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8万,理想MEGA值不值「为什么MEGA不上后轮转向以及其他为什么不」 「坚定的取舍」相比「我全都要」可能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基于明确的体验目标和逻辑在关键要素上做取舍是绝大多数产品都做不到的事情。 基于MEGA的「车坐不开」的坐的动态体验,MEGA是100万以下「最好坐」的「高车」。是500万以内「最好坐」的「高车」的有力竞争者。其动态不光体现在二阶和冲击的化解,更体现在作为一台舒适性取向的「高车」一阶表现的闲庭信步。无论是飞坡,还是变道,都能做到乘客体感的「峰值低,上升缓慢丝滑,过渡平顺」 动态体验以硬件的配置为基础,以软硬件的调试能力为放大器,从而将硬件配置的能力以一定比例释放。 在MEGA的上的硬件配置我们能看到明确的取舍 「轮辋尺寸」:为了满足MEGA的2785kg的整备质量的轮胎承载能力,考虑空间对于OD和胎宽的限制,以245mm相对较窄胎宽和不那么大的OD,MEGA的轮辋无法做的太大。这可能是MEGA轮辋尺寸偏小的诱因,虽然18inch不见得是最大尺寸边界,但结果而论18inch对于造型的舍和ride的取是非常明确的。 「轮胎滚阻」:MEGA上搭载的米其林eprimacy2轮胎是该系列的第二代产品,采用了全新的花纹等技术。在MEGA上的滚阻大约为6上下,但其实具备更低的能力。尽管MEGA追求续航表现,但仍在滚阻上非常克制。保证不会因为鞋子太滑而荒废一对天赋异禀的腿。 「后轮转向」:后轮转向除了空间有影响,对于车辆的一阶动态的改变也是巨大的。对于驾驶员来说,后轮转向通过前后轴的同步响应可以让横摆来的更快,获得更好的转向响应。但对于乘客来说,与「迟缓平」的横摆响应的诉求相违背。尤其是对于大质量高质心的高车。这是基础的物理学原理所决定的。加了后转不一定差,但一定不会做到更好。为了更好的一阶体感,专属的后排舒适模式对于动力响应还有减震器阻尼调整等等都是希望全方位实现一个极致的一阶体感。 极致的体验需要「明确的目标和逻辑」并基于此做决策,同时兼顾更多体验的诉求。这是能在mega上清晰看到的。尤其是是在整体的产品形态以及底盘硬件上。但前265后285滚阻往7走的纯电SUV获得了还不错动态乘坐体验看起来不太像「极致的取舍」而更像「不太懂没太多逻辑」。
#比亚迪海狮07 EV正式上市恰逢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之际,比亚迪高阶全能SUV上市! 作为e平台3.0 Evo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海洋网中型SUV海狮07 EV各个版本的售价为: 550标准版 18.98万元 610长续航版19.98万元 610智航版 21.98万元 550四驱智航版 23.98万元 那既然作为e平台3.0 Evo的首款车型,那海狮07 EV其最大的亮点就是用上了一个全新的纯电平台,再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比亚迪拿出了一个全新的纯电底盘。 早在3年前的首款e平台3.0的出现可以说是带动了汽车销售市场往电动化的转变, 截止到目前为止,e平台3.0销售已经超过了390万辆,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这次Evo新平台的到来,预示着什么呢?Evo对于我们车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代表了进化。 从用户角度去看几个亮点; 一:更安全 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一步提高CTB整车安全,采用主后驱安全架构,主后驱安全动力架构使前舱安全缓冲空间增加100mm,提升超32%,正碰安全性能提升60%。 前置了转向安全传力架构,让乘员舱的抗变形能力提升了50%,大幅降低乘员舱遇到碰撞时的侵入量,提升车内乘员生存空间。内骨骼式CTB安全架构使得区域车身强度提升超60%以及CTB架构车型碰撞乘员加速度能低至25g,这些都一一增强了整车的被动安全。 二:更便捷、更好开 不仅是800v高压平台,还是十二合一的智能电驱系统。首创叠层激光焊SiC碳化硅功率模块,电控效率高达99.86%,CLTC综合效率达92%;这是全新一代的高效多合一驱动系统,在日常城市驾驶工况下平均续航里程提高50km。 