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车成本我的ID3买来也快2年了,现总结下用车成本,毕竟当初可以想着电车使用低成本把我拉进了新能源大军的。今天借懂车帝这个大平台,分享下我的用车成本,也欢迎车友们来讨论。 🚗油车介绍: 关于油车,我之前开的也是一台大众车,一台7座途安L,2019年上牌,落地价格为14.8万(含保险4300元),平均油耗约为5~6个油,吃得是95#的油,折算下来约为0.5元/公里。保养费用单次为490元,每5000公里一保养,两年跑了4万公里,折算油费:2万元,保养费用:490 X 7 = 3430元,第二年保险4000元。期间换个轮胎450元,补胎100元。粗略算下来,途安L两年使用成本总计175980元,除去购车价格,使用成本为3.228万元。本想着一油一电,而事实上有了电车后,油车开得实在太少,半年后还是把途安L卖了,卖了11.5万,开两年,含购置税,亏了3.65万,个人觉得还算保值吧,其实我还是很喜欢途安L的。 📖总结: 途安L: 2年使用成本 3.228万元 🚗电车介绍: 电车: 2021款Pure 纯净版ID3 续航电耗:续航430km,电池容量:57.3kwh 购车时间: 2021年12月 入手价格:15万 💰费用明细 一、购置税 无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有购置税减免政策,ID.3是不收购置税的。只需要申领完税证明就可以拿去上牌了。而我之前油车的购置税约14000元左右,这就省了一大笔费用。 二、保险 两年6900元 关于保险,当时传闻新能源保险费要大涨,尤其是以特斯拉等为代表。询问了几家,开始报价都是在4700元左右,但过了一天,都联系我可以更便宜,可以谈,最终综合考虑选择了平安保险,最后谈到4100元。当时说是新能源保费要大涨,心里还是挺忐忑的,现在回想起来,也不那么恐怖。 个人保险主要险种为机动车损失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300万、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司机/乘客、交强险,车船税。扣除返点后实付4100元。由于第一年没有出险,第二年扣除返点后实付2800元。所以这两年保险费用是6900元。 三、上牌费 160元 因为老司机了,上牌的流程也是较为清楚的,这次就自给自足搞定,况且4S店当时说是上牌服务费要500元的,但也要本人到场,所以就不做冤种了。办证费用125元,邮寄费用35元,共160元。当然如果选择自取,这35元邮寄费也是可以省的。 四、充电费:1000元 先说明下我的用电情况,本人主要使用大众电卡充电,其余时候是在家充,除此之外,回偶尔回老家乡下使用随车充,在不支持大众电卡的快充站使用E充电。整理数据如下: 充电卡:3108度,平常充电使用购车赠送的豆子兑换的充电权益,实际费用为0,对于我来说,如果没充电那可能更多的是家充,若电费按0.604元/度算,等价于1877元。 E充电:去新化县城,用的国网快充,去年不支持大众充电卡,共花费:152元。现在也支持大众的充电卡,也可以不用花钱了。 在家充电:长沙充电桩,650元,1079度, 老家:随车充,200元,340度 其它:其中3月份到6月份,大部分时间老婆用车,其单位充电免费,大概充电350度 这一年半时间里,累积行驶里程:37242公里,累积充电量为:4988.7度,理论电费为:3096元,实际花费为1002元。开油车时,我月均油费是1200月,可见一年半时间的电费都不及之前一个月的油费。 五、保养 520元 电车的保养是什么简单的,我去的4S店,这里的费用相对便宜点,140元一次,3次保养,共520。电车又是10000公里一保养,周四比油车长,所以费用低很多。 六、其他费用元150元 补胎费用150,没错,不到两年,我扎了五次胎,情何以堪,都搞不懂这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抑或是路的问题。