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后悔选择科鲁泽吗?三缸的科鲁泽真的抖吗? 怠速状态三缸比四缸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开起来的用车体验,你让人闭眼去坐去感受,根本坐不出来区别,请问有多少人坐车里点了火是为了在车里坐着不动呢?开车不都是为了跑起来吗?我跑了三万公里,除了冷车点火怠速感受到抖动以外,开起来之后水温上来和等红绿灯并感受不到有多强烈的抖动,大概800-1000转(N挡),D挡踩刹车憋着劲什么车都会抖,事实是国人追求长久保值耐用省油,所以不接受三缸,总要找理由喷,实际上,不管三缸四缸,开起来状态下四轮独立悬挂的驾驶平顺感要远远胜于后轮非独立悬架,特别是颠簸路面和过减速带坑洼的时候,这时候会有杠精出来说,我平时只跑城市道路,都是柏油马路,很平稳,那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路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保养,因为国土面积大,车流量大,修路造成的堵车问题太严重,即使修好,车流量非常大的路段,路面还是会损坏坏的很快,又修路又堵车,恶性循环,那么,车子拥有四轮独立悬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七八万的合资车,科鲁泽对比捷达va3,也相对来说是同一个维度的对比了,排量1.3T/1.5L, 163马力230扭矩/112马力145扭矩, 零百加速8.3/12.5, 不同工况油耗基本持平,实测综合来说都是7~8 三缸/四缸, 保值率三年残值42%/64%, 四轮独立悬挂/后轮扭力梁是非独立悬架, 轴距2640/2604, 这两台车我都开过,捷达我也开过几百公里,切身体会到了,驾驶感受完全不一样,油门响应,刹车灵敏,滤震,隔音,转向灵动,大家去试驾,我不多说,其实不管什么车子都各有千秋,买车最主要还是看自身需求,有人说我就追求动力操控后驱,那就直接凯迪拉克ct5,有人说我就想要省油一车传三代,那就凯美瑞亚洲龙,什么车都有优缺点,说抖的人一定是没开过科鲁泽,三万公里了,等六万公里再来分享油耗,保值和抖动问题,以上仅个人观点,选捷达对比因为同样合资也都是七八万的车子,没有品牌品质对比的意思,只是给准备买车的人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以便于日后选车 请圈主推荐
汪金成01:发布图文
#用车感受🙋🏻♂️情况介绍 📌这台车是2021年11月上牌的,款型是prime版本,白色外观➕典雅内饰(类似卡其棕),用车地点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单日平均里程在80到100km,工作需要每两周左右一次往返长途450km,小区不具备安装充电墙盒条件,一直使用公桩快充补能。 现在主要和大家汇报下一年半以来我的真实用车体会,平时拍的照片少多是文字,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如果觉得这帖子还ok请为我点个赞咯,我先谢谢您了🙏 🗒 真实感受 📌续航能力、电耗、费用:从2021年11月10日到2023年4月9日,车辆消耗了5210.85度电,费用1454.34元(大众送的v豆换了1400元电卡,还有大众官方送的2400元电卡,一共节省3581.4元),总里程23674km,综合下来每度电行驶4.54km、每百公里耗电22度、1块钱可以行驶16.28km、每百公里花费6元。因为用车环境在北方,快速路和高速行驶居多车速较快,没有选装热泵空调且冬天和夏天空调和其他加热功能用的比较多,所以这个能耗我基本可以接受,如果要是有热泵空调的话也许能降到每百公里18度电吧?有类似使用场景的朋友欢迎分享一下哈哈😄 📌行驶质感:动态牵引模式下能明显感觉方向盘阻尼加重,底盘在路面上压的更踏实,前后轮动力分配给到车辆适应路面的时间更多,在结冰路面上相比较舒适模式确实有明显抑制打滑,因为没开过带锁的机械四驱或者电控四驱,所以没法对比这个差异,有懂得朋友欢迎来聊聊。经济模式下,车速有时会控制在130迈以下,而运动模式下无论你的档位在D还是B档只要松开电门就会有明显的动能回收(回收槽绿色拉满)且力度一致,而其他模式下只有切换到B档才会有明显的动能回收。综合起来,最好开的还是舒适模式,既有欧洲公路车的反馈感又可以兼顾舒适,感觉这个模式下的悬架调整的还ok,既不松垮又不紧绷,如果起步想更快或者需要超车,只需要切换到运动模式,毕竟双电机400牛米还是很自信的。 