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深度丨汽车降价潮的担忧与期待,哪个更甚?

    老匹夫聊聊车头像老匹夫聊聊车头像
    老匹夫聊聊车2024-03-12

    最近,中国汽车市场有点热闹。新车的发布一轮接着一轮,汽车降价促销的消息一轮接着一轮。好在大家都达成了一个默契,春节期间不开战,让大家过个好年,春节之后火力全开。从几个大厂开始,这个版哪个款,稀里哗啦一个劲儿推出……很多厂商推出新的年款,直接加了个“2024”等前缀,外观、配置基本没啥变化,把价格一调整,直接一轮宣发,上市了。

    那么,今年降价潮为什么这么激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降价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主动降价,一种是被动降价。

    主动降价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第一、新能源电池成本、供应链的整合、汽车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成本分摊变小等原因,导致成本的下降,厂家可以适当调整售价,以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第二、产能过剩,去库存化。有的品牌在前期对于市场过于乐观,生产和销售不能达到更好的协调,出于种种的考虑,库存压力过大,终端经销商也存在抱怨,通过老款降价的方式去库存化,盘活产销库存。第三、战略目标达成,所有的销售公司都会制定销售计划,并分解到每个月中,如果在年初制定了销售计划,就要分解到目标月份中,2月过后,三月的销售压力随之而来,降价促销正当时。

    被动降价原因主要有:第一、竞争压力过大,头部企业推出性价比款车型,其它竞品不得不跟进。汽车市场是一个看销量、看口碑的市场,如果没有销量没有口碑,就更没有品牌。快速取得销量的方式,就是降价。我的竞品降价了,如果我不去跟进,那么消费者就会考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第二、新能源时代的新技术冲击,我发现这一轮的价格主要是由新能源汽车发起的,很多之前声称不降价、要保值率的燃油车品牌,也不得不开始降价。

    那么降价对于汽车市场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总的来说,是利弊共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短期是有利的,消费者可以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需要警惕的是,虽然降价虽然降低了购车成本,但也需要警惕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问题。降价虽然可以刺激销售,但也可能影响品牌形象和利润水平。

    对于行业来说,短期内可以去库存,让很多厂商的资金链呢个运转起来。同时可以加大优胜劣汰的脚步。但从长远来说,一味的降价,可能让很多汽车厂商没有利润去开发新产品,也让汽车厂商陷入降本增效的循环,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

    所以,消费者应该充分了解市场情况,选择信誉良好的车企和产品,确保自己的购车决策是明智和合理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