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界L用车体验此次西藏自驾游,四天时间就从广州开到了昌都,全程大概2700多公里,一路上为了躲避限行和拥堵,都是早出晚到,小伙伴们都很辛苦,真的是累并快乐着。倒是锐界L混动,满载之下翻山越岭,没任何不适,加速超车依然很从容。因为小伙伴们的身体素质都不错,所以我们的行程也往前赶了不少。而住宿点也从炉霍提前到了甘孜,从江达提前到了昌都,所以接下来我们计划用3天时间从昌都开到拉萨,沿着G214从邦达转入G318,全程大约1100公里。分别在波密和林芝各歇一晚。波密海拔2800米,林芝海拔3000米,比前面的甘孜和昌都海拔都低了300-500米,海拔越低睡眠质量也越好,第二天更有精神赶路。 也许有人觉得,1100公里跑三天太慢了。其实真不是,现在G318的路况比我3年前走的时候差了很多。路面的坑洼非常多,对车子的底盘和悬挂是巨大的考验。好在锐界L混动的底盘调校比较扎实,悬挂支撑力充足,经过烂路时减震的动作很干脆,没有多余的震动,让车内的驾乘者长时间驾乘也不觉得累。 为了躲避怒江72拐的拥堵,早上6点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从昌都出发了。天公不作美,一路都在下雨,完全没有景色可看。这样也好,我们就一门心思努力赶路。我的锐界L混动匹配的255宽胎,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很好,所以只要不是完全看不到对向车道的盲弯,我都会选择尽可能压着中线入弯出弯,车身的整体刚性很好,尽管是满载但弯中的侧倾并不算大,再加上轮胎出色的湿滑路面抓地力,车速一直比较快,不到3小时我们就到了怒江七十二拐观景台。 怒江七十二拐是业拉山的盘山公路,垭口的海拔是4658米,车上的OBD显示海拔4643米,算是非常精准的了。站在观景台上,下面曲折的公路在黄绿相间的山腰切开一道道曲线,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上,就像是一副水墨画。 在直线距离2公里的范围内海拔从4658米急剧下降至3000米,一边是悬崖,另一侧是深渊,这些拐大多都是U型或者“之”字弯,又急又陡,拐来拐去,一不小心就和下面的怒江“会师”了。锐界L混动的方向很轻,在这些弯连着弯的山路无数次左右急打方向,胳膊也没感觉到累。驶到海拔3000米的怒江河谷,反而有种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之感,就像百度导航里说的:“今天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距离怒江七十二拐大约160公里外的然乌湖,也是我们又一个打卡地。从然乌湖到波密有124公里,沿着发源于然乌湖的帕隆藏布江一路向西,路况整体不错,这一段也是G318的精华段。这一路河水清澈,雪山洁白,云杉和雪松占满山坡,像一副水墨丹青,在车两边缓缓展开,这才是自驾游最享受的时候。 从然乌湖到波密的途中,是网红洗车点,我也开着锐界L趁机给他洗了洗。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打卡点到波密酒店,我开出了买车以来单次行驶最低油耗——百公里4.6L。从这个网红洗车点到波密酒店共63.9km,电动行驶里程24.1,占比37.72%,用时1小时19分42秒,平均速度48.12km/h,百公里油耗4.6,这是满载的油耗,确实让我很惊讶。 从八宿加油到通麦特大桥,我的锐界L混动又跑出了一个续航里程的记录。从八宿加油后到通麦特大桥,用时7小时39分,共行驶304.2公里,平均速度40.02km/h,剩余续航里程975公里,也就是说这一箱油的续航里程有304.2+975=1279.2公里,这种超长续航对于自驾游简直太重要了,不需要担心油量不够,也减少了频繁进加油站浪费的时间。 本来我们是计划从波密出发,经过鲁朗午餐后直接去南迦巴瓦峰观景点去拍摄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同框的照片和视频的。但是,从鲁朗到色季拉山口20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而且大雾加下雨,让我们没有了去南迦巴瓦观景点的心情,所以就决定在色季拉山观景台逛一逛直接去林芝住酒店。 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米,小伙伴们表现都不错,高反已离大家而去。