全新的温控系统,创新定转子智能分区多层冷却技术、转子永磁体油冷技术,打造电驱高效复合温控系统,换热效率提升40%,低温余热利用率提升30%。电驱系统持续输出能力提升超40kW, 电池电机电控的深度结合,让速度进化;因为有SiC碳化硅的加持,有效提升了电机的转速最高可达23000rpm,是目前量产最高转速电机,最高车速225km/h,而海狮07 EV全系标配1200V碳化硅功率模块。同时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表示:“还有更快的在路上了!” 再看,e平台3.0 Evo, 感知模块,也是值得注意,融合控制的iTAC获得了再升级,在海狮07EV上有地形辅助,陷车助手,还包括比赛模式,漂移模式等;其主打后驱,并拥有四驱动力架构,悬挂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有云辇-C,在四驱上配备超级iTAC的硬件配备,让海狮07EV将驾驶安全和乐趣更大的融合。 没了?等等还有! 三:充得更爽 还要卡Buff?因为它有智能升流快充技术,单抢智能升流技术,最大限度提高,250A提高到400A,公共充电桩利用率提升30%;末端充电时间,由30min以上缩短至18min;以海狮07 EV为例,常温状态充电: 25min 10%至80% 18min 80%至100% 这下满意了吧[喵喵]! 秀完新平台来秀智能辅助驾驶,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DiPilot 100,拥有高快领航、停车场避让、拨片变道、自动泊车等,其中AEB各项测试可达到70-80km/h刹停;在这温馨提示,辅助驾驶仅为降低疲劳驾驶提高主动安全,切记不要当其为完全自动。啊!对了除了高快领航,对于经常要高速出行的用户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全系标配车载ETC,全国出行95折。
#摩托车装备推荐优点:x15这顶的外观已经做到算是现在安全系数比较强的头盔! 外观,上面主要最大的坑洞是把通风口从原本 在这边的位置一口气拉上来,这样子我觉得有一个好处跟一个坏处,就是外观非常的整洁! 缺点:坏处是被往上拉之后前额这边就比较闷,比较没有风,后面也没有办法在开关了,变得跟Z8一样。整个安全帽镜片跟Z8一样,这边加入一颗一颗的。有没有发现这是什么?降低风切的设计,以我这样子戴下来,它是目前我戴过几乎是最安静的安全帽! x-15作为x-14的升级款,这次的升级可以说是 见仁见智了 首先这次更新的重点就是内衬和风道了。相较于以往shoei内讨,这次x-15的内讨全部能够进行 前后左右的微调,并且内衬可以进行薄厚的微调! 脸颊部分的面积相较于以前的型号增大了 116%,大大增加了头盔在高速骑行时的稳定性。再配合上重新调整的头盔外部风道结构,让 头盔的前行阻力减小了6.1%,拾升力减小了 1.6%. 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这次的视野面积在垂直方向 增加了5mm 镜片方面除了和z8通用之外,还更新了两级可 调的镜片锁,一级日常用,二级赛道用。并且针对赛道设计了镜片拆卸按钮的锁止机构防止镜片因撞击而脱落 材质方面选择了aim plus,还有多密度的eps。 总的来说就是变轻了,变强了。从数据看来,x-15的素色L码比x-14轻了足足124g左右! 进风口位置升级:通过模拟赛道行驶的压力测试 确定通风口的最佳位置,提高安全系数。 下巴风道升级:通风口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情况 下加宽,提升通风性能。 镜片升级:镜片开口位置调整到中间,受力均 匀,降低镜片损耗度。 出风口升级:将出风口外置,提升空气流动速 度,降低阻力。 尾翼造型升级:将风引入左右设置的壳体隧道状 空间中来控制空气流动方向,提高稳定性。眼孔位置升级:在保持头盔内部头部覆盖位置不 变的情况下,比传统的头盔上阔了5毫米,在不影响上下视野平衡的情况下确保了更宽的上方视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内胆材质升级:内胆材质相对于X14的内胆更具有柔韧性,提升了佩戴者的舒适度。 嘴部结构升级:在口部设有喝水系统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