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感受【情况介绍】提车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了,开着车跑了7000公里左右,这还是受疫情影响,已经两个月没动车的情况下跑出来的,如果天天开,这会可能将近1万公里了。这车主要用于我自己平时上下班,当然,偶尔周末也会开着车出去遛娃。平时上下班单程是13公里左右,路上的车辆较多,红绿灯也不少,13公里的路程有将近20个红绿灯,个人驾驶还算佛系,轻易不激进,现在百公里的油耗基本维持在6.8升/百公里。 【驾驶体会】 1、开车至今,感觉在日常用车中的动力作为家用是够的,平时上、下班起步时,随随便便都能踩到2千-3千转,才觉得动力够用。高速超车时,感觉动力还是差了点意思,踩下油门,动力上来得会稍显滞后; 2、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的脚感还算满意,比较跟脚,无论是提速还是刹停,和踩踏深度的对应调校的比较协调; 3、我个人觉得这车的方向盘转向力度偏轻,至少比我上一部雷凌轻,回正力矩偏弱; 4、我是领先版(未改款的),此车型的威兰达如果还能有后视镜电动折叠加热、360全景影像、主副驾驶位的电动调节,基本就能满足我在动态行驶时过程中的所有需求了,当前的手动调节座椅真心不够方便啊。 【配置做工】 未改款前的领先版威兰达真的是要啥没啥,,织物座椅、中控收音机、无天窗、无L2驾驶辅助、无自动空调......这个入门级车型,在合资SUV里的寒酸排行榜上,应该也是名列前茅吧。 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就是4S店送的飞鸽大屏导航,一上车就是连接手机,打开音乐,然后一脚油门起飞,车机反正送的不要钱, 质量那就非常一般,自带hicar,刚好我也是华为手机,那真是缘分到了;先将就用着,等经济复苏了,会考虑去换个质量、功能性更OK的车机。 【乘坐感受】 1、上下车,开关车门时,感觉车门板有点厚重,或者说,有点难关上,关门时要大力一点才能完全关上; 2、车上座椅、靠背的柔软度、舒适性一般,回趟老家开得我腰酸背疼,不得已整了个腰靠垫子,会缓解不少; 3、这车在行驶过程中阻隔噪音的能力跟没有似的,速度上来后(特别是90-100以上),噪音大得不行,高速上只能把音乐音量调大,才稍微好点; 4、车载音响最多只能听个响,说是扬声器也可以吧,没什么音质可言; 缺点说完,谈谈优点吧。 1、空间够大,后排和后备箱的空间值得肯定; 2、车辆对振动的抑制主要看通过障碍物或坑槽时的速度,对余震有一定抑制,乘客不会觉得摇摇晃晃,总体上过得去,家人比较满意; 3、空调制冷效果不错,主要是快速,这点比起此前的雷凌好多了,家里人都很满意。 【用车成本】 1、今年的保费是在4s店买的,一共5800,偏贵; 2、家里买了车位,管理费80元/月; 3、每月加油一般2次,平均每月燃油费是500左右,半年应该得有个4000的油钱了 其余费用还未涉及,今后再述。 【闹心细节】 行驶7千公里后,遇到如下比较闹心的问题: 1.前排右窗位置偶尔会有异响,不少车主也反应过此类问题,据说是固定用的衬垫有松动; 2.原厂大灯有点暗,特别是某一次晚上跑到没有两侧路灯的道路,发觉大灯(远光)亮度严重不足,好在类似跑夜路的机会少,所以先将就用着; 【推荐人群】 用到现在,感觉车内配置和同价位或同级别的车相比,确实太不够看了,特别跟同价位的自主品牌一对比,好家伙,寒酸到无以言表。 比较推荐那些以家用为主,不那么在乎内饰的科技感、氛围感,对动力表现容易满足,对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需求有特定偏好的人群可以重点关注下威兰达,买车前,非常建议先试驾,并弄清楚所购车型的配置,买之后才会善待你的爱车。 感谢圈主骁睿915指导推荐!
