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AMG GT AMG GT 50 四门跑车

Amg提速无需多言,指哪打哪,高速变道超车非常的从容。就是这个价位的性能车跟同级别的家用车,配置相对来说确实低了点,不过也够用了,总的来说非常的不错👍
快乐的穷屌丝:我也十月份刚提车
熊来了没:裸车价现在就86了?爽,我当时裸车价92,加上选配,保险,购置税要120+
喜欢悠然清自在:我是差一点就能开amg了啊
Amg提速无需多言,指哪打哪,高速变道超车非常的从容。就是这个价位的性能车跟同级别的家用车,配置相对来说确实低了点,不过也够用了,总的来说非常的不错👍
快乐的穷屌丝:我也十月份刚提车
熊来了没:裸车价现在就86了?爽,我当时裸车价92,加上选配,保险,购置税要120+
喜欢悠然清自在:我是差一点就能开amg了啊
提车已经一周跟大家分享一下用车体验 为什么选择这台车? ✔️能与GT50对标的无疑就是帕美、8系和奥迪的A7(55 TFSI)虽然是个男生但是我却是对于内饰的设计十分注重,相比之下 50细腻的内饰和优雅的外观更能戳中我。 为什么选择这配置? ✔️现在4s店的GT50基本上全是现车,马上国六A要换成国六B,所以还有一定优惠。至于配置只能尽量跟你的心理预期去靠,不可能是十全十美。 我颜色选的时空银,配置是1️⃣21英寸双五辐熏黑锻造轮毂2️⃣U70红色卡钳3️⃣U78可变声级 AMG 高性能排气系统4️⃣夜色组件5️⃣DA4精选套装(柏林之声音响、无钥匙进入系统、抬头显示、360度影像)基本上我要的也都满足了,还是很满意的。 动力表现怎么样? ✔️在我开过的车里面真的是最好的了,之前开过最接近这辆车的是55TFSI的Q8同样是六缸发动机,但是50的表现要更为优异。 ?GT50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动力十足又十分平顺,外观好看,有尾翼,后备箱大,内饰同级别无对手,不烂大街。 缺点:舒适性较差甚至还不如C级,油耗偏高,保值一般,内饰的钢琴烤漆不贴膜很容易刮花留指纹。 综合来看真的是我非常满意的一台车,缺点我也可以接受,毕竟作为现在只能买一台车的这种情况,GT50既能悦己,又能顾家的特性是最适合我的,后续也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有什么关于这辆车的问题我后续也会为大家解答。
melv:后驱还是快乐的
磨不到膝的TT:之前也在纠结帕梅还是gt,可惜最后还是选择了帕梅,gt内饰空间太小了。
注意你滴电皮:四门真的很low
还没完全体验 等感受完再来 【操控】开惯740了 和740动力差不多 因为是性能车 740四驱行政m运动还是yyds 空间大配置高 【外观】绝了 哑光橙 独一无二!!! 【动力表现】挺好 【改装】排气 还有抬头显示 还有ecu一阶 改装花太多钱了
钓鱼达人孙笑川:能跑过比亚迪汉么?比亚迪汉不比amg gt开出去有面子动力足啊。
金橘子ff:颜色帅,轮毂帅,屁股也比上一款的好看多了
lcy32789763:改完一介,会不会影响质保🤔️
当初跟八系一起对比的,之前一直开五系,也想换个牌子,种种对比下选了50,成都买的,有台现车优惠力度可以,当场就定了,本来是准备拿来改装的,碳外观来一套的,结果今天提车第二天,开了一百五公里,就来了两个大故障,倒车影像跟雷达全部失灵,我联系了售后管家,他们说是模块有问题,两个功能是一个模块,是新款通病,我尼玛通病有故障的东西还敢拿出来卖,不懂法,不知道这能不能以后拿来维权,? 难受。 【外观】 拉风,改装空间大,开了一天,成都这种大城市路上居然经常可以看到大家的目光投来,改完还不逆天。 【操控】 刹车要踩死才能刹死,不习惯,昨天提车回来还嫌倒车时主动刹车太灵敏,要不要关了先,今天雷达就坏了,直接曲线取消,我t嚰谢谢奔驰啊。 【动力表现】 动力猛,还没试一百五往上动力会不会一直跟上。没心情 【改装】 没改呢,套件都选好了,这下等吧,没心情改了,都想退了。 【最不满意】 座椅不改通风热得很,座椅悬架都偏硬,能接受范围,故障牛皮,4儿砸店明知道是新款通病没有任何提醒,还卖的欢的很, 【购车经历】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八系,应该没人给了,认栽吧,一天就这样了,再开俩月该出的毛病应该都要出来了,受得了就继续开吧,受不了就打折卖了吧, 换台八系,别说啪梅帕梅的,就是单纯的不喜欢。 【提车价格】 全款的不到一百一,现车配置基本没有, 【驾驶感受】 刚从家用车转偏性能的车,感受还没来劲,就给打回去了, 照片也不想拍了 就这几张凑合着吧。有个视频上传不了,拍的倒车时候的,雷达也不响,车库黑漆麻乌的,没雷达撞上我都不知道。
adasfsdgs:看来品控比想象中烂一些 我是在这车和taycan之间选了后者
解药无效101:我的M4也是…刚tm想开心 第一天就出问题了。 涡轮不工作了 花了100多w买了个自然吸气的510匹老笨马…目前也得去4s店修一下 妈的 烦死了…
用户6823166134168:当初要不是gt50没现车我就定了gt50了
