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深度 | 极星在中国是否水土不服?

    名车志Daily头像名车志Daily头像
    名车志Daily2023-11-11


    汽车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并不多,极星是其中之一。

    极星的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在每次发布会上也非常乐衷于强调他们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如果仔细看看极星的股价,就会发现自2022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极星(NASDAQ: PSNY)的股价跌了78.89%,只有2.06美元一股。相比之下特斯拉(NASDAQ: TSLA)的股价是214.65美元,而中国三家新势力蔚来(NASDAQ: NIO)、理想(NASDAQ:LI)、小鹏(NASDAQ: XPEV)的股价分别是7.24美元、36.96美元和15.26美元。

    前不久,极星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截至今年9月份,极星汽车全球累计交付量达到41800辆,全部是由极星2贡献的。似乎他们对这个成绩很满意,但跟国内友商比比,这个数字可能并不会让极星中国区销售团队满意,毕竟在刚刚过去的10月,理想汽车交付了40422辆新车,这基本上等于极星全球市场前三季度的总和了。

    长久以来,极星在中国始终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车是好车,开过的人也都说好,但就是没人买。

    人们不禁想问:极星怎么了,这个品牌在中国是否水土不服?


    2017年,Polestar 放弃了沃尔沃御用高性能改装部门的身份,取而代之为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拥有的高性能电动品牌——极星。

    但这个心怀星辰大海的新生品牌并没能够像希冀中的那样闪耀夜空,相反,似乎自此走向了一条“心比天高,命似浮萍”的行路难、多歧路。

    品牌独立同年,极星首款车型极星1诞生,定位豪华混动GT轿跑,对标特斯拉Model S,售价——145万!

    同时,为了继续提高品牌人设,打造稀缺属性,极星1还号称全球限量1500台,年产限定500台。

    但事实是2020年开始交付后,数据显示当年的极星1国内上险量仅为24辆。而把时间线拉长,放眼全球市场,极星1也就2022年在美国卖了231台,而欧洲市场2020-2022三年加起来也没到200台。(数据来源:www.goodcarbadcar.net)

    所以到最后,那1500辆到底卖没卖完,成了一个只有极星自己知道的谜。

    对标完Model S后,接着就是Model 3了。2019年4月,极星2上市。相对于145万的极星1,售价29.8万元-46万元的极星2则克制很多。

    但极星,终究不是特斯拉。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Model 3的几轮降价飓风的席卷下,极星2终又成了那个独立寒风中的孤傲寡人。

    2020年,Model 3的上险量超过13万,而自觉定位亲民且将其视作品牌走量车型、甚至是品牌中兴之作的极星2,仅为365辆。(数据来源:中汽协)

    后来发生的事,人们都知道了——价格崩盘。有一个同行朋友大概2021年底时花了19万,淘来一辆原本售价30多万的极星2。眉飞色舞的每一个表情都在诉说着一个字:值!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高兴早了。

    在七折凯,八折豹后,人们随后又看到了六折不到的极星2。如今打开闲鱼,输入关键词,名场面大观:原本三四十万的极星2,现在十六七万任你挑,全新的!而几百公里准新的,基本上只要不到13万了。

    从极星1到极星2,极星仿佛在演绎着一个黑色幽默:走特斯拉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

    但惨淡的市场表现并不影响极星积极昂扬的产品上新速度。去年10月,极星3在哥本哈根全球首发,定位超豪华纯电SUV,在市场的一片意外中,售价再次回归百万级:中国区预售价88万元-103万元。

    狙杀目标:特斯拉Model X、高合HiPhi X以及后来的路特斯ELETRE。

    不过,接下来,又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味道:市场兴趣阑珊,上市大幅降价,发布半年后,极星3的正式上市价格区间调整为69.8万元-79.8万元,相较于预售价,最高骤降23万。

    极星3本来预计在今年年底交付,但受制于“产能所限”,已经宣布推迟到明年第二季度。

    不过,在市场的冷眼旁观下,早一天晚一天交付,似乎没有人关心。人们更津津乐道的在于:惨淡的销量成绩单,是否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从极星1的黯然到极星2的日暮穷途再到极星3的前路渺茫,一款又一款,一次又一次,极星似乎在不断演绎着“心比天高,命若浮萍”八个字:没有超豪华命,却心怀超豪华的梦;没有超豪华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却有着不输超豪华的零整比。

    为数不多能够实现极星销量目标的车型,或许只有极星6了,虽然售价依旧是168万的天价,官方说法是中国区配额仅有10台,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卖给之前的极星1车主们。

    由于极星3迟迟憋不出,极星4反而赶在其前面量产:中国区将在下周于杭州湾工厂全面启动生产,首批车辆年底前交付,全球其他市场则预计在明年年初。

    售价34.98万元-53.38万元,定位中型轿跑SUV的极星4——和4年前的极星2一样,极星未竟的品牌走量及中兴之任,再一次交到了这款车的身上。

    乍一看和极星3相比,极星4的售价似乎亲民了许多,但当你把它放在差不多定位和价格的主流车型中,除了比别人更贵,似乎也没有什么亮点了。

    同时,别忘了,“智能电动车”目前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智能驾驶,也是各家新势力卷上天的领域。在这方面,极星从来就没能打过。极星4虽然相较于前几款车型智驾水平有所升级,但再次跟主流水平比一比的话,极星4可以说相当寒酸了。

