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用车心得一、【情况介绍】 我的这台天籁是2022年购车,车型版本是2021款2.0舒适版,购买价格裸车是154500,落地价格是174000(包含了白色加价2000,双保套餐,保险等)。购买时间是2022年4月23号,购买地点是在山东潍坊。目前已行驶25000公里,日常的用车基本就是上下班,单次里程在20公里,市区道路和国道各占一半,偶尔自驾游玩跑高速比较少。 二、【车辆配置】 21款的舒适版,配置方面有定速续航、自动大灯、前排座椅电动调节等基本配置,能满足上下班、接送孩子的需求。没有座椅通风和加热,因为家里和单位都是地下车位,所以影响不大,但还是建议北方的兄弟们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的,对这方面有需求的车友可以考虑更优享版等更高配置车型。车机语音识别有点拉垮,好多车辆功能无法语音实现。最有用的功能还是APP远程控制开启空调,夏天冬天很实用,能快速升温或降温,对老人和孩子非常友好。 三、【车辆外观】 最新款天籁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中网,显得更加商务,不过我更喜欢21款天籁的深V中网,运动风十足,辨识度非常高,虽然经常被认作轩逸哈哈哈哈。4900+的车身非常的修长,车身线条饱满硬朗虽然是家用车但不失运动风。 四、【动态感受】 2.0L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197NM,156匹马力谈不上动力强劲,起步有点肉,不踩不走,加速很线性,油门使劲踩动力还是有的,推背感还是不要指望了,适合开车不急的车主,家用很合适。高速上超车没问题的不会肉,毕竟排量摆着呢,而且油耗很低,高速上能到6个油左右。柏油路面很舒适,没有很明显的振动,静音做的也不错。底盘行驶感受很好,没有丰田那种软绵绵的无力感,也不像大众车调教有点硬。转向时车身的跟随性很好,方向盘没有很笨重的感觉,比较轻盈。车身较长接近5米的长度,停车入位还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 五、【车内空间】 前排座椅都有电动调节,主驾驶还有座椅高低调节跟腰脱调节,杯架有两个但是没有固定框,整体感觉就是很好,很符合我的要求。车辆空间很大,我身高180,体重170,前排座椅头部腿部空间没问题,就是后排高度一般,像我这样身高180的基本就顶着头了。真皮座椅舒适度、包裹度挺好,有不少网友反映天籁座椅短不舒服,反正我是没感觉出短来,座椅对大腿的承托挺靠谱,靠背角度也合理。后备箱空间挺大的,20寸行李箱放4个一点问题没有。 六、【车机功能】 语音识别只能识别最简单的指令,不支持应用下载,导航没有升级到最新版本,没有红绿灯倒计时。有十年的免费基础流量,但是只能用于导航,和日产智联APP里面远程启动功能,听音乐看视频需要购买流量,我基本上都是用蓝牙链接手机听歌。听说车机要升级了,高德地图会不会升级到最新版本,大家拭目以待吧。 七、【油耗感受】 目前已经行驶25000公里了,基本都是市区通勤,APP显示油耗百公里7.4L,高速油耗定速120油耗在6L左右,国道或者省道基本在6.5-7L,市区道路看情况了,堵车或者冬天季节油耗高一些基本在8-9L,平时市区通勤一般都在7-8L。我在高速上实测过,开着空调拉着两个人,晚上开着大灯听着歌,定速巡航120从潍坊跑到淄博去吃烧烤,全程大概100公里,油耗表显在5.9,也是很优秀的了。如果油箱满着全程跑高速的话是可以跑1000+公里的。 八、【用车成本】 一年大概跑12000公里,一直加的中石化,成本在5毛左右,一年就是6000块;保险这是第三年了,全险在3000块左右;车位租赁费一年是5400块;保养因为有双保再加上积分,等于没花钱;洗车费、停车费、违章费等其他费用加起来一年也得1000块。综上每年的用车成本至少在15000+,所以说养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购车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九、【优点缺点】 先说优点:性价比高,在两年之前那个时候,跟同类型的雅阁凯美瑞相比,要便宜两三万。舒适度好,符合我家用车的需求。稳定性高,至今没有出现过故障。 美中不足:车漆很薄,自己贴的车衣。车机做的不够好,很多指令不支持。没有电动后备箱,行车记录仪不清晰,宣传不够品牌力严重下降。 十、【总结】 现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能源车发展迅速,希望厂家还是多听听消费者的心声,车辆配置高一些,宣传力度大一些,售后服务好一些,对老客户要多支持一些,毕竟大家也是花大价钱支持厂家了。 