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这车的隔音我服了我这辆2025款宋PLUS DM-i已经开了大半年,最让我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方面,都集中在它的声音表现上。在不同场景下,它的隔音差异非常明显。下面结合我的真实体验,具体说说它的表现: - 📌 先唠唠吵得比较明显的时候 1. 高速行驶 风声呼呼的,速度一过100,A柱和后视镜那块儿就开始灌风,“呼呼”的,旁边要是有大货车超车,那风声就跟吹口哨似的,挺闹心。 轮胎是噪音大户!原厂自带的轮胎,跑高速真是硬伤!速度上来后,那种“嗡嗡嗡”的低频噪音就来了,尤其压过水泥路时,脚底都能感觉到震动,感觉像是车轮里塞了个低音炮在不停吵吵!后来我自个儿花钱换了一套好的静音轮胎,世界立马清净了一大半,这钱花得绝对值! 2. 发动机使劲干活时 每次急加速超车、爬很长很陡的坡,或者在高海拔地区开车时,发动机被逼着出大力,转速猛地拉高,那种“声嘶力竭”的吼声就会传进车里,之前那种安静的感觉瞬间就没了,听着都觉得它挺吃力。 3. 过烂路和一些小细节 颠簸感传递直接,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悬挂动作是挺干脆,但“哐当”一声和那些细碎震动传到车里也挺直接的,坐在后排感觉会更明显一点。 改装可能惹麻烦,看车友群里有人改装了音响之后,跑高速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嗡嗡声,怀疑是动线路影响了车子原来的降噪系统或者零件没装严实。所以原厂的东西,它的匹配稳定性最好别乱动。 - ✨ 但是!它安静到离谱的时候也真牛 1. 市区里代步 总以为车熄火了,等红绿灯时,车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最近出门早,还有了新发现,无线充电竟然也有声音,那种很低鸣的类似水烧开的声音,纯电驱动下,基本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呼呼”声。 2. 发动机悄悄启动时 电量低的时候发动机开始工作,方向盘也就是微微一动,声音是那种被闷住的、低低的声音。好几次要不是我盯着屏幕上的能量流动画,根本意识不到它已经启动了。这点在市区里开,存在感真的很低。 3. 深夜回地库时候 用纯电模式溜进地库,只有轮胎压过光滑地面的“沙沙”声,特别清晰。关掉音乐,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安静到有次邻居正好下地库解锁车的声音都给我吓一跳。 - 🛠️ 我是怎么改善噪音的 换静音轮胎!这是我做过最值的升级。强烈建议,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提车后直接考虑换掉原厂胎,噪音水平立马下降好几个档次,效果比做全车隔音还明显,成本也就两千多块。 跑长途前,把电“锁住”一点,跑长途前,一定记得在车机设置里用“强制保电”模式,把电量目标设高一点,比如设到30%或更高。这样发动机就会在电量还比较多的时候,更从容、更平顺地启动工作,避免等到电快耗光了再被迫嘶吼着发电,噪音控制会好很多。 定期检查一下小地方,如果是老车,注意检查车门边上的密封胶条有没有老化或者漏风,如果加装了底盘护板,定期紧一紧螺丝,松了跑高速可能会啪啪响。 ~~~~~~~~~~~~~~~~~~ 📌 最后总结: 这车在市区低速0-80km/h和温柔驾驶时,安静程度绝对是越级的,安静得不真实,发动机介入也非常不易察觉。 但一旦上了高速尤其100km/h以上,或者发动机被逼到高负荷干活,比如爬坡、急加速、高海拔、电量低,原厂状态下的噪音,主要是胎噪和发动机嘶吼就比较明显了,这是它在安静方面的短板。 底盘隔音和细节处理还有提升空间,过烂路时声音和震动传递比较直接。
