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保养日记露营时的凉爽食物:吸收器、压缩机或热电冷藏箱?(1) 露营时如何冷却食物或药物?乍一看,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是在冷藏箱或冰箱中。但现在有如此多不同的型号和设计,您必须在购买前了解概况:从用于汽车的电动 12V 冷藏箱到容量为 150 升的吸收式冰箱,再到紧凑型压缩机冷藏箱,您可以使用它甚至存储杂货 -20 度深度冷冻。 冰箱 更现代的大篷车和移动房屋通常配备冰箱或冰箱-冰柜组合。这些要么是吸收式制冷机(以前更常见的变体),可以使用 12 V、230 V 或燃气运行,要么是更少见的使用 12 V 或 230 V 运行的压缩机制冷机。 冷藏箱 以下变体可用于露营巴士、迷你露营车、帐篷或作为移动房屋和大篷车的额外冷却选项: 被动冷藏箱:这些箱子没有自己的制冷装置,但用厚的隔热壁保护冷藏物品。因此,它们仅适用于短期运输已经预冷的食品。 主动(热电)冷却器:这些型号具有 12V 连接,也可以在驾驶时在车内运行。 吸收式冷藏箱:与冰箱一样,也有采用吸收器技术的冷藏箱型号,也可以提供上述三种能源。 压缩机冷却器:在较冷的区域,更强大的完全依靠电力运行的压缩机型号更受欢迎。 吸收器和压缩机装置的区别 技术 在吸收器冷却器或冰箱中,水和氨的混合物被电加热。氨在冷却时蒸发并从冰箱中吸收热量。 压缩机冰箱使用天然或 HFC 基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它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的制冷剂从房间吸取热量,从而产生理想的制冷效果。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因此得名)并将其送回蒸发器。这产生了制冷循环。 不同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吸收式冷藏箱和冰箱的优缺点 能源:除了电力之外,吸收式冰箱和冷却器也可以使用气体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没有自给自足的电源(例如太阳能系统)的情况下一直很受旅行者欢迎的原因。然而,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现代、强大的自给自足套件。 价格:吸收器设备比同类压缩机型号便宜。 运行噪音:减震器通常在听不见的分贝范围内运行。 能源消耗:吸收器设备相互消耗大量电力。如果你主要停留在统一电费的露营地,你当然可以忽略这方面。如果按照以千瓦时为单位的消耗量计费,可能值得使用汽油。吸收器的能量消耗对气体的效率也不高。根据外部温度和设备的大小,每天大约需要 300 至 500 克气体。 温度波动:吸收器非常依赖于外部温度。最迟从 30 到 35 度,他们经常停止冷却。因此,它们不太适合日益炎热的夏季或非常温暖的气候。这仍然可以通过风扇或切换到气体操作来稍微调节,但冷却性能仍然波动很大,因此不可靠。 制冷量:如上一点所述,制冷量与外部条件挂钩。最多可比环境温度低 25 至 30 摄氏度,最佳冷却温度约为 6 至 7 摄氏度。冷藏冷冻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冷冻食物,但温度波动也很大这里。因此,不建议对敏感或易腐烂或易损产品(鸡肉、生肉、药品)进行长期冷藏或冷冻。
#囍提新车天籁降至15万内,车长超4米9,入门2.0L动力,不香?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作为传统燃油车的日系车在近年来好像有些掉队了,特别是天籁 。如今天籁 ( 车友交流 ) 下探近3万块,降至15万内,车身长度超过4米9,定位于中型车。内部空间对于家庭出行来说是较为宽敞的,我们来看看这款车的配置如何。 首先还是先从外观上来看整体具有一定的商务气息。从前两部分来看,采用的是倒梯形状的大尺寸进气格栅设计,内部为网格排列的金属饰条装饰。两侧的大灯组也是跟随中网带有一定的设计感。下边缘采用贯穿式的金属饰条装饰,拉宽车辆的视觉感。 LED大灯带有一些行车的功能。 作为中型车,它的尺寸为4906×1850×1450mm,轴距为2825mm。侧面看整体车身线条较流畅,车身的光泽度较好。腰部带有一条锋利的腰线,贯穿整个车面。下方采用了内凹的处理手法增加车辆的层次感。尾部带有较为方正化的处理和翘尾设计,增加一定的运动氛围。 内饰方面采用整体生成的黑灰色调,有一定的精致感和低调感。整个中控台呈羽翼状,中间带有木纹装饰板装饰,整个中控区域在主驾驶周围环绕。较为醒目的悬浮立体大屏尺寸为12.3英寸,同时配备GPS导航系统,车联网,语音识别等功能。 天籁在底部的表现方式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具有较好的减震功能。座椅方面采用的是真皮材质铺盖而成,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主副驾驶位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整,同时具备头枕和腰部的调节。顶部配有分段式可开启的全景天窗。 总共高低功率两个型号的发动机,入门就是2.0L的动力,最大功率115kW(156Ps),最大扭矩197N·m,匹配CVT变速箱。而2.0T高功率版本则是179kW(243Ps),峰值扭矩为371N·m,匹配模拟8个挡位的CVT变速箱,并使用了传动链条,相比起一般的钢带传动的CVT变速箱,会更能承受高扭矩一些。 总结:天籁的外观内饰设计总体还是比较年轻化的,自吸版本省油耐开,涡轮版本也有较为不错的动力表现,你们觉得值得入手吗?