总体来说天籁是一部合格的家用车,希望它能变得更优秀,也欢迎大家加入天籁的大家庭。 感谢圈主云飞的指导推荐!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车载通信设备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CAN总线故障**:车载通信系统中的CAN总线负责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CAN总线出现故障或数据传输异常,可能会导致仪表板显示异常、车辆无法启动或启动后无法熄火、车辆动力性能下降、某些电控系统功能失效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需要专业的诊断工具来检查CAN总线的状态,并修复任何损坏或短路的地方。 2. **硬件问题**:车载通信设备的硬件部分,如SIM卡插槽或内部电路,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导致通信异常。例如,设备进水、SIM卡松动等情况都可能影响通信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检查和确保所有硬件部件都正确安装且没有受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网络信号问题**:由于车载通信设备依赖于移动网络来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网络信号不佳,设备可能会出现掉线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更换设备的位置,或者在信号较弱的区域使用增强信号的设备。 4. **软件问题**:车载通信设备的软件可能出现故障,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定期更新软件和固件可以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5. **安全问题**:车载通信系统如果遭到黑客攻击,可能会对车辆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例如,感知模块被篡改数据或执行模块(如油门和转向控制)被非法控制,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确保车载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使用加密通信、定期进行安全更新和监控潜在的安全威胁。 6. **电源问题**:车载通信设备可能因为电源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检查车辆的电源系统是否稳定,以及设备的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也是排除故障的重要步骤。 7. **兼容性问题**:如果车载通信设备与车辆的其他系统不兼容,也可能导致工作异常。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是预防这类问题的关键。 综上所述,面对车载通信设备异常时,建议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排查和解决。如果自行解决困难,建议联系专业的汽车维修技师或车辆制造商的技术支持部门进行诊断和修复。群里车主讨论。有些车型为4G。
#新车体验官决策过程: 首先我对汽车安全用料和底盘操控还有内饰有比较高的要求,日常通勤一年开不了很多公里,也要考虑燃油经济性。家里有一辆4008驾驶下来体验很不错,就去试驾了新408 购车优惠: 3.18首发优惠,在4.30号可以999抵5994的活动,还有1.3w的现金优惠,在3月底前提车还有2000的油卡。综合优惠就13000➕6000➕2000➖1000正好2w(不过听说这个月有个32周年,优惠有加码了) 选车对比: 排除日系车和比亚迪 去试驾了标致408、奇瑞艾8、吉利星瑞、别克威朗,去看了长安univ没试驾 最终选择: 最终我选择了408,是因为他前脸的狮爪大灯还有内饰设计隔音效果都很出众。最重要的就是内饰没有味道!坐过同事的丰田劣质皮革味道很重,408没有!还有就是小方向盘好看也很好把玩。 新车体验分享: 目前行驶公里数不多600多公里,后续再给各位分享 优点: 1.隔音效果很好,特别是在良好路面上,车内非常安静 2.方向盘手感好:小的方向盘操控体验很棒!指向很准 3.底盘稳定:在过弯和高速行驶时,底盘表现非常稳,感觉像“吸”在路上。 4.动力表现:1.5t油门随时踩动力随时有,不做路障车,超车轻松自在(1.5t的发动机油耗也不错,高速高架油耗在6左右) 5.空间表现:前排驾驶位正常坐,后排三拳。副驾驶坐的舒服点,后排两拳。足够家用! 缺点: 过减速带时车尾感觉不太舒适,可能和悬挂调教有关。这应该是法系车常见的小问题,建议慢过减速带。 总的来说这款车我开下来是符合我对梦中情车的要求的,有驾驶乐趣,安全和有质感的内饰。买车买自己喜欢的就好,买车不问,问车不买
