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封车挑战冬天骑车时真的冷啊, 骑个车都得和冬天斗智斗勇。 不知道你们都是怎么过冬的, 装备呢,我搞了个大手套, 大护膝,羽绒服,穿着也还行,不冷。 骑车一般出去也就是拍点好看的照片, 冬天了,拍雪景肯定是第一位的, 奈何今年冬天没有雪。 推荐周边一些打卡地, 西府老街, 一个很美的景点,适合拍照,坐着喝喝茶,也有很多特色美食,关中特色浓郁。 陈仓老街, 有着石鼓原,东岭廊桥,老街里面有着关中各县区的特色小吃,还有着博物馆,后面还有天台山,晚上夜景很好看,适合拍照打卡。
#车辆吐槽我是11月份提的车,现在也就两个月,就平时上下班开,现在才一千公里,好,现在冬季,我们在南方,这几天也有七八度的天气,续航差不多掉了三分之一,这个还是不开空调,不重加速跑的情况下,平均车速五十,很柔和了,感觉一年后就跟我的小电驴一样了,电池没啥用了。😂 小毛病特别多,而且可能是小毛病还要大修!现在遇到的问题,最棘手的,充电盖子关不了,4儿子说的可能什么线出问题了,我丢,新车啊!可能要换个盖子,4儿子店离我一百多公里,说实话,现在我没信心跑的到外面修如果要换盖子至少两百大洋。 暖风不知道怎么出问题了,最近有大雾,晚上开车前档玻璃会起雾,这个肯定要用暖风吹啊,不然行车很危险的,之前我开过2次没问题,昨晚开,不管怎么弄都是冷风,而且还闻到有点点糊臭味,吓得赶紧关了,不知道是不是空调也坏了,哎。。。 看其他车友还经常遇到打不燃火的情况,还好,我庆幸我的铁壳还能动 对了,有两次遇到,我挂倒挡,车子既然在往前跑,丢!什么鬼,还有,我洗车,不知道是不是哪里操作不对了吗?洗完车准备回家,结果方向盘给我锁死!钥匙拧不动!!哎,, 给准备入手的车友们唠叨唠叨,你如果就是想在你的城市里跑跑,非要个电车,选择大众点的小电车吧,就最便宜的就行,别去选什么这种路上都看不到两辆的车,烦心事太多 再问问已经入手的车友们,你们后悔了吗?反正我是后悔了,还好我就是拿来练手的,赶紧后面置换掉,亏就亏了吧,国产的所谓的性价比,我是真的不敢信了!
#车出事故了,大家要小心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鄙人的用车小心得,说起这场事故,真的是特别火大,用车一年多了,从为有过追尾。 每次回想起这场事故,真的是令人火冒三丈,当时车上是有我的小外甥在的,其实如果自己一个人倒还好,好在小外甥没事,不然真的!!!!!,我的速度大概是60左右,走在路上总有人喜欢加塞,故意别我不说,态度还十分恶劣,本人座驾XT6,哪里能忍的了这个气,直接一脚油门请他吃灰,原以为这个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他故意装作刹不住撞上来,把我家小外甥给吓一跳,当时好在是触发了自动刹车,碰撞时脑袋一片空白,顾不了那么多,连忙去看小外甥有没有事,而后安吉星便第一时间给我打来了电话,帮我联系了最近的4S店。 好在凯迪的车身够硬,对方的整个引擎盖都掉了下来,而我的后尾仅仅只是掉了层漆 经过这次事故,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绝不能再开斗气车!,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汽车巧过冬不知不觉中已经12月1日了,已经进入了冬季,虽然南方有的地方还很温暖,但是北方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在进入冬季,我们应该对车子多检查,确保冬季安全行车。 首先应该检查的就是电瓶了,冬季气温比较低,电瓶比较容易亏电。一般的电瓶使用寿命也就两到三年,对于达到使用寿命的电瓶可以提前更换,避免打不着火。对于长时间停用的车子,可以把电瓶拆下来放到温度高一点的地方。 其次是汽车的防冻液,防冻液一般情况下两年更换一次。北方比南方的气温要低很多,南方一般冬天用的防冻液跟夏季用的区别不大。但是北方有必要更换冬季专用的防冻液,毕竟北方的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20°C 以下,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最好不要混合添加。 玻璃水也是开车时比较常用的消耗品,冀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防冻玻璃水添加,不能直接加清水,不然气温低的时候直接会冻住。 冬季行车胎压要合适,胎压太高,抓地力变小,制动距离会变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胎压太低,轮胎容易扭动变形,发生爆胎,所以冬季要选择合适的胎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雨刮器也是我们每次行车都要用到的,冬季停车的时候可以把雨刮器竖起来,防止第二天粘结在玻璃上。如果雨刮器连接到玻璃上,不要用力的去掰,启动汽车之后可以开暖风,对着玻璃吹一会儿就行。停车之后也可以在雨刮下面垫一张废纸,有效地防止雨刮跟玻璃粘到一起。 开车的时候,如果气温太低,车子可以热个一两分钟,使车子的零部件充分的润滑,这样可以延长车子的使用寿命。气温不太低的话,也可以边走边热,不大脚踩油门就行 。 