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爸爸65240336:既然是前后电机没有传动轴,第三把锁哪来的?有没有懂得出来解答一下。没有的话最多单轮只能得到50%的动力,脱困比坦克差了一些。
#你都知道哪些基本的汽车知识?接上期“滚动中心”大家应该能了解,滚动中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重心转移(重心转移很多人讲解过,我就不赘述了),我现在就来展开讲讲对重心转移影响最大的 “侧倾、重量分配和悬挂几何的关系”。 …………………… 我知道很多人,听完了上一期之后肯定心里边痒痒,也有更多人疑问,驹哥!滚动中心我能理解,但跟实际操控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关心操控。 没问题,我这期就给你们讲操控。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啊,你得做好可能听不懂的准备,可能啊我尽量让你们能听懂,但是你们要实在听不懂我也没办法了。 还是一点点来,或者说听完这期,如果你们要是说有疑问,你们再给我提出来,我再去针对于某一两个细节,去给你们去详细讲。 …………………… 说到这个操控,其实身边有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就认为说一辆车呢他越硬或者说是这个侧倾越小,他的操控性呢就一定越小。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车辆的操控性是由什么来定义的呢?是说你这个车轮是否能够抓住地面,而不是说车身的姿态。所以说,一辆车,如果侧倾再大再严重的话,我只要轮胎能抓住地,那么我这个车操控就是好。相反你一个车你特别硬,你这个一点侧倾没有,但是你轮子就是打滑,你一样操控不好。所以说操控性其实是一个很客观的,一个很科学的定义。并不是说你主观的说,我强调这种车辆驾驶感受,你那个叫主观的动态回馈,不叫做操控性。但是你说这个车辆的侧倾,或者就是叫这种滚动Roll。(图1) 它跟这个控制性之间是完全没有关系呢?也不是。它决定的是这个车辆的是重量分配的横向转移。你的车侧倾越大,就相当于说你的这个,重量会左右偏移的越多。因为你想啊,你的车辆比如说重心是在中间的,然后说你车这样比如说发生侧倾了,那你可能你的这个重心,就会偏向左边或者右边。就相当于你的左边或者右边去承受了更多的重量。再有一点就是不得不说,你这个操控性,虽然说它跟这个侧倾大小没有关系,但是侧倾越大的话,你这辆车在转向时候的这种车身的回馈性就越差,也就是你的操控越不直接。就是如果说这辆车侧倾可以说被抑制的越小的话,相当于我就可以更接近指哪打哪这么一种主观的驾驶感受,不那么拖泥带水。 ………………………… (图2) 如上图所示,你看车辆如果发生侧倾之后,他原来的重心和现在重心的变化,至于这个车辆的这个重量左右这种承重的改变。从这左边移到了右边,也就是说他的这边外侧这个车轮呢,承担了更多的重量。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你这辆车侧倾的大小呢?许多人认为是弹簧,避震器还有防倾杆的软硬。错,或者说是不全面,不绝对。侧倾的大小主要由什么来决定?就是悬挂几何,也就是我上期说到的“滚动中心”。 ……………………… 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叫悬挂几何,我也不可能把悬挂几何完完全全给你们都去讲,讲的多么多么的全面,全都涵盖。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太多了,如:结构学,材料学,几何,力学等等,而且应用在汽车上它们是一个变量。我只能先从里边最最重要的一点——滚动中心开始说起。 又绕回来了,看过上期的车友,应该能理解,滚动中心就是一个车在侧倾的时候,它是围绕着某一个轴一个虚拟的轴去侧倾的,这个轴的位置就是滚动中心。 …………………… 其实它才是决定说这个车辆,是否容易侧倾的一个根本原因,而弹簧,防倾杆和避震器的硬度呢?往往其实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角色,而往往大家可能都认为说,只是这个弹簧和避震器,它们的硬度决定了抗不抗侧倾,好像它们越软越容易侧倾,这个是绝对错的,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那么有人就说了,那我如果说想抑制这个侧倾,我怎么做呢?