格,本来在一家谈到14.1万浩瀚1.6落地,再打电话给另一家奇瑞店,反正就是来回拉扯,争取最低价,来来回回跑了好多次最后杀了6000的价格,后面是自己妥协了,要不然价格还有空间,希望各位观望的车友明确自己的目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多对比多还价。 【驾驶感受】 因为本人工作性质就是跟车打交道,平时五花八门的车都有驾驶过,8pro目前刚提车1礼拜,只开了240公里,仅阐述这段时间的驾驶体验, 1、 家用1.6T的动力足够,地板油的话动力响应会稍微有点延迟,而且前段加速会有点小吃力,但是中后段确实很猛,高速不知不觉就上150。 2、 8pro是线控刹车,刹车踏板个人感觉很软,离合不是很灵敏,新手朋友开起来会有点不适应,习惯就还好。 3、 减震器是真的硬,过减速带的时候传递给车身的震动会有点明显,舒适性会稍微差点。 4、 胎噪有点大,尤其是跑高速90码以上,不过这个可以通过后期换静音胎缓解。 【油耗】油耗目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为开的少,所以这方面的数据只能给各位车友做参考,刚提车从市区开回来表显是14个油,然后隔天拉了趟高速跑了50多公里,全程还开空调,表显是10.2左右,这几天陆陆续续市区加高速跑了一百多公里,目前油耗稳定在9.0左右,对于suv来说的话,这个油耗还能接受。。 【最满意】 1、 最满意的当然是8pro的外观和内饰啦,我选择的是舰艇绿,感觉太阳照射下贼亮,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这台车都觉得很霸气,内饰虽然不是真皮但该软的地方也是很软,座椅也很舒服,全景天窗和氛围灯给整车增加了高级感 2、 后备箱空间很大,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人可以直接躺进去,妥妥的移动床位,主驾和副驾的玻璃是双层夹胶,门板和中央扶手也做的木纹饰板,我觉得这个价位,奇瑞的诚意已经给到我们了 【最不满意】 1、 不知道是不是通病,我的车有的时候凉车着车几分钟后,有出现挂不上档的情况,频率不高但也有几次,熄火重新启动就能挂上了,有同样问题的车友可以交流下病情 2、 车机确实卡,但是听歌和导航不影响使用,我个人不
#降!逸达售价¥8.79万起,你怎么看?🙋🏻♂️ 情况介绍 本人90后,驾龄13年,开过很多车,没挣多少钱 近年的大环境下,人人拮据,事事艰难,真不适合大件消费。无奈库中“老马”年事已高毛病不断,2.3自吸甚是耗油,噪音轰鸣科技落后,家中妻女嫌之久矣。吾本坚持车乃代步工具,善用即可,老马虽老却甚得吾心,高速稳指向准,百年福特瑕不掩瑜,伴吾披荆斩棘无数功劳。怎料春节回乡逢雨夜,次日门开爱妻大惊失色,只见顶棚潮湿大片,伴有水滴成股,沿天窗开关处直流而下,档把处,杯架里积水明显,尤其副驾地毯漂浮,妻愤慨,跺足口诛于吾!遂送车厂 诊曰:天窗排水孔淤泥堵塞为主祸,玻璃密封胶条年久老化是旁因。必更换天窗之密封胶条、轨道总成、排水孔软管方能根治,且车内顶棚已遭水侵,水干后顶棚布有发霉脱落塌陷之风险……那夜还雨,心事难眠,吾自幼重情,不愿轻舍尔。贤妻明夫心思,并未多言,置家中所有劵款于床头,浴黑丝加身彻夜安慰于吾…… 换,必须换,马上换 💰费用明细 先说价格再说过程,车价90700,发票价低开3000,全险4000不到,购置税8000不到,服务费➕上牌2300,厂家金融6万3年前置利息1535(官方活动后面返还1088元),官方购买首任车主终身免费保养88元,置换补贴3000,全款的话优惠少,抖音直播间的各种卷不能跟店里叠加使用,所以落地就是90700➕8000➕4000➕2300➕1535➕88➖1088🟰105500元左右,免息贷款6万其余首付,赠品车膜,脚垫,吸尘器 🧮选车对比 23年决定换车,挑选大任自然吾身。目标落地13万内家轿,不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要各方面相对均衡。首先排除日系,没有情节没有原因,就是单纯不喜欢,外观内饰做工配置都不喜欢。几个月一直在线上线下做对比,看过朗逸,凌度,威朗Pro,克鲁泽,福克斯,K3,伊兰特,迈锐宝,408,星锐,艾8,逸达,睿程,明锐,本人开过的车很多,对各品牌车都算了解,优缺点俱有。本着买新不买旧之原则,决定在最高配逸达,K3,408之间做定夺。然分别经过两次10公里试驾之后,锁定逸达领航版,完全够用。今年车市动荡,人云亦云,各路信息太多难以消化,刚需情况家用车不必太过较真。逸达官方5款配色,首先排除白,红,一不喜欢一不适合,浅灰(钛光银灰)全西安城没有现车,遂盲定 ✏️新车初体验 提车10天开的不多,公里数200,蓝鲸动力很熟悉了动力必须够用,浅灰色没有选错,耐看有质感,外观越看越喜欢,国产车里出类拔萃,内饰设计简约大气科技感足矣,双离合有顿挫,不同驾驶模式顿挫不同,总体可以忽略,本人还没开过不顿挫的双离合,蓝牙钥匙科技便携,方向盘车机都能轻松拿捏 🗒 真实感受 国产车之进步乃国人之幸,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井底之蛙。10万级,逸达实乃上乘之作! 🔎 槽点反馈 油耗目前9左右,实话比较高,但愿首保后有改善。后悬板悬,纵然调教很好却不可比独立悬架,车机未有CarPlay 最后感谢圈主鞍山第一逸达推荐 📸爱车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