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斯巴鲁BRZ 2.4L 手动版

梦中情车终于落地了!1月大订等到9月才有了心心念念的红色!作为自己的第一辆车太开心了 期间也有问过换蓝色可以提前提车,但还是坚持等下来了 很久不开车,一下子还是手动,有许多需要磨合,坡道起步和换挡顿挫都还需要持续练习
ペ伊:哥,定金多少
愉悦的芒果4R7:兄弟你这红色落地多少啊
头条用户:现在可以上沪牌了吗
·斯巴鲁BRZ
梦中情车终于落地了!1月大订等到9月才有了心心念念的红色!作为自己的第一辆车太开心了 期间也有问过换蓝色可以提前提车,但还是坚持等下来了 很久不开车,一下子还是手动,有许多需要磨合,坡道起步和换挡顿挫都还需要持续练习
ペ伊:哥,定金多少
愉悦的芒果4R7:兄弟你这红色落地多少啊
头条用户:现在可以上沪牌了吗
24年下半年想着看车,兜里攒了50w但买车意愿并不很强,去4s店试驾330、430,没有心动的感觉。临走转角看到一台紫色小车,当时根本不了解这个车甚至以为国内没有40系宝马。但我走不动了 看了车辆信息,和销售聊完。总结两点:1、这是一台好车。2、销售问我要不要上m2 我不是冲动消费的人,于是开始相关研究。 上海4s店都没有m240试驾车(但有m2),约了上海bmw体验中心试驾。两台车试驾下来,我也没含蓄猛猛开。特别感谢带我试驾的小哥,很客观的告诉我:开M2一定要稳,不要想着买车就能耍,不然真会上墙。 后面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m240更适合现在的我,另外进入社会之后就没管家里要过钱,普通家庭出身也不好意思和父母开口要钱买车。自己的车自己决定,父母会觉得这种双门小车不实用。 决定下来之后找车源。最后石家庄现车,板车运回上海。贴车衣花了6k。 【选配】:自适应悬架、专业技术组件、座椅加热、高性能轮胎。 【驾驶感受】:直列六缸B58+8AT、前置后驱、后置座舱、短前后悬。从里到外,这套宝马精髓都有了。每次启动发动机的轰鸣都是一种享受。四种驾驶模式,通勤跑山漂移全能。标配LSD如虎添翼。不关DSC 80过弯也不心虚。sport模式回火声音很好听,关闭模拟声浪高转也有铿锵的回火,并不全是模拟。 【长途】:目前跑过最久单程三小时,座椅舒适度比预期好很多,腰部、侧向支撑都很饱满。 【通勤】:日常通勤50公里,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油耗13左右。 【载人】:我185,主驾驶没有任何问题。最多带过三个女生。除了后排没有大窗感觉比较狭隘,其实乘坐感受还可以,没有想象中那么局促。 【内饰】:宝马的内饰一直这样,我也不喜欢车里面发光的东西太多。 【不足】:1、车机网络比较慢,用自带的qq音乐听歌,需要加载一两分钟。 2、wifi和CarPlay不能兼得。连接上CarPlay之后,用不了我的车载Wi-Fi 3、销售对选配信息了解不足。车门三色饰板与单色饰板 关联什么选配,问了不同4s店的 四五个销售,都没说清楚 4、车机与手机音源切换比较慢 前五千公里完全按照说明书要求,转速没高过4000。后面越开越顺。目前六千多公里。 这台车定位太精准了,给你在城市中激烈驾驶十足的信心。不用担心超车、不用担心失控,享受每一次出行。每天下班回家路上,都很开心。周末找场地玩一下,也是游刃有余。 这是一台让人心动的好车,如果它恰巧出现在你的预算范围内,不应该错过
本人提车3个月,历程万里,在此站在主观立场评价观众关注几点问题。 【外观:美观时尚,获得过国际大奖;期待多些空气动力学的洞洞… 【内饰:脱俗特色设计,方向盘采用yoke就更加人性化,其余新鲜感十足; 【配置:齐全动力强劲,马力和扭矩都有较好的表现; 【空间:布局合理; -【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充电速度比同行慢,电池架构稍显落后,尤其高速上跑完200公里,务必去充电,毕竟还留下30%余量去准备缓冲里程。 -【智能化程度较低,低于行业标准,碰撞主动回避等功能缺失; 驾驶感受整体不错。 【重中之重是:期待上汽增加对售后服务的关注力度,比如增加OTA升级力度,客户反馈问题深究等。没有一个工业产品是完美的,对于已知缺陷的处理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效率,理应让客群感受到被持续不断的服务着…而不是锤子买卖。