#我的改装笔记1. 车辆情况 斯巴鲁 BRZ 2015,MT,2.0NA(15-19)/SC(19-22)/TB(现在) 车子是15年9月购买,七年间伴随我成长,在这期间从汽车改装新手慢慢也接近成为了硬核玩家,驾驶技术也从10年老司机只会抬离合起步进步为可以下下场飘飘移跑跑山,86BRZ可真是一台好车,开了七年越开越喜欢。 2. 改装清单(当前状态) 轮毂:RAYS 57 getter 18-8.5j et45 18-9.5j et40,四个3000元闲鱼 轮胎:255-265 35-18 橡艺sp01r sp01,2100元四条闲鱼 避震:bc br,3800元闲鱼 排气:芭蕉涡轮自带,原厂s不花钱,hks双消音头段 1800元闲鱼,原厂中尾不花钱。 进气:hks gt3rs 涡轮套件,20000元闲鱼 油冷:hks na 15排油冷 5800元 水箱:国产40mm,800元 后下摆臂:国产旅图,600元闲鱼 驾驶席座椅:recaro sk6半桶 10800元 刹车片:国产毅丰前蓝后绿 共850元 3. 改装明细 我想要的:验车方便,外观低调,炸不了街不怕xx,直线和弯道都快,想清楚再改,在懂的情况下,能用二手不用新的,能攒改装件不要买现成的,做一个快乐的穷人烂仔玩家。 改件分析: 排气:前后用过3-4个排气,FGK、TOMEI、blitz等等,还是FGK比较耐听安静,当然最后还是原厂方便。 涡轮:T518Z响应最好,无脑买就可以,HKS GT3RS还是大点,需要等打满压才有最大扭矩。至于为什么买hks gt3,因为想试试和t518z区别。 油冷:国产自己攒性价比最高,900多元即可搞定,没必要买大几千的进口货。 水箱:同样,国产即可没什么技术含量 座椅:看需求,原厂舒服但是侧向支撑差,跑山+日用多就半桶,经常赛道还是弄个桶椅,比半桶还便宜,别买RECARO CS,贵没比原厂包裹好多少。 刹车片:毅丰YYDS,紫皮能买到更好。 轮毂:经常跑山赛道还是假货少的二手轮毂比较好,磕碰蹭不心疼 避震:想性能和舒适兼得,就得倒插+双阀门,WAY越多越难调。 4. 整车效果&心得&上传靓照图片 改装心得:想省钱就得费精力,想省事就省不了钱。 踩的坑:重复投资较多。人比车凶的话建议一步到位,车比人凶的话还是一步一步来吧,花钱当学费,也算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这台车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原厂外观街道上不怕xx,下一步准备调整底盘,因为随着对车身动态更多的深入了解,可以开出来哪有问题了,所以着手整备底盘数据。 下面是各阶段的车子照片,从自吸到机增到涡轮,外观从单出排气大尾翼到原厂外观,越改越返璞归真。 “来自LateNightChillz深夜尬聊”
#用车心得当时买车的时候在纠结买2.0还是1.5,最终还是买的1.5运动 ,买运动是因为个人比较觉得运动是最好看的版本,没买2.0一是没现车二是很多人说2.0的发动机就是老技术压榨出来的,1.5的耐用性和口碑都挺不错的,也不想等太久了,最终选择了1.5运动,裸车厂家少一万 商家砍了三千 送脚垫和膜 另外再砍了一个三年或6次保养 全部落地12.8w 用车一个月下来的感受: 油耗没注意看,自己也不太在意这个问题,平时国道高速都在跑,反正加一箱油觉得跑得蛮久的 车空间只能算够用,前排还是比较紧凑的 左右的空间有限 方向盘角度问题不太好受,高度是高了挡仪表盘矮了磕腿 座椅 坐的部分还好靠的部分是真的找不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坐直点也不对,坐躺点也不对,后面买了一个大的靠枕才勉强舒服点,座椅那个设计师我也是不懂 变速箱 这个变速箱我只能说 如果你开的很激进 还感觉不出来 但凡你想开舒服点 那时不时的反应慢两秒和一下子冲一下的感受 红绿灯起步和刹车减速后再加速的顿挫 可能这种情况存在于低速挡,但平时日常开市区就很不舒服 我平时一般只开两个模式 标准和运动 标准模式的延迟很明显特别是红绿灯起步,你踩了两秒后它才走 运动模式好一些 所以我现在都只开运动模式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at和双离合的区别 为什么保时捷的双离合就很舒服,难道真的双离合除了pdk其他就是其他了么 最后想吐槽的就是噪音 我不知道是风噪还是胎噪 我感觉是胎噪 4 50码就有了 而且并不是那种小声的,你音乐不开个10的音量,那就是噪音伴你出行每一刻 其他的我觉得都挺好的,虽然它就是个十万块的车,但是有些问题跟钱没关系吧,用我老婆的话说这车除了好看其他就是其他了 也想听听其他同车主的真实感受
