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9款宝骏RM-5 1.5T 手动24小时在线精英型 7座

提车两年一个月,整体下来体验还不错,主要是7座的, 1: 优点也好多,比如车联网呀,动动手机就可以解锁全车,手机当车钥匙用,方便!5分 2:动力方面也还是可以的,开惯手动挡的,超车提速给力,4.5分 3: 能载人。能拉货,5分 缺点:就是隔音不好,行车时噪音大,3.5分 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换过发动机的两个小部件
提车两年一个月,整体下来体验还不错,主要是7座的, 1: 优点也好多,比如车联网呀,动动手机就可以解锁全车,手机当车钥匙用,方便!5分 2:动力方面也还是可以的,开惯手动挡的,超车提速给力,4.5分 3: 能载人。能拉货,5分 缺点:就是隔音不好,行车时噪音大,3.5分 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换过发动机的两个小部件
我的第一部车是宝骏510,2017年一上市,我就下手了??,3年时间行驶了接近18万公里,车子挺耐用的,也很省油,因为车子是手动挡,后来想着换个自动挡,当时新宝骏RS5刚出来,我也非常喜欢,奈何价格有点高,而且又是5座车,慢慢的就pass掉了,紧接着新宝骏RM5也开始上市了,这个车长得既像SUV又像Mpv,而且还有7座车型,刚好又是那么巧,国家对7座车也实行了6年免检,二话不说,直接就考虑7座车了,期间也喜欢奇瑞的车,就是价格贵了点,而且外观我感觉,我比较喜欢宝骏的外观??,加上这个车配置高,我还看上车子的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的,这种东西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而且自适应巡航高速用着真的是好,可以解放一下双脚,缓解一下疲劳),车子的空间的话,坐5个人,比较宽松,如果坐7个人的话,行李箱就小了,最后的两个人可以比较累一点(但是本人基本没用过7座,这两个座位可以不坐人,但是对于我来说绝对不能没有,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车子隔音我敢说比20万以内的日系车要好,再说了,我车子才10万块,已经物超所值了,大家经常说宝骏的万年不变的1.5T,一直吐糟,其实我自己个人觉得这个动力虽然不强,但是胜在故障率低,质量稳定,也省了日后的一些维修费用,车子用料方面算不算特别好,但是也不是特别差,至少我感觉比同价位的合资要好那么一点点,再来说说油耗问题,这个车子目前我开了24000公里了,高速我最低开到百公里6.1个油,完全纯市区的话,9个到10个这样子,综合的话8个油左右,油耗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那么大的车,这是我的实测油耗,不是水军们的那种看表显油耗,后面我会附上图片,这个车子虽然用的是Cvt变速箱,但是提速还不错,可以进到10秒内,比马路三大妈强那么一些??,而且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日系车,以后再怎么换,还是一直考虑国产车,同价位用料比日系好得多,我的爱车去年还有幸做了一次婚车??,本人文采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希望对你们的购买有帮助,以下附上我的爱车以及实测油耗图,还有我两兄弟的爱车合照。
灵山伯劳黄仔RM5:还不错,买了差不多两年了,整体还可以,我买的是手动7座的,在镇上开的话6.8,跑一级路,二级路的话5.5左右
PanDoRa摄影师姜伊春:我也是第一批车主了,刚上市买的,当时觉得智能这一块还不错,三年多了,现在也不拉垮,人生第一辆车,还是满意
雪狼AS:这车是真丑,都农村人买
整车外观,第一次见到就有心动的感觉,多方了解才知道这是宝骏品牌的车,后来一次节假日的时候来开上试驾车,坐车上给我第一感觉就是,视线够宽,(也许是第一次买车吧)开路上操作够稳当,唯一感觉是胎噪大。空间嘛,我拿下的是6座,平时一家4.口够用,后座放平,还可以放下不少的行李。就算是节日座满6人出行动力方面也够用,只是后面两座只能是安排小孩,要不成人座的话就有些憋屈,对于不喜欢暴力操控的我,动力方面基础够用,颜值嘛也是仁者见仁,做为家用车做够,偶尔还可以拉点小货,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大伙们你们也会为她的这些优点买单吗?
執念吾易煩:现在裸车还要这么多?