#新能源车机红黑榜入手2025款宋PLUS DM-i非智驾版已经多月。作为每天和它朝夕相处的车主,这套车机系统我从陌生到熟悉,现在简直成了出行离不开的伙伴。今天就从功能性、流畅度、美观度、易用性这些角度,和大家聊聊我的真实体验。 1⃣️功能性:基础扎实,OTA越来越聪明 先说功能性,这套车机系统给我的感觉是“该有的都有,常用的都好用”。 语音控制是绝对的亮点。“你好小迪”几乎随叫随应,识别率很高。我能用它控制空调、车窗、导航、音乐,基本上动嘴不动手,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最近的OTA升级还给它带来了智慧问答能力,像是内置了一个AI小助手,问个天气、算个算术甚至讲个笑话都行,挺有意思。 娱乐功能相当丰富。在线音乐、视频、广播这些自然不在话下,而且系统基于安卓开发,开放性不错,能自己安装一些常用的应用,扩展性挺好。 最让我惊喜的是OTA升级带来的新功能。前几天刚升级增加了哨兵模式,车子停在陌生地方心里踏实多了,红绿灯倒计时语音提醒也很实用,过路口不用老盯着屏幕看了。 当然,它也有一些小遗憾。比如每月5G的免费流量对于我这种喜欢在线听高清音乐的人来说,偶尔会有点捉襟见肘。车机版的导航地图更新速度相比手机版有时会慢半拍,不过用手机互联就能完美解决,也不得不说这次ota的缺点,驾驶位小屏幕车道虚线直接OTA虚化了,之前那个青山背景多好,车道线也很清楚,再一个360全景转向联动多好用的功能也给OTA没了。 2⃣️流畅度:日常操作丝滑,够用且省心 说到流畅度,我这台车机用的是高通骁龙778芯片,配了8GB的运行内存。 就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日常操作非常流畅。屏幕滑动、应用切换、地图缩放这些基本操作都很跟手,几乎没有出现过卡顿现象。开机启动速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基本上车辆自检完成,车机也就 准备好了。 偶尔在刚启动后立即操作,或者同时运行多个大型应用时,会有极短暂的加载时间,但完全不影响正常使用。对我这种不追求极致性能、只要稳定好用的用户来说,这个流畅度完全足够了。 3⃣️美观度:界面清爽,符合我的审美 关于美观度,这套DiLink系统的UI设计走的是简洁实用的路线。 整体图标设计比较扁平化,色彩搭配看着舒服,不会有艳俗或者刺眼的感觉。菜单布局逻辑清晰,主要功能都在一级或者二级菜单里,找起来不费劲。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清爽的风格,可能不像一些新势力品牌那样酷炫科幻,但更耐看,也更符合大众审美。12.8英寸的屏幕分辨率不错,显示效果细腻,看着挺舒服的。 但是呢屏幕爱粘灰也是真的,特别阳光照耀下,看过去全是灰尘说实话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心理上受不了,后面没办法贴了膜用纸巾擦一擦将就用了。 4⃣️易用性:上手无难度,逻辑清晰贴心 最后说说易用性,我认为这是这套车机系统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 它几乎没有学习成本,主要很快上手,自己要点几次就明白需要的东西在哪里。所有功能的设置都放在该放的位置,想调节什么总能很快找到。 语音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在开车过程中,有什么需求直接说一声“你好小迪”就行了,既方便又安全。 最近的OTA升级还新增了“车辆设置常用功能推荐”,系统会根据我的使用习惯智能推荐常用功能,这个小心思很贴心。桌面导航栏也支持自定义了,可以把最常用的功能放在最顺手的位置。 ~~~~~~~~~~~~~~~| 总的来说,我这台宋PLUS DM-i的非智驾版车机,绝对算得上是“红榜”选手。 它或许没有那些顶级旗舰车上眼花缭乱的黑科技,但作为一辆家用车的心脏,它做到了功能实用、运行流畅、界面美观、操作简单这几点核心要素。 更重要的是,通过OTA升级,它还能不断学习新技能,常用常新,让我感觉这车买得值,一直在增值。