但是,在林芝和拉萨之间的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仅仅比色季拉山高不到300米,我感觉呼吸就明显局促了,所以也不敢在体验5000米海拔的小跑了。米拉山是林芝和拉萨的界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也是G318海拔最高的地方从米拉山口下来,在墨竹工卡吃了午餐以后,我们就沿着G318国道向拉萨进发。这一段路况很好,车也不多,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拉萨了。 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就开着锐界L混动去加油。这一箱油是在八宿加的,跑到拉萨一共行驶了839km,用时18小时15分50秒,平均速度45.94km/h,纯电行驶208.3km,占比24.83%,行车电脑显示油耗7.0L,续航里程还有260km,也就是说这箱油可以续航1099km。本次加油58.95L,实测百公里油耗7.03L,误差0.43%,非常精准了。一路上翻越许多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山,再加上锐界L混动是满载,7L的油耗我很满意,你呢
#问界M7五座版上市 24.98万起售购车背景: 问界M7或者在海外我们叫Seres 7或者叫SF7 订车经历也很神奇,家里已经有一台20年的320,最近准备家庭要新增成员,打算买一台SUV。坐标深圳。看了小鹏G9,理想L7。本来是去华为看看mate60的,没想到买了一台四轮mate60。我是96年的,从事跨境电商行业,估计我不是他的目标客群,只黑色好看,其他颜色一般。看完车,周末试驾完就大定了。 购车理由:适合。在我看来25万以内性价比最高的车型吧,乞丐版配置也很高了。加上有长途的需求,平时市区代步,有限考虑增程。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当我在慕尼黑看到宝马隔壁的车商用的主体是中国香港的商标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华为在国内的官方媒体发布不造车的举动。Seres7,取消了所有华为的标签,完全的一家中国香港的车企走向海外市场,这无关爱国,但是很憋屈。中国的优质制造在这个阶段出海,很艰难。你可以不买他,但是请不要恶意诋毁。希望过几年之后在德国再次看到M7而不是Seres 7!
#晒晒我的摩托车我2020年8月入手的幼狮250,当时我在懂车帝看到图片,感觉外观还行,觉得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没必要买多大排量,于是我到店里只是试一下坐高没有试骑就订下来了,买回来之后就骑行感觉不错。我骑行路线有金刀峡,永川,璧山,泸州,都是一个人骑没有骑友,可能少了好多乐趣。这款车骑行到5000公里以上就开始很多毛病,都怪买车时候太年轻冲动,应该了解清楚,后面在抖音刷到这款车,外号异响之狮,当时心都凉了一大截,到维修店说是链条有问题换了四件套,结果只是解决链条异响,其它异响还在,我自己摸索一下,尾灯有影响,我把它拆下来缠上电工胶布解决这一处异响后,还有异响,把我头都搞大了,链条四件套建议不要在网上买,找专业给弄不然维持不了多久,还有把手异响,我没有处理,排档异响,后视镜异响,都没有处理,就有种想换车的冲动。维持一段时间在后座加了个扶手,因车子减震不太好的原因还是扶手质量原因就掉了一个,重新买了重新换,两次加起来花了280,这车抖动太厉害了毕竟是单缸机,个人感觉只适合乡村公路代步,最高拉过时速125,加冷却液的地方真恶心不方便,反正异响地方特别多。优点:车灯好看就是太柔和了,外观好看,排气的声音还行,新手入门车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就个人目前5000公里骑行谈谈初步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意争论,水平认识有限,自娱自乐,仅供参考。 一、总体骑行感觉还是比较舒适和平稳的,总体感觉很放心,很轻松,比较自在随意,一切都很熟悉,各方面都基本够用。个人感觉造形、坐姿、动力、速度、配置、声浪、功能、续航各方面都刚刚好,不紧不慢,不悲不喜、不高不矮,不大不小、不重不轻、不快不慢、不卑不亢、不炫不俗、不贵也不便宜、不豪华也不低端。 二、动力及调校比较适合稳重骑行,不太适合暴力驾驶或绿灯疾速起步。在中低段力量更好一些,总体也不用太担心动力不足,99%的公路状况可以适应,没有很强烈的推背感,也没有太大的坡上不去。