#Hi,我的Model 3首先感谢圈主星巴克在逃星选美式推荐! 1.个人情况 增购原因:之前买了个二手小雨燕给媳妇练手,渐渐的已经能开着家里的CC自称“太榆路车神”了(媳妇通勤的路名),属于那种开车十分钟,五分钟在骂别的司机,三分钟骂骑电动车的,剩下两分钟骂我,原因是我没跟着一起骂,已然觉得小雨燕的性能已经和她车神的身份不匹配了,直到有一天很幽怨的说了一句“说好的雨燕就是用来练手的”,让我为之惊醒,这是点我呢啊,然后就想着增购一辆电车… 用车环境:媳妇通勤用,娃目前一半岁,无二胎计划,以后最多就是接接孩子买买菜,且家里有辆20款CC,所以对车辆空间、续航里程无过多要求… 最终决赛:然后经过试乘试驾,最终在哪吒GT和毛豆3间徘徊,当时试驾的是旧3,只说驾驶属性的话,确实不怎么好开,哪吒GT抛开品牌只说这辆车的话,50:50的车身比,确实好开,由于当时要上新3,决定再等等,新3刚出的时候,那价格着实是把我们劝退了,直到前段时间旧车置换+五年免息,又去试驾了一下新3,比旧3好开了不少,直接就定了,12手的雨燕也不怕车商压价,然后就是一个月的等待… 2.提车价格 选装19寸轮毂和白内,最终价格259900,首付84900,贷175000,月供将近3000,这里说一下这个招行的贷款,原来是一张175000额度的信用卡,干的漂亮啊!既走了贷款,又走了信用卡业务,同时还能用月供稳住客户,既要又要玩的炉火纯青,这波操作,少给一分都是对招行的不尊重…那么问题来了,五年后,我是不是拥有了一张额度175000的信用卡?! 3.真实用车体会 我俩买车的理念就是尽量不买街车,CC就是如此,全大街就这一辆,一眼就能看得见,毛豆3吧,买电车都绕不开的一个车,优点是她是特斯拉,缺点也因为她是特斯拉,保有量大,不能说满大街都是,至少是比CC常见多了,稍微有点违背我俩买车的理念,但还是那句话,谁让他是特斯拉呢?经过目前不到200公里的驾驶体验,再次确定焕新版比旧3好开太多了,“车神”也是这么觉得的,作为一辆车,首先最基本的驾驶属性不达标的话,其他的上层建筑业就不用说了… 4.动力感受 电车的动力,我想已经有无数大咖验证过了,尤其是特斯拉是经常作为对比车型,其动力属性绝对是溢出日常通勤需求的,我唯一想说的是,作为一个驾龄15年,安全驾驶超30万公里的老司机来说,我对特斯拉是心存敬畏之心的,尤其她又是后驱车,我跟我媳妇一直强调的就是一定不要急加速,尤其是雨天! 5.乘坐感受/驾驶感受 乘坐空间上,类比CC的话,内部甚至觉得比CC空间都大,要知道车身尺寸CC是全面压制焕新3的,可能得益于毛坯房属性吧,但是焕新版座椅真的有点短,不能完全撑起大腿,所以现在我觉得座椅怎么调都觉得不甚舒服,好在这车是我媳妇开,嗯…“车神”只看车标,其他的不在乎… 这车零百已经秒杀很多以前不敢奢望的性能油车了,方向盘毫无虚位,指哪打哪,悬挂也调整了,好开已经是所有人对焕新3的印象了… 6.能耗感受 目前就开了不到200公里,试了一下特斯拉超充,30%-100%,花了90块钱,主要是这车就是媳妇上下班通勤,小区里又有充电桩,所以我们也不考虑什么能耗不能耗的,出门有油车,跑高速一箱油轻松1000+,什么能耗啊,续航啊,一概不在我们考虑范围内… 7.功能感受 说到功能,那肯定是不能不说智驾辅助系统,单说这一项的话,我好像记得特斯拉的智驾体系开源后,才有了别的电车的高速发展(不一定对,轻喷),上下班通勤,最常遇见的情况就是堵车,那么这个时候前车走,她走,前车停她停,美哉否?其他的功能,目前得益于抖音的强大,日常用的都设置了嗨siri了,体验还行… 其他的功能?倒车之类的,我还是看后视镜比较习惯,这个影像留给媳妇用吧;焕新3的屏幕挂挡,我还真觉得用的比较丝滑,没有丝毫适应过渡期;后排小屏幕必须给个满分,少一分都是对马斯克的不尊重!我说的!因为她成功的让我家小魔兽安静了下来!!!(不接受反驳!谁来都不好使!) 最不满意的当属座椅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其次就是没有后备箱脚踢感应,据说这个会更新?其他的没了!因为我需要做的就是让我媳妇满意就行!至于她开的觉得咋样…我觉得“车神”也不在乎其他的!