太阳升起的那一刻590:几个油
大概情况: 一个普通的周末笔者去到新宝骏4S店试驾了这款1.5T次低配车型的RM-5,稍有心得,前来分享一下感受。 动力表现: 首先整车是采用了1.5T发动机匹配一套CVT变速箱,这套组合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是“万金油”组合,因为它的装备率也很高,像五菱凯捷、宝骏RC-5等车型均装配有这套动力总成。整套组合的最大马力是147匹。峰值扭矩250N·m。另外这款次1.5T低配RM-5的整车质备是1431kg,整台车子开起来是比较平顺的,60km/h的工况下加速表现足够轻快、从容,但中后段的再加速能力比较一般,几乎没有任何推背感可言。这套CVT的变速箱有点就是平顺,另外其对发动机的经济转速控制的不错,相对来说会比较省油。在匀速50km/h的状态下发动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在1250转左右,表现不错。 行驶质感: 整车是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的结构类型。调校方面是一个完全偏家用的取向,首先整车的路感是相对模糊的,这也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整车对于路面颠簸的过滤是比较到位的,不会觉得很颠。不过软绵绵的悬挂在支撑性方面的表现非常弱,过弯以及紧急变线的时候整车的侧倾会比较大,或者说晃动明显。 乘坐空间: 整车的轴距是2750mm,数据不错。不过虽说整车的定位是一款紧凑型MPV,但实际的空间体验比较一般,尤其是车内的头部空间以及横向空闲相对紧凑。好在身高175cm的体验者坐进车内其腿部空间是足够的。另外这款五座车型后排坐垫的高度比较一般,对于乘客腿部的承托表现一般。而且后排座椅靠背角度不算后仰,所以靠上去的舒适度一般。好的地方是整个后排的中央地台隆起是微乎其微的,这点比较友好。 优惠情况: 关于新宝骏RM-5,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终端优惠大概也就是5千元左右,参考其定价,这个优惠还算可以。大家也可以做个参考。 推荐程度: 其实五座车型的话,笔者并不是很推荐,因为乘坐的舒适度一般。而六座、七座车型可以做个重点考虑,但整车对于家人朋友的身材是有一定要求的,确实比起同级其它MPV车型整车车内的乘用高度实在是有很大劣势。
空间:这辆车它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05×1806×1615,轴距为2750mm。在空间表现方面,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都比较充足,特别是储物空间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储存小东西的地方比较多,应该来说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平常旅游。 动力:这辆车搭载了1.5L 99马力L4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73千瓦,峰值扭矩143牛米。这辆车的动力表现较为差强人意,首先如果没有载重很多的情况下,这辆车的加速体验还算可以,但是一旦满载则会明显发现动力偏肉且起步迟缓,踩下油门的刹那会感觉到车子只有声音起来,但速度并没有明显提升。 下面再来说一下这辆车的一些缺点: 1、这个车的隔音效果比较糟糕,速度超过60就能明显感觉到风噪声不绝于耳,严重影响了驾驶舒适性。 2、方向盘的手感很差,作为一辆车的最核心部件,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手感是比较看重的,但是这辆车的方向盘既然是塑料材质的,无论是摸上去还是平时转动方向盘的时候,都会感觉像在操控一个玩具一样。 3、发动机的噪音实在太大了,速度在超过80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发动机的噪音犹如刺耳的鸣笛一样干扰着车内的乘客。 购车费用:这部车的厂商指导价格为7.88万元,目前裸车价格7.26万元,购置税6200元,商业保险3300元,上牌费用500元,车船使用税420元,交强险950元,合计落地价格8.41万元。 购车建议:如果想买一辆比较大的家庭车,这辆车的外观比较有特色,特别是它的中控富有科技感。这一点还是难能可贵的。