梅赛德斯-AMG GT是一款前置的双门跑车,外观风格与GT3十分类似,超大尺寸的梯形进气格栅配合直瀑式的中网设计,两侧还配有小尺寸的导风扰流板。整个看上去与GT3十分相似,让人一眼便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此外,发动机机盖两侧的通风散热口面积也更加大,相信这样的设计在这一台车身上一定不是为了美观,而是能够让他给最大程度的发挥动力。轮胎上,凭借着更宽的轮胎就能有更好的操控这一“键盘值”理念,AMG GT在赛道上一定能做出非常不错的圈速。 溜背式的线条搭配扁平化的车尾设计,双边四出的排气以及尾部的扰流板,不仅在外观上显得十分拉风,相信在空气动力学上一定有它的道理所在。 内饰方面,双联屏的设计营造了不错的科技豪华感,纯黑的风格配上涡轮空调出风口也强调了它的运动性。 动力方面,AMG GT50的最大功率是367马力,峰值扭矩为500牛·米,匹配9速自动变速箱,在动力和操控上直接拉满。
【外观】 这车外观饱满圆润,运动感强,经典耐看,尤其大尺寸的轮胎,给人一种冲动想驾驭它的感觉。 【操控】 操控感就像卡丁车一样。转向沉。指向稳。侧倾很小。悬挂支撑力非常好。 【动力表现】 前置后驱557匹大马力。弹射起步轻微打滑。动力源源不断。声浪震耳。打开运动模式后,油门反应变得更灵敏,换挡也积极。 【改装】 小改了一下。更换德国 Mansory尾翼 引擎盖板 尾翼选择了和原车一样的款式 不想破坏原车的协调以及风阻,又想要轻盈,本人痴迷碳纤维,之所以选择mansory是因为品牌做工符合要求,碳纤维纹路对称等一系列优点,最重要是够贵,够过瘾,所以叫mansory又叫man,sorry,男人对不起。哈哈! 引擎盖板没什么功能,好看就行,如果非说功能,比原厂盖轻几克,耐高温更好,虽然没那么高温度。铭牌是Mansory品牌创始人的签名。 瑞夫特水印,来自我哥的维修厂,干活精益求精,感兴趣的我可以带你去,提我打折。 最后我想说,mansory真的贵,也是真的好 mansory的独白:我很贵,男人,对不起 还更换了澳蒋轮毂螺丝 这个品牌不知道大家熟悉否 TC4钛合金 烧蓝 一套轮毂螺丝相当于一套国锻轮毂 我是一个喜欢轻量化到极致的人 轮毂螺丝可以很轻 很安全 澳蒋我认为是轮毂螺丝能买到的天花板 秒杀了BLOX 等其他品牌 当轻量化武装到牙齿 你会感受到减轻簧下重量带来的转向轻盈 操控的愉悦。这就是改装的魅力所在。 【最不满意】 变速箱逻辑有问题。Race模式半油还不主动降档大大的差评....这车居然没有配地盘升降。下地库的时候要小心。 还有视野太差。右前方几乎是盲区车太宽头太长中控全靠触摸板 操作很不舒服 想切个歌 调好久...切换很不方便 不人性化 【购车经历】本来想买GTR 或者R pro 没有车源 ,走了几家4S店了。我们这边只能买到gtc而且订货周期半年……买车最难熬的就是等车了 【提车价格】 裸车194。落地差不多220 【驾驶感受】 悬架偏硬。过减速带和坑洼路段的时候。有清晰的路路感传递到车里面。而且加上座椅对身体的承托性一般。开时间长了腰受不了。开一个小时要下车休息一下 【乘坐体验】 声浪震耳。副驾驶坐女性朋友的话。穿裙子的上下车不方便。其适用的用户群体也相对有限。建议大家在同级别车型里做好对比。谨慎入手。 总结 总结就是动力和外观对得起价格但是使用感受一般AMG可能都这样 或许走在时代前面但是真的不人性。
极速营口9v:这里怎么没人当狮子了
用户3440735622218:你的生活我的梦
宋宋子fighting:这车确实不错
用户带来的这款奔驰AMG GT在动力方面搭载了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到639马力,最大扭矩900牛·米,与之搭配的是9挡双离合变速箱。该车动力响应十分敏捷,动力输出十分顺滑,衔接自然。 底盘方面采用了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挂。悬架整体调校偏硬,所以舒适性自然而然就差一些,遇到明显的颠簸时,后轮的跳动特别夸张,动作也不是很干脆。 客户反映说发动机转速升高后升挡变速器不工作。我们的维修人员接车后发现车辆正常驾驶时,变速器工作正常,但是高速驾驶后,换挡会出现顿挫,然后变速器不升挡。我们的维修人员对节温器进行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检查冷却液时,发现冷却液不足,加入冷却液后检查发现冷却液循环不通畅。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确定故障是因为变速器油热交换器回水管路中有空气。我们的维修方法是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排出后试车,故障消失,车辆正常。 内饰的话精致的细节体现了车辆的运动感,线条造型充满肌肉感,但给人感觉还是那么有气质,运动和优雅两种味道结合得很棒。挡把两边带屏幕的按键和旋钮做的很精致,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车辆保养方面首保一般是三个月或者五千公里,时间里程以先到为主,首保需要更换机油机滤,检查底盘螺丝是否松动,车辆车况是否良好。小保一般一万公里进行一次,需要更换厂家提供的机油机滤,检查底盘是否有漏液,车内电压是否正常。小保一次一般在1200元左右。 总的来说该车的动力性能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独当一面,如果你刚好想要一台动力强又有四驱的四门跑车,那这辆车自然可以作为你的选择。