高度最高到只敢到140的时速,110以后再提升速感觉有点慢。 三、油门转动加油手感适中,动力响应速中等,基本与感觉相适应,手柄大小和握感舒适。 四、档位是往复档设置,总体顺滑不生涩,1、2低扭较大,平公路可以2档起,3档适用范围较大,5档中高速有一定加速度感觉、6档对动力快速提升不明显。 五、刹车是前后碟刹,够用好用,也没特别好或不好的感觉,脚刹和手刹力反馈适中,很好适应。没试紧急刹车的效果。 六、ABS还没试,因我大多时侯骑行平稳不快,估计不太用得到,但一用到就是非常关键了。 七、转向系统不如踏板灵活,但也不十分死板,没敢太过于压弯,实测在柏油公路上60-90时速一般弯道过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八、坐姿和骑行过程还是比较舒适的,本人身高170骑行感觉不管是低速还是中高速都还是很适应,很舒适的,坐位的材质和坐感也很好。 九、各方面的协调性与配合做到还是比较好的,没有人么反性设计或特别不协调的地方,各项操作、功能和驾驶可以顺畅合理易上手和驾驭。 十、避震总体感觉适用,好像都不能调校,前避震行程和较硬适中,后避震行程短也较硬。 近期骑行小结。确实较适合中年、心态平静平常、投入不大、速度追求不大、品牌依赖不大的人群。车辆功能可通勒可休闲,公路好用,一般路况尚可,烂路和越野不好使。总体觉得豪爵TR300这个国产车,对比进口大牌同类普通车型,除外观、动力、声浪、价格和心理感受外,没有太多差别,总体很好,价格和性能和感觉还是很受用的,希望国产车辆越来越好,骑行环境越来越好。骑友们感觉如何呢,欢迎交流。
小羊肖恩真嫩:看了这么多mpv,感觉现在推出的新车的目标对象并不是家庭!!! 看看新出的车各种元素就明白了,厂家在迎合什么? 塞纳都说不值但为什么卖的还不错?因为在国外那车就是为家庭设计的!! 现在国内车企的目标客户还是以商用为主的,什么时候改成以家庭为主,国产MPV才会出好车!!!
#用车心得小沃陪伴了我转眼已经快两年了,当初提车时的场景依旧仿佛眼前一般…… 在这里写一个用车的小总结吧! 目前我的沃行驶了2.9万公里了,属于日常的家庭用车的范围,目前大都在市内行驶,最长的一段里程就是近期从家里出发一路奔向云南的3000多公里了。 先说说沃沃目前的保养状态吧,目前这个公里数,小沃按照手册要求,已经做了两次保养,都是按照每1万公里保养的,正常情况下,按照手册要求的保养内容进行保养操作就已经足够了,当然,店内也会推荐一些附加项目,这些项目各位车友根据需求来进行选择就好,个人推荐有一些项目可以关注一下某宝、某东的沃旗舰店及沃沃的app,在有活动的时候进行购买,可以有适当的优惠。 车辆在近两年的使用时间里,一直处于很稳定的状态,各项功能基本没有发生过问题,尤其是Citysafety的相关功能,在实际驾驶中,能给驾驶者更好的带来保障,多次在日常驾驶中主动刹车、避让,帮助我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只是在某些功能的灵敏度上感觉过于保守,可能也是一切为了安全的原因吧…… 由于我的车还是双增压的版本,于是在合适的时候也刷了官方一阶的北极星,同时加装了北极星的顶吧,虽然网上能搜索到很多说法,单独加装顶吧意义不大,但顶吧的加装确实是有实际作用的,在车辆过弯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的侧倾。 由于我自驾出游的需要,车顶行李箱和侧边帐也成了车辆改装的一个项目,车顶行李箱我选择的是inno的2米长的顶箱,在用料及做工上可能不如拓乐或原厂的420,但价格还是比较实惠的,容量为300L,也满足我的出行需要,同样,车边帐也选择了经济实惠的ARB的手动软壳的边帐,加装这两样外设,是会给车辆带来一定“副作用”的。首先,加了顶箱,要求安全行驶的最高时速不超过130km/hr,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限速不超过120,所以这一点不重要,另一方面,行驶中确实会出现噪音,但这个噪音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不是异响,具体样式可参见配图。 最后说说驾驶的事情,由于车自身重量较重,在行驶中还是稳定的,但由于悬挂偏软,在一些有馒头坑的路段,车身晃动的幅度有些大。T8的电油切换并不以速度作为依据,而是以所需动力情况作为依据,在某些时候,比如上坡路段,电驱行驶时,可能会因为后电机功率有限而启动油机,也可能会因为加速超车瞬间提速所需动力较大而启动油机。 其实车辆本身还有很多可以细说,后续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