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8动态体验四个月8000公里,领克08续航、能耗表现如何? 1.基本信息 9.10大定,10.10日提车,截止目前7962公里。120halo版本。落地价格:20.5 2.购车经历 第一阶段:23年产生换车欲望,换个混动,最开始关注的是比亚迪的汉dmi,试驾过,空间够用,舒适感挺强,但是转弯半径这个感知真的很明显,而且感觉车内前挡玻璃向外看的角度总觉得别扭。 第二阶段:关注汉即将换代,担心背刺(现在来看,汉荣耀版加量降价1w上市,确实背刺),看到海洋网的海豹dmi即将上市,于是继续等待,上市发布后第一时间下定,但迟迟没有试驾车。 第三阶段:海豹dmi已看展车,想着去试驾一下20万的车,恰巧9.8日试驾了领克08,原来关注的预售款20.8-28.8不在预算范围内,没想到当天上市有了惊喜。思考2天后,9.10大定08,退订海豹dmi。 3.驾驶中EMP车型的不同模式的驾驶感受,动力表现和能耗等 (1)EMP有纯电,超级增程,性能,个性化等模式。纯电的话发动机不启动,驾驶感受非常棒,就是一个纯电车。 (2)超级增程模式,有智能保电和强制保电,关闭保电三种模式。我在东北居住,冬天使用智能保电35%,电量基本上在23-32之间徘徊。最近,关闭保电,发现速度70左右,发动机介入,电量在50左右基本上就是混动模式,跑的多了电量基本上也是保持在20-35之间,没再掉下去,感觉好像是08混动终极形态。 分享个点:高速行车,一定关闭保电,用地图设置终点,这时候是真的智能混动模式。 (3)纯电动力,两驱版也够用了,红绿灯基本上第一个冲出。发动机介入,会有一点点动力的减弱,但是感觉还是非常够用的。 (4)能耗表现,在这东北的冬天真的不算是好了,外面零下15度以下,纯电续航5折,0-零下15,纯电6折,0-10度,感觉能到8折。基本上市内一天够用了。 (5)油耗上,我是真的看不懂08的油表续航,可能因为油量感知的滞后,导致08超级增程模式,油表续航要不掉的很快,3-5公里掉,要不好几公里都不动。如果停车一阵,再上车,续航还会增加,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吧。 4.长途驾驶的省油充电神规划 过年回家算是有长途,330公里,还用充什么电啊,直接加满油,充满电,关闭保电,开启超级增程模式,设置好终点,让系统自动进行电量的分配,非常舒适。 5.EMP车型的补能无忧无虑,有桩可充电 路上发现吉林省确实基本上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了,但是冬天的充电功率简直不要太夸张,还是别耽误时间冲那点电了,EMP买来就是不想有续航焦虑的。 6.充电体验 家用桩不多说了,6-7kw慢充,每次都是设置100%,不用纠结设置90还是80。 外面充电桩,充过两次,可能冬天的事情,功率太低了,30充到80得一个小时。 最后分享8000公里的费用: (1)油900 (2)家桩装前用小区充电桩,1块钱一度电:358 (3)家桩电费:700 (4)E充电(国家电网):25 基本上0.25元1公里吧,挺满意的。春夏秋可能用油会更少。 总之,8000公里的08使用感受还是不错的,驾驶感受也挺好,但是作为第一批新上市的车,还是有一些小问题,例如转向柱十字节,轮胎轴承等。顺便提醒一下,洗车的时候不要一直对着轮胎冲,少停在潮湿的地方。 🌟Flyme Link无界互联 👍 🌟92英寸全彩AR-HUD抬头显示 👎 🌟场景助手 👍 🌟DMC驾驶员监测摄像头 👍 🌟AR增强现实导航 👎 🌟OMC娱乐摄像头 👎 🌟NOA高阶智驾领航辅助系统 👎 🌟零压感舒展副驾 👍 🌟沉浸式智享主驾 👍
#用车心得首先在此给某主任说声抱歉,前两天在微信中看到某城市某主任发表“积雪不要堆到绿化带”的言论,作为“愤青”的我,果断进行了回击。因为我觉得积雪如果不堆到绿化带,难道都要堆在路边阻碍交通吗? 今天在长江日报中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标题是《车主注意,雪后及时洗车》,内容说的是传统氯盐类融雪剂中含有氯化物,易腐蚀道路、桥梁,也易造成路边植物受损。融雪剂还会腐蚀汽车底盘。 权威专家说解释说,汽车底盘所用的金属一般都是合金,正常情况下,具备一定的抗腐蚀能力。然而,接触含盐的雪水后,会产生“原电池效应”,加速汽车底盘生锈。 我观察了几台标致408,感觉专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看这台408下雪期间一直没有挪窝,因为汽车地下一点积雪都没有,也没有车辙的痕迹。今天气温回升,积雪正在融化,由于前风挡玻璃和发动机盖交界处存在一个较大的凹槽,这里堆积的雪更多。当车顶、前风挡玻璃和发动机盖上的积雪都融化了,这里还有留存。 冰雪融化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了,可能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雪是满满融化的。那你知道雪水都去哪里了吗?这是网上找到的图片,尽管不是408的车身,但所有汽车大同小异。在前风挡玻璃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车身上都预留了水槽,也设置了一个位置较低的地方用来接水和排水。 