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车内含实用帕萨特维修报价!速看 “这车的通病,到了时间和公里数都得换,早晚的事”,当你拥有一台车超过5年,坏了漏了需要维修的时候是否有听修车师傅说过相似的话。 最近几年上班的地方离得近,而且公共交通出行也很方便,常常是周一早上开车停到公司去,周五下班再开回小区,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都是按时间一年做一次保养。原本平平安安的,但到了用车的第六个年,各种问题陆陆续续爆发了。 1,换电瓶 最开始是一天早上去洗车,洗好之后突然打不着火了,车能通上电,仪表盘就亮了一堆故障灯,再踩刹车就启动不了了,听见起动机干嚎,就是不打火。小哥帮忙搭了电,开回家后在某虎叫了上门换电瓶,半小时245搞定。 2,换水泵 过了不到俩月,周五下班时候一发车,水箱灯亮了,故障提示冷却液液位低,打开机舱盖一看,液面确实是掉到水壶最低刻度线下面了。当时没想到是哪儿漏了,只以为是时间长了蒸发的多,加了一瓶怡宝就凑合着先回家了,想着后面有空再去换一下冷却液。等过了一周再上车时又报警了,门口汽修店还没检查,只听我描述就确定是水泵漏了,打开机盖指给我水泵位置,下护板那儿确实有积水痕迹。然后就是本文开头师傅说的话,这是帕萨特通病,水泵时间长了就会坏,有的时候他一天换几个。水泵+冷却液+人工,800花出去。这里要拆水泵还要先拆节气门,顺便洗了节气门。 3,轮胎磨损 时隔半月,回老家的高速上发现汽车向右跑遍,非常明显,就近检查是右前轮胎压不足,没有扎钉子,但是我的胎压报警没有提醒,打了气跑了一周多后在内环高架上再次发现汽车向右跑偏,再检查还是右前轮胎压低了,左前轮正常是2.6,它只有2.0了。轮胎拆下来仔细看,洒水试验,还是一个老师傅眼尖,就看见轮胎和轮毂的接缝地方有一处在隐隐约约漏气,一点点正在冒泡。扒了轮胎就看见在轮毂边缘和轮胎的接触位置残留许多的黑色物,师傅说是轮胎的氧化残存物,累积的多了挤压轮胎和轮毂的接触空间,造成轻微的泄气。拿砂纸稍微打磨了一下,按我的想法把右前轮和右后轮对调位置后装回去了。之后的一年多里,平均每个月这个轮子胎压报警一次,前两个月还是借着洗车到店里给打个气,后来车洗的少了也不好意思去麻烦人,在某宝买了个便携充气泵,报警了就充一次。今年上半年找了个专做轮毂整形翻新的店,花了200,把轮毂里里外外重新打磨清洗一遍,最近几个月没报警了,等着下半年做保养时候把轮胎一起换了。 4,换刹车片 在处理这次轮胎问题时一起换了前后轮刹车片,没用原厂配的,修理店推荐的副厂件两对儿花了小500。原来大概是开车第三年的时候,一到冬天或者下雨之后,起步和刹车时左前轮能听到吱吱的摩擦声音,尖锐短促,去4S店检查两次都说没问题,其实观察还是能发现左前轮刹车盘的磨损痕迹不平整,在很靠近边缘位置有稍稍的一圈凸起,摸着搁手,4S店摆明了不想吃力不讨好来修这个。在这次更换刹车片后,摩擦声音没再出现,问题应该是原车出厂时的刹车片质量问题了,只是发现的时候早已出保了。 5,换前轮下摆臂+吊杆+机脚胶 去年时间到了做保养时候,例行的底盘检查中,师傅告诉我前轮下摆臂的胶套塌了,两边都是。我开车没有感觉底盘有异响,过沟沟坎坎和减速带也没有金属摩擦的吱吱声,按理说胶套塌了,就是下摆臂和车架之间没有缓冲,变成硬连接了,每次前轮上下跳动都是一次硬对硬的冲撞,应该是有一些异响问题的,但实际用车中没有感觉到。店里报价换一对摆臂,材料加人工1300,离了大谱了。同时师傅加好机油试车发动时发现方向盘有轻微的抖动,检查发现能看的见的那个发动机机脚胶也塌了,简直晴天霹雳,我原来一直以为冷车启动和怠速时候方向盘抖动是因为行驶里程多了发动机有积碳之类的原因,为此在上一次修水泵时候已经清洗一次节气门花了80,这一次保养前也干冰除积碳花了450,现在每次热车之后这种抖动都是微不可查的,抖动问题已经是改善很多,到我能接受的程度了,结果是机脚胶问题,难怪它还是有偶尔抽搐式的在抖。