总结:冬季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车上该检查的地方要经常检查,每次行车前可以围着车子环车检视一遍。在下雪的时候,一定要减速慢行,冰雪路面比较滑,制动距离变长,发生追尾事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更换雪地轮胎,总而言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冬季不封车挑战虽然我在南方,但是现在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但是也有天晴的时候,那么太阳好的时候,我一般会去哪里溜车呢?这周我就去了重庆合川古楼枫叶林,这里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骑龙村,这里拥有100多亩的红枫林,是秋冬季节赏红叶的绝佳去处,叫上三五好友去观赏红叶。岂不美哉?当然了,保暖措施我们也要做好。头盔的话尽量选择一顶全盔。不仅保护到位,而且能挡风保暖。手套的话就根据情况嘛。如果天气暖和就选择普通骑行手套,天气冷的话就选择厚一点的手套。护膝,护肘这些安全措施必须到位。然后有条件的话尽量穿骑行服。鞋子的话嗯尽量穿高帮的,然后硬一点的鞋子。保护我们的脚踝。 只要我们做好了保暖措施,就算天气再冷我们也可以骑上摩托去想去的地方。
#冬季不封车挑战马上步入12月份了。天气是越来越冷了。虽然我身处南方城市,像北方城市冷的那么快。但是骑车的时候寒风还会偷偷从我的衣领钻进去,感到一阵寒意。由于冬天,日出时间会往后延。所以我会选择早上去山顶看日出。早上是很冷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好骑车的保暖措施。头盔选择的是Gsbxp22拉力盔,活动价420元的价格。要什么自行车呀?双镜片设计能防阳光,质量和做工都是同价位顶级的存在。唯一缺点就是风噪有点大。手套的话,我用的是普通的骑行手套,和70元的赛羽骑行手套。现在温度是十度左右。感觉带着其实还好。如果温度再低一点,这个手套可能就有点扛不住了,就需要去另外再购买冬季骑行手套。裤子的话直接选择,十元一套的秋裤,先安排上。外面再穿带好护膝,保护膝盖。我选的是狼多摩的护膝,80元,保护好膝盖呀,免得以后风吹的把膝盖给吹废了以后疼啊。 衣服的选择,一件速莱特的骑行拉力服。价格420元。衣服既能防风,内部也能保暖。是他防风风是吹不进去的,所以就感觉穿上很暖和。 为什么我的字典里没有“封车”这个词呢?因为摩托车它是我的交通工具呀。天冷了,但是我需要使用它的时候,我就回去骑它,这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热爱。因为我热爱摩托车,所以就算天冷了,我也不在乎。骑着它才能感觉到生命热烈的存在。
#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购买的是一汽丰田锐放双擎精英版,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中配,是在2023年11月8日上牌的,在广东江门华通四儿子店购买的。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经常要加班的那种。目前提车已经有一个月,目前已经行驶了约有750公里,我购车主要的目的主要用于上下班,毕竟家与单位有三十多公里的距离,还有兼顾节假日带上我家里的三个女王去周边游玩,说句实话,三个女王就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二、购车预算 原本计划购车款15个W的,结果砍价砍到了13个W多一丢丢,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价格 三、选车过程 确定这款锐放之前,去看过了国产混动车型,例如比亚迪的宋,秦等,启辰的大VDDI超级混动,广汽丰田的锋兰达,本田的CRV等等,要不是价格不适合,要不就是配置不适合,最终选中锐放双擎这款车,是因为看中锐放的全系配备L2辅助驾驶功能,远程启动空调,安全气囊都有七个等,这都是实用性很强的配置。 四、价格方面 当时四儿子店直接给我报落地价格是13.2万,后来有地方性补贴2000元,算下来就是13万到手,后期交费的时候,保险平安车险,费用4552元(三者三百万),感觉小贵,购置税是9500元左右。当时我想全款买的,全款又不是13万这个落地价了,是要分60期,利息是10万每月400左右,还12期后可以提前还清,算了一下,大概要还五千多的利息。最终落地价格算上利息的话,能不能说落地价是13.5万至于四儿子店送了倒车影像而已,其他的没有送了,因为说落地价已经被我砍得很伤了,所以其他东西都没办法送,我相信还可以继续砍一刀的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对于后来者购车的话,我结合自身的实际给大家一点建议: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购车,因为车的东西毕竟是消耗品,买到手就已经贬值了;二是车只是代步工具,不需要和其他车辆进行对比,自己觉得好用就好;三是多走几家四儿子店,多问价,多砍价,我没提车前,都接到不同四儿子店的电话,电话中让我去店内看车,报价给我,我对比之后还是选择华通四儿子店的报价,我认为比较划算;四是提车后,四儿子店推荐的什么玻璃膜千万不要,同价位的外面质量更好;五是定哪款车型前,多上懂车帝看看其他网友,车主们给出来的心得体会,知道你心目中这款车的优缺点,然后再确定那款车好,不好在哪里,这样就很好避免买到手后再后悔,毕竟车主网友热心肠的还是有很多的。