不管是雨水还是雪水,最终都会通过这个水槽流到汽车挡泥板后部,并顺着挡泥板流到汽车门槛前部,最终随着车身的一个位置较低的地方滴到地上。就这样滴滴答答好几天,水槽和车身一直是湿润的。 要知道,目前使用的融雪剂还是氯盐类融雪剂,主要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这种融雪剂价格低廉、融雪效果好,短期内难以被取代。大量研究表明,使用氯盐型融雪剂可导致公路、桥梁的混凝土路面及金属结构发生严重腐蚀破坏,融雪剂溶解后,会严重腐蚀汽车底盘、车身和轮胎。 我也找到了一组数据,根据车质网数据统计,中国自2010年以来发生了13起融雪剂腐蚀召回案例,腐蚀部位集中于转向机固定螺栓、尾门支撑杆、制动盘不锈钢螺钉、后桥、制动软管接头以及刹车油管等。 在看看另一台标致408,在行李箱盖的狮标上方可以明显的看出白色的痕迹,这应该不是白石灰或者灰尘。尽管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没有直接从融雪剂上通行,但如果车轮经过的不是白花花的积雪,而是已经开始融化的雪水,都可能飞溅起带融雪剂的雪水,或者在跟车过程中,前面的车,左右的车飞溅起来的雾气里面都会带有融雪剂。 相同的,在尾灯这里也可以明显的看到白色的粉末,刹车盘上也能看到明显的水迹干燥后留下生锈的印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如果是夏天的降雨,刹车盘的锈蚀不会呈现这种痕迹。看到上面这些图片,你觉得有必要在冰雪融化后尽快去洗车吗? 也有资料说,中国和北美典型城市融雪剂的使用量之比约为1:10,这样说美国的融雪剂用量更大,对汽车的腐蚀更严重。而汽车的发源地在欧洲,欧洲距离海岸线更近,不管是空气中的盐分还是冬季的融雪剂问题更大,这也迫使欧洲车基本都是使用镀锌板。 东风标致408同样如此,在防腐蚀保护方面,据说采用了镀锌板+整体电泳漆双重保护,车身上使用的双面镀锌金属材料比例超过86%,十年不锈不腐完全可以轻松做到。当然,如果你的爱车本身就是露天停放,详细冰雪融化后也是脏的一塌糊度,如果条件条件允许,还是尽快去冲洗一下吧!
#用车心得假期跑了3000公里,北京-沈阳-长春-长白山-延吉,说说感受. 途径吉林省的时候,满天飞雪,车跑着非常稳. 唯一闹心的是那个高速路上的融雪剂飘起来粘到车玻璃上,跑一会儿辅助驾驶就失灵. 整个车就像泥坑里滚出来的,不过辅助驾驶倒是没有异常,顶多报警失灵. 而且确定了一点,MAX版本辅助驾驶,激光雷达工作失灵的时候,摄像头还能继续保持工作. 除非2个都失灵看不清的时候,才退出辅助驾驶. 我还挺喜欢5.0.0的主动调整车道的功能,尤其是前方Y字路口,自动切换里车道,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个功能又没了. 后排看抖音真的很舒服,唯一闹心的是隔一会儿会弹窗,让你点击屏幕. 还有就是没有遥控器,不喜欢的节目想跳过去得用手势操作. 我倒是觉得后排屏直接买小米的PAD挂上更好一点, 这样分屏,画中画,以及各种APP不就全有了吗? OTA5.0.4非常可以,比之前的强很多. 并线现在不减速了,偶尔还能加速并线,感谢上帝. 高速上跨省的时候,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无缘无故的急刹车,感谢上帝. 跟车已经像人了,但是有点像市区的开法,高速上跟的很紧.有时候自己还刹不住. 我的建议是界面上保留跟车距离的设定,因为雨天,雾天,雪天,晚上的跟车距离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前车刹车力度非常大的话,你跟太紧肯定刹不住,这是个设计BUG. 高速的大弯能用辅助驾驶,但是有死亡摇晃的现象,大幅的横向调整方向盘,最极端的时候,车子在弯道上来回晃,差点翻到沟里,这个也是个大BUG. 有些路段连LCC都启动不了,我以为是车有问题,后来发现可能是地图问题,服务区更新地图后没再出现. 其他的已经很完美了,赶紧出L3版本. 座椅问题我得说一说,前排座椅是因为让驾驶员保持清醒,不会设计的很舒服. 但是后排座椅设计太差了,这次全程没开车坐后排,我的腰差点折在路上. 跑个300公里就得进服务区找个按摩椅躺一会儿. 别跟我提座椅按摩功能,这个只能算捅屁股功能. 更别说前后排并联,没毛用,照样不舒服. 告诉你们怎么个不舒服法!!! 它现在的后排座椅设计就像办公椅,必须大腿,屁股,腰的肌肉绷紧,端正的顶着座椅坐着才能有腰部和颈部支撑. 下盘稍微一松劲,整个人就滑下去了,然后腰部支撑就空了. 你只要犯困,或者没绷住下盘,一会儿肯定腰疼. 像我们这种喜欢长途自驾的人来说,连轴开个4-5天都是正常的. 我之前的车是后面的人可以横向躺着,整个人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躺着睡一会儿. 强烈要求厂家设计一个座椅选装包,"零重力太空舱",可以选装到后排上. 毕竟家里老人,孩子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后排需要这样的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