#夏季用车离不开的真香配置- 座椅通风:通过在坐垫和靠背处设置风扇,吹风或吸风,使空气在座椅表面流通,有效防止臀部和后背出汗,提升乘坐舒适度,如比亚迪宋PLUS DM-i、零跑C11等车型都有不错的座椅通风功能。 - 远程启动+远程空调控制:可在出门前提前启动车辆并打开空调制冷,上车时就能享受清凉的车内环境,如宋MAX、长安CS55等车型都支持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 - 车载冰箱或手套箱制冷:炎热夏季能随时喝上冰镇饮料非常惬意,车载冰箱多采用半导体制冷,能将温度降到4度左右,而手套箱制冷则是利用空调冷风,虽温度受空调限制,但也能起到冷藏作用。
#被当成网约车的尴尬师傅,尾号3681! 这已经是我开宋plus第五次听到这句话了。每次我都很想接一句,好嘞,系好安全带!——如果这真是我的职业的话。 说实话,开一辆byd的私家车,体验真的很特别。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拉开你车门的是迷路的乘客,还是又一个把你当成专职司机的陌生人。 - (一)网约车的瞬间 那天我开着我那辆比亚迪宋plus,在路边刚停下没两秒,后门唰地就被拉开了。一个大姐拎着包一屁股坐进来,头也不抬地刷着手机说:“去万达广场,走西边那条路啊,不堵。” 我整个人都懵了,回头说:“那个……您是不是上错车了?” 大姐抬头一看,瞬间尴尬得脚趾抠地:“哎哟我的天!我看你这车停这儿,还以为是我叫的网约车呢!”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真的,自从买了这辆车,我已经被拉开门当网约车司机不少次了,我寻思咱们这车有这么多人拿去跑网约车吗? - (二) 所以到底啥样的车会被当成网约车? 首先,颜色很重要。十辆网约车里有八辆是白色的,白色耐脏显新还安全,平台最喜欢推荐这个颜色。 其次,车型很关键。我感觉像比亚迪的秦、元、汉这些,还有广汽的埃安,简直就是网约车界的国民神车。为啥?省钱啊!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跑一天成本才几十块钱。 最后,看你停在哪。只要你在火车站、商圈门口、小区门口稍微停一下,马上就会有人凑过来弯腰看你的车牌号——那是在核对是不是自己叫的车。 - (三) 开比亚迪的朋友应该都懂这种心酸。 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爱车,结果天天被当成营运车辆。最搞笑的是有一次,我车窗贴了深色膜,一个大叔居然敲我窗户问:“师傅走不走?”我摇下窗户说:“我不拉活。”大叔还不死心:“哎呀别这样,我给你加十块钱!” 现在我朋友都调侃我,说我的比亚迪是“民用版网约车”,说我这车自带接单属性,不开滴滴都浪费了。 - (四) 说实话,被误认的次数多了,我也习惯了。有时候看有人在路边招手,我甚至会下意识地想:要不要顺路捎一段? 现在每次朋友坐我车,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接到几单啊?”我只能苦笑:“别说了,刚在路口等红灯,还有人想拉门上车呢!” 所以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辆比亚迪,别急着拉车门——先看看司机眼神是不是很茫然,那八成又是个被误当成网约车车主的可怜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说明咱们比亚迪车主都是支持环保、经济实用的聪明人,就是这份聪明,好像有点太明显了。 ~~~~~~~~~~~~~~~~~ 这么一想,车子被当成网约车,其实还挺说明问题的。网约车司机天天跑十几个小时,人家选车可比咱们精明多了——首先要省油省电,要不然跑一天赚的钱全搭油费里了,其次要耐用抗造,经得起天天在路上跑,最后维修保养还得便宜,要不然成本太高。 所以啊,虽然老被误认成网约车有点烦人,但这反而证明咱们的车省油耐用、经济实惠,这可是经过专业司机们“认证”过的品质,再一个宋plus可能销量比较好,谁能忍住顺路接一单顺风车的魅力,百万车主,一人一单可能就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所以说,能成为网约车“爆款”,其实是对一辆车最实在的夸奖——至少说明这车靠谱,能挣钱还开不坏。不过咱们车主还是得提醒一句:下次上车前先看清楚了再开门啊!
