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1款开拓者 轻混 650T RS Twin-Clutch四驱7座 擎版

整体感受很好,性价比很高。驾驶体验刹车起步时有异响,不太大,油门稍有点软,适应一下可能会好一些。空间很大,第三排成人1小时内可以接受,三排都有空调出风口,第二排乘坐体验很好,储物和充电都齐全。驾驶位舒服,感觉座椅软硬度还可以。
小宝22256:这油耗牛16
用户680584457219:空调效果好不好
🐯过往云烟🐯:
·开拓者
整体感受很好,性价比很高。驾驶体验刹车起步时有异响,不太大,油门稍有点软,适应一下可能会好一些。空间很大,第三排成人1小时内可以接受,三排都有空调出风口,第二排乘坐体验很好,储物和充电都齐全。驾驶位舒服,感觉座椅软硬度还可以。
小宝22256:这油耗牛16
用户680584457219:空调效果好不好
🐯过往云烟🐯:
【购车经历】 从去年就开始关注汉兰达 家里两个小孩 买车的想法就是空间大一些 省油一点 后续花费少 稳定性 断断续续去了好几次店里 也对比了几个牌子的车 感觉汉兰达更适合自己 趁着省补时间(24年省补申请截止25.1.10号)其实再晚一个月提车也来得及 大家不要慌 价格能接受就下手了 【提车价格】 置换(旧车过户)贷款了11个 棕内饰2000 厂补7000优惠后裸车249800 税22000 电池无忧2899(推不掉)保险6000 上牌500 贷款年利率4.8 满2可提前 满1提前付剩余款违约金2% 省补再15000 【空间表现】 空间平时当5座开2排拉开可以跷二郎腿 (我170 家里人都不高)3排坐人就要把2排往前拉一些 而且由于座椅矮 长时间肯定不舒服 我们也就过年回老家会最多6个人 【动力表现】 平顺 没有太大惊喜 【操控】 才提回来 暂时开的不多 开起来轻盈 电池没电时候有点噪音 急加速也会有一点 能接受 隔音感觉比我试驾的那辆要好一些 轮胎是邓禄普的 【油耗】 目前就70多公里 显示7.3L/100KM
【购车经历】只考虑油车,一路看了一圈;途昂(外观太老气),汉兰达(价格不友好),昂科旗(内饰不忍直视,还有48v轻混),领克09(外观只有黑色还能看得下去,第三排蹲不下去),然后去了福特4S店,双拼色很吸睛,试驾还得排队,不想等,又跑到另一家店试驾,安排了混动顶配那款,加速,麋鹿测试,急刹,掉头,市区驾驶,感觉都还不错;然后价格问题,谈了半天不想再磨了,第二天就付了订金,当时是订的23款燃油至尊,没有现车,等了10天说23款不生产了,只有等25款发布,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好在25款座椅能选232了;11月8号发布新车,11月19号车就到了 【空间表现】:不错,座椅布局232,坐第二排腿能拉直,座椅全部放倒能放一张床 【动力表现】:买它就冲着动力来的,十分优秀 【操控】:方向盘轻盈,拐弯、掉头是这车的亮点 【油耗】:刚跑六百多公里,高速跑两回,其余都市区,油耗8.7,非常满意 【外观】:双拼色时尚 【最满意】:外观、操控、动力、空间、配置
背景:第一辆车是2011年7月买的,2011款新宝来1.4T自动舒适型,十年来每天上班下班,送娃买菜,还载着全家游遍云南,已经19万公里了。2013年,双离合事件时免费更换了变速箱总成,之后又换过几次机电控制单元和离合器,没有其他大毛病,也从没有把我们丢在路上。毕竟十年了,去年开始,一到下雨车里就霉臭,怀疑是天窗下水管又漏水了,元旦时发动机异常,又更换了发动机线束和转向助力油管,春节往返了一趟怒江六库,空调不制冷又换了压缩机,几个月就修了一万五,于是考虑换车了。 选车:开了十年轿车,第二辆车考虑suv,一直也对上汽大众的途观有所关注,三月就去看了两次2022款途观,四驱旗舰版,大概二十四五万。还是大众的标准内饰风格,七座大空间是关注点。已经到了谈价格的阶段,无意间注意到了ID4x,没有试驾,看了参数价格后,回来就在网上查资料,这时才知道一汽也有ID4crozz。之后又去一汽大众了解对比试驾了几次。从空间、动力、配置、续航、安全性,都让我把途观排除在外了。由于2022款ID4crozz没有360全景,hud平显还要单独加装,加上没有七座的配置,就聚焦在ID6crozz上了。最后在4月10日订了ID6crozz Pro版,显示预计一个半月提车,在5月18日就通知车到了,办理手续和贴膜,正式于25日提车。 费用: 车价:28.52 4s优惠:0.9 赠送保险补贴:0.55 旧车置换:2.4 置换补贴:0.8 车款:落地价27.62万,除去置换费用和补贴3.2,实付24.42万。 