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沃尔沃XC90 PHEV E驱混动 T8 长续航智尊豪华版 7座

开了两千公里小小总结一下:外观大气稳重,最好用的是ACC自适应巡航,开高速简直太好用了😄平均油耗10个左右,不满意车机软件!其它还行。
用户346647772112:福建67万落地,还送5000油卡
四通3:10个油还叫新能源?
要不是吧台:68万落地
开了两千公里小小总结一下:外观大气稳重,最好用的是ACC自适应巡航,开高速简直太好用了😄平均油耗10个左右,不满意车机软件!其它还行。
用户346647772112:福建67万落地,还送5000油卡
四通3:10个油还叫新能源?
要不是吧台:68万落地
纯电续航增加了,开空调,听音乐也可以跑50+,上下班两天充一次,安全性就不用讲了,紧急避让功能激活了好几次
开车慢请靠边:71.5裸车,四儿子骗人吗?说直售全国统一价?
深圳小超:在深圳哪里提的,71.5万 问了很多说直售73.5万
知天命:我能跑到70+
安卓车机还不错,就是功能少了点,比如音效模式只有两种,无法查看车辆信息等,希望通过OTA升级能更好
富足清风dSS:这车和途锐比隔音,胎噪,那个更好
用户2982226027357:音响据说不如老款的是吗?
【空间表现】三排没用过,因为二排有安全座椅 【舒适性】偏硬 【安全性】满意 【第三排空间】缺少实践 【购车经历】看了就买了,媳妇喜欢 【提车价格】72.6 【驾驶感受】提速可以 【油耗】纯油模式9.6升跑百公里
除了人工智障的车机系统,其他都很完美。 之前开的荣威2016款4驱RX5,基本车机能干解放双手干很多事导航啊开空调啊很方便,很智能。换了这车后,刚开始不太习惯,但渐渐也就习惯了挂着手机开车了。 总的感觉XC90就像一瓶老酒,他的设计很人性化,所有的设计都是刚刚好,设计师们考虑过后期的使用的种种场景,这车是越用越熟越喜欢的那种车。
江盐T8:真的是越用越喜欢
NB刘:这个颜色的XC90可不多见 漂亮
速度与激情0918:这外观是牛仔蓝吗?
【安全性】 主要为了安全,安全这方面沃尔沃毋庸置疑 【舒适性】 插电混合动力非常强劲日常超车行驶毫无压力 【油耗】 因为还没有安充电桩 现在综合九到十个左右 【驾驶感受】 沃尔沃的很多宝藏功能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挖掘,越开越满意
成熟的小锁:你每次锁车,空悬自动降低车身,尾部降低的时候,车有哒哒哒的声音吗?我也是23款
取昵称可真难啊:身体好多人为了安全都买沃尔沃了 安全最重要
南城有海765:没电时候动力下降明显吗
好车。用得舒心放心安心啲一台车。这几年来。共同走过很多路,疲惫时有美妙的音乐,高还原度的音质 陪伴确实 挺治愈的。在停停走走啲城区内贺驶,可以省点油钱,急提速超车时,能发挥一点小作用的小电池,也算满足了
还是那个大爷的大爷:爽文!坚定完毕!