#用车心得去年11月份买的人生中第一辆车,从看车到试驾再对比4S店报价,各个环节虽然累人但也乐在其中。最终以9.4左右落地,令我满心欢喜。 直到今年三月大降价,我人都裂开了。只能安慰自己早买早享受,毕竟用车需求不可忽视,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程就开到14000公里了。我这14000公里的里程,基本是跑高速跑出来的。 驾驶过程中30 40 50 这几个时速上下的时候都会有卡顿现象,低速卡顿属于是通病了,当车速达到60以上的时会变得丝滑。 模式选择上,高速使用标准模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有些车友会分享高速上使用节能模式,其实大可不必。 节能模式我只有在市区和堵车时才用。在高速上使用节能模式超车变道很难提速,猛踩油门转速到4000转提速都很慢。 而标准模式的油门也挺跟脚的,提速也快。超那些80 100的车嗖嗖的,我感觉高速使用标准模式更实用。 至于运动模式,我一般是在边上的车和我一样时速120并排走的时候才会用,这个时候稍稍用点力,速度就会从120飚到140,迅速甩开并排车。 油耗的话不要信车显油耗,那是个欢乐表,忽悠人的。我用的小熊油耗,每次加油都会记录一下。 最近6个月的油耗记录可以看到我的油耗曲线变化很大, 在6左右的油耗是正常跑高速的油耗, 7以上的是市区上班的油耗。 至于那些5个油的是定速巡航105车速跑的,该说不说,这个车在定速105(实际时速100)的时候真的省油。 但也是真的慢,只有真的不赶时间的时候才会开100,平时开还是喜欢开120。 毕竟它的动力才是我选择这款车的原因,为了追求油耗的话就没有必要去选这款车,不然和马路三大妈有什么区别。 嗯还有个刚发现的小东西,之前一直以为后排车顶的阅读灯才有开关,前排没有,也看不到开关。直到今晚不小心顶了一下那个灯,才发现灯本身是可以按得动的。所以前排顶上的灯想要打开只需要往里摁一下就好了,而我之前一直都以为只有开车门时它才会亮,好几回车内太暗都是用手机打灯找东西
#你后悔选择科鲁泽吗?三缸的科鲁泽真的抖吗? 怠速状态三缸比四缸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开起来的用车体验,你让人闭眼去坐去感受,根本坐不出来区别,请问有多少人坐车里点了火是为了在车里坐着不动呢?开车不都是为了跑起来吗?我跑了三万公里,除了冷车点火怠速感受到抖动以外,开起来之后水温上来和等红绿灯并感受不到有多强烈的抖动,大概800-1000转(N挡),D挡踩刹车憋着劲什么车都会抖,事实是国人追求长久保值耐用省油,所以不接受三缸,总要找理由喷,实际上,不管三缸四缸,开起来状态下四轮独立悬挂的驾驶平顺感要远远胜于后轮非独立悬架,特别是颠簸路面和过减速带坑洼的时候,这时候会有杠精出来说,我平时只跑城市道路,都是柏油马路,很平稳,那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路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保养,因为国土面积大,车流量大,修路造成的堵车问题太严重,即使修好,车流量非常大的路段,路面还是会损坏坏的很快,又修路又堵车,恶性循环,那么,车子拥有四轮独立悬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七八万的合资车,科鲁泽对比捷达va3,也相对来说是同一个维度的对比了,排量1.3T/1.5L, 