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华说车:汽车厂家最头痛的事情,比无车可卖更糟糕,越来越多人不想买车了
#提车作业-长安UNI-V坐标广东珠海,一月份UniV的盲订车主,名次九百多,三月底提车。尊贵版原子灰落地13.4左右分期三年免息,之前的我是丰田花冠(即将淘汰)和奥迪Q5L(和家里换着开),当初就想把花冠卖了换个十来万的国产车开着试试,也给我媳妇练练车,毕竟奥迪她不敢开……一开始的目标是大狗和75P和宋Pro Dmi,前者因为太大了我媳妇驾驭不了而且有SUV了,然后DMI是国产新技术混动口碑好的很,可惜等车5个月起步告辞。然后自从看了V的宣传片,就和媳妇确定,就是它了,而且只发布的顶配那时候也才13.49落地15出头这样,我就定了。 后来考虑到领航很多配置用不着(我不跑高速,高速用奥迪且我不用巡航),所以换了尊贵,然后就开始漫长的等车之旅了。虽然挺久的但也算珠海第一批收到车的了。 说说实际外观和内饰的评价:我的是原子灰,耐看,第一眼可能没有炫影灰好看,可是它耐脏啊哈哈哈。然后我去店里看了别的颜色的实车,运动红YYDS,超级好看,然后白色也出人意料的好看,感觉这波长安的颜色设计的可以。我觉得这个车最帅的角度就是正面左30度角和侧面(这屁股,这腰线),最丑的角度应该就是正面俯视了……内饰方面挺高级的,各方面都在我心理平均值以上,不得不说的就是车机,真的可以,完胜奥迪,不过有一说一,实体按键还是不如奥迪,包括中控的做工品质还是差了德系豪华一截,暴晒后内饰偶尔碰一下会嘎吱嘎吱的响。 同事看到我的新车都是说:你这车可以啊国产车这么帅,小钢炮吧,混动的吧之类的,确实很像电动车的造型,不同于传统燃油车设计。 再说到驾驶,开了400公里,百公里油耗显示7.2个,实际计算应该是在7.7个左右,我开的是smart模式且开车豪放激进(奥迪血脉),总体还算能接受,然后这车动力可以,给油就走也挺平顺,不过低速给油低档位起转速的时候,涡轮一介入的那一下还是有迟滞的现象,相当于转速起来三千多了它才会猛地一下提速,这点不太好,不过这也是双离合通病了,希望和我的奥迪一样通过智能学习模式后期能适应我的开车习惯。 最后再零零散散的说几点,1.这个方向盘很棒,出乎我意料的那种,因为之前总是被网友诟病方向盘的结构,包括挡仪表盘,实际完全不会,本人176的胖子无压力。只是牺牲了单手打死方向盘的技能,会交叉。2.原子灰是那种有颗粒金属的那种车漆,所以根据光线和滤镜拍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我是觉得挺好看的,有顾虑的可以自己去店里看。3.再说说等车周期,其实4S店也想早给你早点提车的,但是这个车的营销还是挺迷的,导致四月份还有很多群里头的人提不到车,我想说,好车不怕晚,多等一个月就一个月吧。有条件的试试多花钱走线下。4.希望国产车越来越好,具体耐用情况再跟踪。
#拿铁DHT涨价你怎么看?本来真不想说,但是最近发现有的同学买车买出了饭圈味儿,我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感到悲哀。 先划重点吧,作为车主之前首先你是一个消费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 车主肯定是喜欢自己的车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喜欢和溺爱是两码事,因为喜欢这车就把车企的一些奇葩操作合理化,视若无睹,甚至攻击提出质疑的车主,这和饭圈脑残粉有什么区别?衷心希望不要把粉丝文化带到车圈来,保持理性客观,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好吗? 言归正传,涨价属实正常,原材料涨价了车企又不是做慈善当然要考虑利润。但是在这里我提出一些疑问。 第一,拿铁涨价1万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数据支撑?为何很多友商的车型涨价幅度并没有这么大?众所周知,电池成本涨的是最厉害的,而拿铁电池容量是多少呢?(回应一下芯片涨价的疑问吧,那么是不是咖啡系列所用到的芯片成本要远高于其他车?如果不是那么1万的涨幅到底是基于什么策略考量?) 第二,在咖啡系列当前销量下,从市场营销策略层面上来说不涨价是否是最优选?在普涨行情中不涨价等于降价,这样是不是变相增加了竞争优势,从而侧面提升销量呢?也不必担忧降价博销量落人口实,背刺老车主。 第三,当一款车型销量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到底会不会对车主造成影响?会不会造成维保困难?第三方配件改装件稀缺?二手车残值降低?最终损失的到底是谁?花真金白银买的到底是商品还是信仰? 第四,一旦品牌销量扑街,品牌会不会被母公司直接放弃?是否会影响车机系统后期的迭代升级,漏洞修复,甚至直接停更?最终导致买了个永远不会升级的电子设备? 防杠提示 1.我有车,女车主,已认证,目前行驶2500公里,除车机听歌卡顿,圈中和群里所有问题我一律没遇到。 2.我对拿铁的产品力十分肯定,从不质疑,是好车,性价比也高。 3.我对长城的质量口碑也表示认可,品控不错,品质可靠。 4.我只是提出疑问,请友友们带着疑问自己思考,我没有答案也不敢有答案。 基于以上,怀疑我是车黑的麻烦自动屏蔽我拉黑我,不要来杠我,我不想吵架但是你非要吵架老娘奉陪到底。 再好的产品没有一个逻辑正常,能力出众的市场运营团队也是白搭,正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Pamper叶子:前几天试驾了凯美瑞,左拐与见对面直行车辆,我地板油当时尴尬了,只见发动机吼吼,就是不往前窜。又看了雅阁,新蒙迪欧最后还是倾向于凯美瑞,这是有什么魔性吗? 凯美瑞一辆没有优点的车,三月销量依然傲视群雄,
小猴:说白了就是给你有个心理预期,如果说不提前公布售价,发布会突然来一下45万起,估计能劝退一大半人,我管你配置高不高,你理想卖五十就是没逼数!但是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放出话来,我要卖五十,然后一点一点的放出配置来,就会让人有一种很值的错觉,就会让那些预算相对充足,但是原来不太那么看好理想的人动摇,心甘情愿的掏钱。原来就铁定要买l9的铁粉该买还是会买,还争取了一些原来不那么坚定的消费者。所以营销这块理想还是专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