外观和燃油版并无太大区别,沃尔沃标志性的极简北欧风,雷神锤大灯和维京战斧尾灯都不会缺席。车内用料采用了木质+钢琴烤漆+双层缝线工艺,还有Orrefors水晶电子档杆,整体精致感较为出色。此外,虽然这台车的座舱并没标榜科技感,但依然提供了12.3英寸液晶数字仪表。此外,19个扬声器的宝华韦健Bowers&Wilkins音响系统,音质效果百万内几乎没有对手。7座版车型虽然功能性更强,但会影响一定的二排和后备箱空间。此外,沃尔沃标志性的CLEANZONE北欧清洁驾驶舱也不会缺席,内置的AAC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效果很棒。虽然是插混车型,但沃尔沃这套系统更注重性能表现,也是XC90动力最强的版本,可提供最大功率288kW,最大扭矩640牛·米。
外观大气,内饰老气但耐看,朴实无华。后排空间不大,座椅偏薄,合资电动车真是一言难尽!都是弟弟
安全,内饰豪华是重点,驾驶很轻松,但是因为是空气悬挂原因,高速有点飘。车机不用谈了,老掉牙,不过使用简单。第三排基本上没用过,放平放东西了,空间是真的大。有孩子的家庭很适合。去年电池出过一次问题,更换了一片电池,没有整体更换。纯点续航太少了。导致我现在开车很稳重。
eric198521:用了这车,我开车也稳重了很多
王:我也在青岛
XC90作为目前沃尔沃的旗舰车型,有着极其强大的气场,但全系2.0T的动力,让它受到了不少质疑。事实上,沃尔沃XC90 RECHARGE有着超过600牛米的扭矩,根本不需要担心动力的问题,而且混动系统的加入,能让这台车在低速时更加的静谧,起步也能更加平顺,整体的高级感还是十分强的。不过这代XC90已经发布了有些年头了,在内饰设计上,显得有些许老气,而过高的品牌调性,让沃尔沃一直是个小众的选择,因此更同级别的竞争车型相比,XC90的销量并没有那么高。
优点:动力一流,底盘行驶质感一流,宝华韦健一流,环保无异味。 普通:NVH二流(和同级别相比)。 缺点:电池偏小,只支持慢充,需有家充或其他便捷充电方式。
寒星331210:老铁,含利息落地价多少?
那些草儿1022:轮毂好像比较小
外观大气,内饰耐看。 宝华韦健的音响,扬声器数量有19个,音响品质好,音质还原度很高。 前排座椅通风、加热、记忆、按摩功能都有,调节灵活,后排空间不错,座椅舒适,人体工学做的很好。 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 2.0T插电式混动,加速轻快,换挡积极,油耗够省。 底盘滤震性很好,压过一些有小起伏的路段时,车的整体上下幅度变化不大,高速过弯或者变道时,悬挂的侧向支撑很均衡,稳重感绝对值得赞一下。 总体上来说,属于一台有里有面有内涵的车。
说到中大型 SUV,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宝马 X5、奥迪 Q7、奔驰 GLE,其实,在 SUV 诞生的那个年代,还有一款中大型 SUV 不能不提,那就是沃尔沃 XC90,而且相比竞争对手,XC90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某位知名人士参与了它的首代车型的设计,同时它也深受名人的喜爱,得到了很多名人购买和典藏。 说到车辆本身,它也有很多故事可以讲,最富传奇色彩的就是,它曾经搭载的 V8发动机竟然是来自雅马哈的快艇发动机。尽管沃尔沃早已放弃了6缸或者8缸发动机,而全面采用4缸或3缸发动机,但在性能表现上,却从来没有令人失望过,比如这辆 XC90 T8,在双涡轮增压器和电机的合力驱动下,表现出非常不错,甚至不觉得它是一辆4缸2.0T 的车型。尽管如此,XC90的调校还是偏向舒适,动力输出平顺,没有明显的顿挫感,个人觉得这也应该是一辆中大型 SUV 该有的素质。 其他方面,比如安全,这就不用多说了,主打安全的沃尔沃便是最好的诠释。豪华配置方面,该有的也都有了,而且在一些细节上也有很好的工艺。