    尤其是衡量智驾水准的关键硬件——激光雷达,极星4一颗也没有。而Mobileye为其带来的“低成本REM地图+视觉感知”的解决方案,显然与特斯拉强大的纯视觉算法也不是一个量级。

    阿维塔11智驾硬件

    虽然前天在洛杉矶举行的首届Polestar Day极星品牌日上,极星宣布Mobileye未来将和Luminar携手把激光雷达技术引入极星4,但这个未来是多久,人们并不知道。或许,世界的参差便是:对手们已然落地生根,而你才刚开始画饼。

    同时,业界已经逐渐普及开来的800V电气架构,也得等到目前还是概念车阶段的极星5上才能出现。

    此外,从身姿颜值上来讲,对比竞品,极星所引以为傲的设计,其实在电动时代,也已然称不上有多惊艳。

    当然,你也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极星就不是一个会考虑性价比的品牌。就像前不久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冯旦所强调的那样:“2023年是极星的中国元年,从极星3开始,未来品牌将以每年一款新产品的节奏,深耕超豪华市场。”

    说白了就是,继续将“心比天高”一条路走到底。

    但现实是残酷的,不管是特斯拉的Model S/X还是保时捷、路特斯的相应竞品,本就席位有限且封锁严密的超豪华电动江湖,极星一个也打不过。

    路特斯ELETRE

    王谢堂前燕,够不着,迈不进;寻常百姓家,又弯不下腰,不屑顾。于是,孤傲而尴尬的极星4,同时又陷入了和自家兄弟的内耗与相煎中。

    事实上,人们以往用特斯拉的产品序列类比极星家族(极星1—Model S,极星2—Model 3,极星3—Model X)的方式在如今的极星4上并不完全适用,它更像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新品类,虽然依旧定位轿跑SUV,但造型感观上已然与Model Y相去甚远。

    取而代之的,是平台相同,尺寸相近,型格、身姿与风格皆相似,同时人们也对比最多的——极氪001。

    但即使是这样,人们仍然不买账:34.98万起售的极星4凭什么比30万起售的极氪001贵5万?

    毕竟,当人们拉出这两款车型的配置对比表后,能够轻易地发现,同平台同底子的两款车,在核心性能参数上,几乎完全一致。甚至,100度电池包极氪001的还比86度的极星4多了14度电。

    当然,你也可以将这5万块钱视为对无后窗设计以及极星调性与品牌价值的买单。

    但相较与此,一个更能服众的结论显然更在于——极星4的出现凸显了极氪001的性价比。

    表面看,极星的定位和品牌价值都高于极氪,贵是理所应当的。但细思非然:时至今日,极星品牌引以为傲且引以为赖的两个要素——性能与设计,极氪一个也不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性能上,四电机、2秒级加速的极氪001 FR;

    而在设计上,极氪,领克甚至是银河的新车,设计上也没比极星差在哪儿。

    换言之,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以及维京海盗的故事谈资外,极星能拿出的核心吸引力,寥寥无几。除了忠实北欧粉外,人们想不出,什么样的人会买极星。

    当然,不管是冷淡风的调性,还是极致环保的理念,认可极星的人,依旧会喜之如狂,念之不渝。

    但当这个群体趋向于无限小的时候,便意义不大。极星渴望着超豪华、向云端不假,但并不甘于极小众,无人知。

    不久前的慕尼黑车展上,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表示:中国汽车品牌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有力竞争对手,我震惊于中国速度,无论是从质量、产品还是设计。

    但这位CEO,唯独不提市场,不提价格。

    在一定程度上,极星对这片东方土地上的电动争鸣的有着清晰的认知,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的乐观与自信——“我认为,极星4会成为一款全球畅销的车型。”

    无论从哪个角度剖析,托马斯眼里的“全球”,大概率仍将仅限于欧洲吧。

    如今,逢人聊起极星,人们的反应似乎只有一个——这个品牌的定位,尴尬且模糊。事实确实如此,不管极星自己眼中的超豪华竞品,还是极氪、问界、蔚小理、阿维塔、似乎都能对极星的闪耀之梦行成荫蔽狙杀之势。从趋势来讲,高端智能电动市场的蛋糕份额,依旧诱人,但极星要想如愿所“尝”,需要躬身,需要自省。

    那些积蕴百年、威名赫赫,叱咤了整个燃擎时代的老牌豪门的电动转型尚且步履维艰,尚需在价格上屈身降尊以图存,更遑论本就小众冷艳的Polestar。大浪淘沙,盛卷之下,没有矫情与孤傲的生存土壤。极星的寓意,很美好,很浪漫,但汽车世界中,并不是星辉寓意都能像汽车发明者奔驰的那样光芒万丈,相较于远在天边的北极星,中国市场,更需要的是星芒普照的极星,需要放下身段、拿出诚意、入乡随俗的极星。否则,终将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年换了5个中国区CEO,车型出了一款又一款,但始终不温不火。“虚负凌云才,籍籍无人识”——6年的时间里,极星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着,但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句想要奋力摆脱但似乎又无法逃离的宿命。

    问题究竟出在哪?是这北欧的血脉生来与中国的土壤水土不服么?

    次阅读
    25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