这车的前脸远比车尾好看,前脸凶悍,车尾太优雅了,停在停车场里,它的扎眼程度一般,反而更像一个豪华轿车。但是内饰的做工用料都很优秀,AMG专属方向盘和座椅,坐上去你就想压榨它的速度,普通模式动力一般般吧,油门偏沉,排气声音也不大。运动模式下首先排气声浪会变大,然后油门踏板变轻,提速很猛。我觉得四门四座是这车最大的优势之一,如果你是一个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年轻父亲,建议入手,这车既能满足家庭日常用车,偶尔自己开的时候还能撒欢一下,感受一下速度的魅力。其次就是GT 50的价格优势很大,回首看看其它几款AMG GT系列的车,动辄大一百多万,没有点经济实力很难驾驭。
Isan987:武汉哪一家可以看到实车
奔驰-AMG GT63 S搭载一款Speedshift MCT的9速变速箱,这样它的百公里加速就达到了3.2秒,极限速度可以达到315公里,速度与高铁并肩。 奔驰-AMG GT63 S之所以能有如此的速度,得益于它搭载了一款增压涡轮引擎,4.0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其最大输出可达639马力。 车辆叶子板上贴有V8的logo,乍眼一看那种汹涌澎湃的动力已经一览无遗,就像它在像世人宣告,我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不要随意招惹我。这样的气场之下,想必一般跑车见了他,也得打两声寒颤吧。 车尾底部配有双边四出的超大口径排气孔,也在宣示着它强大的动力。车身的颜色,继续沿用Graphite Grey Magno的标准车色,整体看来显得非常高贵神秘,却无不透露着强烈的美感和迷人。 大灯是全新设计的造型,扁平且修长,远远看去非常狭窄,就像一个不怒而威的野兽在居高临下俯视着你,那强大的气势,令人不寒而栗。
这款保时捷帕拉梅拉Turbo的新对手是目前奔驰产品线里动力最强的王者。639马力和900牛·米的扭矩,意味着尽管GT63 S一身的肌肉,0-100km/h只要3秒出头。我爱这台AMG。如果设置好弹射起步,把一切电子系统的封印打开,让排气管开启炸街模式,你会不敢相信它的加速有多暴力。即便在干燥的直线路段,这台配备四轮驱动的GT63 S 的牵引力控制系统也需要疯狂的工作来保证轮胎的完整。 有时候,GT63 S会有点涡轮迟滞,但奔驰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这帮德国疯子工程师还会在仪表盘上给你一个提示,告诉你动力何时涌现。而且,不是跟你吹,这一瞬的等待真的值,因为随后涌现的动力和速度…..令我心醉神迷。它的操控也很棒。尽管GT63 S的重量堪比豪华邮轮,你依旧能以极高的速度把车扔进弯中,出弯时可能还会思考自己能不能开的更快一些。当然,如果将车子琳琅满目的设置合理调整,你真的可以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这些琳琅满目的设置中,悬挂软硬程度的调整必不可少,有些设定甚至可以让车子飘起来。但如果你能合理配置,你能在纽博格林赛道开出7分25秒的圈速,换句话说,GT63 S是世界上最快的四座车。 这或许就是GT63 S最惊人的地方。它有究极跑车的速度,却不缺赛车的凌厉操控;舒适模式下的它安静、文明,是一台配置完善的GT跑车。GT63 S非常舒适,后排还能坐下两个成年人,后备箱空间充沛,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中控扶手箱,我的钱包丢在里面愣是没找到。这车的问题?尽管我是无框车门的脑残粉,但我不觉得GT63 S的颜值有多高,中控台操控娱乐媒体系统的“鼠标”也略显迟钝。 但GT63 S最大的问题在于高排放高污染。如果你买了它,瑞典少女肯定大喊。所以我建议你等一等传说中马力更大速度更快的800匹马力版本,那个高功率版本据说搭载了混合动力系统,正合了她的心意。
优点: 1、【外观拉风帅气】发自肺腑的说一句,奔驰AMG GT这款车,尤其是53系列的车型,它的外观设计帅气到炸裂,属于想低调都没有办法低调的豪华气息。AMG惯用的直瀑式前格栅,加上前LED大灯组,再搭配倒钩状的LED日行灯,整体前脸凶悍又有辨识度,很有视觉冲击力。侧面线条也是如此,依旧保留着跑车有没的线条,但是又充满了力量感,优雅却又肌肉感十足。 2、【内饰炫目】在内饰上,其实奔驰AMG GT也将性能和豪华结合的很到位,双12.3寸连贯式数字仪表盘配合木纹饰板,再加上充满运动感的方向盘那和赛车座椅,分明就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款豪华到极致的性能车。此外,其在细节方面做得也很到位,比如无处不在的AMG标识,64色氛围灯,经常触碰的地方采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和皮质包裹,以及风险处理。 3、【空间尚可】在空间方面,奔驰AMG GT作为一辆四门跑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空间压抑。前排空间宽敞,后排空间,我身高180,坐进后排空间,腿部空间基本有2拳的距离,头部空间基本有1拳左右的距离,还不错了。