保险:买了8千的保险,除去补贴,实际支付两千五。 上牌:730 其他赠送:3m玻璃贴膜,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全车脚垫,开迈斯一年1500度电。 和其他城市车友二十三四万就能提车,优惠四五万的幅度,感觉自己买贵了,但实在不会讲价。 充电桩:线上通过南方电网小程序申请了电表,4s销售人员联系了充电桩事宜,选了一个上午,两边的工作人员同时到了,电网的效率高,五个工作人员,两人安装,一人摄像牌照,一人安全监督,一人指挥,不到十分钟全部弄好,这速度厉害。开迈斯两人安装充电桩,勘查了要拉七十米的线,不用我在现场,差不多六个小时全部安装完毕,除去免费的40米,还需要补一千多。安装测试好,一直没有给车充过电,直到6月3日,才把电消耗到24%左右,进行首次充电,充到80%,电表显示54度,按昆明的电价,算是二十多元吧。从满电到24%,开了约380公里,大部分是上下班通勤,算下来总续航约500公里吧。 驾驶感受:操控舒适精准,地面震动过滤很好,由于是后驱,走山路转弯时,遇到减速带,有时会感觉前轮轻微侧滑。 空间:平时上下班都是老婆开,来回40公里,周末全家三四人外出,第三排基本不用,折叠起来,第二排那是真大。 内饰:很豪华,加上氛围灯,夜里很梦幻。 车机:够用,没有大的缺陷,也没有要把车机当电视和游戏机的需求,导航和音乐足够了。语音识别需要学习常用操作,说多了识别不出。 智能驾驶:城市道路走走停停,自动跟车车道保持都没什么机会使用。昨天把车道安全功能激活,就算在城市道路,如果变道不打灯,方向盘会震动,平显会出现黄色道路标线,方向还会强行回正。 无线充电:我的苹果12promax,老婆的是12pro,放上去会提示无线充电,但过几秒就提示有异物请移除,无法充电。去了手机壳也没用。本想去4s检修,但看到不少车友也有类似情况,而且无线充电才5瓦,基本不能把手机充满,决定不修了,还是用线充吧。 其他:目前就充过一次电,也还没有专门跑过长途,后边有机会跑了长途看看电耗再测算分享一下。
今天给大家带来全新问界M7的试驾体验,以前试驾过问界M8,没有开过老款问界M7 车型,这次试驾完问界M7,眼前一亮出奇的好开,问界M8开起来更软更松散,而M7的操控偏运动紧致一点。 试驾车本是增程5座Ultra版本,车漆珊瑚红,我身高180多一点,前排是我比较喜欢的驾驶位,后排的腿部空间非常夸张的有一臂长度,而且座垫非常长,能够完全支撑着大腿。 1️⃣加速踏板、刹车感受 舒适模式的加速表现偏弱,体现在转弯变道时有些拖沓,运动模式的动力来的稍快一些,毕竟M7的整体定位还是舒适家用。车速50左右,从舒适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时,油门踏板踩下角度不变,车速时缓缓的有提升,并没有感觉突然窜一下,体感很好,整体评价就是加速踏板的脚感不突兀,在不同模式能明显感受到相同下压角度带来的动力是不一样的。 感觉得到刹车防点头的控制,但抑制的程度不够好,还是有一些晃,特别是起步加速和稍重踩刹车,感觉车前后像船一样晃。 跟大部分电车不同的是动能回收的力度很小,总共就2档,调整到强回收模式,速度30-40左右拖拽感很弱,提速超车后收油门的时候拖拽感稍微明显一点。 2️⃣底盘支撑 底盘支撑性很满意,车速60码左右变道,底盘支撑和座椅的承托性都很好,35-40码速速右转时,即使不靠座椅侧向的支撑,能感受到的离心力也很小,确实底盘素质方面强了不少,理想L7的底盘在新问界M7面前也有些黯然失色。 3️⃣底盘滤震 调整到舒适模式后,颠簸过滤的非常好,会把小震动完全过滤掉,车内非常的静谧,,跟大部分车子不一样的是,车速20左右低速过减速带,会感觉底盘很硬,很干脆的一下过去,没有多余的跳动,车速提到60过减速带反而觉得颠簸感更小,应该是有道路预瞄,速度越快越舒适。 调整到运动模式后,小的震动就能够传递到驾驶室里,比如大桥上的震荡标线,以及驶过马路上的井盖,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4️⃣操控、转向 底盘的调教比M8要鲜明一些,因为轴距短了,底盘的操控更好调一些,微打方向时,可以体会到车子操控的精准度稍差,不会马上响应转向打方向的一侧。助力风格整体是偏轻的,即使调整到运动模式转向助力也只是稍微加重一点,比一般油车转向轻很多。 开起来能感觉到车子是比价灵活的,但在转弯和调头的路段还是有笨重感,路口调头观察好距离避免蹭墙。 