感谢自己当时选择的低配,要是高配的话,坏一个胎就要一千多呢。修理店的老板说,走路不要太靠边,可能有清洁车路过,把钉子扫到路边,建议我走路中间。别说,得此箴言,我半年未扎胎了。 📖总结 现在我ID3行驶里程有37242公里,接近我的燃油车行驶里程了,还是有对比性的,目前共花费了158730元,除去购车价格,使用成本则为8730元。当然后续电卡用完了,会自掏电费,不过那时可能会更多地先择家充了,两年费用估计会多个2000元不到吧,因此也不会超1.1万元。而我的油车是3.65万元,所以就使用成本来说,两年省个2.5万元还是可行的。至于是不是省出来钱将来是要用来换电池的,这个等到碰到了再说吧,毕竟也是体验了一把新能源了,也算是支持国家新能源战略了。 各位车友,你们的使用成本是多少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请ID3圈主推荐加精
#晒晒我的摩托车说起当下最火的125踏板车,那就必须提起国产品牌豪爵的AFR125,自上市以来就霸占了踏板车热度排行榜的首位,在经过4个月的市场考验后,口碑排行榜排名也随之来到了与自家USR125同样的榜首位置,今天说一下为什么我选这个车!!! ①整车做工,漆水很豪爵,提到豪爵就不由得想到品控质量非常突出,许多网友调侃豪爵也只有拿品控说事了,但是没办法,在国产品牌乃至一些合资品牌里豪爵的品控确实有很大的优势,车辆缝隙的均匀程度,用料的厚重感,最直观的感觉用手敲击车身回馈的声音让人非常有信心。 ②发动机运行品质,ESS动力总成,无论是内在设计还是动力总成都表现得非常理想,噪音小,动力足。 ③灯光,AFR远近光灯采用来自德国欧司朗LED光源,照明效果非常好,光感细腻均匀,保障在夜晚骑行的安全性,LED后刹车灯高亮不炫目,降低发生追尾的风险系数。④大屏负显仪表,显示信息简单明了,背光支持五档调节,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各种行车信息都能一目了然。 ⑤前置储物设计,左侧储物盒内设计车载储物杯架,右侧配有USB充电接口,可随时给手机充电,非常方便。
#用车心得“如果地震了,电车能跑多久?”两年前我曾用这句话驳斥了身边所有想买电车的朋友两年后当他们看到我开着L9出现在他们面前,无一不对我投来“鼓励”的眼神对!曾经的自吸狗叛变了,但也不算完全叛变对吧?我的命题依然成立啊,地震了我依然能继续跑不是吗 2023年3月15日我终于提上了我的L9开心不言而喻,一路上给家里人展示着各种功能,副驾座椅必须放平,不躺都不行,每个人都给我上去躺一遍空气检测仪也必须安排上,什么甲醛pm2.5的都给我测测,当天挂完牌都不舍得开,必须拖车拖去贴膜,两天的贴膜等待我还是不是跑去看看施工进度,坐在车里陪着他们施工+看电影。贴完膜就是丧心病狂的往车里搬家,游戏机靠垫饮料零食充电器一应俱全,带着媳妇在车里打游戏,要不是我急着上厕所那是根本不用回家。 目前已经开了4个月了总体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说几个我比较在意的点吧, 1.之前的车就有autohold功能,但是在红灯深踩刹车后车身会一直有轻微的抖动,但电车的autohold就毫无违和感。 2.以前奔驰上我就觉得怀挡是家用车非常科学的档位位置,好在理想他是。 3.我跑长途的概率比较高,所以有了辅助驾驶、跑长途真的不是一点点省心,对于20年驾龄的我来说我并不会依赖辅助驾驶,但当我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的眼睛和注意力不会像过去那么的高度紧绷,说个题外话,最新的OTA能亮小蓝灯后我简直太爱从别人车身反光里看我自己的车了很多人对这个车的争议特别大,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取向的问题吧,你把他当一个电子产品可能心里会平衡一点,就像90年代的大哥大要三万你羡慕不已,现在的4G华为要八千你嗤之以鼻一个道理,我个人的一个谬论:老百姓第一代用车是刚需,第二代用车是改善,第三代用车是实用,我觉得选择理想是第三代,不再在意性能更多的是在意这个车能给家人带来多少欢愉和舒适。 最后有一个小插曲:五月份一天车停路边,余光看到后视镜有什么东西从天而降,赶紧下车查看,结果发现是个小鸺xiu鹠liu(猫头鹰的一种)应该是太热+学飞掉下来了,周围目视范围内连一个卖水的都没有,好在车里有冰可乐,赶紧联系了动物保护协会同时给它拿两个冰可乐降降温,算是理想奇遇记吧