奔驰AMG GT的后排地板的地台稍微有点高,但是考虑到这个车后排只能坐两个人,也就无所谓了。 4、【动力强劲】奔驰AMG GT 53搭载的是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48V电机组成,这套混合动力给了车辆很好的动力响应。在试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舒适模式和竞速SPORT 模式,在舒适模式下,这辆奔驰AMG GT 53开起来很顺畅,整体加速很线性,即使深踩油门也不会有很强的推背感;但是在体验竞速SPORT 模式的时候,深踩油门随之而来的就是非常刺激的推背感,方向盘转向力度也随之加重,并且,竞速SPORT 模式下只要深踩油门不放,推背感会长时间相伴,不知不觉中车速就轻松达到200千米/小时。 缺点: 1、【悬架偏硬】奔驰AMG GT 53的悬架偏硬,不仅是在大型减速带和坑洼路段的时候,有清晰的路感传递到车内,而且加上座椅对身体的承托性一般,一旦开的时间长了,腰疼、屁股疼。 2、【油耗偏高】尽管对于一辆跑车而言,油耗高不能算缺点,但是有一说一,这款车的油耗和同级别的车型的油耗相比,还真的是蛮高的。在高速上,其油耗一般在15个油左右,在市区的油耗基本是在18-20个油,的确有些高。 3、【方向盘指向】奔驰AMG GT 53的方向盘还是有一定虚位,指向性有些模糊,另外前排坐姿有点低,稍微有些影响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降低了这台车的操控性。 总而言之,奔驰AMG GT 53的确很不错,但是离优秀还有一定差距,其优缺点明显,其适用的用户群体也相对有限,建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做好对比,在同级别的车型里,谨慎入手。
AMG GT 53 4MATIC 四门跑车搭载的3.0T直列六缸发动机绝对算得上是重型武器,这台发动机来到AMG GT 53 4MATIC 四门跑车上面,动力输出质感相当柔顺,给人一个非常舒服的第一印象,电子增压器和48V轻混系统这些新潮外援一出手,所有衔接都变得轻描淡写,能收到的就是一气呵成的发力。动力输出响应足够快,不用去管是在什么驾驶模式,只要油门动作有加深,力量马上就会跟上,提速表现自然很精神。 AMG GT 53 4MATIC 四门跑车的悬架配置为前后双叉臂,选装了AMG动态增强版组件,里面包含有多腔体空气弹簧减振器的配置,更凶残的63车型标配就是这套多腔体空气弹簧减振器。悬架滤振动作还挺到位的,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硬,切换到不同模式,能感受到的也一样是硬,这根本就是运动直男风格。偏硬的悬架风格很难带来优秀的舒适性,遇上比较明显的颠簸路段,在车里能感觉到后轮跳动特别夸张,而且动作好像也不怎么干脆。 这是AMG独立开发的第三款车型,名字也带有AMG GT,不过它的底盘和E级更有关系,所以它并不像AMG GT那样有着全铝车身。基本功没有练到瘦下来,体重也就比较难控制,有时候车身动作跟进起来会缺点灵动,好在深厚的动力能马上带动起来,整体的畅爽感并没有丢掉。转向表现用敏锐来形容就足够了,动作响应非常快,攻弯动作就是那么清晰。
前脸直瀑式进气格栅搭配上犀利有神的大灯,看起来很有攻击性,并且大大的奔驰车标很显档次,车身简洁修长,细节的处理很用心,大溜背车顶还有无框车门都彰显着与众不同。 内饰布局简洁,经常碰触的地方使用了很多软性材质覆盖和皮质包裹,还加入了缝线处理,平底运动型多功能方向盘大小适中,握感很舒服,一体式双联屏画面清晰细腻,可以显示丰富的车辆信息,到了晚上打开64色氛围灯,营造出来的那种豪华感很让人喜欢。 前排空间充足,身高1.75米的乘客坐进后排,腿部有着1拳半的距离,头顶有着近3指的富余,不会有拥挤和压抑感,掀背尾门开口很大,拿取行李时很方便,要是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装些大件物品也没有问题。 搭载了一台3.0T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了367匹,还加入了48V轻混系统,动力储备很充沛,中后段加速持续有力,深踩油门能够带来很强的推背感,底盘采用了前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对车身的支撑很到位,快速过弯和并线时侧倾很小,就算是遇到大点坑洼带来的强烈冲击,底盘也不会出现任何松散。 再来说说它的不足: 1、匹配的9AT变速箱在2挡切换3挡的过程中有些顿挫,其它时候换挡平顺,只是换挡速度不快。2、由于车长超过了5米,转弯时尾部随动性一般,方向盘的指向也有些模糊,降低了操控性。3、百公里平均油耗在15-16L左右,市区内遇到堵车会达到18-20L上下,和竞品相比还是比较费油的。4、前排坐姿低,视野不够开阔,座椅对身体的承托也不太好,一般开2个小时,就会感到腰酸背疼。5、悬架偏硬,虽然带来了清晰的路感,可经过减速带和非铺装道路,颠簸感很直接就传进了车内。6、选装配置有点多,像360度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在普通品牌上已经很常见,可它还需要加钱才能得到,让人心里很不爽。 AMG GT 50 四门跑车很有自己的调性,再加上奔驰品牌的名气响亮,跑在路上回头率很高,能够满足车主们的面子问题,但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出色,定价偏高,舒适性一般,操控在性能车中也并不是很抢眼。
