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装备推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520元的维迈通v9s,还要什么自行车,锁死在头盔上该听歌听歌,该导航导航,不认识的路导航还可以提前播到到你耳根,省去了繁琐的步骤,不用再低头去看导航了,有了维迈通跑山连接耳机闲聊美滋滋告诉队友前方路况,虽然500块钱一个蓝牙耳机确实有点小贵,但是性价比确实不错,因为大家都在用这个,别其他耳机怕不适配,连接不了队友耳机,所以少部分服从大多数人,如果在降100那就是最有性价比的耳机还选什么卡豆啊谁不心疼那两千块钱,干点啥不好是不是,预算到位直接买v9x要续航有续航要音质有音质,要质量有质量,还有五年质保美滋滋。
#摩托车新人打卡买摩托车的最初动力,喜欢旅游,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喜欢走遍当下,就绕不开出行工具选择,火车飞机忽略了过程,汽车与外界隔阂感严重,自行车又太慢,特别是从318回来,自行车真的累了半死,思来想去,将目光放在了摩托车身上,既然要出门肯定ADV首选,对于初学者来说,摩托车是高危的,不是说事故频发,而是说事故出现后,更容易使我们自己是受伤,所以不要看不起250,从小排开始,可以帮你抵一次生命危机 说一说长途,出门在外,特别是到了荒无人烟的路上,对于摩托车最首先的要求是靠谱,这也是我选择DL的原因,耐造皮实,修理方便,当然,很多人说,自己摩托车骑多久多久也都没事呀,是呀,作为一个摩托车制造商,哪怕再怎么降成本,耐用性总是要考虑一些,对于在路上已经见过很多突发意外的事故来说,一个靠谱的摩托车不是说骑多久没故障,而是在遇上了自身无法避开的特殊情况下,在车辆出现折损的情况下,有更大的能让你骑回某处的保障。
#你最爱“它”哪一点自驾游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以车为载体,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一场旅行探索更多户外运动,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态度,更是对自己心灵和瞳孔的清洗。而优秀的装载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不俗的操控乐趣、宽泛的驾驶场景等,令旅行车成为了消费者追寻诗与远方的最佳伴侣。在美国,人们习称它为“Wagon”,这是它的专用代号;在北欧,它被称作向往乡村庄园生活的“Estate”;那些憧憬诗和远方的情怀者,则更愿意称它为“Traveler”;而在中国,大多爱好者喜欢叫它“瓦罐”。这就是旅行车,它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 成为一名旅行车主已经整整三年,V90CC让我更爱旅行和自驾游。在夏日里工作之余常常和家人一起感受露营的乐趣,也曾在冬日里一路向南4500公里跨越山河追逐暖阳。V90CC慢慢的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在慢慢“改变”我的V90CC。比如在加装原厂车顶行李架横杆(翼形横杆)之后,又加装了自行车架。V90CC外形设计优雅大气,就像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而当你给它的行李架上安装上一副车顶行李架横杆,这位优雅大气的绅士就又增添了一份运动气息。 之前给V90CC加装车顶行李横杆是为了让ta更具旅行气质,而加装自行车架完全是基于现实需要考虑,小孩长大需要更换更大一些适合他自行车,后备箱放好一些露营装备之后再放自行车就很困难了,这时如果有自行车架就很方便了。 横杆式车顶架是在汽车车顶加装横杆,将自行车固定在上面的一种装置。这是最为常见,相对安全、稳定、美观的一种自行车携带方式。这种车架相对安全、稳定性好,易于安装,经久耐用,适合多种车型,能携带24、26等多尺寸的公路、山地自行车,无需拆卸车轮,并可安装安全锁,起到防盗作用。 弊端:个人身高、体力不足,装卸自行车会比较费力;车辆存在超高情况,行驶至桥梁、地库、限高杆时需加注意;车辆行驶中,风阻高,风噪大,汽车油耗增加。以下是一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自行车架配有两把钥匙用来插进锁孔,锁死释放机构,确保安全。 2、每次离车回来后检查一下轮胎锁死以及架子的牢固度。 3、定期检查一遍横杆,做做简单保养。 4、自行车架锁止扭到头的时候会有"咔咔"的声音,代表锁好了。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4+2是一种骑行体验,旅行车和自行车完美的将生活与体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汽车自驾旅行中,“4+2”可以延伸我们的足迹,那些汽车不能通过的路段以及无法达到的目的地,换上自行车吧,让旅行走的更远!