跟大家讲讲我这曲折的买车之路,目前是开了13422公里 。现在开的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第3次保养了,都是之前买车的时候给送的。给大家说说为什么买这个车吧!当时本来是要买福特的,因为他们的店就在家里门口,车也去看了,外观一眼就看上了,感觉非常帅气,有点想-跑车的感觉,也在预算之内,当时说是办下来好像得13个多,试驾是非常好,动力开着是非常爽的,回家和父母就说了这事,他们不是太满意,就是感觉小了点,家里想要个大一点的,越野类型的更好.因为跟父母住一起,马上也好到结婚的年龄了 家里面想的比较多吧!嫌这个车的空间不太好,太小了。那就在接着转转看吧,自己没有事就在网上瞎逛,之前呢也没有买过车,啥也不懂,买车呢也没有什么要求,看的过去不难看,自动的就行,当然了能便宜点最好了。因为还有房贷,虽然父母也帮着换,但是压力换是有的,买车能少贷就少贷,然后就在网上继续瞎看,换看了传奇的有款商务类型的,好像叫什么M6吧,挺大气的,看着比别克哪款都要上档次,关键是价格也不贵,父母呢也是比较看好的,在我的选择之内,但是上下班有感觉大大了,没有必要啊,天天上班要是开着这么大一个车,看着就跟个小房子了,这个肯定费油,继续看了吉利的车,看了博越,从外观上看吧,换行没有轿车的那种感觉,但是里面的做的是好漂亮,特别喜欢里面的那种感觉,在网上看的这个车配置算是最高的了,有高大上的感觉,然后在后来看了哈佛的车,就大概看了看,网上的配置太多了,而且说什么的都要,主要是心里对哈佛没啥感觉,太大众化了,不太喜欢这种的。最后看了荣威和宝骏,荣威的车和哈佛一样,没有啥感觉,宝骏一开始就知道一个730,大街上跑的比价多,再往上对比价位的时候,看推介看到了m5,第一眼也被这车的外观给吸引了,看着不是太高,看这长度挺长,看这呢也不像是越野那种的,但是也有那种感觉,这车有六座七座无座都能选,那就去看看吧,反正没几天就过年了,车年前肯定是要买的,然后约好时间就去了,最后定这车主要就是有六座的,坐着每个座椅都很舒服,车比较长看着也很大气,另一点就是这车的联网功能比较牛,可以打电话,发微信,听音乐导航,都是对话完成的,说是和华为有合作,当时也比较放心,上汽也是大厂家,关键是优惠完比别的车都便宜啊!!!对车本就没有太多的追求父母觉的也行,开车也很舒服,当天谈完价格就定了呆了两年没有利息的。东西给了贴膜一般吧,脚垫不错,记录仪,把套香水,抱枕救援包。 开了一年了说说这车比价费事的地方吧,就是上车必须连手机,要不语音功能都不好使。有的时候会出现故障码,电子配置太多了就这点不好,需要去4S点才能消除,动力没有问题,我开着是绝对够了。友好也能接受8个那块,告诉是比较省的,建议可以多跑跑。别的就是空间确实不错,尤其是做4个人,都非常舒服,后排放倒换能放不少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用吧。
如沐春风8765:请问一下,开车里面噪音大吗?
哄哄35412:问下7座后排高度是多少?
江南雨夜79:升级了,可以不连手机了啊
新宝骏RM-5在外观上的设计侧重年轻运动,整体风格采用了各种元素的混搭,给我一种时尚未来感。其前脸采用了家族式的“星际几何”设计理念,充满了个性。车身侧面设计颇具时尚感,悬浮式的车顶配合多幅式的轮毂,同时内凹式的腰线设计相当特别。另外车尾造型比较独特,设计上颇具争议,有些人不太喜欢。 内饰部分采用了家族式的风格设计,给我带来一种清爽的感觉,设计感比较强,其用料上比较丰富,同时搭配了拉丝面板装饰,提升了车内的质感。另外双屏的设计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而且智能感十足,其中车机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很人性化,支持免唤醒,但是不支持苹果互联功能,实用性打折扣。另外还带有L2.5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可减轻新手司机的驾驶压力。 空间表现上也是新宝骏RM-5的优势所在,可以说是这款车的主场,第二排的独立座椅可以自由调节前后距离,在空间使用的多样性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三排的实用性同样不容小觑,它支持水平角度放倒,配合上第二排的座椅,空间利用率很高。