最近,我们试驾了沃尔沃XC90的插混版本,从产品特点来看,这是一款集豪华、性能与环保于一身的车型。尤其是动力和安全,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点。 1.动力方面。它采用了P1+P4双电机架构,其中,P1电机作为48V轻混系统的核心,被巧妙的集成于横置变速箱之上,实现了动力系统的无缝衔接。而P4电机则位于后桥,负责提供主要的驱动力,与内燃机共同构成了前油后电的驱动模式。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动力系统的效率,还使得车辆在操控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其综合功率335kW,加速性能卓越,轻松跻身豪华SUV的第一梯队。同时,新款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70km(WLTP工况),可油可电的模式为日常通勤和城市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2.安全方面。作为一款豪华SUV,沃尔沃XC90插混车型在安全性方面全系标配第三代City Safety城市智能安全系统,拥有全景感知能力,当系统判断即将发生碰撞风险时,而驾驶员反应不及时,系统可自动对车辆实施制动,从而保护乘车者,为驾乘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出行体验。此外,车辆还配备了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可实现L2级自动驾驶,而被动安全技术则包括高强度硼钢材质的车身结构、独特的车身结构设计以及多项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碰撞发生时有效吸收并分散冲击力,保护乘员舱的完整性,而座舱材质用料方面也均采用沃尔沃一惯的健康标准,车内的甲醛、苯等有害挥发物几乎为零,能够让用户及其家人们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呵护。从这几点不难看出,与德系豪华品牌相比,沃尔沃更为注重细节与用户安全。 如果说自己预算有限,不想太张扬,那XC90确实是不会犯错的选择。
先从操控和驾驶体验来说,我认为非常棒,有种指哪打哪人车合一的感觉,动力非常强,在高速上一不注意就一百四五了。之前开车上高速就是打开定速巡航耗时间慢慢走,这次过年跑高速全程自己开,真正体验到什么是驾驶的乐趣。当然我对这个车的操控评价这么高可能也是因为我没开过什么好车,我之前开一个二手的十几年车龄的别克君越。 从辅助驾驶来看,我建议想买卡宴的车主选配ACC,虽然保时捷的智驾不能和国内比,但是选个ACC跑长途还是能极大的减少疲劳 后排空间有的小,不过感觉也够用。 续航充满81,因为1月份提车比较冷,一上路就掉到60,从50多公里开始就稳定了,我在个小城市,平常城市内部通勤够用了。 其实本来想买卡宴的普通混动,但是发现普通混动是2.0的发动机,花这么多钱买个2.0实在是不爽,就加钱买了卡宴S,总的来说开了这一个多月感觉还是非常满意的
【空间表现】 表现很好,第二排可以电动调节,同时可以载比较多货物。本人提车后就当了几次货车用。 【续航】 一开始提车的时候是70km,逐步提高到90km,目前显示最高是110km左右,但是一般有充电保护,充满显示105km左右,但是充电完成后,一开始行驶跟堵车缓慢行驶的时候感觉掉电比较严重。尽管标识在100左右,市内路况感觉实际续航在70左右。高速公路可以达到标识里程。 【最不满意】 相对80万价位的车来说配置一般甚至说简陋。如果选配其他配置的话,要不说等半年以上,要不4s不情愿,后来自行在外面加装了小柏林之声,ACC,360。加装小柏林之声效果很一般,跟原车选配的有差别,低音完全不行,后来又找专门音响改装点换了喇叭,加了DSP跟低音炮,音质才有改善,建议车友不要后加所谓小柏林。ACC跟360好用,特别后加ACC,性价比很高,360就看自己情况是否加装。 【购车经历】 前一辆车是GLC260豪华,因为事故原因,车辆受损严重,担心修复后安全性不够原车,所以考虑换车。一开始想换GLC轿跑进口的,但是又意识到新能源是趋势,加上身边朋友对纯电驾驶感觉评价很高。到了4S之后,就给Gle350e油电混合功能及外形吸引,所以最终订了现车。提车当天,发现右后门的喇叭不响,后来维修好,感觉有点搞笑,也反映奔驰检测不够严谨。 【提车价格】 广州落地79万多点,没有去多家商家比价。 【驾驶感受】 用电的时候,提速可以,并且车内很安静。因为有空气悬挂,路面过滤很好,非常舒适。用油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噪声挺大跟马力不足感觉,慢慢习惯了还好。在高速的时候,用电池电量,感觉比较省油。 【油耗】 综合4升百公里左右,比较满意。如果市区通勤,可以做到纯电。 【动力表现】 综合尚可,但是谈不上优秀。