#NOA大比拼🔻 懂车帝说真的,三水聊车不整虚的。 这次三水不聊新车了,说一下我的座驾宋PLUS DM长途辅助驾驶表现。 作为一名老司机,一直想尝试自驾游,这次就带着开了一年多的宋PLUS勇闯国道331,分享一下宋PLUS这车长途自驾油耗和辅助驾驶表现,希望能帮助到想买这车的车友,还有帮助到也想开着宋PLUS DM去自驾的车友。 一、路线 从辽宁出发,先到吉林长春(接近400km),然后再到长白山(380km),之后再去延吉(180km),延吉再到珲春(120km),珲春再到绥芬河(280km)。全程大约1360km,其中780km是高速路况,580km是国道路况。 二、油耗 ◆高速油耗: 出发前油箱加满,行驶到长白山的时候又加满油,加的油量是46L,也就是说行驶了780km,消耗油量46L,大部分路况为高速,平均时速90千米/每小时,全程空调24度,风量开到最小,电量强保70%,Hev模式,运动模式,折算下来百公里油耗是46/780*100=5.9L/100km,表显油耗5.4L/100km,高速油耗还可以,算是比较省的了。 ◆国道油耗: 到绥芬河加油32L油,行驶里程大约是580km,也是全程空调,然后强保70%电量,运动模式,HEV模式下,国道有限速,大部分路况下都是60km/h的速度。折算百公里油耗=32/580*100=5.51724L/100km 。 总体来说,车速越慢,油耗越低,实际油耗高于表显油耗,但是,表显剩余续航是不准的,后来从哈尔滨回沈阳,没到600km的里程,表显剩余里程980km,跑到还剩70km到目的地时,表显剩余续航180km,也就是说,我实际跑了500km多的路程,表显跑的里程是800km多,这个动态剩余续航有点假,跑长途的话,建议加满油,及时补油,不要等跑到提示加油,再补充油。真要在半路抛锚,就得叫道路救援了。 三、辅助驾驶 重点说一下辅助驾驶,我是没天神之眼的25款宋PLUS,没有高速NOA,但是,有智能领航,在高速轨迹线清晰的路段可以使用。 这次自驾跑了2000多KM,对这个体会比较深。 先说感受,高速能用,国道不建议用,甚至有危险,高速用的话,有限制条件。 再说一下具体案例,在沈阳到长春的路段,大部分路段都可以用辅助驾驶,车比较少,路况也好,使用辅助驾驶没问题,重点在于弯道不要超过110km/h的速度,有好几次,定速在120km/h智能领航,结果在超车道的时候(2车道),辅助驾驶车辆调整不及时,压线,然后,就让我接管,接管的声音还比较小,幸亏震动感受到了,不然就甩到护栏上了。 在长春和黑龙江的交界处国道,定速60km/h智能领航,因为路段轨迹比较清晰,双向4车道,我就用了,结果差点翻车,两省交界处,有一段弯道岔路,没有右侧线,右侧还是土路下坡,智能领航不知道怎么抽风似的,直接往土坡下开,我直接踩刹车接管,吓死我了,后面的国道都不敢用智能领航了。 最后,下雨天,千万不要用智能领航,这玩意十分不靠谱,小雨会沾湿摄像头,跑着跑着就自动退出智能领航,提示音也没有一个,要是开快了,方向盘失控就完了。 总体来说,就是高速歇歇脚可以,歇歇半个脑子,手一定要握紧方向盘。 🔻🔻🔻🔻 这次自驾游对宋PLUS DM又有了新的认识,跑了接近2000km,加了接近900元的油,比较省油省钱,辅助驾驶只能高速用,还是特定条件下,长途表显、油耗加分,辅助驾驶减分。
#家充原来这么省以前我一直觉得给电动车充电是件麻烦又费钱的事儿,直到体验了家充,才发现它竟如此省钱又便捷。 有了家充桩,我就能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充电。谷电价格比日常电价低不少,长期下来,能节省一大笔开支。而且,家充不需要专门跑去外面的充电站,省去了路途上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用在充电站排队等待,避免了不必要的耗时和焦虑。 从经济成本上看,家充模式下,每公里的充电成本大幅降低,和燃油车相比,优势十分明显。长期使用家充,能为家庭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不仅如此,家充桩安装在自家车位旁,安全又放心。再也不用担心在外面充电时车辆被刮蹭或者遇到其他意外情况。家充带来的省钱与便利,让我深深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改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选择电动车的决心。