163马力230扭矩/112马力145扭矩, 零百加速8.3/12.5, 不同工况油耗基本持平,实测综合来说都是7~8 三缸/四缸, 保值率三年残值42%/64%, 四轮独立悬挂/后轮扭力梁是非独立悬架, 轴距2640/2604, 这两台车我都开过,捷达我也开过几百公里,切身体会到了,驾驶感受完全不一样,油门响应,刹车灵敏,滤震,隔音,转向灵动,大家去试驾,我不多说,其实不管什么车子都各有千秋,买车最主要还是看自身需求,有人说我就追求动力操控后驱,那就直接凯迪拉克ct5,有人说我就想要省油一车传三代,那就凯美瑞亚洲龙,什么车都有优缺点,说抖的人一定是没开过科鲁泽,三万公里了,等六万公里再来分享油耗,保值和抖动问题,以上仅个人观点,选捷达对比因为同样合资也都是七八万的车子,没有品牌品质对比的意思,只是给准备买车的人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以便于日后选车 请圈主推荐
#智己LS7提车作业平时开油车,觉得油费贵,没事就在了解电车。无意中看到智己Ls7视频 看到宣传的穹顶前挡风玻璃。半幅方向盘 瞬间想起了在哪里见过。对特斯拉 model X 吸引我的还有零重力坐椅 大链屏 买不起特斯拉modelX 觉得这个够一够还是有希望。给媳妇看了这个视频。媳妇直接说,尽整些花里胡哨的。四月份成都玩耍 在万象城试驾了 当时看了实车觉得确实有逼格 跟其他车的设计设计思路不一样 开着其实没什么不同 (试驾段 没什么体会) 唯一感觉的就是起步快 因为试驾的双电机的 跟其他感觉跟油车差不多 因为感觉这车配置体验符合用车需求 都没有体验其他车 也不作对比 反正就选定了 总价:33.6w 优惠:2000老带新 因为提的展车 优惠一万 补贴:无 保险:5500 原装 22寸轮毂 12800 拉斐尔茶颜色 5800 买车用车有点急 没优惠 但是 落地:34.2w 官方赠品: 选了7kw充电桩 交付赠品:64g内存卡+官方脚垫 优点:一 视野和车机显示:视野超级好 这穹顶玻璃确实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和链屏一样 乍一看觉得华而不实 但是是有好处的 比如马上推出的 盲区监测 会在主驾驶屏幕左右两侧显示左右盲区 有人觉得是脱了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 但是我觉得这会减少平凡向右变道时扭头动作 右侧盲区余光这可以看清 不影响看前方视野 左侧到影像小一些 如果能手动开起就更好了 因为以前的油车就可以手动开起 已习惯 真的好用 而且这链屏不影响副驾驶看视频 多屏协同操作 主屏幕有快捷操作手势 还是挺实用的 所以没有实体按键也可以盲操 二 操控 我觉得电车谈操控 可能感觉最棒的就是轻快 2.5吨的车开起跟开小车一样 电车的瞬时扭矩释放油车是难以企及的 过弯侧倾也不明显 大的振动过滤的很好 小的细碎路面 小振动 还是明显 可能是跟这车主打操控有关 开的车少 跟之前的本田冠道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侧倾小很多 确实小振动多了一点 用的感觉比本田冠道好开!听说以后能OTA升级改变底盘舒适度 不知何时 三 零重力座椅还是很香的 长途 或者中午休息一会儿还是很香的 这是油车或者一般的车无法做到的 不足 一 电耗 感觉有点偏高 喜欢从百分之四十充电到百分之八十 百分之四十的电量只好跑160+公里 百分之八十是快速通道 速度都是80到100马 全程空调 有时候开座椅通风 或者按摩 但是想到下半夜两毛多的电价 也到影响不大 两顿多的车还能接受吧 可能再过几年的电机电控电池成熟点了 应该能强不少 二 小毛病 就是异响问题 左前门 在不平整路面总有点异响 虽然声音不大 但是车的静音效果好了 不开音乐还是很明显 听说能返回去解决 只有看保养的时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