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提问#提车日记入手2025瞎眼版汉DMI140天,得知一消息让我血压飙升,破口大骂不能买! 其实4个月来用车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油费+电费2000+出头,总里程7500公里,平均每公里不到3毛,动力,舒适度,智能化,外观都尚佳!但车圈一条消息让我难以接受:有车友反映购车落地总费用才 10+w,拿满补贴。我瞬间就不香了,羡慕嫉妒恨……老爹我可是花了13+将近14w提的车……以前是背刺一小刀,这才四个月,直接狗头铡,膝斩。🌿,这谁能顶得住……还我小钱钱,还我血汗钱!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作为一名2025款汉DM-i精英版车主,提车半年后,我对这款车的感受可谓“爱恨交织”。在20万预算内,它的性价比确实吸引人,但实际使用中暴露的短板也让我陷入纠结。 核心优势:经济性与颜值难掩心动 当初选择汉DM-i,最看重的便是其混动经济性。每日60公里通勤,纯电模式下商用充电桩日均成本仅20元,相比油车节省近一半。满油满电续航1200公里的“安全感”,在春节返乡时尤其明显—无需排队充电,混动模式轻松应对长途。 痛点直击:细节设计令人抓狂 然而,作为细节控,我对部分设计难以释怀。底盘滤震性差是最直接的槽点:三连杆后悬架(被戏称“筷子悬架”)在过减速带时颠簸感明显,高速过弯侧倾严重,方向盘虚位大导致频繁修正方向,驾驶信心大打折扣座椅舒适性同样堪忧:主驾腿托短、油门刹车位置靠中,长途驾驶腿部极易疲劳;副驾头部空间对身高180cm以上的乘客极不友好,朋友戏称“顶头设计专治颈椎病”。 智能化短板与品牌“背刺” 更让我郁闷的是智能化体验的落差。车机无法语音控制雾灯,L2级辅助驾驶在雨雾天频繁“罢工”,快充1小时才能充满与宣传的40分钟相差甚远。最扎心的是“品牌迭代策略”—购车仅4个月,比亚迪便推出智驾版“加量不加价”,新增城市NOA等功能,导致我的车残值暴跌4万元。销售隐瞒改款计划的“套路”,让我深感被“割韭菜”。 总结:理性看待优劣,选择需“对号入座” 若你和我一样,追求经济实用且能忍受细节瑕疵,汉DM-i仍是20万级混动的优选。但若注重操控质感或长期保值,它的短板可能成为后悔的导火索。如今,我仍在适应它的“脾气”,只盼比亚迪能在用户权益补偿上多些诚意,别让支持国产的热忱变成“一厢情愿”。 不知道车友们买的汉Dmi都觉得怎么样?
技术人生大唐青骓:🚘 车辆信息 21年4月订车,21年9月下旬提到车,等车途中,经常发帖研讨,随着用的越来越熟练,总结使用技巧的文章发的越来越少,反而是遭遇一些故障,会引发我发帖的冲动。 📅 使用情况 平时用的很好,除了转向有咯吱咯吱的异响。那个异响让师傅看过了,说是底盘护板变形导致的。 💬 故障描述 这次的事很有意思,昨天凌晨12点到车库,准备回家休息,特意拿了车钥匙。 到了地库车跟前,点车钥匙解锁,发现,车钥匙的灯每点必亮,但是车子丝毫没反应。 以为是钥匙问题,就小米手环9解锁,啥反应都没有。然后就是手机app,发现最后一次数据更新是1小时前,输入密码,被告知车辆未联网。 最后就是微动开关,前面车辆掉电的时候,也是这样开的,按了得30多秒,还是没反应, 这时候我才确定,车子“自闭”了。 然后就是400,客服,拖车。 可能是职业病的缘故,在等拖车过程中,我很纳闷为什么没机械钥匙孔,顺着这个思路,拆钥匙,拿出机械钥匙,对着把手里面的疑似钥匙孔插了进去。 顺时针转90度,车门一拉就开了。抓紧告知客服,不必拖车了。 车子顺利启动,除了报了一次警,没其他异常。 总之,就是莫名其妙的打不开,稀里糊涂的就好了。 原因是什么呢? 车子会在什么情况下,陷入全死的状态?连随时可联通的车机都没有反应。 📍 我要投诉 不投诉。
4.03
“优秀”
共2139人评价
18万-25万新能源总榜
NO.24
超过76%的同价位车系
4.03
综合
4.12
内饰
4.02
配置
4.27
空间
4.44
外观
3.78
舒适性
3.77
操控
3.76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