【操控】 舒适模式下面转向很轻盈,日常上下班开开很舒服。由于自重轻,车比较灵活,指哪打哪的感觉很好,和开了6年的老雷凌比不是一个水平的。 【动力表现】 普通家用车的表现,低功率的2.0T差强人意,除了外观和运动感配饰和跑车没什么关系,开起来动力和家里长辈的CC基本一个档次。不过够用就行,平时起步超车都很流畅,平衡的前后重量配比让车身很稳。 【最不满意】 这也要加,那也要加。之前听说2系普遍加两万选配,还觉得搞笑。自己选下来座椅方向盘加热,无钥匙进入,墨灰顶棚,还有中配音响(门板上不选音响配置单元位空着不好看),就1.5w出头了。说德系愿意给配置了,这款车上面感觉还是很抠门的。 【购车经历】 找的同事朋友的汽贸店,从河北调的车。无他,河北有配额,听说过G42车友苦等配额的传闻后即使远一点加的多一点,能拿到车就行了。22.9.15下订,10.1上产线,11.1上船,12.1到国内口罩原因清关很慢,1.9到店提车。啥也没送,脚垫不好买,一周内又自己找地定脚垫,贴膜,装记录仪。 【提车价格】 听说江浙沪普遍加的多,全款付,加了2,保险店里上。23年裸车价格上升3k,不知道会不会后来的兄弟便宜点,毕竟加价膈应人。 【乘坐体验】 日常comfort模式开,选了非防爆胎,倍耐力的,滤振很不错,也不会像开船一样。后排空间基本给前排挤占了,日常做储物空间。座椅可以调很低,不过为了视野一般不会过于低。选了合成皮座椅,穷,还挺软,加上腿托还是舒适取向的。 【最满意】 好看就完了。
旧能源经典美系车,相较上一代提升不小,整体还是一辆有运动属性的家用小轿跑 外观: 有GT套件,2.3中规不愧对全球最高配置之称,行走套件、尾翼、四出阀门排气搭配着看起来很运动,美中不足是屁股需要正确的角度看起来才帅。 颜色方面可选,被迫选雾灰蓝。这颜色偏灰,个人认为灰色前几年很火,现在过时了,耐脏但是显旧 内饰: 用料方面比较素,我对皮革没什么特殊喜好,处理得当的塑料看起来比较运动。 个人不讨厌大屏,流畅度和动画都不错,语音控制也还不错,整体智能化方面一般。实体按键少了挺可惜,手动屏幕上划拉调整温度略蛋疼。没有无线/有线carplay有点2 空间: 没结婚暂时没空间需求,真的要应急后排做个170不到的女孩够用,后备箱挺大的 配置: 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通风、B&O音响之类的配置。前排座椅坐感还不错,且有电动腰托,可惜没有电动调节。运动车型不追求太多舒适性配置,该有的都有我还是满意的。 买车的时候上海仅有敞篷版试驾差评!本以为电磁悬架是日常更舒适、激烈驾驶更运动。看来天赋点都点到激烈驾驶上了。悬架调节到普通也比较硬,很吃路况。 动力操控: 个人驾驶水平一般,之前基本都是通勤自驾为主,这次选她还是希望能豁一下好好玩一玩,希望能通过练习把299马力全部发挥出来。变速箱日常开低速会小顿挫,运动模式比较积极。底盘偏硬,日常舒适度一般,速度起来了稍微转个弯还是感觉的出一体性强。没开到特定场地豁车其余的暂且不谈。 非常喜欢深踩油门音响放的V8声浪 油耗: 巡航油耗有点小惊喜,90巡航开到过百公里6.7升,10AT的后4个经济巡航档位不是盖的~ 现在平均一下拥堵和巡航对半开大概百公里9升不到 可靠性: 阀门排气开到运动的时候停车怠速车会有小震动,副驾驶门板有那么一点点共振异响,得后续去儿子店解决下。 其余没什么问题,毕竟新车… 用车成本: 油耗占大头,能吃粗粮+百公里9升不到完全能接受 后期维护保养想尝试自己手动做 已购项目是车衣外加玻璃膜,听说金属漆偏脆稍作保护
优点:1.车子外观非常漂亮,出门停路边容易被人围观问价,除了尾灯可能不太容易让人接受,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就行了。2.内饰方面整体设计风格不错,比较有高级感。3.动力方面虽然是单电机,但是日常完全够用,作为后驱车,跑山也不错。4.续航也比较长,去郊区跑山一天来回基本上不用中途充电。 缺点:1.驾驶侧三块屏幕边框太厚,显得廉价,另外方向盘也是全幅,挡住了边上两块屏幕,导致全景影像基本上没法用。2.使用一年左右发现副驾座椅有异响(空载时有,坐人就没了声音),但是售后处理一直未解决。3.车控APP功能较少,作为新能源车还没有行车日志等记录,也没有哨兵模式等功能,车机系统也非常油车(太傻太机械,例如:无法识别“播放本地音乐”指令,但是下达“播放U盘音乐”指令以后,车机会语音提示“好的,现在就为您播放本地音乐”) 总体评价:车子总体非常不错,性能等方面也非常出色,驾驶乐趣十足,4.9秒百公里加速➕敞篷➕剪刀门属实快乐属性拉满!但是细节和品控方面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