AMG GT基于E级轿车平台打造而来,与那台前中置超跑AMG GT除名字外并无太多联系,所以这个命名实在是有点让人搞不懂。 AMG GT极低的离地间隙,配合较薄的座椅,使得驾驶员拉开车门顺势坐下的一瞬间,有种“一屁股坐到地上”的体验。由于坐姿很低趴,而AMG GT53四门版的仪表台又比较高耸,加上它巨长的引擎盖,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收到比较大的影响,很难在不调高座椅的前提下准确获得车头两侧的信息,对驾驶员的车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受制于E级的架构,方向盘并非与驾驶员的座椅中线对正,同时油门和刹车踏板的进深很长,相较于欧美人种的大长腿,对于亚洲人的体型就必须坐得很前,但此时又容易引发离方向盘太近的问题。 AMG特调版M256 直六引擎启动后排气声随机浪袭来,AMG暴力美学此刻已经被唤醒。在Comfort模式下的9AT变速箱相当平顺;而在躁动的Race模式下,这套动力总成能给与车辆源源不断的加速度。无论升降档逻辑及档位间的衔接均无可挑剔,支持在80km/h左右挂入第9挡,时速120km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也就只有1500rpm,整体油耗表现也能控制得很好。 AMG方向盘转向时电子味很浓,在可变转向比的加持下仅有左右仅一圈的行程,在中低速劈弯能轻松控制。底盘的表现上,AMG GT53四门版因采用了强硬的空气悬架,对路面颠簸的处理非常运动化,避震器会更倾向于支撑车身,而不是像家用车那样更多得去考虑吸收和化解震动,再加上AMG GT53四门版那低扁平比的轮胎使得后排的颠簸感,明显会比前排更直接。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台车是一位小姐姐购买的这台保时捷911 2020款 Carrera 3.0T,今天我们就展开对这台车进行深度评测: 车型分析: 我们首先来采访一下小姐姐的选车经历吧?首先小姐姐说她的预算也并不多而且还想要一个牌子硬的、颜值高的跑车,所以就选择了这台保时捷911。我认为从我驾驶感受而言这个价位我最喜欢开的车型也就是保时捷911莫属了,无论是颜值还是性能都是这个价位的代表。价格层面我们就以今天这台车型为例,官方指导价为126.5万,我们太原市没有优惠还需要选装,今天我们抛开选装来说这辆车本身,因为毕竟选装是个无底洞。所以就按裸车价126.5万来看,购置税111947元,保险31000元,车船使用税1920元,上牌费300元,最终落地价为141万。 静态部分: 我们依旧是老规矩先来报数据。保时捷911车身长度为4819mm,车身宽度为1852mm,车身高度1298mm,轴距2450mm。内饰部分中控台上方采用软质材料包裹,往下是仪表台部分采用双7英寸非全液晶仪表,方向盘材质采用真皮包裹的方向盘,整体握感还是比较好的。中间是嵌入式10.9英寸的中控大屏,整体显示效果细腻而且反应速度也较快。再往下是金属质感的面板。整个内饰看起来特别有科技感和层次感。座椅材质方面采用真皮座椅,整体包裹性特别好,填充便硬支撑性也特别到位。我们把前排调整到适合我的坐姿(香哥身高173cm,体重55kg),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前排头部空间3指。接下里我们一起去后排看一下后排空间表现如何吧?我们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后排腿部空间1拳,头部空间2指,这个后排空间属实有点小了,只适合应急而且后排没有车门上下车也不方便。 动态部分: 保时捷911搭载着一台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匹配一台8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最大功率283kw(385Ps),峰值扭矩为450N.m。实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16s,这个动力表现可谓是提速小飞机,那都老快了,你要在市区代步开的话,油门都不敢怎么踩。底盘悬架方面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整体调教风格偏硬支撑性特别好,快速过弯信心满满。隔音静谧性方面怎么说呢?你说好吧是对外界噪音传递控制的不错,但是这台车自己有声浪,这声浪比较明显。燃油经济性方面,我们依旧老办法,以太原市内实测为例,实测百公里油耗为10.3L。保养层面这台车保养周期为10000km一次,小保养一次的费用在2800元。 总结部分: 如果你和这位小姐姐一样,就想买一台要牌子有牌子,要颜值有颜值,要动力有动力的百万级轿跑车型的话,你不妨去看一下保时捷911这台车!