#理想OTA体验大家说9月30日晚上OTA升级,10月1日早上7点出发,全程700多公里,使用辅助驾驶500多公里。这里主要介绍下使用场景和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使用场景: 江苏常州-合肥-六按-湖北仙桃,高速路况山路,隧道,下坡急弯比较多,以4车道为主。沿途经过两个10公里左右长度的堵车点。驾驶时间15小时。 使用体验: 此次辅助驾驶更加强调了安全的前提下整体更稳定和平顺也也是偏保守,以下几个场景需要我们注意: 1,匝道并入主道需要关注随时介入。 2,超车需要关注随时介入。 3,并线进入服务区需要关注随时介入。 4,出匝道需要关注和介入 现在划重点,如何介入,当然不是简单的踩刹车中止: 1并线介入: 如果辅助驾驶判断后方有车,我们又需要强行并线换线,Noa会刹车等待后方情况好转。 如何在不终止Noa前提下帮助它完成? 首先,判断前车距离,脚踩油门拉开与后方距离和速度差,直接人工协助通过转向灯指令,或者自己打方向插入主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并线完成后松开油门,Noa会刹车,因为由于加速了,与前车距离有点近了,或者加速超车并线的速度超过了之前设定的Noa速度。 这时候就要用到第二个介入方式,滚轮。 2,滚轮调节: 滚轮调节是跟Noa交流主要的方式。 你可以快速拨动滚轮来实现5km每次的加减速。 在你觉得前方需要缓慢减速的时候,避免直接踩刹车造成的顿挫。 直接“用滚轮提前减速”是最舒服的选择。 比如前面遇到加塞需要提前减速,快拨滚轮减速,会比刹车来的更加线性和稳定,当然那种贴着车危险加塞的,还是果断一脚刹车减速。 然后是超车,就复杂多了,前方车辆喜欢贴线驾驶导致滚轮不好用。这时候需要用到第1种介入方式:加速踏板。 3,超车介入,在Noa和lka模式下,如果前方车辆按线内稳定驾驶,它都可以轻松自己超车。 你只需要调节速度滚轮,把速度提高到位就好。 但是路上很多车,特别是大货车,都喜欢贴线或者车厢货物伸出就占线了。 这时候Noa和lka会减速不会超车。不退出辅助驾驶的话,仍然是使用第一种并线的方法 闪光提示并加速超车。 超完车之后,还是要注意是否离前车太近,看情况进行加速第二次变道超车,或者滚轮提高noa的速度设定,否则松开油门后还是会有Noa自主的减速动作。 提前预判避免造成不适。 4,划重点变道超车:🤺💨退‼️ 变道超车是“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候,特别在距离不够宽松的条件下。距离够的话,通过转向灯发出变道指令,加速拉开后车距离即可顺利完成自动变道。 但是前后距离都吃紧的情况下,需要强行变道超车,还是建议中止辅助驾驶,自己操作。如果不中止,这时候你的强行变道超车会跟Noa的安全策略冲突,你要做好冲突准备,必须果断的把方向拿稳脚踩在加速踏板上加速变道超车。(因为辅助驾驶会减速和继续维持安全线路)。还是建议先退出辅助驾驶,再进行这种超出智能辅助安全边界的操作。 🐾缓行跟车: 两个多小时堵车缓行情况下,lka开启后自动跟车距离保持4-5米,我抽烟看剧按摩都很安逸,这个就不再赘述。 🦎总结的感受就是,理想的Noa和lka是好用的,这次安全驾驶15小时,右脚得到极大的解放。同时变道超车逻辑是保守的,需要介入的地方还是多,毕竟路况车况复杂,不文明驾驶的行为也多,路上也遇到1次慢速lka情况下被强行贴脸加塞,lka对这种贴脸插进来的车的反应是不及时的或者没识别到。还遇到一次Noa情况下的时速100的慢车道强行加塞我110的快车道,距离太近,Noa一直盯着前面的车,慢我一秒,我点杀后,Noa目标才转移到这辆加塞车上,接力刹车。另一个是修路路段,100公里时速LKA在面对前方雪糕桶引导左道往右并线,没有减速和提示,我直接介入自己操作并线了。驾驶还是需要以人为主,车主们文明出行,文明开车才能享受科技带来的舒适。