#二手车选买那点事说起二手车不由得想起了前年陪同学买二手车的经历。 以前他就想买一辆车,买新车特别是品牌力强的车预算紧张,买二手车吧又担心踩坑,有一天他叫我一起去看一辆准新车而且是他心仪已久的合资品牌suv,后来才知道这辆车是他妹妹单位的同事买的,买了不到一年公里数不到一万公里,因家里有事要把车卖了,妥妥的捡漏,不过他还是不放心于是叫上我这个对车一知半解的人一起去验车,这样就避开了踩坑的事。 来到一个小区,卖车的人已经在等我们了,我们先看了绿本和其他资料,明白这辆车是全款买的,验车突然变得马马虎虎,因为车就是一辆新车,原版原漆,没有一点伤痕,一手车,根本用不着仔仔细细的验车,最后双方以满意的价格成交,到现在我同学开着这辆准新车明天上下班,休息的时候就开车去转,反正就是闲不住那种。
#SUV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先介绍一下我的座驾:2025款宋PLUS DM-i 112KM尊荣型,落地16万出头。车身尺寸4775mm*1890mm*1670mm,轴距2765mm,在紧凑型SUV里也算是个大块头。搭载1.5L插混动力系统,纯电续航112公里,实际综合续航能到1200公里以上。PLUS DM-i作为一台家用SUV,到底有哪些优势。毕竟车无完车,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先说优势:SUV该有的它都有 1⃣️、坐得高,看得远 开过SUV的都知道,坐姿就是比轿车高,看路况清清楚楚。前面有事故或者路上有个坑,老远就能看见,能提前预留时间做准备。 并线的时候侧方视野也更好,后视镜里能看见更多车,减少盲区,变道更安心。带着一家人出门,这种安全感是轿车给不了的。 2⃣️、空间大还灵活 后排空间真心宽敞,地板几乎是纯平的,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挤。老人家上下车不用深蹲,腰腿不好的也不会觉得难受。 后备箱开口大,地台低,后排座椅还能放倒,拉个大件家具或者当个临时双人床都没问题,非常适合我们这种爱自驾出去露营啥的,酒店钱都省了。 3⃣️、底盘高,哪儿都敢去 比轿车高出一截的离地间隙,让它的底气足了不少。上路肩停车、走个非铺装路面、乡下土路,都不用像开轿车那样小心翼翼,生怕托底磕了底盘,而且电车电池都在底部,底盘高是真的省心,很多烂路都敢走。 虽然比不上硬派越野,但应对日常能遇到的烂路绰绰有余,能带你去更多轿车去不了的地方,活动范围大了不少。 4⃣️、这么大车身还省油 平时市区通勤用电,成本极低,跑长途用油,油耗也就4-5个,比同级别的燃油SUV省一半还多。加油的频率大幅降低,一个月能省出好几顿火锅钱。 能上绿牌,在很多限行城市相当于有了“通行自由”,还免购置税,里外里又省下一大笔。 ❌ 再说不足:这些地方别期待太高 ①、高速噪音偏大 SUV车身更高更大,风噪天生就比轿车大一些。速度上了80km以后,风噪和胎噪会从底盘和车门边逛进去,感受还是比较明显,或许我是适应了,但是对静谧性有很高要求的朋友就得慎重了。 ②、操控和轿车有差距 坐得高,重心自然也高,快速过弯时侧倾会比轿车明显一些,开起来少了点轿车的灵活感和人车一体的感觉,有时候过弯速度快了人还得跟着车一起倾斜,所以SUV过弯还是得慢点。 ③、后备箱地台偏高 因为电池包平铺在底盘下,导致后备箱地台比纯油SUV高了一点。虽然不影响容积,每次去购物买大件东西的时候就头疼,搬特别重的东西时得稍微费点劲。 ④、充电速度一般 我这款一般充满也就16度电,正常去外面快充的话,从20%~100%得45分钟,相对于其他车来说充电时间算长了,如果家里没充电桩会不太方便。车友也反馈北方冬天电池活性下降,续航打折比较明显,这是所有新能源车的通病。 💡 总结 说实话宋PLUS 是一台非常称职的家庭工具车。它最打动我的还是空间大、通过性好、省钱省油。 像我这样经常需要带家人出行,对空间有点要求,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开,偶尔跑烂路,又看重用车成本,想省油钱,选他真是选对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 在15万这个价位,想找一台空间、通过性、经济性、配置都做得不错的SUV,宋PLUS DM-i确实是绕不开的一个选项。它可能不是单项冠军,但确实是个“水桶车”,没有明显短板,完美契合了普通家庭最真实的需求。
#宋PLUS DM-i用车心得一、先说购车需求吧 1.本人90后二胎家庭,一个10岁一个7岁,原本家里座驾是一款13款1.4T手动速腾已经无法满足一家人出行的舒适度 2.车是好车但是市区内通勤评论油耗10L/100km我是真的不想再当冤大头了且本人是真的不想再开手动挡了...查看全文
3.89
“良好”
共3392人评价
12万-18万新能源总榜
NO.43
超过69%的同价位车系
3.89
综合
3.88
内饰
3.80
配置
4.06
空间
4.09
外观
3.79
舒适性
3.79
操控
3.82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