【前言】 坐标深圳。作为第一批进口韭菜Model 3 performance车主,成功地又跻身Taycan 4S大韭菜圈,家里车很多,但除了下赛道、出远门或露营可能用到油车外,其他时候都只用电动车代步,评论中也会附上一些Model 3、Taycan 4S和其他车型的对比。 【外观】 车型见仁见智吧,反正我个人是很喜欢,冰川蓝LED大灯很好看,但也有很多人觉得鸡肋。 【内饰】 做工是保时捷正常的水准,科技感是目前保时捷车型里最好的,驾驶位置的曲面屏非常清晰,满满的高级感,空调屏的分辨率与其他屏幕有点格格不入,副驾驶屏极其鸡肋,非常难用,功能少得可怜,最亏的配置之一。有关颜色我买的是现车红黑,恰克米和莫兰迪棕也非常高级。 【车内配置】 车机系统逻辑混乱,反应速度慢,但是好在稳定,用习惯了耶蛮好,Carplay偶尔会宕机。 辅助驾驶体验为0,基本不能用。 语音识别功能体验为0,能气死你。 总之,日常驾驶全靠carplay,与特斯拉的车机系统相比就是Win XP与MacOS的区别。 倒车全靠车镜和全景影像,倒车影像畸变严重,基本没法用。 多功能方向盘居然不能切歌,需要手动设定按键,真是活久见。 【空间】 比我预想的要好,后排空间够用,后行李箱够用,放不下9寸标准球包,斜放14支杆的8.5寸或者12支杆的支架包是可以的,车内储物空间略少但可接受。 【舒适型】 非常好,保时捷一贯的水准,建议自己选配一定要上18向,腰部的夹向调整会非常舒服,可惜我买的是现车,只能选14向。 过减速带和坑洼路段高级感十足,即使是在sport plus模式下,细小震动也会过滤得非常好,在路感清晰的情况下赋予更多的行驶质感。 【驾驶】 加速:选了SC组件,百公里加速为3.8秒,只略慢于Model 3 performance的3.2秒,但是实际感受却相差甚远。Model 3 performance给我的感受是极其爆裂的,这可能是因为0-50km/h这段特斯拉会更快,当然也可能是因为Taycan的底盘功力很足让车身很稳定且更静音,所以降低了感官上的冲击,很像之前开DB11时候的感受。后段加速犀利,封闭路段220KM/H再点油门还是会有清晰的提速感,Model3没开过这个速度,因为到150的时候就吵得不行了。 操控:非常好开、好驾驭,911的即视感,开起来非常轻快,找不到panamera的影子,反而满眼都是卡雷拉,可以大油门攻入弯心,快、稳、准。但毕竟2.2t车重,快速过弯时总不敢去尝试极限,给我的信心感不是很足,刷赛道跑不过同级别的Panamera,但正常路上行驶质感好于Panamera和911很多。 【续航里程】 标准电池,非大电池。续航显示非常实在,可跑里程只多不少。驾驶习惯不好,所以常年空调+大脚油门+sport plus模式的情况下我续航只能跑到370,省电模式450+应该问题不大,俱乐部里有车友可以跑到500。 【有关选配】 必选的配置:电动充电口,电动折叠后视镜,SC组件,全景影像 有用的配置:抬头显示系统,跑车声浪,动态照明的LED大灯,18向座椅 最坑的配置:副驾驶显示屏,自适应巡航,以及有关辅助驾驶的一切配置 22寸轮毂见仁见智,的确好看,但身边车友普遍反映很容易鼓包。 【简单聊聊】 之前Taycan网络上爆出很多问题,但我一个都没有遇到,身边也有偶尔出现问题的但也都顺利解决了,所以我觉得品控还是有所改善的,起码我现在开起来没遇到过问题。 再说说特斯拉,Model 3 之前网上也是恶评如潮,但是我也一个问题都没有遇到过,包括高速黑屏什么的都没有,身边的车友们也很少有出问题的,可能是我圈子太小吧,但我个人是觉得特斯拉还是值得信赖的,且我用自动驾驶的频率非常高。 总得来说,我认为Taycan是一辆非常好开的车,兼具了911驾驶感受和panamera的空间,但对比下来越发觉得Model 3 performance的性价比太高了,在外观、内饰上基本是一个非洲一个欧洲的对比,坐到Taycan车里就不想再回特斯拉里面了。但是除此之外,车机感受和加速性能上特斯拉真的是感受非常之好,科技感爆棚表现在用车体验的方方面面,而且现在Model 3 performance价格下探到30W左右,真的是非常划算。保时捷美其名曰让人专注于驾驶,但Tesla自动驾驶的感受也是非常之好,基本上每次上高速或市内堵车的时候都会用到。而且特斯拉开起来不心疼,路上偶尔暴力驾驶一下也不会很担心。 开过的汽油车和电动车都不少,但毕竟不是专业车评人,对于汽车,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驾驶方式和感受也不同,我只是以我的视角来说清楚真实感受,如有不同声音,请大家多多海涵,共同探讨。