#我的保养日记一.个人车况介绍 使用时间,8个月 行驶总里程,3852公里 保养记录,首保 从用车以来,就8个月就出现了两处划痕,一个是后视镜上面10公分停车位后视镜没有折叠导致的,还一个是副驾驶的车门,路口乱停乱放的车辆停在路口,右转弯撞到的当时心疼死了,我不知道怎么办,问了下车友群说去买补漆笔,4s店修复,询问了价格而我选择了有缘人哈哈😄 二.用车场景/环境介绍 爱车车型, 名爵180vvt自动青春豪华版 用车环境, 日常驾驶就是周1-6都是上下班开车,红绿灯特别多,周末就会找朋友开高速40公里去跑山阴雨天最舒服,让我难过的是每次遇到180度急转弯车身倾斜很严重,但是制动还是不错的,急转弯突然遇到对向车辆可以及时的制动,避免事故的发生,不过这也可能是运动车的通病,有次差点滚下悬崖 驾驶习惯, 红绿灯提前松油门,滑行到红绿灯下面踩制动,匀速行驶,起步缓慢, 常驾驶路线/油耗表现 更换了机油滤清器机油发现油耗的确降低了一点,我没做保养之前油耗在8.5左右,最高的时候12左右,吓得我以为买了假的名爵5, 让我意外的是首保之后差距最大的就是油耗,时速50的时候再加速变速箱顿挫不明显了,而且油门响应也很灵敏,上下班总里程10公里,油耗最少6.5左右开空调冷气,18个红绿灯,7公里大路11个红绿灯,3公里小路7个红绿灯,停车之后油耗差不多在6.5最主要是匀速行驶,不要猛踩油门绝对省油 三,保养过程 记得第二次接到4s电话在3个月后,因为芯片短缺的原因迟迟没有拿到第二吧钥匙🔑,刚好车也到了保养日期,(三个月,3000公里)4s就通知我去店里配钥匙,可是我不在老家,售后说可以把钥匙邮寄到我工作的区域的4s店匹配,约好了售后保养时间,就确认了周末 常规保养,差不多花了半个下午在休息区睡了一觉,钥匙配好了,保养清单,机油滤清器,半合成机油5000公里,胎压调整,天窗保养,车内杀菌,发动机检查,还加了我微信,给我拉了个保养售后群,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师傅这个很不错! 全程免费,没有花一分钱,抵消了Mgapp上面的首保优惠卷!最主要是免费洗了个车哈哈哈。 四,个人经验分享 经验/教训, 在售后保养,会问你是全合成机油还是半合成机油,半合成免费5000公里,全合成收费10000公里,看个人需求保养,很多车友说天窗怕坏,所以保养的时候让师傅给天窗卡片抹点润滑剂,开了这么久没有出现过任何毛病,建议把自己知道的问题主动告诉师傅,就像医生看病问你哪里疼,你老老实实回答,才好给你看病 动力表现, 很多觉得1.5L的车动力不行很肉,数据摆在面前确实没有涡轮增压的动力爆发强,因为我也是人生第一台车,并没有开过豪华车,也不知道t的驾驶感受如何,但是对于自吸发动机,没让我失望过, 起步/换挡, 相比1.5T用的是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感很强,反而1.5L用的cvt更顺滑,特别是低速起步行驶的时候没有那种断断续续的加速感,而是一直可以提速,等你送油门才会缓慢减速,说实话cvt在名爵车上真的调教的非常不错的 空间布局, 名爵5最具有个性的是车机的设计,屏幕会朝着驾驶员的方向,更具有超跑的驾驶感,最让我满意的设计,前排座椅可以上下前后调节,1.75厘米坐在里面头顶一拳头多,腿部可以正常伸直,后排3坐一个儿童坐,可以正常放倒,可以跟后备箱链接睡觉,让我值得表扬的是后排头顶并没有那么狭窄,刚好设计了个弧度的车顶,让头部有个多余的空间,腿部也有个一拳头多的空间,后备箱可以放3个大行李箱,两个小的,还是不错的空间布局,符合我的审美! 辛苦圈主现世乃一梦推荐