是不是既可以说降低这个重心,也可以去提高这个滚动中心?没错,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呢这个东西也不能极端,比如说如果你去极端的去通过,改变这个悬挂结构悬挂几何把这个滚动中心,你给他调的离这个重心特别特别近的话,虽然他不容易侧倾了,但是这会的话,车辆会容易发生那种不可预计的翻车的这种现象,这个就是因为你车辆有侧倾的话,侧倾是个渐进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车呢越来越侧倾越来越严重了,车好像要翻了,不行这个这个太快了,我得给他往回救回来了。但是如果你俩距离太近了,你车是不侧倾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这车现在已经离要翻车的极限不远了,这会瞬间侧向给你一个力,哦豁,一下就翻了,也就是说,会使你的翻车有不可预见性。 说太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的“通俗化”了,设想了你们需要 问的和不理解的去讲解。没有术语,也没有定义。希望大家能,边思考,边结合实际去理解,消化。有车友要问了,你还是没告诉我要怎么做啊。我只能说,道理,原理看懂了,怎么做还用说么?刚才我也说了,它们组合一起是变量,什么是变量?负负能得正,1+1不一定=2……能明白吗?没有固定方法,没有。 再次希望大家能把中国汽车文化顶起来。支持国产,支持欧尚,不要天天就纠结在“变速箱顿挫”“换挡逻辑混乱”“悬挂硬,侧倾大”等等…要研究学习的多了去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杜卡迪V4 超爱的一台车 这台车也被誉为是杜卡迪V4系列最贵的市售车型,官方也声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辆可以上牌上路行驶的钛碳材质的摩托车。这款车之前我们也报道过:Panigale Superleggera V4最大马力将达到234匹,全车采用了碳纤维车架,轮毂、全碳纤维的车壳以及其他部分的配件让这台车的干重控制在了152kg,234匹马力,152kg的干重这个马力推重比大家自己算算有多么的恐怖吧! V4S版本配备了半主动式杜卡迪天棚悬挂系统,该系统已升级为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并且提供最小预载功能,可以降低座椅高度20mm。而且前刹车盘比V4大一点,配备了330mm双前盘和Brembo单体式卡钳,另外,V4S配备了钢丝辐条轮。 Multistrada V4是全球首款采用前后主动雷达的摩托车。由博世提供雷达单元,提供自适应巡航控制和盲区监测功能。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与汽车上的工作原理类似,盲区检测通过后视镜上的灯,以警告驾驶员从后方高速接近的车辆
#车内最实用改装老款凡尔赛行李箱卷帘套件安装详细教程!遐想后排座椅一键放倒 凡尔赛四级车(耀不凡)车主,2021年12月初提车。雪铁龙商城上架了部分2023款配件,其中行李箱卷帘套件是我想要的。老款凡尔赛的行李箱硬置物板,行李多的时候很碍事,拆了噪音又大,从一开始就遭到我的“嫌弃”。之前跟车友们分享了卷帘套件都包含哪些配件及其功能,今天跟车友们分享行李箱卷帘套件详细安装过程,谈谈后续可能的改装。 凡尔赛行李箱卷帘套件包含的配件不多。套件的安装,包括行李箱两侧卷帘固定支架的安装、卷帘的安装和尾门上卷帘挂钩的安装。 一、卷帘固定支架的安装 第一步就是拆掉原车的置物板套件,包括硬置物板、两侧的固定支架板。后备箱卷帘与硬置物板固定支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固定卡槽位置和结构不同。每个卷帘固定支架,只有一个卡槽,替换原车硬置物板支架。 卷帘套件里,最神秘的配件是所谓的座椅解锁拉索。虽然官方清单里明确写了不包含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功能,但是座椅解锁拉索的配件名称,给予不少车友无限遐想。毕竟,拉索把手上确实有座椅放倒的图标。座椅解锁拉索的结构包括拉手面板、长钢丝,以及一些功能暂时不明的附属结构。 