首先需要说一下,这个车主认证,扫了几次每次都是帕梅而不是帕梅混动,我看了一下车友们确实都是有帕梅混动的认证,不知道出什么bug了,还望向懂得车友领教一下。 首先说一下我选帕梅和帕梅e的思路过程:我一开始去保时捷店是看帕梅的,但是试驾完一问,人没现车,然后让我来选一份我自定义的配置单出来,一年左右提车,我同意了,合同都签了,要走的时候看见一辆绿牌帕梅来保养,就问了下原来是帕梅e。之后进一步了解,说内饰完全一样,配置还高一些,可油可电。因为我上班30公里,店里说纯电续航60公里,我就想着正好来回用电省油了,配置也高一些,行那就试试看吧。之后就去试驾体验听销售讲解,还说有正好有一台现车,我直接路转粉。 那下文就一样一样说吧,我也开了2k多公里了,可能不客观,请大家谅解。 外观我给了四分,因为我也是奔驰车主,对于车头外观更喜欢奔驰的设计,比较霸气,保时捷的前脸不是不好看,是我个人认为没奔驰那么大气(轻喷,轻喷)。但是帕梅这个侧面和尾部就没得说了,极具美感的线条与车灯、logo以及车身各种元素相结合,放在古代应该可以媲美雕像的美感了。 内饰我给了4.5分,看惯了奔驰的内饰再看保时捷的内饰也认为保时捷的内饰做的也非常豪华。论质感我认为奔驰更胜一筹,但是论动感,还是得保时捷;奔驰的内饰给人一种优雅,闲适的格调,而保时捷是一种激情与热血,非常能勾起我的驾驶欲望。唯一一丁点不足就是我觉得实体按键更多一些会更好,比如座椅通风加热这些在帕梅里是虚拟触屏按键(当然这个也是仁者见仁)。 配置这个嘛,保时捷品牌通病。因为我提的是现车,配置就是有啥用啥,我车上有用的配置我回头一查,全是选装单上的项目,把那些配置去掉一看,剩下的配置没几个了。这个还是要批评的,对一个品牌一个车型做点评肯定得有褒有贬。 乘坐空间方面没得说,本人185身高,xy双轴空间充裕,在后排斜躺都没多大问题。z轴空间稍微有点挤,不如suv,不过这个是必然,没必要提出批评。储物空间还是比较珍贵的,后备箱也没有多大,塞一个旅行箱之后只能再塞些其他尺寸没那么大的物品了。 续航这个点就谈谈纯电续航吧。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店里说60公里续航,但是我上班单程30公里,去的时候没问题,回来的时候油耗就上来了,这个就不多说了。 驾驶感受这个点,指向精准,几乎不存在虚位,底盘调教可运动可舒适。舒适模式时底盘甚至能跟我那辆奔驰一个质感,滤震柔滑,几乎没有路感,我有一次水瓶没来得及盖起来,在舒适模式下过一段比较烂的路,水都没洒出来;在运动模式下路感极其清晰,标准的跑车底盘,保时捷能在同一台做到这两种极端,点名表扬。变速箱的顿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点比奔驰的9at要好很多,奔驰在接近红灯松油滑行的时候,车辆降挡一顿一顿的,保时捷不会。 动力方面动力随叫随到,几乎没有响应延迟,2.9tv6一点毛病没有,你要平顺她就给你平顺,你要激情她就给你激情。声浪悦耳,浑厚,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油耗嘛…虽然是个绿牌,但是平时12,15个油,s+30个油轻轻松松 【最不满意】 补上一个最不满意吧,一点就是这个车机,说句实话设计界面不太人性,按钮太多,界面太杂,开着车没办法精准的按到想要操作的按键,而且流畅度也有待提高。(在智能度评分适当减分)另外就是这个保时捷的座椅,太他么硬了,这段时间只要上车开个把小时,腰部又酸又疼,后来忍不住了,直接某宝50块买了个靠枕舒服多了。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倒车影像,只能用阴间来形容,比例失调,视角奇怪,就像这个镜头带度数一样。
虽然现在还没怎么开,但是试了试选配的世霸音箱是真的不错,我开过的超跑里是我听过最棒的音响,比SF90的JBL音响强太多了 车内标配大量翻毛皮和碳纤维,质感真的不错。我之前在宁波试驾过,也在几个车展看过展车,才发现实际的车有很多细节方面比我试驾和看到的展车强很多,很多细节改进和优化,更有质感了,很不错 开起来的话,还是远远不如SF90等混动车的那种从容和方便,倒车停车还是要相对小心一点,但是毕竟是2022年的车,电控方面基本已经完美无瑕,虽然马力数很大并且是后驱,但是各种电子介入会让这辆车异常的好开(相对之前的兰博等车),并且舒适度和底盘完全是GT车的感觉,很舒服,买菜车果然很适合,所以我一开始就定位,mc20就是我的平日日常出门车,不下赛道,少激烈驾驶,就是纯粹帅,拉妹子钓妹子一绝 总的来说,210多w的起售价真的是性价比超高(2023款涨价了),同价位的迈凯伦GT和马丁vantage,都远不如这个酷炫,外观就碾压了 性价比高的车,但是需要市场认可,还是要不少时间的,现在跑车越来越平民,价格下来了,标配配置也越来越足,很多夸张离谱的选配越来越少