🔎 槽点反馈 📌老生常谈的问题:车机是真的拉胯。以前我开帕萨特和途观就忍了,现在还要忍……没办法,自己挑的嘛。升级了2820后黑屏问题少多了,但是只要连接CarPlay,大概率就会找你麻烦,天气冷一些(其实可以说是环境温度低于10度)停一晚上第二天就有很大几率显示各种故障以及中控大屏卡顿。 📌近期发现的问题:前几日下雨,外面比较冷大概7到8度,车里人多在聊天,雾气在玻璃上,突然就显示车前测距感应器故障,后来下了车一看才发现,前车窗的感应单元对应的那里跑进去雾气挡住了,除霜开到最大都吹不掉,这个真的蚌埠住了 📌一直无语的问题:主驾驶侧玻璃升降区域的REAR 键没有触感反馈,音效反馈又不明显,导致想调整前后车窗或者一键升降时总是很尴尬的没法及时处理;再有就是这个全车9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量高一点前面中控台和门板的噪音共振就很明显,本来是为了中和一下高速行驶时的路噪和风噪,反而更不舒服了。 📌后排的空间的确不太好,170公分的人坐上去都认为视野不太好头顶有些逼仄的感觉,而且在行驶中后排的乘客无论在什么模式下都感到坐着不太舒服、会晕车,而且靠背角度不前不后让人很难受,坐垫不够长且臀部位置填充较硬。好在后排坐人的机会不多,暂时还不太焦虑。 ✏️ 独家秘籍 📌关于如何有效控制行驶能耗,首先就是速度上,平均时速在60迈以下、90至120迈之间,其次是开启经济模式、不使用空调或使用空调时关闭压缩机,如此这样的话能耗基本可以有不错的表现。例如我有一天不间断跑了280km,平均时速在104迈,室外温度17°C,只开了一小会儿空调温度在23°C且关闭压缩机,能耗每百公里17.6度电;但之前有一天连续跑了270km,平均时速84迈,室外温度15°C,开了一会儿空调温度在24°C且打开压缩机和净化空气,能耗是每百公里19.9度电。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证明我的方法有效,因为影响纯电车能耗的因素太多太复杂,我还是觉得没必要为了刻意降低能耗而牺牲了使用舒适需求,该用就用。 🔎最后总结,这一年多我还是比较满意这台车的,动力满意不窜,舒适性配置基本的都有,终身保养和道路救援很不错,下一步期待OTA升级能带来更多好用的功能。
燃擎频道:被沉锚效应支配的法系扭力梁,真的比不上独立悬挂吗?
#现款威兰达改进建议分享我公路闪电⚡又来了,看中了腰靠那个奖品。 1、所购车型为:2022款威兰达2.0两驱豪华PLUS版,行驶里程24656公里。目前对这辆车的理解或定位就是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家用工具车,个人不喜欢改。我购车的预期就是质量可靠、省油经济、空间舒适和相对安全,目前使用下来整体上是达到或者超出预期的。 2、如果今后改款,作为优点建议厂家保留的:①整体基本外观挺大气的;②储物空间、后排可拓展绝对好评;③发动机、变速箱匹配的经济性绝对好评;④驾驶位人机工程学好评;⑤气囊个数灯被动安全配置好评;⑥物理按键方式好用。 3、作为不足或明显缺点希望厂家今后如何进行调整的:①车机可以进步一下啦,目前只能用盒子拯救;②配置明显偏低,座椅通风加热等舒适性配置必须下放到中低配;③各关键部位钢材强度应该与美欧RAV4现款看齐;④内饰用料可以不豪华,但是应该更环保,现款异味大,一个月才能基本散味;⑤一些很有用的小细节别省,真的难受!比如门板按键增加背光灯;⑥副驾支持多向手动调节。 其他可以考虑增加的配置或改进:①大灯带透镜,亮度提升;②副驾电动座椅;③增加氛围灯;④nvh特别是风噪抑制加强;⑤玻璃升降改为双导轨。 4、自己已改装的配置或添加的实用车品:①电尾,当然好啦,只有高配才有。SUV的电尾还是非常有帮助的;②盒子,解决了车机难用的问题,但是也把宝贵的一个USB接口给用掉了;③基于第②点,只能再买一个点烟器加多分线来支持手机充电;④内饰灯全部改为LED小灯泡,亮度提升明显。原车那个蜡烛小灯,难受。 5、我22年3月初购买,落地价是21.5万,送了电尾和无忧保养。性价比肯定是远不如6月份以后的,又是补贴、又是购置税减半,叠加裸车价更低,感觉损失了几个亿。 觉得这款车最该有却没有的两、三个配置:①电尾,SUV的电尾我觉得基本是必需品;②座椅通风,广东的高温大概占了两百多天,没有这个真的难受。 感谢圈主驍睿915指导推荐!
汽车概况: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大众为何不开发CVT变速器,执意选择双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