钢丝拉索对于实现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功能的作用暂时不明,待研究。座椅解锁拉索的安装,就只是把手面板的安装了。卷帘支架板上有个大孔洞,就是把手面板安装位置。先把钢丝卷起来扎好,以免后续发生异响,再从面板孔洞穿进去,放在支架板后面,扣上拉索把手面板固定即可,再将卷帘固定支架板装到后备箱两侧。这样,卷帘固定支架就安装完成了。 二、尾门卷帘挂钩的安装 卷帘挂钩包含两套共四个配件,左右各一套,包含一个金属挂钩和一块塑料盖板。 前面提到,清理后备箱的时候,意外发现了疑似的凡尔赛卷帘挂钩预留位置,通过参考车友的安装图,得到了确认。原车的挂钩预留位置,是一块带橡胶凸起的塑料盖板,撬开后发现里面有两个用于固定挂钩的螺丝。拧下挂钩安装位置的两颗螺丝,将金属挂钩安装到挂钩位置。安装的时候,要注意两侧的挂钩和盖板是分左右的不能互换。扣上挂钩塑料盖板,盖板背面带的有卡扣,轻轻一按就扣上了。盖板背面写的有左侧盖板或右侧盖板,还有“欧洲版”字样。安装完挂钩和盖板,尾门上的卷帘挂钩就安装好了。 三、卷帘的安装及使用 行李箱侧面的卷帘固定支架,各有一个卡槽。卷帘外罩两头各有一个凸起,凸起部分卡到卡槽里就可以固定卷帘主体。卷帘的安装也很简单,将卷帘两头的凸起部分,卡到固定支架的卡槽里并压紧,卷帘的安装就完成了。 凡尔赛行李箱卷帘主体的结构,包括金属外壳、卷帘布,还以被金属外壳包裹的卷轴及其附属结构。收起状态下,卷帘布被卷在金属壳里的卷轴上。使用方法是:拉住卷帘布露出金属壳部分,往外拉伸,直到能将卷帘两侧的挂钩挂件挂到尾门上的挂钩上。尾门打开时,拉撑的卷帘是一张倾斜的网布,增加了行李箱储物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行李箱行李的多少、高低来决定收缩或拉撑卷帘,甚至可以很轻易的取下卷帘主体也不占多少空间,不会像老款凡尔赛硬置物板那样取下来了还得找地方放。 从后排向车尾看,拉撑的卷帘布跟行李箱底基本平行,完全不遮挡后挡玻璃视线。同时,拉撑的卷帘几乎覆盖了整个行李箱上部,一方面保持行李箱行李隐私性,还有阻隔行李箱噪音的作用。与老款凡尔赛硬置物板相比,卷帘减少了行车中与车身碰撞、或共振产生异响的可能。从后挡玻璃看行李箱,有卷帘的遮挡,加上尾门隐私玻璃的效果,确保了后备箱行李的隐私性。 四、后续的折腾可能 凡尔赛卷帘套装,左右卷帘固定支架板,各有一个座椅一键放倒把手,连接的有座椅解锁拉索,左侧支架板还预留有取电孔。因此,行李箱卷帘的安装不是终点,而是新的折腾起点。后续改装可能:1)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后续在分析后排座椅结构和放倒原理的基础上,是否存在进行小改造实现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功能的可能性?2)行李箱12V电源:左侧支架板预留的取电口孔洞,通过加装可实现行李箱12V电源的加装,是户外爱好者的福音。 五、凡尔赛后备箱卷帘安装小结及思考 1. 安装复杂程度:在熟悉流程的情况下,10-15分钟即可完成。 2. 关于费用:雪铁龙商城目前的兑换优惠价是一万三积分,含工时费费。 3. 关于配件清点:一定要对照出库单逐一对照,以免遗漏。特别是座椅解锁拉索,不能应车子不支持一键放倒就不给安装。不安装拉索盖板,会留下两个大孔洞影响美观。 4. 卷帘作用:主要是提升行李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增加后备箱行李的隐私,还可以阻隔后备箱的噪音。同时,看减少行车中与车身碰撞、或共振产生异响可能。 5. 后续折腾可能: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功能待研究,存在可能;加装后备箱12V电源,是户外爱好者的福音。 6. 其他改装打算:加装后备箱锚点,安装行李网,减少后备箱噪音来源。 这就是安装行李箱卷帘的分享,感谢凡尔赛车友圈圈主支持,欢迎车友留言交流。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一文给你讲清楚,什么是EV/BEV/HEV/PHEV/DMI/REEV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EV:Electric Vehicle,即电动汽车。是个大类总称。