#揽月随行🙋🏻 情况介绍 提车一个多月,跑了接近2000公里,其中1000公里都是市区代步上下班,500公里高速,400多国省道,用车体验总体上来讲,给个80分吧。下面给各位准备入手或者想入手的车友分享一下我的大揽月新车用车感受和评价。 📉 能耗分享 先说能耗,提车1个多月,车总共跑了1970多公里,第一次加油是在710公里的时候,第二次加油是在720多公里,目前第三次还未加,燃油剩余参考续航200公里。我一般是剩余100公里的时候加油,这两次都是加的62-63升。 车辆是65升油箱,加上副油箱70升,正常续航在700多公里,跑见底应给可以跑800多公里,这手机提示的油耗不准,实际综合油耗应该是9点几不到10个的样子,跑高速的话,仪表盘最低在5.8的样子。 总体来说,作为2吨重的中大型suv,磨合期这个油耗的确是非常靠谱的了,可能和我驾驶习惯也有关系吧。开车一直没有猛踩刹车猛轰油门的习惯,对我来说,开车从来没试过油门踩到底是什么感觉 🗒 真实感受 用了接近2个月的真实感受: 第一,越野操控性不错。磨合期去旅游,走国道的时候因为想抄近路,导航错位置,误入一条荒无人烟的“机耕道”烂山路(道路只够一辆车宽的距离),开了10多公里居然是个断头路,无奈原路返回,一路上又是烂路、又是碎石、又是陡坡、又是大坑的,可把我心疼死了,深怕底盘、轮胎整坏。从坑洼路颠簸晃动情况、爬坡性能、四驱动力来说,简直是完美,底盘柔韧性很好,虽然走错路了,但是还是很舒服的,也算“越野初体验”了。 第二,操控性不错。接近5米的suv,操控起来和我以前4.7米的三箱小轿车一样,没有丝毫过渡期的感觉,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流利自如。方向盘转向轻盈,单手流利自如,转弯半径比较小。高速公路变道、平时的转大弯车身都非常平稳,乘客几乎没有“一边倒”的感觉。 第三,降噪隔音效果比较突出。在高速路上特别明显,可能我磨合期车速不快吧,95的车速,窗户关完,车内安静得吓人,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外界什么声音,很舒服。发动机声音是我很满意的,比较低沉,不燥。 第四,主动刹车功能非常智能。特别是倒车的时候,开了1个多月,倒车刹死了3次,1次是后面突然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一次是后面有个石墩没注意到,还有一次是后面有行人通过。虽然每次主动刹车的声音把我吓个半死,但是确实帮我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第五,也是大家最关心开国产车的“面子”问题。买这台车我就只喜欢他的空间大,动力强,安全性能强的优点,压根就没考虑过买国产车存不存在面子问题。虽然星途目前市场保有量低,大众对这个牌子陌生,但是开出去被同事和陌生人疯狂围观、感叹的感觉还是不错。只要停在停车场、洗车、或者其他地方,必然有人上来看看,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牌,都刷新了对国产车的认知,有些了解过星途品牌的,不敢相信实车是这个样子。 一听说顶配落地才22,简直刷新认知。 总体来说,开这类国产车不丢人。 🔎 槽点反馈 车机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新和完善,其余没啥问题。 第一,高德地图版本过低。对我来说,能用到的车机功能最多的就是导航和蓝牙音乐。先说导航,车机高德导航版本过旧,只具备基础的路况提示和导航,和高德当前版本相差甚远,骁龙8155的芯片就不能把版本做高一些吗? 还有就是导航卡死和闪退,我已经遇到过2次了,连续行驶100公里左右会遇到导航会莫名其妙的停止工作,过会儿就直接退出,对我造成的结果就是走错路。。。有一次导航实际上已经卡死10多分钟不更新位置了,我还不知道,一直往前开,结果都过了出口了才发现导航系统死机了,没过一会儿就直接退出去了,无奈重新设置。 其次就是蓝牙音乐或者畅听程序里的小程序会在你启动后,并且行驶一段过程中自动打开,我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不想听歌的时候我只有主动关闭。 第二,车机语音识别灵敏度有问题。我是四川省,有时候在车里说话,车机会莫名其妙识别出一些指令,并马上执行。 比如:“好的,音量已调至xxx”。“好的,已打开xxx”。这个搞得我很无语。 第三,头枕音响在接打电话的时候音量特别小,小到我几乎听不见,我不知道是设置问题还是什么,总之这么久了,我没找到在哪个地方可以调节电话音量。从头枕音响传来的导航提示音量都很正常,也可以调节,但是电话声音没地方调。知道的车友可以给我说一下,谢谢。 第四,Hicar功能用起来有点卡,特别是手机高德地图导航和qq音乐同时使用的时候。只要导航播报,qq音乐立马吞吞吐吐的卡住。 如果不适用导航,只开qq音乐,播放音乐的时候还是会偶尔有卡顿的情况,感觉像是网络不佳,但信号格子是5G满的,希望后期能更新维护解决hicar顿卡的情况。
#骑车去春游清晨由杭州临平出发,和小伙伴约一起溜车,目的地为湖州安吉县长谷洞天风景区,我习惯用百度导航,比较方便我的视图,而且可以面对面开房间组队出发,100公里左右的路程行驶了2个多小时,正好赶上油菜开花的季节,为春天增加了勃勃生机,路途中惬意的享受着被风吹过油菜花香的味道,骑行在蜿蜒的盘山公路,是自由的感觉,我们把各自车子后面都装了尾箱,带着汽水和零食,增加尾箱后,和原车比颜值虽然有点丑,但是为了以实用为主,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骑累了就去露营场地休息一下,喝点饮料吃点零食,本来城市就是快节奏的生活,休息了在大山里终于找到慢节奏的快乐!路途中很多开车露营的和骑自行车的也很友好热情的打招呼,一片和谐的模样!
#骑车去春游春天的阳光是真的好,天也蓝,万里无云,是个溜车的好季节,骑上我心爱的小铁人,出发崂山。听同事说有条路线还不错,他骑自行车走过。听说现在防火期不一定能进山,我设了一下导航,先走一遍再说,真有设卡的不行就调头回来。因为完全陌生路段,一进山里的水泥路就小心驾驶,确实路窄,弯多,前半程上坡多,基本40左右速度,还好车不多。还有150°回头弯,只能20速度慢慢拐。一路看看山上的景色,有个小水库也去看了一下,还是水源地不让进。翻过山开始下坡,右边是山,左边是水,阳光正好,慢悠悠溜达,舒服!走s212出了山,去加上油,又去旁边一家moto咖啡歇了会,从滨海公路返程,风真大,真的需要风挡。 小结,从西南面进山经大石村水库往太和观,上山一路村庄多,景色一般,水泥路况一般。过了太和观后路况好一些,邻水的路段风景挺好。下山路会拐到212国道,一路民宿饭店很多。而且S212是柏油路,好很多,一样的弯也很多。一定小心。安全驾驶。防火期不封山,但是会碰到森林消防巡逻车。没有设卡可以放心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