我是3月25号下定,4月11号提车。 下面说一下我这段时间用车的体验,外观方面的话确实是见仁见智的,我选的银外咖内,倒是比较喜欢那种大一点的车,但是我目前的用车体验来说,坦克七百很宽,很高,但是不够长,一个非常威武的车头, 配了一个内敛的车尾。 空间方面的话,我1米86 200多斤,前排的乘坐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后排的话就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够用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但是腿不能往前伸,对于这个坐姿来说显得非常的尴尬。后备箱不提也罢,确实是小,坦克hi4t车型电池一般在后备箱了,相对来说比电池放在底盘上的车提升了越野的安全性,也牺牲了很多的空间,也牺牲了配重比,这个配重比真的很影响开车的舒适性,大家不同品牌的车,多试一试,而且可以去租回来开,体验几天,就明白了,坦克七百起步翘头真的很严重,而且还是小油门电起步。 内饰方面的话,我还真比较喜欢这一套内饰,翻毛皮加真皮,点缀了一些亮银色饰板,好看!在现在咱们国产者越来越追求科技化的时候,他做的很保守,一块儿仪表盘,没什么功能,一块很大的中控,也没什么功能,中控可以看点视频,听音乐,导航,这不是很普通的功能么,和手机的互联只有最基础的接打电话和蓝牙播放音乐,别人微信给我发的定位,我还需要从车机里面重新找,有的时候都找不见这个位置。使用车载的网易云音乐播放音乐的话,每次着车还得重新打开网易云重新点击播放,使用语音说播放音乐的话,它就会跳转自己的那个爱趣听,这个地方体验不是很好。 座椅的话,还行,挺宽的,通风加热按摩也挺好使,但是那个腿托角度挺尴尬,我这个个子应该不算很高,一个正常的驾驶坐姿,腿拖是拖不住我的腿的。驾驶位的舒适进入还是很不错的。 音响和语音识别,音响低音不错,语音识别一般,有时候喊不出来,功能也只能说够用吧。 整车隔音还是做的不错的,亏电行驶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噪音的。 有个坦克APP里面有一些远程控制,蓝牙钥匙不好使,让我比较惊喜的是他有这个手机控制车前进后退,对于这么宽一个车可太方便了。 无钥匙进入,不好使,有时候识别不出来。 国产三大件,他没有冰箱。 下面来说说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有点软,过弯的时候侧倾非常严重,气动悬架升高后在标准模式下,加速就会自己降低,应该是需要调到越野模式吧,没怎么试过。发动机挺冲,毕竟也是3.0TT,不过,我是没怎么懂他这个混动模式是怎么驱动的,我之前开的其他混动的车子,低速是电高速是油,坦克七百是慢踩是电,快踩的时候,分时候,电多是用电,电不多是用油,这个逻辑我确实还没有研究明白。然后是变速箱,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我就没懂他这个顿挫明显,123档特别明显,在d档模式下,换挡很保守,转速两千多吧,我已经听到发动机嘶吼了,他开始换挡,然后顿挫,这个确实还有进步空间,应该是这个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这个架构逻辑,是什么P2架构吧,他电驱动的时候也会有顿挫。 一直没说他的那些越野的各种配置,但是我也没体验过我就不瞎说了,这锁那锁的,我还得再研究研究,等我舍得把这个车去越野的时候再说吧 应该有人好奇这个油耗吧,目前开的话混动模式,满油满电七个油左右,亏电行驶十二个油。95的,亏电基本是一公里一块钱,充电一次,1.2一度电,充满40块钱,混动跑算下来基本也是一公里一块钱。所以对于这个东西,大家还是要算清楚,新能源是省油,但不一定省钱,你要是有家充的话,确实会省点,阶梯电价是多少钱我不知道,而且家充慢 然后就是这个电动脚踏,汽车这个挡泥板可能有一些设计缺陷,到现在经历了两次下雨天,下雨天都会把泥溅在脚蹋上。 每个人的开车方式方法不一样,我说的仅代表我个人目前开车的实际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 【最不满意】 空间小 【驾驶感受】 势大力沉,力大砖飞,顿挫明显 【油耗】 百公里12个油