#你对高合HiPhi Y售价满意吗相当有竞争力了,高合Y为啥敢卖33W?因为他有: 1.全速域后轮转向,支持60码以内前后轮反向以及60-120码同向. 2.双芯加持,车机8155,副驾8250(安兔兔跑分75w) 3.电池定向喷淋系统。 4.全电动电吸+展翼门。 5.毫秒级的前桥驱控离合器(类似极氪闪电切换),cltc810实测高速 630km续航。 6.英国之宝调教音箱,2800W+的功放功率,25个扬声器7.1.4杜比全景。 7.超大储物空间 80L的前备箱,容量可轻松塞进20L的行李箱,可容纳四辆自行车的后备箱。 8.扶手箱冷暖小冰箱,前排后排拿取都方便。 9.车内办公双小桌板。 10.智能香氛。 11.奢华内饰质感,nappa真皮座椅,超纤绒顶棚。 12.超长的轴长比,2950长的轴距已然是B+/C级suv的级别。 13.卓越底盘,CIC底盘集成控制+CDC连续可变阻尼,底盘软硬随心,还不用担心空悬质保问题。 14.TechCast一体式车身,坚如磐石,维修度要打个问号。 15.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大满配,忘了试通风是吸风还是吹风还有按摩是不是气囊模拟。知道的小伙伴评论区说下。 16.创新性的娱乐拓展坞涵盖运动相机、投影仪、平板,这个创新对拍vlog的媒体人来说也太便利,车内开会也成为可能。 17.led灯组交互设计,噱头感拉满。 18.最后想说还有5G热点Wi-Fi。 缺点有七个,别说我鸡蛋里挑骨头。 1.屏幕及交互太垃圾!所有显示屏幕用的是低端屏幕,HMI设计缺乏高级感,地图滑动不跟手,还是早就淘汰的竖向屏幕设计。 2.没有女王座椅,连选装的机会也不给你 3.没有扶手箱,中控变成冰箱,前面的储物空间捉襟见肘。 4.无线充电板设计不合理,只有一个,且是横放,且是来信息无法看到。 5.前脸设计有点冗余,尾部设计有点潦草,平衡下就好。 6.后排腿粗空间我觉得一般般。对不起他的轴距。 7.低配75度电池包没说是哪家供货商,据说是比亚迪磷酸铁锂。 我觉得高合这一次还是很有诚意的,只看键盘值的话,同价位精致度和豪华感差蔚来es6一些,配置却完爆蔚来es6,阿维塔那种智能驾驶偏科生和智己那种人体工学劣等生就更不用说了。 总而言之,高合hiphi Y是一台要噱头有噱头,要实惠有实惠的车,若果能把展翼门、灯语这种噱头配置变成选装,真的有实力销量正面杠下理想L7。
#晒晒我的摩托车1月3日购车。完成儿时的最初理想,拥有一台摩托车。现在7月16日。相伴半年多了,跑了3600多公里。首保998km 二保2914km 自己换过一次空滤。两次赠送保养结束那都是金色半合成机油。每次进入红格子加油。稳定后3.5—4.0L 里程大概在170-200km。现在基本是里程180左右就去加油站加油,我都是固定在一环路,三友路交叉路口中石油芙蓉加油站加油。摩友。要偶遇哦。加了一个行车记录仪。凌度改的。一个胎压监测器,一个USB充电器,护杠含脚踏。尾箱酷奇宝48L。一直想找一个透明的空滤盖子。有知道的摩友,请私信哦,谢谢
木石评车:三五年之后,你再回头看现在的插混和增程车,或许将成为一个笑话。 附图是小鹏G6车主的充电实例:充电16分钟,续航483公里。