舒适性方面,前排头枕有些鸡肋,中看不中用,舒适度较差。另外第二排座椅对腿的承托性不足,长时间乘坐会累,而且第三排乘坐空间相对较为局促,但是坐小孩的话问题不大。另外隔音效果方面一般,高速胎噪和风噪比较明显。 动力上搭载了1.5T引擎,147匹的最大马力,传动上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在同级别中性能还算不错,应付日常家用问题不大,动力输出以平顺为主。不过涡轮介入较为有延迟,驾驶体验感一般,中后段加速比较疲软。操控方面还算过得去吧,这个价位的车型谈操控确实有伤大雅,方向盘是电子助力的,比较轻便,适合女孩子或者新手,不过还是略有点虚位。底盘的支撑性不错,调校偏家用,对路面有一定的回馈感,但是不适合激烈驾驶。
外观设计,RM-5给人感觉比较新颖,但是这种风格可能有些朋友还是不太能接受。内饰设计相对要传统一些,高配车型配备的车机系统也能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不过前提是需要和手机相连才可以。空间表现比较宽敞,并且有5、6、7三种座椅布局可以选择,其中6座高配车型的第二排座椅支持左右调节,这在同价位当中还是少有的,动力上推荐1.5T车型,1.5L发动机动力对于它来说有些弱,还是买个1.5T的吧。日常驾驶,谈不上什么激情,也就是70-80分之间的表现。舒适性还不错,10万左右价位中算是中上等水平。隔音效果一般,跑高速的时候,胎噪和发动机噪音是主要噪音来源。
新宝骏RM-5使用的是家族化的前脸设计,辨识度很高。熏黑的进气中网搭配上两侧狭长的大灯,犀利感不错。但可惜的是新宝骏RM-5采用了卤素光源,档次感较为一般。侧面采用的是贯穿式的腰线,搭配上熏黑的车顶构造以及优雅的车身设计,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舒展商务。车尾的时尚感装点的不错,贯穿式的尾灯很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味蕾。 动力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马力,峰值扭矩143N·m,与之匹配的是六挡手动变速箱。尽管发动机的质量可靠,但是动力确实比较肉,起步的时候需要大脚油门才能较快的提速,否则就会很尴尬。在高速状态下,新宝骏RM-5提速较慢,需要保持耐心慢慢加速,而且噪音也是偏大一些。 新宝骏RM-5的空间肯定是它的特色了,长宽高分别为:4705*1806*1615mm,轴距是2750mm。作为一辆五座的MPV,新宝骏RM-5的空间无疑是很宽敞的,前排和后排空间从来没有觉得拥挤过。而且新宝骏RM-5的后备箱容积也非常的大,有的时候出去自驾,我都是将第二排座椅放倒,连接后备箱空间,感觉新宝骏RM-5变成了一张大床,非常的给力。
新宝骏RM-5这是一款MPV车型,对于这款车来说,本身的售价就较为的低廉,但无论是空间还是内饰的科技感表现的都足够的优异,我真的是爱了。 175cm的身高,在调整好前排座椅之后,到第二排乘坐的时候,将座椅滑动到腿部空间3指的时候,然后再到第三排乘坐还能获得大约2指的腿部空间,如此的空间宽敞度来说我是较为满意的,点赞。 内饰的科技感确实超乎我的想象,我本以为价位就不高,内饰是较为简陋的。但他给了10.25英寸的中控屏,并且这块屏幕的可玩性是非常高的,像导航、切歌等都可以直接用语音来控制,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科技感点赞。 乘坐着这款车,舒适度确实是一般,在经过减速带或者是坑洼的时候,他的弹跳感是较为明显的,但对于MPV车型,以及本身低廉价格情况下也可以理解,我认为这款车的竞争力是较为强大的。
新宝骏RM-5的外观时尚前卫,前脸U字形的进气格栅与日间行车灯连在一起,拉宽了视觉效果,车身简洁大方,而尾部采用了分体加贯穿式的尾灯,看起来与众不同。 来到前排,车内的氛围让人感到很舒服,中控台很有层次感,7英寸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中控屏提升了档次,并且车机系统联网快、功能多,另外配备的平底运动型多功能方向盘样式好看,握感也很舒服。 车内的空间很充足,并且提供了6座布局,每一排乘客都不会有拥挤和压抑感,要说最舒服的还是第二排,两个单独的座椅填充物很足,能够对身体起到很好的承托,另外还配有单独的中央扶手,除之之外,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把第三排和第二排的座椅进行放倒,这么一来会形成一个又大又平整的后备厢,拉些大件物品也很给力。 