【最满意】 油电切换顺畅毫无顿挫,动力输出平稳持续,各项配置比较齐全。 【最不满意】 整车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没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软件方面感觉智能化还有待提高,比如不能单独显示纯电行驶里程、语音功能比较鸡肋、众行家功能单一使用时间有限(我问4S说只有3年,到期不能续)等等。 【驾驶感受】 这个重点说一下。 电:油门比较线性,基本不会出现窜车的现象,加速很平稳,动能回收初次开需要适应一下,力度不大,但不能关闭。主要是松油门前面又有车的话主动刹车系统会自动回收减速。 油:跟正常燃油车差不多,基本感受不到换挡,高转速时能听到一点发动机运转的声音,跑高速或者开音乐基本可以掩盖。 其他: 1,纯电模式大概支持100公里的时速正常行驶。官方号称可以支持到时速140,但是100以上就要很缓慢轻柔的踩了,稍微深一点发动机就会启动了。 2,智能混合模式下,发动机基本在时速70-80这个区间会启动,视当时那脚油门踩的轻重程度决定。 3,电量保持模式下,正常踩油门纯电时速大概支持30公里左右。如果很温柔的踩,大概能到40发动机才启动。如果发动机启动时时速过低而油门踩得又不够深,会有点点轻微的拖拽感,有点像燃油车高档低速的感觉,此时不要犹豫,继续踩油门就对了,动力就会源源不断跟上了。这个主要出现在市区路况,一脚油把发动机唤醒了跟上前车,但又不能踩得太深来一脚地板油,因为没多远又遇到红绿灯或者路口要减速了。出现的原因也很简单,电量保持模式下,发动机要驱动车辆也要给电池适当补电,在低速时负载比较大,可能档位不是很匹配。再深踩就会再降一档,然后就没有这个感觉了。 4,充电模式不建议市区用,极其不经济,噪音也比正常情况大,有点影响驾驶体验。 5,感觉后视镜略有点小,拐弯并线要多观察一下。有条件可以自己装个360。 6,ACC比较好用,手需要搭在方向盘上,可以让高速驾驶轻松一些,但还是要自己注意观察路况,遇到复杂情况提前接手,不能全交给车辆托管自己一边玩手机,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7,智能远近光晚上跑高速可以开,还是挺有用的,会自动切换,不会晃到前车,看得更远视野更好。 8,虽然没有空气悬挂,但感觉对舒适性也不是多大的影响,底盘比较扎实,标准德系车感觉。坐过带空悬的车,感觉跟它们调到标准或者舒适模式差不多。至于底盘升降,没有就算了,反正也不是天天越野过河。 9,HUD没啥大用,只能对接原车地图,不能对接Carplay地图,话说2022款都变成选装了。 10,无线充电完全没用,充得又慢手机又烫,还不如有线。 【乘坐体验】 座椅很舒适,可调节的地方也很多,加热通风记忆都有。第二排空间也比较大,前后靠背也可以调整,横向空间也不错。后备箱没有想象中大,只有600多升,不过可以把第二排座椅往前推再腾点空间出来,或者直接放倒第二排。两个不是很满意的地方,一个是前排座椅放倒角度有限,因为我有在车里午休的习惯,之前开其他车前排座椅都可以放到最后面挨着第二排座椅,途锐这个不行,放到最后离第二排还有点距离,不能“躺下”,只能“斜靠”。另外就是第二排不能完全放平,有点角度。不过都不算啥毛病,个人体验而已。 【保养】 这个没啥好说的,我一般是半年或者一万公里保养一次,后面考虑改成一年保养一次,毕竟跑一万公里可能一半多都是电跑的。机油用奥迪全合成的就行,其他按里程正常换。 【油耗】 如图所示。我有家充,充满一次3块钱,耗时两个半小时。加一箱油能跑接近2000公里,包含了市区、高速、山路等等路况。如果只是市区出行,每天能充电的话,一箱油跑2000公里以上也不是问题。 单独说一下充电模式。充电模式大约会增加4-5个油,且发动机会一直启动。