#用车感受细细算来,凡尔赛已经陪伴我7个月了,目前开了3555公里,特意拍照留个纪念。因为人在上海,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几个月公里数开的比较少。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凡尔赛的深度驾驶体验!目前有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加持,以及各地方政府的现金补贴,估计不少观望的车友开始心动了,我给大家分析下我的车开得如何,给你们做个参考! 一:目前油耗🛢️ 春季刚提车时凡尔赛综合7-8个油,目前因为上海夏季异常高温,车辆开空调增加了油耗支出,高速在7个左右,市区拥堵道路在9.2个左右,综合油耗在8.8-9个油,这个油耗在B级车不算高,奈何油价从提车时的6.99元涨到现在的9.02元。目前综合油价支出需要0.75元/公里,如果按照年初的7元油价,综合支出应该在6毛左右,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希望油价尽快回落吧! 二:驾驶体验🚗 凡尔赛给人的初步驾驶感受就是‘软’,因为‘魔毯悬架’调教真的偏软,如果你是刚从SUV转过来开凡尔赛,刚开始肯定有一个适应期。因为凡尔赛底盘软,配合软绵的座椅,减震效果优秀,乘坐舒适度高。刚开始你会觉得这车开起来软趴趴,凡尔赛的驾驶品质会随着速度的上升,进入更加高阶的状态。高速驾驶稳健,悬架支撑性强,油门和刹车灵活,没有任何阻碍,方向盘调节精准,指向明确没有虚位。 三:动力输出🏎️ 全系搭载了1.6T高功率发动机,发动机涡轮1000转左右进入状态,1400转左右持续发挥动力,1700转左右开始达到峰值扭矩。所以凡尔赛给人的感觉就是油门很轻,稍微加一点点的脚力,速度就很快上来了。高速开到120公里的持续速度,转速2200转左右。凡尔赛起步有2秒的等待期,起步之后,速度是没有任何障碍的,跑高速/城市通勤,超车变道没有压力。配合进口的爱信8AT变速箱,动力输出更加直接和高效,‘丝滑’一次送给凡尔赛。 四:空间感受📐 本人身高175,前排座位配合电动座椅,腿部空间基本可以伸直,尤其是副驾位,空间舒适,深度够长,横向够宽裕。前排头顶4指左右。因为电动座椅调节的变化因素,180cm以内的身高开凡尔赛没有任何问题。190cm的人可能会顶头发。 后排空间横向距离宽敞,人均45公分宽度,腿部空间充足,可以跷二郎腿,如果中间坐的是孩子,那么4个人乘坐都很舒服。后排地台高度半掌不到,中间座位双脚摆放没有太大问题。溜背造型虽然美观,带来的头顶空间没有前排充足,我坐后排,头发造型隆起,坐直了头发距离车顶2-3指。 五:最爱的配置📓 1. 倒车影像 因为是新手司机,考的是最难的手动挡,开自动挡的车没问题,倒车是个大问题,倒车影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入门级合资B级车,这个配置很良心,一级车要是有雷达就更好啦! 2. 电动座椅 家里夫妻两人换着开车的,难免驾驶位需要经常调节。驾校教练车的手动座椅让我印象深刻,买车需要电动座椅,一直是我必备清单的前几位。电动和调节精准高效,舒适度更好,档次感和品质感提升。 3. 分区空调 凡尔赛全系标配双区自动空调,上海最近百年不遇高温,气温直逼45度,空调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因为通勤开车居多,所以分区空调就相对比较节能,更加人性化,乘坐舒适度也会提高。 六:需要改进📈 1. 轮毂外凸 因为车长四米八,没有前后雷达,转弯对于新手来说就很有挑战性,又怕碰到车头,容易忽视两侧轮毂,突出的轮毂比较容易擦到停车场的柱子。等我有钱了,准备换一套高配的轮毂! 2. 后备箱的灯泡明度太低了,灯光比较暗淡,亮度不够。因为后备箱太大,显得灯光更加昏暗,用手机闪光灯补光也不够,夜晚或者昏暗条件下,拿取东西没那么方便。准备自己动手换灯泡了。 👩图中模特是上海某4S店车模,本人有幸与之合影,给她拍了一组照片!完成了我对你们的承诺【首保后给你们拍静静】 ⚠️照片获得本人授权上传,如有盗图,必究! 🙏感谢糖圈圈EA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