#坦克400的OTA升级体验感觉400有电的情况下油耗还是可以的。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一个来回差不多1000公里。出发满油满电,从出发到回来加了一次油320块,目前续航显示554,掉了3格油,150的电费 五一出行坦克 400 油耗表现反馈 五一假期我驾驶坦克 400 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一个来回,总行程约 1000 公里。出发时车辆满油满电,回来后加了一次油,花费 320 元,目前续航显示 554 公里,掉了 3 格油,此外还花费了 150 元电费。 在行驶过程中,我设置车辆驾驶一直是混动经济。整体油耗表现让我比较满意,考虑到坦克 400 的较大车身和重量,这个油耗水平可以接受。 期间没有一直开空调,速度慢了就开窗通风,还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油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驾驶习惯、路况、载重等。因此,每个人的实际油耗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对坦克 400 的油耗表现感兴趣,建议你在实际使用中进行测试,并结合自己的驾驶情况来评估。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车主的反馈和专业的评测,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升级了ota后感觉也非常好 坦克400升级OTA后,用户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更贴心:无钥匙进入可设置仅开启主驾车门,降低风险。 ● 便利性增强:越野场景下组队更便捷,地图功能可共享位置、发送群组消息。 ● 使用体验优化:功能显示更直观全面,中控和仪表信息同步,新增越野模式、USB音乐播放列表分类、动力模式选择按键、下拉页面等。 ● 车机功能提升:高德导航更智能,增加红绿灯读秒显示;QQ音乐独立,操作更丝滑;新增露营模式,可放大显示麦数,快捷操作打开功能。 📉 能耗分享 🙋🏻 情况介绍 🚘 车辆信息 🚘 车型名称 🚘 车型年款 🙋🏻 情况介绍 🚘 车辆信息 🙋🏻 情况介绍 🗺 旅行攻略 🚖 车辆感受 📷 美图分享 📅 使用情况 💬 故障描述 📍 我要投诉 💰 费用明细 🧮 选车对比 ✏️ 新车初体验 📊 满电续航 📉 能耗记录 🔎 内外造型 📏 空间体验 💡 用料质感 📋 总结 🚗 外观设计 🧮 驾驶体验 🚖 空间感受 📉 续航/油耗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前言:从提车到现在,开我的小灰灰(2.5智行极境灰)已经有半年了,不知不觉也跑了8000公里了,陪我跑过沙漠公路,穿过大漠戈壁,一次又一次带我奔赴远方,是我的挚友,也是我的最爱,虽然中间有小磕碰,但没有一次把我仍在路上。目前一直中石化95的油,表显油耗9.5,油耗和续航得看驾驶里程和综合路况,没有那么费油也没有那么省油,但是省心。当时提车只优惠了3000,整车落地20.6w,后来全系优惠1w,感觉又被背刺,不过早买早享受,目前已经安全行驶8000多公里。 配置:我买的是2.5的智行,算是次顶配了吧。平时用的着的配置都有了,也满足了。在当今一众的主流中,马自达是一股清流,没有那充满科技感的大连屏,也没有来自涡轮增压的澎湃感,相反他那套简约又不简陋的内饰,万年不变的2.5L自然吸气和6AT让50在这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的车市中,成为一股清流,虽没有太高的科技感,但全景360的高清晰度,L2的驾驶辅助,以及那个轻踩刹车重踩启停的I-STOP,让人为之舒服,虽然没有配上独立悬挂,但后面的蝶形仿生悬架到也没有说的那么不堪,整车过坑洼路面的稳定性还是值得一提。