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为鲜试官,近期主要试驾的是新能源车型。这次试驾的车型就是曾经的销量担当,德系燃油车的代表之一—大众途观L。记得10多年前,我朋友买途观还专门找人“加价”才能提前提车的。如今风水轮流转,销量下滑严重。对于途观,我还是有些话语权的,毕竟和我家小Q是同平台车型,这套动力系统那是相当了解了。大众集团的车也开了不少,比如南北大众、斯柯达、南北奥迪以及保时捷,整体给我的感觉很不错。

炜主试驾途观L Pro
言归正传,我们就来说说今天的主角--途观L 2024款 Pro 380TSI 四驱R-Line智尊版,指导价为26.68万元。试驾天气是晴,温度为30度。由于还是4S店传统试驾,发挥空间就不多了,不过多试那是必然的。下面我就细谈下途观 L的静态和动态体验。
外观方面,途观L PRO这次基本采用了海外版设计风格。前脸上,大众继续采用双风格设计-先锋版和R-line运动版。正好展厅里的展车就是先锋版,采用的是横向镀铬饰条,试驾车就是R-line运动版,采用较大进气格栅搭配上黑色菱形结构和R标,更显年轻时尚。车身侧面,采用两段式腰线使得整个车身的设计更为饱满,另外也将B柱改为黑色,现代感更强一些了。尾部上,两款均用LED连接前部两侧大灯,中间是大众标,其辨识度很强,远远一看就能识别出来。尾灯均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均为隐藏式排气处理。不过先锋版采用硕大镀铬饰条,而R-line运动版采用的则是搭配熏黑处理,更进一步突出了视觉的纯粹感和层次感。不过升级后,不再再见到“330”或者“380”的尾标了。整体来说,途观 L PRO设计依旧在线,至少我还是这么认为。当然外观还是见仁见智了。

前脸:左为先锋,右为R-line版

侧面

尾部:左为先锋,右为R-line版
内饰方面,整体越来越像新能源车了。中控区域上,采用了15英寸中控屏和10.3英寸数字仪表,为驾驶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操作体验。与海外版车型相比,这次国产版本加入了11.6英寸的副驾娱乐屏。内饰材料上使用了大量软质材料,触感舒适。座椅使用了高级真皮材质,提升了美观度、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细节上,座椅的缝线精细,体现了车企对工艺的严格要求。空调出风口、仪表盘采用了金属材质进行装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饰的质感。中控区域下方配备的玻璃屏幕金属旋钮,比较能体现科技感,唯独就是门板下方依旧采用硬塑料材质,这点和这个价位的主流车型一致的。我尤其喜欢R-line版本,采用了大量的麂皮材质进行包裹,显著提升了车内的运动感觉,这点就和我家小Q就很像了,这套即使放在奥迪设计上也不为过。

内饰:左为先锋,右为R-line版

后排情况

大量麂皮覆盖

扶手箱也是麂皮包裹

门板上部分是麂皮,下方是硬塑料。
空间方面,在中型车里算中等偏上了。先说装载空间,后备箱为471升,这点和老款相比略有缩小,日常放4个正常大小行李箱是没有问题的。途观L是有备胎的,因此没闲置的备胎坑可用,但这点必须点赞。后备箱储物大众有不少小心思,比如后备箱两侧有3个高低不一样的储物格,可放玻璃水或者其他小工具。其他储物上,手套箱也算比较大,放2-3瓶水没问题。中央扶手箱大不算大,但比较深,放3-4瓶水也是没问题的。中央扶手下方也有个镂空,放些零碎或者纸巾盒是没问题的。门板储物也不错,可以放2-3瓶水,另外后排座椅两侧也有一个不太深的储物格,这个在小Q上也有同样设计,不过实用性并不强。燃油车就没有前备箱了。乘坐空间上,后排中央有个12厘米高的地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排的空间。以175身高为例,前排调整好了坐姿后,后排离前排两拳半的距离,头部也有一拳距离。由于不是什么溜背造型,头部没有压迫感。

后备箱空间

后备箱储物空间1

后备箱储物空间2

扶手箱空间

中控台下的镂空

手套箱情况
配置方面,大众这次也加入了配置了,虽然目前价格还没有到位。灯光系统上本次搭载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一个大灯就可达25,600投影像素,并有投影灯效,增强行车安全性和仪式感,这点有点高合的意思了。本次升级又是通过6屏交互去打造数字化座舱,科技感再次得到了体现。智尊版有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其他版本只有座椅加热。按摩手法相对单一,效果也一般,这点还真是国产品牌占优势。试驾时,抬头显示感觉一般,整体显示偏小。试驾车是装备了哈曼卡顿音响的,我用“渡口”简单测试了下,效果没有我想象得好,声音有些混浊,不是太精准。换成流行音乐后,还算不错,但不惊艳。对了,倒车影像算是一个BUG了,清晰度不高,有些日系那种模糊感,有上升空间。