BEV/PHEV/DMI/REEV都算EV的一种。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俗称纯电动车。 没有燃油发动机,通过驱动电池和电动机驱动车辆。 目前,特斯拉、蔚来、小鹏、极氪、阿维塔全系都是BEV。 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即混合动力汽车,俗称油电混动。 HEV是传统汽车与完全电动汽车的折中。使用电能、汽油转化为驱动力,它同时利用比传统汽车更小内燃机与完全电动汽车的电机(PMSM或者异步电机)进行混合驱动(包含蓄电池与逆变器环节),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传统内燃机的热效率能达到40%左右,而HEV能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10%; HEV目前基本被排除在新能源范围之外。 代表车型:丰田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等。比如很多大城市的快车都是这两款车型。 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俗称插电混动, 介于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两者之间,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油路、油箱;也有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动机、控制电路,而且电池容量比较大,有充电接口; HEV与PHEV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车身上少了充电接口,并且动力电池容量也比插混车小得多 世面上混动车型多半是这一类,只是在PHEV大类下,按电机位置的不同可分为P0-P4以及Ps架构,大部分国产厂商如保定车厂,长安、吉利等旗下在售混动都是PHEV系列。 代表:吉利银河L7、保定咖啡等。 DM-I:DualMode intelligent,即超级高效混动汽车,比亚迪专属词汇,其实是PHEV的一种。 所谓的dmi,是一种以电为基础的混合动力技术,使用超大容量电池和高性能大功率电机,由大功率高效电机驱动,以汽油机为辅助动力,大大降低了汽车的油耗。DM-i混合动力支持外部充电。 代表:比亚迪秦、汉、唐、宋、腾势D9等。 REEV:Ranqe Extend Electric Vehicle,即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增程。 指通过燃油发电机发电,给电池充电,再由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的车辆。此外,电池也可以通过充电桩充电。 代表:理想L9/8/7/one、问界M5/7、零跑C11等。 单纯从技术原理上看,REEV无疑有点【脱裤子放屁】嫌疑,但是使用reev路线的代表车企,理想,硬生生把这个技术的产品做到了极致,旗下L987月均总销量马上突破3万+。 由此可见,技术原理的先进与否并不正向等同于产品力的先进与否。也即通俗地来讲: 技术≠产品 当下正处于燃油车时代,往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变的关键窗口时期,因为受限于充电网络密度、电池补能速度等因素,BEV纯电车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市区使用, 一旦涉及到跨区使用场景,BEV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心理体现地淋漓尽致。这是当下PHEV、REEV等混动车型能够大卖特卖的客观环境。 相信随着补能网络的愈加完善,超冲技术的不断进步升级,未来终究还是BEV得天下。