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简单套用一句话,不难看的东西就是耐看,这样说可以理解吗 2、配置感受方面 全系配置了L2驾驶辅助功能,车道居中功能,有这些功能相对我之前使用的花冠不知道好了多少,其实车联网的功能只有一年的免费信号,希望厂家能多送里面,毕竟这花不了你厂家几个钱。 3、内饰感受方面 内饰的话,塑料好满满,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字惨,两个字很惨,对比我看的启辰大V的内饰甚至国产其他的同价格的车,真是的惨不忍睹。 4、空间感受方面 我身高168,前排的空间很宽敞,不过后排空间就难说了,不能宽敞,只能说够用,方正我家三个女王坐着没问题就行,后备箱的空间个人感觉还好,如果能将后排座位往后移5-10厘米就更好了,目前平时放个存物箱,杂七杂八的都放在箱子里面,后备箱就干净整洁。 5、动力加速和操控感受方面 本人佛系驾驶员,动力加速对我说够用就好,超车还是很快捷的,一踩油门就马上响应,使用了全适应定速巡航,前车慢跟着慢,快也跟着快,庭好的,挺有安全感。 6、油耗感受方面 目前上下班走地方公路,单程32公里,表显42分钟,单程油耗3.8升;高速路还没有走过,暂时还不清楚油耗,估计应该会更低吧;对于降低油耗,还是和驾驶方式有很大关系,无论油耗多少,关键还是安全第一 7、舒适度方面 车到目前我都是驾驶员,坐着驾驶挺舒服的,特别是L2辅助驾驶功能,后排基本是我三个女王坐,她们都说后排坐得还是挺舒服的 8、隔音方面 走国道速度80以内时的隔音还好,特别是低俗发动机介入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传进车内还是很不爽的,希望可以改进这一点;还有跑高速120的时候,车内开着音乐,基本可以忽略车外的声音,还是挺舒服的,还想着花点钱升级喇叭会不会更好点呢 好了,写了这么多,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指导和推荐!
#我给厂家提个建议如题 大胆预言,在电动化的时代,对于整车厂商来说,什么三电技术,混动技术一类的核心技术并不是必须的,反而有可能是厂商的拖累。 看了这个标题,我知道你肯定想骂人,但是先看看我的分析,你再考虑一下是否有道理。 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核心技术,毫无疑问是一个厂商的生命,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个个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他们才成为了牛逼的整车公司 但是到了电动化时代,这可就不一定了 在电动化时代,汽车与其说是个车,不如说成是个装了轮子的电子产品,它与电脑、手机有着类似的走向 它不再是三个核心技术加个壳子就能上路,而是需要硬件与软件搭配,不但要有三大件,还要有优秀的车机,还要有智能的ai系统 它变得越来越像电脑和手机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电脑的核心技术cpu,拥有cpu核心技术的是英特尔和amd,但是这两家公司的整机有多冷门大家有目共睹,反而是根本不会造cpu的宏基,惠普,联想等整机厂商更加热销(苹果论外) 电脑还有一个核心是操作系统,微软,但是微软的整机有多拉垮,大家不需要我说吧(苹果论外) 再看手机的核心cpu,高通公司,它的整机在哪里?你见过高通出的手机吗?反而是把高通的cpu拿过来组装的公司们活得更加滋润。(苹果论外) 另一个手机的核心操作系统,安卓已经占领了大半天下,但是安卓出的手机你用过吗?反倒是把安卓借过来魔改之后的小米,三星等整机卖得更好。(苹果论外)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要说什么了 在电动化时代,除非你是什么都会,六边形战士的苹果,不然你根本不需要核心技术。 过度的钻研核心技术,反而会让你陷入一个唯技术论的泥沼,忽略了用户体验 而那些采购别人的核心,专注于资源整合,专注与用户体验的整车厂商,说不定反而会凌驾于你之上 这大约就是华为不造车的理由,也是理想能大卖的理由 有核心技术不一定非要造整车 造整车也不必非要拥有核心技术 搞核心的公司专注于技术 搞整车的公司专注与资源整合与用户体验 这样反而更容易出现伟大的产品。