做保养的店换机脚胶多少钱我也没问,就下摆臂的报价我已经不抱任何期待。后来找了一家做汽车整备的店,换一对下摆臂460,一对机脚胶395,多检查出来换前轮的吊杆220,外加全车内外精洗500,工时费600,虽然感觉这个工时费略高一些,但我认了,一套弄完2000出头。 马上要买第九年的保险了,预计2500。从第一年的9000,逐年降低。不论是出厂日期还是上牌时间,都是又过去了一整年,我的车仍将继续陪伴我在新的旅途。现在心态也很平和了,在一开始问题频发时还多多少少有点怨气,到现在也能坦然面对。凡是工业制品都有寿命周期,零件的,整车的,老话说的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预祝我们的第九年依然紧密配合。现在换了工作和城市,一天上下班超100公里,这是要把之前欠下的里程数通通补齐的节奏啊。 车没有开坏的,只有放坏的,这句话这是真理!
#提车日记一、起 我是五月底订的车,因为销售给我说,下个月就没有丹拿了,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就大体是车是旗舰,卖的好,以后权益会减少之类的话吧,遂订车。 二、承 等车一月有余,我是我这个小地方为数不多会买新势力的人,这儿有个比亚迪工厂,这个价位基本会选择比亚迪海豹。因为是从广东提车原因,又到省会拿车,比较累,仪式感没有,直拿直开,销售也车接车送了就是,服务态度还可以。 三、转 七一顺利提车,从七一提车到现在已经二十天有余,开了大概1200公里,实际开出去的天数只有十五六天,就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小鹏这个新势力是失望至极,下面谈谈这段时间的糟心事: 1、昨天开车被一根牙签扎漏了气,玛吉斯轮胎确实是刁钻……后送汽修店补胎,师傅卸下后轮,补好胎,装回去,但是上车时车辆epb系统却报错,自动驻车系统也出了问题,后轮被抱死,我摸不着头脑,师傅也摸不着头脑(全程旁边看着,只卸了几个螺丝),联系工程师远程指导,行云流水操作了个把小时,轮胎卸了三次,后轮电子驻车插头拔了三次,无果,昨天送省会检修,照顾这个“电动爹”到12点半上了拖车回娘家,现在在等通知,早上打电话来说叫我解锁,我要是明明就在车里还落锁,这bug,呵呵。十点多告诉我车没问题,是bug,哭笑不得,以后这车还能开吗?开之前要不要先上三炷香供着? 2、降价问题,本来也不想谈了,这次就一起说了吧,小鹏p7i的权益在七月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变相降价了1w,而且还加了个大企业权益送3w积分。要知道,这车到七月份仅仅上市了三个多月。我提车大概10天知道这个消息,很多新车主都找了各种投诉渠道投诉,我也拨打了一次400,要求是换权益,不要换钱,要求企业给也不可能,就把电卡权益换1w块钱积分给我做保养好让我减少损失。沟通无果,公司冷处理,不给换,不给解决,不给回复。零跑、理想这些企业都有保价的,小鹏又高又硬,我们这种“旧”车主就是纯韭菜,不用管,道歉也不要有。 3、异响问题,这个车提车第三天我就发现车窗玻璃那儿有问题,开的时候有30%的几率会触发吱嘎吱嘎的怪声,音响都盖不住的那种,必须自己反复关闭,打开车窗才有几率解决这个问题。 