提车也将近4个月了,其实一直都有想写评测,但是无奈种种原因,导致车子一直没有办法正常使用,刚刚从哈尔滨拖回深圳后,电瓶就亏电亏到没办法充电了,然后质保换电池,电池又是专用的,全国没货,只能从德国订回来,等了一个月。电池回来了,装上去发现尾翼爆故障码,4S又质保换尾翼组件,等了两个月,今天才开去4S店更换,希望明天拿到车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吧。 车子是好车,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台保时捷,我选择它的原因有几点,第一就是外观低调,我之前买的720就是太高调了,去哪都不方便,回头率太高,但是911也太低调了,几乎没有回头率。第二就是它的动力,官方宣称2.7秒破百,比720的2.9秒还快,那必须试试呀。 【驾驶感受】 重,保时捷的方向盘,刹车,油门都特别重,比我的G63,RS4,720都重,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面适应了还好,但是还是觉得重。 【操控】 本来想买一台可以日常代步的跑车,但是没想到操控没RS4舒服,可能是turbos偏赛道吧。 【动力表现】 油门反应有点奇怪,普通模式下,前半油门就很家用的感觉,没有超跑的顿挫感,加速也一般般,但是只要切换到运动模式,深踩一脚油门,2.7秒破百的推背感,不是一般般的牛批,简直可以和电车的加速媲美。 【亮点配置】 配置基本能选则选,但是发现有些配置作用不大,比较喜欢的地方就是无线的carplay非常舒适。 【提车价格】 选配加豪车税加购置税加保险,落地大概330左右吧,没怎么细算。 【购车经历】 订车订了8个月,期间充满期待,毕竟人生中第一台自主选配的车,以前的车买的都是现车。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还是电池问题和尾翼问题吧,以为迈凯伦的质量够差了,没想到保时捷也那样,而且路面不平的时候,车内会有异响。还有油箱特别小,油耗特别大,加满油大概60L,市区只能跑200公里,比720的油耗还要高,我就搞不懂了。 其他问题后续发现再更新了,谢谢。
【充电时间】 一般情况用到30%去充电,设定充到90%停止。晚上插上插头,第二天就好了,所以充电时间几乎是无感。 【续航】 现在还是新车,电池还需要多充几次激活。暂时90%电量显示可以跑315公里,换算大概满电能跑350公里。正常日常开够用几天使用。 【动力表现】 虽然是基础后驱版,但整体动力足够用了。电车瞬时扭力很强,超车很轻松。暂时还没扭去运动和运动加模式,等磨合一段时间再试试。 【外观】 超跑外观很吸睛。冰晶蓝颜色无论实车还是拍照都很好看。 【内饰】 金属钕装饰组件真的是点睛之笔,点缀了黑色皮内饰。官网显示的图片很金,挺浮夸的,但还好看视频了解到是像iphone的金属粉。 【智能化】 原厂自带的系统就没什么智能化可言,但配搭上iphone用carplay就感觉还不错。屏幕按键反馈还算可以,不算慢。 【最不满意】 中央扶手箱打开后不能卡位,导致不好拿放东西。 部分设置没有记忆功能,每次上次要按动能回收,或者扭到自定义模式。 镜头的畸变很严重,总觉得很近很容易撞到车,但实际又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全景天幕很好看,也多层镀膜阻隔紫外线,但广东的夏天透进来的热量还是有点大。坐前面感受不大,但后座乘客会感觉头顶热。不知最新能选配的可变光控的全景天窗能否更好阻挡热量。 【购车经历】 看了很多评测的文章和视频,官网上看了各种选装配置,家里有台七人车油车负责长途,所以选择保时捷的电车。去朋友介绍的佛山南海保时捷,试驾后感觉挺好就下单了。 【驾驶感受】 保时捷操控真的很强大,电池压在车底,低重心加上支撑力好的空气悬架,没有什么侧倾,很稳定地拐弯。电动跑车声浪科幻飞船声音很上头,但现实很多时候是用来提醒行人有台电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