其次就是路感清晰,转向精准,在走起伏路面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整车在明显的压制弹跳,使车能够稳稳贴在路面上,这一点还是可以的。 驾驶感受:虽然不是轿车,但是在过弯的时候还是挺有感觉的,60及以下过弯完全完全不用松油门,但是60往上了,就有点推头的感觉了,毕竟这是SUV,多少也能理解。我最喜欢走非铺装路面,更喜欢压水坑,虽然不是一辆硬派越野车但是这SUV的野性还是要有,有的车生来娇生惯养,有的车驰骋沙场,比起铺装路面,非铺装路面的驾驶才更有乐趣,毕竟这是一辆SUV,多少还是要有点轻越野的属性在里面,只有在非铺装路面,泥坑路驾驶,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驾驶的乐趣。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这个车的低扭,输出很稳定,可能没有那些硬派越野车那么强,但是也秒杀一众suv,有时是在非铺装路面爬坡,冰雪路面爬坡,动力输出很稳定。 颜值:整车设计前脸颜值很在线,同事都在夸好看,但是我还是得吐槽这个车屁股设计的太潦草了,感觉好像有点着急,糊弄一下,看看-5的屁股,再看看50的屁股,真不敢相信这是马自达,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的设计。一开始还在吐槽这个大轮眉几次剐蹭以后发现,这个大轮眉真香 油耗:目前综合油耗9.5左右,谈不上省油,也不费油,一直加的中石化95的油,平均一个月两箱油,一箱油350块左右,700块的油钱能带给我一个月的快乐,月月700月月乐,所以怎么能不快乐呢?! 小毛病:关于抖动,实话实说,还是有,尤其是怠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明显的抖动,估计是设置的怠速太低了,如果给点油到1000转左右,一点感觉都没有,很安静。目前还没遇到转速表跳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驻车,热车的时候怠速都在750左右,那个抖动感觉就很明显了。冬天的时候冷车启动,遇到红绿灯开启自动驻车,发动机舱内还会传来哒哒哒哒的声音,挂入N档或者水温上去以后,再驻车就没有声音这是我目前这一台车遇到的,之前也看了车友圈,应该是通病,产生原因目前还没找到,有时候雷达会报警,驾驶一段时间后,再启动也会消失,这些我都统一归结到电子元件小故障。当然,车无完车,小毛病确实有,目前存在的这些小毛病并不影响我驾驶,都是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总体来说,这辆车三大件没问题,可以买,偶尔会有些小毛病,毕竟电子元件也多,长马的装配也一言难尽,很难没有不坏,不出问题的,但是三大件可靠就行了,别的也不要求那么多,本身车是拿来开的,买车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科技感才选择50,选择50是为图可靠,图省心,目前来看50带给我的安全感是其他车无法比拟的。不出意外的话,50可能要陪我很久,选择50,不后悔!如果后续60,70,80,90能够引进国内,还是燃油版,高低得整一辆。不过希望长马能够把持一下整车的品控,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小毛病出现。
#提车日记给浙江宁波网友和江苏无锡网友交了两台华晨新日i03 提车比较远,在湖南湘西提车 浙江宁波网友是去自提的 江苏无锡网友是让物流去提的,无锡网友是之前是华晨新日的售后工作人员,比较了解这个车 这个车之前每日哥发过需要两台一起打包出 单台这个价格还不能卖 最后正好凑齐了,今天一起去提的车 配置:华晨新日i03 21款 318km 31.45kWh 指导价9.88万 淘车价3.4万 宁波网友自提3.4万,无锡网友发物流的包物流到家3.6万 每日哥收了1000资源费 每日哥问了无锡的网友 因为他是之前华晨新日的售后人员 新日的这个小车,除了内饰外观做工不咋地,三电是可以的,故障率不高 这个价格真的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