四、合 我是个比较佛系的人,有点小问题也不太在意,但最近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让我对这家企业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车这么一个大件东西,25w的东西竟然会在提车不到20天出现这样的低端问题;这也让我对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怀疑,短短几个月车子学蔚来偷天换日换权益降价(蔚来核心是换电,小鹏的核心是充电桩吗?),不给之前的韭菜一点说法,我们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你给个100度的电卡一个道歉我也没话说,可小鹏没有给我们态度和尊重。 在这个比亚迪为王的城市里,我想以后还是支持比亚迪吧,也可能是这家新势力不适合我们这些“旧人”吧,以上给新车主们提个醒。祝小鹏越来越好
#瑞虎9试驾感受我是端午节前提的车,其实一开始我心里是蛮忐忑的,周围好多同事朋友一听说我买的是奇瑞,就觉得很惊讶为什买国产还是奇瑞,二十年前的那句“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其实具体原因网上随便搜一下都知道! 我的车是虎9星银色两驱尊贵版的,所以应该是两驱的顶配了,该有的我车上都有了,车子一提回来就拉到我妹妹那儿去做了个全身车衣+防晒膜+360航空软包,不得不说,一分钱一分货,搞好确实有点东西,但价格也确实那啥,四个车间,左边是一台迈巴赫右边是个大G,虎9在中间感觉…… 本人是个钓鱼佬,台钓路亚都玩,很多时候一台车能决定去哪,高速上咱就不说了,稳得一批,过那种小的路障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震动,呼一下就过去了,动力随叫随到,超个大货车也就一眨眼的功夫,隔音非常棒,胎噪基本听不到,发动机只要不是深踩油门就只能听到一点点,很难想象这么大一台车我开起来很快就适应了,跑山,国道,乡道,感觉非常舒服!而且综合油耗也不是很高,毕竟这么大一台车,发动机还是2.0T的,这点确实给车主养车成本节省了不少。不知道是我开的少还是运气好,网上说的那些起步顿挫,车机黑屏我一个都没遇上,这是实话哈,可不是吹什么! 虎9的4S店销售更是服务到没话说,时不时打电话问下你驾驶感受怎么样啊,车子有没有什么问题啊,感觉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盯着车,生怕哪点细节没做到,就凭这一点他们敢给车主终身质保不是开玩笑的! 最后想问一下各位虎9车主有没有给它装个踏板?是装电动的还是固定的好?
#我与国宾的故事国宾和我相处了四个多月了,才骑了三百多公里,眼看春暖花开,到了四月份了,骑上车出趟远门,本次的目的地有两个,先去日照茶园看看采茶状况,呆上两天,第二站去连云港参加朋友婚礼,早上五点钟,起床准备好要带的东西,手机连上音响,打开导航,准备出发,看了看公里数,要380公里,哇,感觉真的好远,又不能上高速,开车还得四个小时,骑车显示九个小时,任重而道远啊,第一次骑车出远门,试试看自己能受得了吧。骑上车按着导航出发了,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的关系,好奇心强烈,所以不觉着累,骑了一百多公里,到了莱芜市区,找了个路边花园停下车休息了休息,这时候都快七点了,正好开始上班高峰期,路上车越来越多了,休息了十几分钟,赶紧跟着导航离开市区上国道,走在国道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大货车,对比看大白成小白了。经过了一城又一村,骑到了中午已经进了日照地界,一箱油也差不多用完了,开始亮灯了,小表大概350公里,离目的地还有个30公里吧,找了个地方加油,才加了17升,这车不是22的油箱吗?