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

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

30色氛围灯

哈曼卡顿音响

倒车后视,有点模糊
智能化方面,这个是本次升级的重点项目了。实际上比之前大众车型都优秀太多了,车机不再智障。用上8155芯片后,车机顺畅度显著提升,切换地图未出现卡顿。车机APP上有应用,但不算太多,中规中矩吧。语音控制上,识别整体算可以,但也不惊艳,只有偶尔能识别连续命令,说快了还不能识别,我的感觉就和现在特斯拉其实半斤八两,比起华为、小鹏、蔚来等国产都有明显差距。智能辅助驾驶上,有了明显进步。一是启动很简单,仅需按下多功能方向盘左边按键就启动了。二是识别相对准确,在红绿灯,也可以跟车,遇到突然左转过来的车也会立即刹停。三是弯道控制整体不错,遇到较大弯道也能顺利转弯。不过变道需要拨打方向杆,才会变道,不会自动超车,没有像华为系和小鹏那样的城市智能驾驶。不过小鹏和大众合作那么紧密,说不定以后就有了,这个是我猜测的,目前这套智能驾驶系统的底层架构还是大疆。

导航情况,高德地图

副驾娱乐屏
驾驶方面,这点就是熟悉配方、熟悉味道。整体调教风格属于运动偏舒适。试驾车为2.0T高功加7DCT的经典配置,也是我小Q上的那套配置。在运动模式+S档下,0到100加速在油车里比较迅猛,有一定的推背感。在其他模式+D档下,就会有延迟。这个逻辑和小Q很像。方向盘有一定虚位,但不大,在SUV里算小的,基本能做到“指哪打哪”。过U型弯转弯半径不算小,大概需要三个车道样子。在高速过弯以及左右反复变线时,有一定侧倾,毕竟是前麦弗逊的SUV,但很灵活,开起来不像开船,没有什么大车感。100到0的刹车距离还行,不算长,中规中矩吧,比小Q长些,毕竟车重也要重一些。刹车脚感很线性,非常跟脚。另外车的路感比较清晰,有利于驾驶者操控。过烂路和减速带时,悬架处理很干脆,没有多余的回弹,也没有大幅度左右的摇摆。

发动机仓:上为380,2.0T高功率;下为330,2.0T低功率

前麦弗逊悬架,轮胎高低配不一样,高配是韩泰,低配是佳通

后E型四连杆,且底盘平整
乘坐感受方面,座椅偏硬,但座椅腿部支撑可以,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长途出行不会感觉太累。但后排中央有较高的鼓包,且那里的座椅也比较硬,对乘坐者就不友好了,临时应急吧。这车4个人坐是比较完美的。大天窗给后排带来了通透感,坐在后面也不压抑。隔音上,我感觉一般,毕竟是单层玻璃。速度上来后,有较大的胎噪和风噪。振动上,处理非常好,德系对底盘的调校,我觉得是相对完美的,正如我在驾驶部分提及的,没有多余的弹跳和余震。

后排座椅

后排中央有个比较大的凸起
能耗方面,试驾车的表现我没有照下来,但我记得长期油耗是12个左右,当然这个也是在暴力驾驶下得到的。根据我对这款发动机的了解,高速油耗大概在6—7个油样子;城市拥堵路况下,有可能达到10-11样子。长期油耗一般就在9—10个油样子。油车就不谈续航了,60升的油箱加95号的油。

假装车主
来总结下本次试驾感受的亮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吧。
亮点:
1.智能化有了明显提升,比大多数合资车都聪明,尤其是智能驾驶部分;
2.配置越来越丰富,现在连大众也在副驾配上屏幕了;
3.驾驶感受相当不错,不错的悬架,经典的动力,算是驾驶者之车了;
4.有备胎,作为SUV没有这个,“诗与远方”就有了不少顾虑。
缺点:
1.音响效果一般,声音有些浑浊;
2.后排中央有地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排的空间;
3.隔音一般,也有一定提升空间。
其他也没什么了。以上就是我试驾途观L PRO的感受,就说这些吧,不喜勿喷。
剩下就是价格了,目前价格优惠还远远没有到位,官面上是2万,4S店还能谈。即使能谈也没到位。当价格到位后,建议还是上Pro 380TSI 四驱R-Line智领版及以上配置车型,一是动力更强,二是四驱系统算是个安全配置,三是颗粒捕捉器位置更合理。大家觉得途观L PRO多少钱才合理呢?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