5️⃣HUD 试驾车是AR-HUD版本,开始看着有些模糊,用了自动调节高度后偏差也很大,手动调节后画面稍微清晰了一些,右转补盲投影放在画面里显示很小而且清晰度一般,用起来对我帮助不大,不如直接观看屏幕和右后视镜。 6️⃣NVH隔音 无论是风噪还是胎噪都抑制的很好,观察到理想L7和问界M7的胎压都不高,M7四轮都是2.6bar,所以对路面传递过来的噪音隔绝的非常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低速行驶时增程器噪音非常明显,有嗡嗡共振的声音。 7️⃣音响 这套音响低音效果挺震撼的,但是调教的不是特别好,所以还是用原生模式听歌吧。试听“黒月光”这首歌,张碧晨的声音适合“音乐厅”立体感更强,毛不易的低音歌更适合“影院模式”,听男低混响更强,听低音歌曲用“音乐厅”体验不好不好听,人声更空灵,歌词和人声听得都很模糊。 要是能够选装哈曼卡顿或者丹拿音响就好了,即使价格定高点也是可以的,有些用户确实对音响的品质有较高追求。 8️⃣能耗 驾驶车总里程110公里,我驾驶了7.7公里,有急加速,这段表显电耗17kWh。如果车主开的话应该在15kWh每百公里上下,这个表现对于一台30万+的车来说比较能接受。 9️⃣优缺点 ❌缺点 ①.冰箱最低只能0度冷藏,不可以冷冻。 ②.增程车型400瓦平台不够优秀,希望做得更好。 ③.中控的手机充框有点小,我的手机放进去富余空隙比较小,如果手机更大一点拿放就不太方便。 🟢优点 ①.尾箱门完全打开高度舒服,身高1米8的人都不会碰头。 ②.主驾有零重力座椅,躺下很舒服。 ③.底盘升级明显,舒适和运动性底盘兼顾。 🔟选买 M7比较推荐选择5座版本,除非6座车型当4座开,跑长途就选增程Max,主要市区就选纯电Max。虽然M7个M8轴距相差7厘米多,5座版本跟M8乘员舱空间体感相似,因为尺寸已经很大了,差距不明显。反而6座版本差距比较大,三排头部明显明显比M8差,而且两侧共享空间也比较挤。 车身颜色方面我更喜欢珊瑚红这个版本,但是因为夜间拍不太出来这个颜色的漂亮,高饱和度加一点阳光下亮闪闪金沙一样的质感,比展车的星际蓝要好看很多 ⭐总结 M7追求更多的是实用,少了很多豪华的配置,手动隐私窗帘,后排没有腿托,后排手动放倒座椅等等。之前被吐槽的底盘差的短板也补上了,真是走理想的路让理想无路可走,一个问界M7的增程版本把L7、L8都对标了一遍,但好在这两款车的价格方面有优势。
【提车价格】 裸车21.98+购置税1.94+车险0.6+上牌0.1+利息5.5;落地一共大概30.2万。不包含:厂家置换补贴1.2,国家置换补贴1.2,区补0.3。 【购车经历】 在广州了解全款优惠4.7万,觉得优惠太少没有定。五一当天去中升看车,告诉销售说在大兴看过,中升直接不参加说价格没法比大兴低;后去大兴看两次,谈价订车。要求贷款,核算后比广州全款更划算,所以做贷款。只要求装个360,其他什么都没要。4s店送抱枕+玻璃膜+脚垫,厂家送首保。 【最不满意】 车机是真心卡,狗都摇头,没有雷达,这都什么年代了。忘记跟4s店谈这个,现在单独买雷达850+人工230=1080 加装一个,有点后悔。 【空间表现】 是真大,满意。第三排没有用,无感,可以坐小孩,应急用吧。 【动力表现】 管够,高速只要你肯踩油门,动力足够。 【操控】 说实话有点飘,可能太高了,减震偏软。之前开丰田致炫,感觉比这个稳,可能是山猪刚刚吃细糠不适应。 【乘坐感受】 挺舒服,开车不腰疼,没有座椅通风,有点热。再吐槽一下配置,都30万的车了。联系大家还是选尊贵版吧,多那一万真的好多功能。 【油耗】 絶対满意,磨合期1000公里以内,干6.2油耗。还是大多数高速,没有用电,市区估计5。 【外观】 白色好看,跟销售扯皮+1k,报价要2k。 【保养】 还没保养过,不知道。之前买致炫在4s店还有几十桶机油,后面也就出个工时+别的小件,大概500-600吧,省心。
我给空间打满分过分吗?还说与懂车分偏差较大!锐界被定义为中型SUV,但真要拿它跟中型SUV比空间,那纯纯的欺负车。但当你担心拿它去跟高一级别的选手比较会受委屈时,却发现那些号称中大型SUV里的汉兰达,探路,领克09,揽月们,空间甚至都要略逊于它。除了大众那俩兄弟还能跟它PK一下,但那俩车身尺寸也明显大于它。 再讲讲动力操控,混动版就不多说了,网友评价就是俩字:丝滑!我买的燃油版,因为试驾的时候就已经感受过了,动力真的随踩随有,感觉不到明显的延迟。转速很难维持到2000转以上,80迈左右,基本维持在一千五六百转,还没来得及上高速,120码转速能到多少还不知道。 以上就是我能给空间和动力打满分的原因,纯属个人感受,有不同意见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