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取代燃油车,电动车必须先讨好“穷人”

    车主指南头像车主指南头像
    车主指南2022-12-08

    每个月国内新车销量放榜以后,大家总是乐此不疲地计算着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并开始憧憬着电动车反超,甚至是取代燃油车的那天。

    而在10月份,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国内新能源车销售占乘用车市场总体销量的30.1%,渗透率继9月份的31.8%以后,再度突破至30%以上,而这距离去年9月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20%大关,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

    如果说20%的渗透率,意味着电动化已经是一场不可逆的潮流,那30%,就意味着新能源车已经开始占据市场的话语权了。

    但是从横向对比来看,我们却发现与去年1-9月从6.8%突飞猛进至9月的21.1%相比,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自从3月份达到28.2%的小高峰以后,貌似遇到了一个不小的瓶颈,甚至还一度出现了下滑。

    虽然最终数据还是成功冲破了30%的大关,但是这样的增速显然是不合预期的,那么,问题是出在哪了呢?


    最主流,却最不被重视?

    我先来阐述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实:在购车时,也许你会在一台燃油车和一台电动车,或者是一台国产车和一台进口车之间纠结,但无论最终你的选择是什么,永远不会变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你买车的预算。

    而国内目前最主流的新车消费价格区间,是8-20万元这个价格段,虽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平均消费水平有上涨的趋势,但是结合新车销量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预期来看,8-20万依旧是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新车销售最主力的区间。

    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还没有新能源车,且合资品牌唱主角的年代里,这一价位也是竞争最为残酷的市场。强势的合资A0级、A级车、弱势的合资A级车、强势的自主品牌A级车、主流的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入门级合资B级车统统都在这个价位里厮杀。

    那么,在新能源车崭露头角的今时今日,这个价位也理应是一众新势力与传统品牌大乱斗的红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就拿10月份的销量作为例子,当我们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拆分成不同价位来看的话,就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最主流的价格区间,8-20万的价位的新能源渗透率其实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低。而8万元以下,以及20-50万这两个比较极端的价位,反而是新能源车大放异彩的领域。

    其中低端市场其实并不难理解,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首的一众低价电动车,凭借着亲民的售价,极低的使用成本以及政策优势,早已霸占着传统的廉价车市场,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的一种独特的风景。这类廉价车在低端价位大放异彩,对新能源车渗透率暴涨的贡献无疑是不可磨灭的。

    那高端市场呢?

    近两年,与低端电动车一样抢眼的,还有中国新能源车品牌的高端化战略。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还是传统品牌,在将电动车高端化这件事上似乎都达成了共识,一台台动辄起售价在30万、40万甚至是50万的新车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市场上涌现出来,我们也经常在留言区收到读者的“灵魂拷问”:“怎么现在的新车都那么贵了?”

    当然,我并不会,更没有资格批判新能源厂商们的高端化路线。毕竟,高端化的意义除了在于更高的利润以外,对于中国品牌国际形象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已经冲出国门的高端新能源车,也确实是让外国人对中国如今的造车水平另眼相看。

    但是无论高端路线走得多么成功,手握有限预算的主流消费者,都只有拍手鼓掌的份,因为买得起四五十万新车的,终究只是少数之中的少数。

    那么,在低端市场基本饱和,高端市场即将饱和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渗透率遇到瓶颈,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为什么不造“主流车”?

    那么,连一个“键盘车神”都能看出的问题,为什么汽车厂商们却视而不见呢?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他们做不到。

    问题就出在了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零部件——电池上。

    作为所有新能源车上占据成本比例最高的零部件,电池对于一台车生产成本的影响不言而喻,而随着全球市场对于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池原材料的成本在这两年也在飞速增长。往往车企或供应商好不容易通过新工艺,降低电池成本,而这部分节省的成本很快又被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所覆盖掉。

    这也导致了厂商们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要不我就把一台车的全部成本都留给电池包,然后其它地方能省则省,尽可能降低车价;要不我就把车子的定位拔高,用高定价来掩盖大电池带来的高成本。

    前者的极端自然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而后者的极端则是各类售价不菲的高端新能源了。

    不过,主流价位的纯电动车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没车可选,但是与同价位燃油车相比,有时候你又会发现这些车型难以在品质感与实用性的天平上取得平衡。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15万的价位你能够买得到大众ID.3(图片|配置|询价)和广汽埃安AION Y(图片|配置|询价)这两款定位相似的车,前者是同级别里机械素质、驾驶感受数一数二的车型,但是续航能力与智能化装备却让人捉急。后者则是大空间、长续航的实用型选手,但是在质感上却又差了点意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这个级别的电动车世界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样的情况在燃油车世界里并不常见。也许一台大众朗逸与一台日产轩逸之间也会存在性格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却并不会对一台车的使用体验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而选择了一台ID.3的人,在享受到驾驶乐趣的同时,也注定了要频繁拜访充电桩,而选择了AION Y的人,在拥有超长续航和智能车机的同时,也势必要忍受别人把你当作网约车司机的烦恼。

    这种“取舍”,对于挑剔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是十分不习惯的。


    抓住这片市场,就是抓住未来

    在高端市场格局基本成型,低端市场无利可图以后,谁能率先抓住主流价位市场,就等于抓住新能源车的未来。但是,在短期内电池成本都不太可能会大幅度下降,这就意味着中端价位的纯电动车型只能继续“戴着镣铐跳舞”。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被视作过渡,甚至是“弯路”的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似乎成为了一个最优解——更小的电池意味着更少的成本掣肘、与纯电动几乎一样的政策优势、可油可电免去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这方面布局最为成功的比亚迪,能凭借着DM-i混动技术在中端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谁说“穷人”反感新能源了?我们反感的只是用起来不完美的新能源!

    不过,作为汽车媒体我们当然还是希望有厂商,能够用一款纯电动车型来引爆这片市场的,但是如果它是一家中国品牌,那自然就更好了。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万次阅读
    38评论
    158赞同
    收藏
    分享
    38评论
    15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