搭载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从数据上来看99马力并不抢眼,实际开起来后缺少一定的爆发力,但以家用通勤的标准来评价还是及格的,动力输出平顺线性,油门和刹车脚感都不错,可模拟8挡的CVT变速箱换挡平顺,察觉不到什么顿挫,实测百公里平均油耗为6.8L,无形中就能降低养车成本,而底盘调校也是偏向舒适性的,能够过滤掉路面很多细碎的颠簸。 不足之处:速度超过90之后,胎噪和风噪很容易传进车内,比较烦人。配备的16英寸轮圈有点小,感觉和车身不太协调,要是能够大点视觉效果会好很多。满载的时候,留给后备厢的面积很小,基本上拉不了什么行李。
【座椅】(材质和功能)新宝骏RM-5座椅采用皮质包裹,手感表现一般,但设计感不错,靠背上绣有“BAOJUN”字样,在头枕后也有贯穿的黑色塑料装饰,视觉上的体验比较出色。第二排座椅座垫和靠背都相对笔直,对于腰部的承托性不是很强,也没有中央扶手,但配备了空调出风口,也还能接受。第三排的座椅则比较灵活,是可手动收折的,也同样贴心地为后排乘客配备了空调风量调节。 (座椅空间)将主驾驶位座椅调至最低,(本人身高1.76米)头部空间约有近一拳的距离,而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就比较局促,只有三指左右的距离,腿部活动空间倒是很大,有两拳左右的距离,一点不夸张地说,在第二排翘个二郎腿不成问题。而且中央地板基本上是纯平的状态,可以给中间乘客留出放脚的空间,舒适性大大提升。第三排的空间感显得比较压抑,头部空间只有两指的距离,腿部空间也不到三指,短途乘坐还能接受。 【动力/驾驶体验】新宝骏RM-5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对于这样一台近1.4吨的MPV来说,驾驶体验略差,起步稍显迟滞,需要轻踩油门来加快起步速度,但速度起来之后,档位就变得积极了,且油门变得轻快,这也是得益于CVT变速箱的功劳,在市区驾驶操控感强。但是在国道和高速驾驶,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就比较逊色,时速达到80km/h之后加速,会略微显得疲软无力,超车时需要深踩油门才能完成。 【油耗】RM-5油耗表现还算不错,官方给出的综合油耗是7.2L/100km,而在实际测试中,市区的油耗是8.5L/100km(表显),国道油耗为8.1L/100km(表显),高速油耗为7.6L/100km左右。当然,具体油耗也需要根据驾驶习惯和路况而定,仅作参考。
太阳升起的那一刻590:下天开空调起步慢不
不得不说,我觉得宝骏换标后车型好看多了,整体变得更时尚年轻了,开出去也更有面子,整体的颜值让我很满意;其中前脸有着超大尺寸格栅,内部是点阵式修饰,加上“扳手”车标,彰显大气、炫酷,底部贯穿式黑色大嘴看起来很运动。我唯一不满意的是,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均采用卤素光源,拉低了档次感,所以不能给满星。 说真的,新宝骏RM-5的内饰设计给我一种小清新的感觉,用料方面厚道,很多地方都采用了软包,不过我新车的内饰异味还是比较重。其中我觉得最为抢眼的就是全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的中控大屏设计,搭载新宝骏智联车机系统,反应速度很快,交互起来很流畅,不过遗憾的是只支持原厂互联,而不支持CarPlay和CarLife互联功能。另外我想吐槽的是,这个双幅式的方向盘造型设计界确实很运动时尚,但是采用了塑料材质,手感比较差。 空间6座的布局我觉得家用刚刚好,2750mm的轴距表现,虽然在同级别中不算大,但是能够满足日常的用车需求,我比较喜欢中排的商务式独立座椅,但后排是连体的,而且支持放倒,这种设计很人性化,人少的话可以把后排放倒扩宽后备箱容积,能装更多东西,人多就立起来,全部带走!舒适性的话,因为后悬架采用了扭力梁非独立悬架搭配,其减震效果会不太好,过减速带反馈感很直接,另外隔音效果差点意思,风噪和胎噪比较明显,有这方面追求的话建议后期加隔音。 动力上搭载1.5L的自然吸气引擎,99匹的最大马力,我开起来确实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起步慢,开空调或者上坡的话能明显的感觉到动力不足。操控上的话,或许是车身尺寸比较大,开起来感觉不是太灵活,但是方向盘很轻,对于新手来说很友好,不过刹车制动距离偏短,个人感觉调校偏软,踩刹车需要提前。