#聊聊你的Dream Car兄弟姐妹们,你们期待已久的FOTA升级来了! 枭龙MAX车主们有福了,都有哪些突破,让老默先带你们来一睹为快: 首先是酷炫的3D车模 我们这次OTA将新增3D车控功能,将次时代主机上的3D赛车游戏体验搬到了车里,通过中控屏幕上的3D车模还原实车的实时状态,并支持“可见即可控”,通过多项车控功能的规整和收拢提升用户的交互效率。 通过3D车模不仅可以操控车窗、天窗、后尾门等的开合,更可以实现对HUD抬显屏的控制,减少用户多层级查找相关操作,既提升了便捷性,又为用户带来更好玩、更科技的用车体验。像在车辆行驶时出现驾驶模式切换时,车模就会通过3D动态效果、音效及外部场景的变化,让用户清晰的感知到模式切换成功的状态。这种全方位的感知变化,给用户带来一种打游戏般的感觉,轻松愉快。此外,3D车控还能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复杂技术性原理。我们把能量管理功能融入车控车设页面,在最靠前的显眼位置,展现HI4的实力。通过3D开发呈现车辆能量流的变化,让用户真切感知哈弗枭龙MAX的省电逻辑,每一条能量回收的绿色链条,都代表着我们省下的油钱与电费,让省钱看得见。 其次是大家最期待的影音系统 我们针对喜马拉雅进行了深度开发适配,且UI 界面全面焕新,从公版到定制开发版,我们不单重视功能的实用性,同时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美观的用车体验;喜马拉雅本次升级后界面风格全面优化,可以更好的适配车机系统,支持日出/日落模式,喜马拉雅界面可跟随系统界面风格主题进行自适应切换,让界面更加一致美观。 此外,我们本次OTA还针对语音进行了功能新增,全新上线声音博物馆,提供了乐器、动物、交通、生活、大自然等音效。我们可以根据场景需要,通过语音助手进行不同的音效选择。 试想下,当我们带孩子出游行驶在高速途中,就可以引导孩子去使用查询旅游目的地的各类动物、生活音效,它将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声音百科全书,为旅程增添几分期待与乐趣。 当然,我们在午休小憩时,也可以通过播放自然白噪音来助眠,轻松舒缓身心,释放压力。 智驾助手,车辆使用so easy! 为了更清晰、方便熟悉智能化体验,我们设计开发了全新的智驾助手 APP,在本次 OTA 升级后上线,以视频的方式推送车辆的功能说明,不必再翻箱倒柜的去找随车手册,让用户能更清晰快速的了解学习车辆功能使用。 此外,根据兄弟姐们的用车反馈,我们也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1、 比如用户喜欢安静的启动车辆,可以通过开机动画音乐的开关,把音乐关掉,静享沉浸。 2、 此外,我们还新增 “副驾蓝牙开关”,让副驾更自如地享受独立音频通道。并且在副驾连接蓝牙耳机后,主、副驾还可以进行喜马拉雅、酷我音乐、腾讯视频等多重应用双开,主副驾可以分别独享各自的影音娱乐体验,实现同一空间,各自精彩。(切现场)当然,针对用户反馈功能快捷设置的诉求,我们在本次OTA中进行了针对性回应 3、 支持自定义的下拉面板,并新增了动力模式、驾驶模式快捷键。 动力模式、驾驶模式、智能泊车 4 个快捷开关,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让复杂功能简单化。比如说在遇到车位不好停时,用户只需下拉控制面板,只需一键即可完成指令下达。 怎么样,够不够惊喜!别急,这还只是我们的第一期OTA计划,后续我们还将进行第二次OTA升级,推出更加便捷的手机和车机互联方式,引入手机端的海量生态丰富车机内容。 第二次OTA升级后,我们的枭龙MAX将会支持HiCar及ICCOA的手车互联。 首先手机和车辆互联,包含超级桌面,完成首次配对后,再次检测手机上车,即可直接实现手机应用呈现在车机屏幕,通过车机端即可实现对手机APP的控制。 其次,百度AI大模型将成为枭龙MAX的AI助手,将AI大模型与整车语音及界面自然融合,在原语音交互链路上即可自由进入场景体验,开启智能AI带来的多元化服务。通过数亿级的数据积累,AI大模型将为车辆赋予主动级出行方案规划,结合用户偏好及算法分析,为车主提供海量出行选择,让车辆更加聪明,让用车生活更便捷。比如自驾游规划:可以帮您规划北京、上海、广州、无锡一日游,并可以和导航打通,生成路径规划“帮我设计一个北戴河3天的行程”。还有用车顾问:可以成为新车的销售顾问,随时展开功能讲解。 怎么样,兄弟姐妹们,够不够惊喜呢!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留言给老默。
懂车知识库:国产变速箱不如德系?长安旗下7DCT变速箱优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