这么说还能骑个百十公里,一箱油理论上足够到我这次的目的地了,骑国道真的挺省,合着不到五个油,也看出来国宾的油表准确度不太高,加满油继续赶路,终于在一点多到了地方,吃完了饭去茶园看了看,晚上找了个镇上的宾馆住下,第二天又去了茶园,中午又从日照沿着国道奔赴连云港,一百多公里骑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东海县水晶大酒店找到朋友安排的住处,下楼到车上拿东西,我去!胎压监测滴滴滴的响,一看数值傻眼了,后胎成了1.7了,八成扎胎了,之前扎过一次,因此才配上了胎压监测,就怕扎了不知道,所以这个东西还是必需品,这次咋办,县城挺大,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哪里有补胎的,从地图上搜了好多地方,离着不远的,去了一看不是修电瓶车的就是修普通小摩托的,大白这样的没人敢碰,让他们给打足了气儿,继续找,找了一条街全是汽修店,结果没一个会修摩托车的,补胎没问题,不会拆和安装,汽车的轮胎敢卸,摩托车牵扯着链条和刹车,他们都不会弄,幸好有个人说前边不远有个专修摩托车的,可以去看看,我就继续前行,找到了一个新大洲本田店,这下是找对了,门口停着一辆金翼和哈雷滑翔,这个都能修,我的大白这回有救了,大哥看了看我车,说卸没问题,但是我这里没有扒胎器,我得卸下来骑着踏板去修汽车的地方补,好歹的找到了个能修的,再大的困难也不叫困难了,那就抓紧去吧。等了半个小时,都黑天了,朋友们还等着我一块吃饭呢,大哥回来了,打着手电照着亮,艰难的修好了大白,这回经历真是挺长经验。第二天参加完婚礼,中午一点从连云港往家赶,四五百公里,骑了九个多小时,终于回来了,这次的旅行就一个感受,骑长途赶路是挺累,身子板都直了。
#修车故事汇一年的车 高速被大货车变道挂了 车门整个垮了,轮毂也报废了肯定要换 这个时间马上放假过年了 去4s店估计一时半会弄不好 现在纠结车门是更换还是钣金修复,另外这种在外面汽修店做理想吗 请大家支个招😭
和谐一家人:这次回成都租了一辆科鲁泽,一天开了小600公里,1.5自吸的,动力家用绝对是够用的,不行你试试油门踩到底,开高速底盘hold住,隔音就那样吧。我自己开过问界M5四驱版的,电车大马力,奔驰e油车2.0T的,家用没有暴力驾驶高速不频繁超车的习惯,科鲁泽绝对够用,而且有carplay和华为的那个投屏,也挺好用,几万块代步车性价比还是杠杠的。
行走的旅行与摄影:低成本改装户外电源,床车露营从此用上了电热毯
宁大可nic:为何说黄色的士有因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的嫌疑,他细微的两个操作是关键,可能不开车的人看不出来,1.被切线别车瞬间不刹车,2.被别车瞬间不向右侧打方向,反而向左打,故意用车头轻轻顶宝马车尾(类似美式拦截),的士司机摆明知道这会导致宝马失控甚至翻车的。 从多台目击车监控可以推测,当事两车事故发生前不断在车群中穿插,同时超速,如果的士上有乘客,那已经是危险驾驶(不过多数无乘客),黄色的士也并不是自始至终都在最右侧车道,他们两明显是在追逐。 事件里,双方都是输家!宝马车原本只是想用包头的方式别一下的士,而的士估计也只是想用他惯用的手法(从出险次数看出)来制作对方全责的轻微碰撞事故。但,宝马车主没想到的士司机不刹车反倒左摆方向顶他,而的士司机低估了当时的车速会撞倒对方,同时右侧有桥墩,加剧碰撞后果,假如双方的车速都不是这么快,后果会完全不一样,当然,这个跟两车的性能毫无关系。 所以的士司机一定有责任,他是事故中唯一可以控制事故后果严重与否的因素……
哐啷一笑:不知道是跑高速被石子崩的还是人为的,洗完车才发现,四五个坑,有一个开了口有点锈,汽修店都说要重新做油漆提车一年要去做油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