很多家庭购车一方面中意MPV的实用性,一方面又喜欢SUV的通过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买到二者结合的车型却往往难以兼得双方的优点,第三排更是摆脱不掉鸡肋的地位。不过新宝骏的RM-5玩起了“SUV化的MPV”这一跨界路线,混搭出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从外形上看,RM-5设计个性的同时又不乏厚重感,长车头的造型和SUV异曲同工,但C柱之后又比较修长,配上相对较小的轮胎,还是有点MPV的体量感。而关乎日常使用的空间方面,第二三排的空间都足够家用,储物格和出风口也都不缺。不过我们还是推荐购买六座版本,毕竟方便进出的过道还是很实用的。 动力方面,我们推荐1.5T版本,虽然参数上看108kW和250N·m并不算突出,CVT变速箱也并不是什么运动担当,但开起来平顺舒适就是最大的优点,该需要拉转提速的时候降挡也挺干脆,算是弥补了排量本身带来的底气不足的问题。 不过悬架的舒适性倒是有一点问题,后悬扭力梁的结构显然是低成本方案,但是它又没有尽可能调软悬架,导致整体的滤振并不好,坐起来总有一点不符合定位的硬和颠。
动力日常市区驾驶够用,高速再超车动力再释放时,略显不足。CVT变速器换挡平顺,经济性表现也不错。操控轻盈,方向盘转向幅度略大,方向盘略细,缺乏手感。底盘调教偏软,对一般坑洼路面处理到位,但过大坑路面,受于悬架行程原因,略显不足。同时对细碎颠簸处理不佳,减震余震反馈较明显。中低速隔音表现同级别中等水平,高速路噪明显,内饰科技感十足,设计感很强,车机逻辑优化到位,但缺乏实体按键,实用性上有待加强。座椅填充适中,但缺乏包裹性。后排空间表现出色。
【空间表现】 中规中矩,六座车型第三排放倒后相对来说比七座车有优势,可以平放。七座的有较大坡度,不好摆放东西。 【舒适性】 座椅包裹性还行,不过没有轿车那么好的支撑,后轮不是独立悬挂所以舒适性还算一般。前排通风没有背部…这个让我们南方人情何以堪? 【驾驶感受】 转向精准,偏向轿车,比suv好开,视野也相当不错,就是A柱有一些盲区。 【乘坐体验】 第二排有座椅加热,所谓的石墨烯理疗估计是噱头吧?没有认真体会,所以不好说😅。第二排空间个人感觉有些局促,如果能在空间多变性上再下点功夫就好了,比如传奇M6那种… 【第三排空间】 临时坐两个人还行,175以下不会感觉小,长途还是算了。小朋友除外… 【最不满意】 1、动力初段偏弱,也有可能是油门响应就这样,红灯起步慢半拍… 2、低速换挡有些许顿挫,在可接受范围。3、目前最受不了的就是发动机噪音,很清晰的传到驾驶室,和拖拉机一样😤 【油耗】 市区一半高速一半,目前700公里,油耗8个多一点。
导语:随着国内开放二胎三胎政策,MPV车型已渐渐成为了更多家庭的购车首选,但相比SUV车型,MPV毕竟可选择性不算多,如果手拿15万左右预算想买辆MPV你会选谁呢?今天郝哥就来为您提供一款备选车型—上汽大通G50 PLUS。根据郝哥暗访北京地区某上汽大通4S店得知,目前2021款上汽大通G50 PLUS还拥有比较可观的优惠幅度,那么新车都有哪些亮点和槽点呢? 车型:2021年4月,作为上汽大通G50升级版车型,上汽大通G50 PLUS正式上市,这也预示着上汽大通开始逐渐向七座家用MPV转变,新车配备了像全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无线充电、后排小桌板以及全景影像等丰富的科技配置,进而使消费者重新定义了上汽大通品牌调性。虽然随着近日上汽大通G90的推出,G50 PLUS在家族中并不能与豪华挂钩,但却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些改装版本也为新车增加了无限可能,那么您觉得上汽大通G50 PLUS怎么样呢? 造型:颜值上,上汽大通G50 PLUS甚至跟上了主流豪华品牌的步伐,尤其是超大尺寸前格栅贯穿大灯,并配合上镀铬装饰尽显年轻大气,毕竟像丰田埃尔法和雷克萨斯LM等高端MPV也都在走这条路线,侧面平直沉稳的腰线也已有种行政级雏形了。相比车头,尾部造型则显得更加中规中矩,唯有中间的英文标识比较有个性,不过像蓝牙钥匙、后排隐私玻璃等舒适贴心配置倒也是为新车加分不少。 