#提车日记本人互联网从业者,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十余年,现今回到南方-东莞。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所在区域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出于实际的出行及社交需要,于是决定购车。 对于买什么样的车,心里还是比较拿不定。此前没有买过车,对车也没太多了解,可以说是个小白。 个人基本用车需求。1. 回老家600公里左右,每年3~5次。2.日常出行需求,每周一两百公里。3.远驾出游,预计每年2次。 总地来说,用车的频次和里程不会太多,当然也希望能在平衡个人预算的同时满足个人的社交需要。 对于新能源车,有平稳、安静、交互性好、用车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我相信新能源车是趋势,保有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排除了这个选项。理由是,新能源车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带来各种优点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和隐忧。一是里程焦虑,回老家的路约600公里,或许平常时间还不算是什么问题,但到节假日,不免出现拥堵的情况,新能源车会带给我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二是安全问题,电池的安全终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近来新能源车起火的新闻时有发生,并呈增长趋势。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混动也是一个选择。我本来就是一个你小白,应该说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没有办法做到理客中,更多的时候是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观判断。 我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混动,从我的观念和直觉说来,混动更像是汽车变革过程中的过渡形态,由于他的机械构造更为复杂,故障率可能更高。因此,混动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安全、可靠,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用车成本高,驾驶和乘坐体验都要差一些。但因为我的用车频次和里程不多,也没到特别追求驾乘舒适。 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一辆燃油车,二手的奥迪Q3,没错二手的。选择燃油是因为我的用车里程不多,用车成本高一点可以接受。选择奥迪是因为它可能在社交中能给人更多地伴随文本。买Q3是因为个更喜欢SUV,觉得外观很漂亮。买二手是因为,我用车不多的情况下,既可以满足我的需要,还可以少花钱⌓‿⌓ 计划Q3用上2~3年,再看情况添置或置换一辆新源车。 选购过程和价格。 我购买的具体车型为:奥迪Q3 1.4T 2017 标准型,8.2万公里 因为家附近就是二手车聚集地,先是去走店,发现这款车二手市场上真的不多。看了好多家点,这款车只碰见三台,凭借网上也了解的一点知识还有朋友的参考意见,选择了其中一台,果断拿下,10.52万包上牌成交。 群里的车友们,这个价格怎么样 (≖͞_≖̥) 当天交了定金,次日签转让合同,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办里过户当天没有拿到临时车牌,带着老牌子开回家,第二天把老车牌发给商家,商家把临时车牌、登记证、行驶证和发票同城发过来。 来回快递费都是我这边出的~~ 这里觉得有点意思的是选车牌号。先是在商家的指导下,用12123选了号,感觉号都没不太好。因为不太懂规则,还是在商家的唆使下,选定了一个。据说,如果线上选定的号不用的话,两年内不能再在线上选号了。虽然不是太满意,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好,本来打算就用线上选的号了。第二天车管所的人,很意外,给我打电话了,可以电话选号,我不记得有多少个可供选择了,大概报出来5个,我就发现一个很满意,直接确定了。不带4,字母很好读,68结尾,果断选择,这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以为临时牌就是 选定的号,只是用纸打印的而已,临时牌,号也是临时的~~ 白色,外观几乎看不出来是二手车,不过认真看,发出刹车卡钳生锈了,有两个还比较严重,各位车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内饰方面,保持得很好,看得出来原车主是一个很爱车的人。 真皮座骑,很好看,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 感觉难以接受的有:中控屏幕特别小,不支持触控;只有雷达没有倒车影像。不知道怎么升级一下比较好,希望车友们给我一些建议~~ 动力、油耗、操控方面,从目前来看基本满足我的预期,当然我现在刚拿到车,需要开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也希望加入到车友群,与大家一起分享Q3带来的快乐,反馈遇到的问题,作为新人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感谢ANDY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