我只在跑高速100码巡航时用过,测试了一下,100码纯油油耗大约7-8个,开启充电模式油耗会变成12-13个,发动机会优先保证动力输出,只用多余能量充电,大概跑80公里左右能从0充到满。用满电继续以100码跑高速,大约能跑40来公里,整体算下来充电模式高速综合油耗百公里大概9个,还能接受。时速再高感觉不划算,120码时充电模式油耗达到15个以上了,充电效率还不如100码,发动机把更多的动力拿去保证车辆驱动了。90-100码感觉是一个比较合适使用的速度,不赶时间跑高速可以用。基本就是用于目的地没有充电桩时用,高速上把电充了,下高速就用电跑。 【续航】 纯电续航里程官标58公里,实际肯定达不到,看天气、路况、电器使用情况等等。一般春秋天开,市区时速20左右,大概能开50公里。夏天开空调大概能开45公里左右,冷空调耗电比较小。冬天不建议开热空调,一来热空调很费电,二来开空调感觉有点闷。冬天建议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天窗开条缝比较合适,能开40公里左右。 整体来说是一辆好车,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均衡,动力、空间、舒适性都是比较好的,性价比也比较高。
购车半年多了,对这个车也是从了解表面到慢慢深入,一方面是平时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群友们的讨论。下面分享一下购车历程和用车感受。 购车历程:原本没有购车的计划,因为头一年(2020年)刚刚购入了人生第一辆车,沃尔沃xc60.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微信刷到了这款车的介绍,填写了信息最后去4s店看实车和试驾。中间过程比较错综复杂,概括来说就是跑了很多家4s店,试驾了好几家,中间也经历了犹豫(本人本身更中意宝马x7,而且本没有购入新车计划,属于激情购车).不过正是因为考虑过x7抬高了我的预算阈值,所以我反而觉得这款车性价比挺高(我也知道和x7不是一个级别)。加上免购置税,绿牌不限行对我而言很有吸引力。最后在一番纠结后,决定选购祖母绿外观的车,从之前去过的店里找到到货最快的那家下定。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订购的那家店(传说中机盖姐去的那家)先到了水硅矾钙石蓝的两辆车,其中一辆有柏林,抬显和座椅记忆的原厂配置。我本身对钙石蓝也感兴趣,临时调整决定买下钙蓝的那款。最后一系列操作终于在2021.8.21喜提新车。 新车使用了大半年,目前整体感受还是非常不错的。内饰比较豪华,精致,操控肯定不如宝马,但是这本就是家用,乘坐的家人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空间大小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平时主要在市区开,所以常用纯电模式行驶,一方面费用低,另一方面奔驰电动模式下的各种参数值给我带来了做任务的快感。我下面主要谈下这款车的电池方面:我有家充,一般晚上回家充满第二天满血复活。但是我也比较常去四儿子店白嫖快充,总体来说慢充肯定对电池更好,但是快充也没多大影响,只是快充虚电会多一些。然后电池在冬天续航确实不行,开空调的话表显只能70多,实际上可能只能跑40-50公里(冬天+热空调)。但是今年开春后,我发现电池活性开始恢复,突然激发了我提高表显续航的动力。于是开启了我佛系开车的新篇章。我把表显里程从80多经过一个月的调教,最后达到了峰值141(事实上跑不到这么多,大致120-130)。这个过程也算是我深入去尝试如何驾驶能把电功率降低。整个过程比较繁琐,这里不赘述。有兴趣后面我可以单开一个帖子给大家分享。 最后说下我后面自己又加装了23p,电吸门,座椅通风,amg前中网(我只是喜欢中网风格,并不是想冒充amg,毕竟绿牌出卖了一切)。目前来说整体都不错,小毛病会有些,大多数无伤大雅,只有一次电池报警,在重启后自动没了。因此目前来说对此次购车还算满意。后面有更多心得体会再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