内饰:新车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例如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支持三种界面主题,显示内容丰富视觉效果也不错,中控大屏同样为12.3英寸,搭载了蜘蛛智联系统,在影音娱乐和车载互联方面均有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空调控制区域由物理按键升级为触控模式显得很高档。高配车型甚至还配备了抬头显示、电动尾门、无线充电、带加热功能的真皮座椅、64色氛围灯等诸多豪华舒适性配置。 空间:车身尺寸,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25/1825/1778毫米,轴距为2800毫米,车身高度在同级别中数据较为出色,更彰显了其MPV身份。新车采用2+2+3座椅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为乘客提供了更舒适的乘坐空间,高配车型还拥有后排小桌板。第三排空间无论坐垫长度还是腿部支撑性都很不错,即使长途乘坐也不会感到疲惫,当然这也是大多数选择MPV的消费者不选择七座SUV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满载情况下,上汽大通G50 PLUS的后备箱空间略显紧凑,但如果将第三排座椅放倒,您就能得到一个尺寸可观的超大后备箱空间,底部还配备了超实用的隐藏储物盒。 动力:新车全系均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4千瓦(169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综合油耗为百公里7.2升,总体来说,这套动力组合确实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但相比其较高的性价比以及比较注重空间的消费者来说,也能满足日常家用,怀挡设计不仅更加便利,同时也为前排提供了更多的储物空间。 缺点:所谓车无完车,每款车型都有亮点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上汽大通G50 PLUS在大空间和高性价比背后,动力上的成本和偏高的油耗自然也成为了其致命缺点。不得不承认,一辆紧凑型MPV搭载一台1.5T动力确实有些牵强,至少也应该有个更大排量的可选吧。此外,对于这样的大块头来说,像360度全景倒车影像、车道偏离、主动刹车等主动安全配置如果能再下放到中低配车型上,那么行车安全性会不会更高一点呢?结合上汽大通的特点,未来是否会推出手动挡、柴油版和九座版也是潜在车主们比较期待的版本吧。 导购:根据郝哥暗访北京地区某上汽大通4S店得知,目前2021款上汽大通G50 PLUS全系优惠1.1万元,如果置换或者分期优惠幅度能提升至1.3万元左右,通过配置分析并结合优惠情况,郝哥推荐您首选1.5T自动领航版,官方指导价14.98万元,优惠后裸车价为13.68万元左右。同时郝哥还了解到,2022款G50畅游系列车型现金优惠10000元,同样置换或分期可再多降2000元,具体车型您可以看看G50畅游B,不知道这样的优惠幅度您还满意么? 竞争对手:根据售价和定位分析,上汽大通G50 PLUS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广汽传祺M6、吉利嘉际以及五菱凯捷等车型。不过面对这三款国产主流MPV,上汽大通G50 PLUS的产品力优势并不算明显,但凭借不错的优惠幅度或许将成为新车最大的杀手锏,那么您更喜欢谁呢? 总结:提到MPV车型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上汽大通,配置提升、高性价比、大空间都可以成为上汽大通G50 PLUS的全新标签。相信通过郝哥介绍,您对2021款上汽大通G50 PLUS也有了更深入了解,希望郝哥的分析能为您购车提供帮助,感谢您关注《郝车来袭》。