#用车心得在成为尊贵的理想L8车主之前,真的从来没有考虑过理想。这个“尊贵”只是车友们自己的玩梗。自己从燃油时代过渡到新能源的进程也比较快,这个和身边朋友有关系,基本都是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程度很高。有一台Y,基本就完全失去对油车的兴趣。后来理想推出了L9,但依然没有特别关注。因为习惯纯电机,就对所谓的增程嗤之以鼻,感觉就是脱裤子放屁。而且由于一直关注某飞,某蔡的自媒体,什么落后的驱动模式,没有核心技术,过渡产品,工业垃圾等等,都是自己对理想的初始印象。但后来发现路上垃圾越来越多,然后L9销量数据公布单月破万后,确实感到很吃惊和好奇。要知道40W以上的价位就是BBA的主战场,之前确实没有国产车这个价位实现月销破W。很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韭菜真金白银去被割。带着好奇,刚好公司附近商场有理想的门店,就去试驾了。结果试驾完第二天就下订了。“”理想的试驾确实贵,要几十万”,“骂归骂,千万别试驾”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反正自己就是被割的韭菜大军中一员。 购车配置选择:因为已经有Y了,预算也相对有限就没有上L9选择上了L8。理由很简单,需要六座满足家里亲戚成员聚会的同时也兼顾公司拉人同事聚会需求。需要商务一些简单接待的时候,可以变成四座车型。至于水军天天喊的“”沙发,冰箱,彩电”都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自己比较无感。L8配置选择上选择了Air版本,理由也相对简单,比较看重现在实在的功能,MAX的智能驾驶很好,但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现在一分钱就给我一分货,对于期货未来的东西兴趣不大。而且未来更新软件后,硬件是否能同步跟上,个人也是有顾虑。如果未来4-5年发展非常成熟,可以考虑重新置换车辆。也不需要空气悬挂,因为基本走的城市道路为主,很少越野。而且空悬后续维护成本较高,对这个空悬信心不是很足也是重要原因。Ari版本基本就满足自己目前的需求,而且L2智能驾驶这些覆盖日常行驶没有任何问题。 驾驶质感:加速比较线性,没有试验过弹射模式,爆发性和Y比完全不同。不太像一台电车,反而有点像排量比较大的油车。悬挂即使没有空悬,感觉也是够用的。行驶中没有感觉是台大车,但停车时就感觉是台大车,视觉盲区还是比较多的。 接下来说说理想的优缺点,还是那句话,没有车评人吹得上天,也没有车黑批得如此不堪。中肯的评价就是确实是产品力很足的产品,也是现阶段实现用户场景化较好的车。优点:1、静谧性,比较赞,因为对比起Y还是好很多,Y是时常有些不知道什么位置的异响,比较影响心情。2、舒适性,坐Y爸妈经常投诉头晕,暂时L8没有问题。3、解决里程焦虑,这个自己确实有体会的,因为今年五一就开着Y带着父母节假日去了一趟短途旅游,原则上里程续航是够的,无奈路上实在是太塞了。结果导致了估计错误,要跑到高速服务区充电。服务区耗了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与老人家的情绪内耗真是很折磨人。“看到高速服务区充电的理想,但是没有看过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理想”这句话还是很能击中用户痛点的。 缺点:就是刹车有明显的点头,而且个人感觉还比较厉害。方向盘回馈即使调成运动模式也感觉偏轻,调头时老是会跑偏。其他的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总结:个人认为,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是一定要技术满足用户日常生活场景化去思考的。就是技术如何牛逼,如果和用户生活场景结合不起来就是伪技术。理想作为家庭用车,很好的照顾家庭的其他成员。满足“第三空间”、“户外露营”等一系列的现阶段社会热门需求,还是值得点赞。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对理想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