近日,笔者从相关渠道获得到一组新款枫叶80v实拍图,该车将会搭载换电的功能,将会搭载纯电机渠道,该车在外观上基本和现款车型保持一致,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新款枫叶80v还有哪些亮点呢?下面就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从前脸方面来看,设计了封闭式的格栅设计,中间为汽车的品牌LOGO,两侧设计了个性的大灯,并且前脸设计了明显的肌肉线条,底部采用了黑色的包围,整个前脸设计的非常有辨识度。 从侧面来看,顶部的线条呈现出一种溜背式的格栅设计,车窗玻璃周围设计了黑色的线条,车身则设计了贯穿的线条,轮眉处和底部都加入了黑色的包围,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06X1909X1699mm,轴距为2807mm,将会搭载17英寸和18英寸的轮胎。 尾部整体设计得比较饱满,并且设计了高位刹车灯的设计,底部采用了黑色的装饰板,两侧设计了分体式的尾灯,底部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并且设计了银色的防刮板,尾部设计的有层次感。 新车在动力方面,该车将会搭载前置单电机,电动机总功率100kW,电动机总马力136Ps,将会搭载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最高车速130km/h,动力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并且紧凑型MPV车型,也比较适合一家人一起出门旅行使用。 新款枫叶80v这款车多的配置信息并没有爆出,不过该车支持换电功能,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换电站,出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可以直接先关注我,有了最新的消息我会分享给大家,你觉得这款汽车怎么样?是否会去购买它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交流讨论。
内饰质感不错,底盘虑震柔韧,空间够用,油耗10L/100KM可以接受,配置足够高,前排座椅通风只有坐垫有比较遗憾。 补个高速油耗7.5L/100Km,比我的老伊兰特省油。跑的广深沿江高速130巡航,3大1小,后备箱+后排放倒塞满东西。另外发现车机登录X德账号,手机上导航会自动投到车机上去,这个功能很实用。今天做了个底盘装甲,原车出厂其实做了底盘装甲,覆盖率还可以,南方车友应该可以不用做省一笔钱。不过底盘覆盖件比较少,就发动机和变速箱下面有一张比较薄的纤维护板,再往车身后面基本都是裸露在外面的。后备箱感觉还是小了,放个婴儿车和20寸登机箱就放不下太多东西了,等上牌后计划加装一个车顶行李架,不然实在不够用只能放倒3排。 补充下空间感受,二排座椅往前只能放很小一个角度,往后放也不到180度,如果想拉点长条状货物还拉不了,空间灵活性有点差的。
上汽大通MAXUS G50 plus其实就是大通G50的升级版本,总体来说就是升级了车联网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像动力总成之类的基本和G50相同,没什么区别,即便官方表示它是该款车型,升级了很多东西,但试驾后的沟通会上,厂家领导表示,其实它那套动力总成就是沿用老款,所以,老款G50上关于驾驶的缺点,在G50 plus上也非常明显。比如双离合变速箱起步时有些窜,而且还会伴有顿挫的情况出现,但是等速度起来之后,基本上就很稳了。 其次,这辆车配备了全新的“蜘蛛智能联”系统,也就是支持语音控制的多媒体系统,这套系统好不好用呢?反正我个人觉得所有支持语音指令的车机系统都是鸡肋,明明可以自己用手控制,一秒钟完成的事儿,没理由跟语音对话半天。而且这套语音系统很鸡肋,需要学习,比如我说我饿了,它给我来了个“我热了”,我????我是谁?我在哪?我的普通话这么不标准吗?所以我说,这种配置可以有,顶配有就可以了,其他配置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可以给好评的是舒适性,无论前排舒适性还是后排舒适性,都不错。前排座椅虽然包裹性不好,不能把你紧紧抱住,但座椅比较宽大,也很软,做上去挺舒服的。后排空间比较宽敞,座椅舒适性也不错。但是,如果第二排成员想坐着很舒服,那么第三排乘客就比较憋屈了,反正我一个身高172cm的人,坐在最后一排,着实有些憋屈,所以这辆车的第三排适合身高170以下的人。 如果你问我这车能买吗?我觉得可以买,一家出行的话这辆车总体而言还是很舒服的。但是呢,你别拿它激烈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